朝韓首腦會晤——《板門店宣言》後,金正恩真的決定棄核?

雲石

4月27日,金委員長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正式在板門店會談。毫無疑問,這場會面是堪稱歷史級的。其演化出的輿論關注度,甚至超出了中印兩國政治領袖在武漢的那場重量級會晤)。而這場會面,除了表面營造的溫馨和諧氛圍,實際內容中的乾貨,才是最值得世人關注的。所以這一篇中,雲石君就以會後公布的《板門店宣言》為切入點,來對半島形勢變化,朝韓的利益訴求,以及接下來的政治走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公報發布後,《環球網》記者對韓聯社的通稿進行了整理,主要歸納為9點核心內容:
1、宣布停止一切敵對行為;
2、爭取在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
3、半島不再有戰爭;
4、5月1日起停止邊境喊話;
5、8月15日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
6、商定文在寅今秋訪問平壤;
7、為了構建永久及鞏固的半島和平機制,努力促成韓朝美三方會談或韓朝美中四方會談;
8、韓朝一致確認了通過完全棄核實現半島無核化的共同目標;
9、通過定期會談熱線通話隨時磋商。

這其中,第4、5條是營造和平氛圍,沒什麼好分析的。6、7、9三條則是為致力於和平而所必須要做的技術性措施。最關鍵的,則是第1、2、3以及第8條。我們的分析,便圍繞這四條來講。

第1、2、3條(其實還包括第7條中「為構建永久及鞏固的半島和平機制」的表述),雖然具體舉措各有不同,但實際上表達的是一個意思——既朝韓從此徹底放棄對抗,互相對對方的國家身份表示認同。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直以來,雖然朝韓實際上已經成為兩個獨立國家,但半島統一作為兩國一致認可的政治正確,所以二者之間,一直保持着敵對態勢。雙方都認定自己才是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並將對方視為自己國家內部的叛亂分裂組織。雖然這種敵對並未演化成現實中的戰爭衝突,但這種定義的存在,決定了消滅對方,才是兩國之間的政治主旋律和道德合法性基礎——說的更直白點,在這種法理規則下,兩國的敵對不可能消除。

兩個互視對方為分裂叛亂勢力的政治實體,它們的這種政治立場,成為半島實現和平的最大內部阻礙。

當然,如果某一方具有壓倒性優勢,那這種定義與對和平的追求也不一定衝突——比如中國大陸和台灣,雖然二者之間同樣存在道統之爭,但中國大陸在規模上的壓倒性優勢,直接從國際政治和法理層面,剝奪了台灣作為「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的政治合法性;同時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的實力,使得台灣已經越來越無法抵禦大陸的絕對壓制——無論是其堅守「中華民國」道統,抑或是叫囂「台獨」,都無法改變被中國大陸收復的命運——中國政府所需要做的,僅僅是挑選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戰略機遇,使這種光復過程對自己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而陸台模式,是朝韓兩國都曾孜孜以求,但又都無法達到的。朝韓兩國的規模遠沒有陸台之間懸殊;同時,朝韓同為小國的國際地位,也決定了他們無法像中國這種大國一樣,有足夠的影響力,迫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得不在自己和對方之間二選一,進而從法理和國際政治層面抹殺掉對方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身份;而朝韓儘管互相之間政治否定,但擱在半島之外,它們卻也只能接受國際社會同時承認兩國為獨立國家。

而在實力上,朝韓在歷史上曾經大致平衡。雖然後來隨着蘇東劇變,以及韓國經濟的崛起,韓國在綜合國力方面實現了對朝鮮的碾壓;但隨着朝鮮核武器研發的成功,它也成功的建立起了對韓國的不對稱平衡,使得韓國空有強大實力,卻無法憑武力消滅對手。

這種軍事上的不對稱平衡,以及政治上無法通過革命方式讓敵人從內部瓦解的客觀現實(韓國自不必說,朝鮮政權因地緣政治原因,可以得到外部大國的庇護),決定了半島和平在「統一」這套政治正確的定義下,其實是無法實現的。要想實現和平,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在朝韓兩國內部,廢除「統一」這個政治正確。

在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形勢則大不相同。朝鮮的孱弱國力,以及不為外界所認可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它已不可能成為半島統一的主導者;至於韓國,朝鮮核能力的發展,統一所必須支付的巨大開支,以及老一輩人的逐漸故去,也逐漸打消了國民對統一的渴望,相反推動抗拒統一意願在年輕人中逐漸成為主流。這種情況下,「統一」這個政治正確,在韓國社會逐漸泡沫化。

