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聽則明 看看朝媒怎樣報道特金會

朝媒這一次報道為什麼這麼及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多次提及朝媒報道的慣例。跟身處網絡時代、能夠即時獲取信息的我們不同,朝鮮人民「被告知」的時間要比我們知道消息要晚一天。比如說,朝鮮最重要的新聞叫做「最高領導人革命活動」,慣例是「今日事,明日報」。有沒有當天就發消息的時候呢?有,但那消息第一要足夠大,第二是瞞不住;前者如核試驗試爆成功、洲際導彈試射成功,後者如各種大閱兵(其實,閱兵消息是個特例,一般來說是電視台當天播、報紙或通訊社次日發)。


「最高領導人革命活動」的慣例之中,2018年以來多了個特例,即出訪消息要等到金帥回到平壤之後才告知人民群眾。這個特例已經出現了四次——兩次訪華,兩次板門店。原以為特金會也會沿用這個特例,但出乎意料的是,金帥人還在新加坡的時候,廣大朝鮮群眾就知道了他是咋去的、怎樣見了李顯龍總理以及如何在距特金會還有不到十二小時的時候夜遊獅城。即便是特金會的消息以及朝美聯合聲明,也是13日就見了報。從發稿的時間上推算,《勞動新聞》進印廠和朝中社發稿那時候,金帥差不多剛剛落地、可能人還沒到家。

朝媒對於此次金帥赴新加坡參加特金會的報道,可謂某種程度上的「即時」,相較以往慣例,應算「第一時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打破以往慣例、特例的事情?在我看來,可能有三個因素:

第一,特金會這件「歷史性」大事足夠大,可與核試驗、洲際導彈這些「歷史性」事件相提並論,畢竟朝美為敵七十年,一旦要改善關係、化敵為友,那麼,這件事情是會改變這個國家生存狀態的大事件,與每一個朝鮮群眾息息相關。所以,要儘可能及時告知廣大群眾,讓大家都能踏實睡覺,不必擔心美帝打過來。

第二,以前常有人說,朝鮮以往的報道慣例是出於金帥的安全考慮。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從此次報道情況看,這種說法可能要歸於「老眼光」了。也就是說,現在金帥去哪兒都沒有後顧之憂,一來是朝中有「定海神針」,二來是大局底定。所以,人在外面逛花燈,家裡的臣民也可以及時知道自家可能出現的未來是啥樣子,不必懷陳勝吳廣那樣的鴻鵠之志。

第三,改善朝美關係,意味着要做歷史上從未做過的事情,意味着朝鮮將變成外部世界眼中的「正常國家」。既如此,就要做出個「正常國家」的樣子,所以,要儘可能跟國際接接軌,全世界人民都同步知道的事情也要讓朝鮮人民儘可能早一點知道。
老實講,前兩點我可以基本確認靠譜兒,第三點可能是我想多了。不過,想多一點總比想不到要好。比如說,特金會聯合聲明中的第四點——「美軍遺骸的挖掘與遣送問題」,我昨天就沒想到(其實,很多比我更專的家也都沒想到)。

為什麼要加美軍遺骸的戲?

特朗普在12日的記者會上講,這件事是他在會談過程中提出、金帥當場答應的,甚至不包括在雙方前期工作會談當中,這是特朗普認為金帥可以信賴、可以合作的原因之一。

3日朝媒的報道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
金正恩當場答應特朗普提出的美軍遺骸挖掘及遣送問題,並指示制定儘快解決問題的方案。
古語云「兼聽則明」,做分析、做預判必須兼聽,除了獨家消息或可以信賴的「深喉」之外,不同信源的消息能夠彼此互證才算可信消息,否則就得不停地打問號。所以,在「美軍遺骸」這件事上,特朗普說法和朝媒報道互為印證,嚴絲合縫——特朗普講的「當場提出、當場答應、不在工作會談議題中」三個要素,被朝媒報道的「當場答應、當場提出、指示制定解決方案」所印證,其中第三個要素只是表述角度不同。

特金會直播在前,特朗普記者會在後,至此,我們已經大致知道了特金會的基本面貌,甚至在記者會開始之前看到了特朗普在iPad上放給金帥看的那段「兩種選擇」的視頻。那麼,朝媒的報道對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嗎?當然有,意義在於比較、驗證和完善,讓我們對特金會這件歷史大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上述「美軍遺骸問題」就體現了這一點——特朗普當場出題,金帥當場答卷,得分100;特朗普據此加深對金帥的信任,認為他可以當成合作夥伴。大事都是從小事干起的,如果美軍遺骸這樣相對較小、較容易的問題都矯情、都糾纏,那無核化這樣的大題、難題做起來就會更麻煩。從這件事情上看,「美軍遺骸問題」應該是特朗普的一次「突襲」性小測驗,金帥順利過關。

停止美韓聯合軍演是怎麼來的?

另一件事是,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宣布將在美朝談判期間停止美韓聯合軍演,甚至使用了朝方經常使用的「挑釁」來形容美韓聯合軍演的性質。這事兒來得有些突然,韓國軍方直接就變成了丈二的金剛,畢竟就在數天前的新加坡香會上,美韓防長討論的只是縮小規模與低調進行的問題,從來沒涉及「停止」。

讓我們來看朝媒對此的表述——
金正恩表示,在朝鮮半島建立持久穩固的和平機制,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義。首先要做出終止刺激和敵視對方的軍事行動的決斷。

特朗普對此表示理解,說願意在朝美之間進行善意的對話的期間停止被朝方視為挑釁的美國南朝鮮聯合軍演,對朝鮮提供安全保證。

至此,雙方的說法得以互證,可以大致叫做「應邀停演」;用朝媒經常使用的話說,在美朝談判期間停止美韓聯合軍演是「千真萬確」的。

不知道表態說「要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確認特朗普總統意圖」的韓國軍方看過朝媒的報道後會作何想,但在12日剛聽到特朗普「這一爆炸性言論」(韓聯社用語)的時候,韓國軍方是「繃緊神經」、「不知所措」的(韓聯社用語)。12日傍晚,韓國軍方表示,不清楚特朗普所指是停止所有聯合軍演、還是只針對戰略武器部分的演習。現在,在朝媒報道了特金會相關內容之後,韓國軍方應該清楚了吧?何謂「刺激和敵視對方的軍事行動」?在朝鮮的語境中,美韓聯合軍演無論大小、無論科目如何,都是這種行動。按朝媒報道的特朗普的說法,要停止的是「被