尤其是近年來,朝鮮核武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幾次核爆為推手,朝鮮成功的在短時間內,大大增加了韓國人對挨核彈的恐懼,這樣一來,韓國社會半島和平的極端追求,終於逐漸壓過對「統一」的執念。

「統一」魚也,「和平」熊掌也,二者兼得當然最好,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是也——這就是朝鮮不斷的核導試驗,對韓國國民主流心理認識帶來的改變。

隨着韓國國民越來越願意以「承認分裂」為條件,換取半島在兩國體制下和睦共處,韓國政府就有了對朝關係戰略突破的政治基礎。(至於朝鮮那邊,國民心態無所謂,金正恩自個兒覺得可以就行了)

這就有了《板門店宣言》第1、2、3條(宣布停止一切敵對行為;爭取在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半島不再有戰爭),以及第7條中構建永久及鞏固的半島和平機制的表述。雖然在面子活兒上,韓國政府煞費苦心——接待、宴會上充滿了半島統一的元素,但這些不過是必要的政治維穩罷了——畢竟「統一」的大義韓國實在沒法直接否認,支持統一的韓國人也還有相當部分。在政治宣言這份關鍵的乾貨中,沒有任何有關「統一」的表述;充斥全文的,都是徹底放棄敵對——換句話說就是不再試圖消滅對方的表述——這相當於間接承認了對方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政治地位。

依次為標誌,朝韓關係由此正式邁入了新時代。接下來,兩國將朝着同一文明、民族體系下,兩個獨立主權政治國家的方向邁進——具體操作上,就是要逐漸淡化乃至摧毀「統一」的政治正確,把「和平」捧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其趨勢,就是將朝韓關係,由傳統的同一國家內部的「南北關係」,徹底改變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並最終實現兩國建交——而這也將成為確保半島未來和平的全新政治基礎。

而通過這種全新政治關係的構建,金正恩和文在寅也都能收穫不菲的利益:朝鮮方面,從此不用遭受來自韓國方面的軍事威脅;甚至,由於韓國「和平反戰」政治立場的確立,其也勢必會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動武——這也為金委員長接下來與特朗普的談判,增加了一份重量級籌碼;至於韓國這邊,憑着給韓國人帶來和平安全的大功,其政治地位徹底穩固——這往近了說,他會有充足的底氣,抵制特朗普要挾韓國對朝鮮動武的逼迫,往遠了說,有這麼一份大功,不管是其作為韓國總統的歷史評價,還是下台後擺脫「青瓦台魔咒」這一政治追殺,都會有極大的好處。

以上是這次朝韓世紀會面的第一個重點。至於第二個重點:就是第8條:韓朝一致確認了通過完全棄核實現半島無核化的共同目標。

對於這一條,外界的最大擔憂,在於金正恩很可能僅僅是忽悠,並不會真的執行。

關於這一點,雲石君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畢竟核武是朝鮮手中唯一的籌碼,甚至不誇張的說:沒了核武,朝鮮什麼都不是!

不過現在細細想來,金正恩長此舉,從長遠看,也未必全是忽悠。

從眼下朝鮮形勢來看,金正恩確實沒有棄核的可能——朝鮮今天棄核,明天韓國就有可能翻臉,跟美國一起,對朝鮮來個一勞永逸,把「和平」、「統一」來個大包圍。

但是,如果從發展的眼光來看,朝鮮在未來,確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棄核的理由和實施空間。

朝鮮擁核是為了保護自己——畢竟沒有核武,朝鮮面對任何一個周邊勢力,都沒有抵禦之力。但擁核的代價也是慘重的——既朝鮮不可避免的被世界孤立,國家極端貧窮。

但是,換一個角度,如果有朝一日,朝鮮政權具備了足以保護自身安全的常規國力,那屆時它也不一定非要拼着犯天下之大不韙,再執意擁核。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金委員長的棄核承諾,就有了一絲理論上的操作空間:

反正棄核不可能是一觸而就的,肯定是個長期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朝鮮大可以視自己國力增長的程度和外部環境變化,來決定棄核的進度——即隨着朝鮮國力的增長,一點一點的限制核武器。直到朝鮮國力增長到足夠強大——至少不至於被外部勢力用閃電戰擊垮,同時國際環境對朝鮮也足夠有利——比如美軍撤出韓國,韓國與朝鮮和睦相處,這種情況下,朝鮮倒也不是不可以暫時放棄現有的核武器。

當然,也僅僅是暫時放棄現有的核武器而已。技術、核導工業體系、原材料這些,朝鮮肯定不會徹底銷毀,最多也就只是封存——這意味着一旦朝鮮國力衰落,或者國際大環境又變得對朝鮮不利,朝鮮可以立即重新啟動,並在短時間內立刻將核導武器重新造出。這樣一來,朝鮮就既不違反放棄核武的承諾,又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國際空間。

雖然這種玩法,在國家安全係數上確實比直接擁有核導有所降低,但憑着朝鮮現有的核導技術和工業基礎,只要政治敏銳性足夠,能夠做到對國內外形勢變化及時反映,整體來看安全性還是遠在合格線之上的。再考慮到朝鮮地處東西方地緣政治漩渦,朝鮮問題牽涉中美俄韓四國多方利益,這種特點決定了任何一方要對朝動武,都必須在軍事上做充分準備,政治上也需要大量的協調和博弈,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這種安全性,依然還是有很強保證的。

當然,這種設想要變為現實,在操作上還是有很多困難——不僅要韓國真的與朝鮮和解(現代文明條件下,韓國想耍心眼打埋伏,是不可能騙的過朝鮮的眼睛的),不僅要美軍撤出朝鮮,甚至美國必須與朝鮮建交;就是朝鮮內部,金委員長也必須解決好如何在維持自身統治力下,發展朝鮮經濟的問題。

這一點非常關鍵。畢竟光靠韓國交的那點歲幣,是不足以支持朝鮮建成強盛國家的;改革開放可以說是朝鮮發展國力的必經之路——而這種國策,勢必會對現行體製造成衝擊,進而威脅金委員長的權力。如果金委員長不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培育出新的統治基礎,或者這種統治基礎轉換過程中出現問題,那朝鮮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混亂,真到那一步,朝鮮很可能立即在政治上選擇倒退,重回閉關鎖國,而隨着國力的重新向下,核武就又一次會被端出來,成為維護自身安全的保護傘。

當然,雖然前路困難,但畢竟理論上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金委員長同意棄核,真不完全是忽悠——也正是因為這份理論上可能性的存在,文在寅才願意相信,並予以接受。至於最後朝韓能不能得償所願,反正所有人心理都明白——棄核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大家也只能且行且珍惜,共同向好的方向努力了!

說完了朝韓,再說中國。從以上分析來看,如果朝韓的這一戰略方向能夠成功,對中國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首先,眼前的戰爭基本上可以避免——現在的韓國,朝野一心,絕不會答應對朝鮮開戰,特朗普沒了韓國配合,打朝鮮基本不可能。

而從長遠看,好處更是十分之大。

朝鮮最終棄核的前提條件,其中肯定會一條,就是美軍必須撤出韓國——畢竟不管朝鮮的常規軍力變的多強大,也最多就是能防範韓國的偷襲,面對美軍,金委員長還不至於自信到那份上。

基於這個邏輯,在朝韓現行合作模式下,駐韓美軍實際上已經成為阻礙半島和平的潛在絆腳石。雖然現在韓國還不至於動手(畢竟剛開始,還得防着朝鮮反悔),但隨着無核化進程的深入,朝韓之間的互信與合作有了相當基礎後,韓國必然要着手讓駐韓美軍離開。(這事兒光靠朝韓自己估計搞不定,但屆時中國肯定會強勢出手)。

如果朝韓合作順利,美軍撤離,半島無核化也就基本上水到渠成。這對中國來說,當然是萬分樂見的——深居簡出金委員長之所以敢於訪華,北京近期對朝鮮的善意大爆發,以及對朝韓會面的積極表態,皆是基於此邏輯。

當然,朝韓會面,只是開了個好頭。接下來必然是曲折多多,且不說美國不會輕易罷手,就是韓國方面,文在寅利用國人對核彈的恐懼,推動下朝韓破冰自是沒問題;但真要到正式放棄「統一」的政治正確,跟朝鮮建立國與國關係;甚至於着手驅逐美軍,讓朝鮮敢於棄核,這個過程中,別說外界了,光國內的疑慮和反對,就足夠他吃一壺的——甚至搞不好,還會讓他今日掙來的好感度重新丟失,淪為青瓦台魔咒的又一個應驗人。

當然,鑒於棄核必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文在寅的總統任期有限,估計這些麻煩還輪不到他來碰。但這也最多只能保全其一人聲名。真到了那一步,在位的韓國總統,依然會面臨這些艱難抉擇,屆時不僅要考量接任者的勇氣,還要考驗他的大智慧!從這個角度看,縱然光明之門已經敞開,但想要披荊斬棘,衝破阻擾,依然是困難重重!只希望,屆時的韓國總統,能夠好運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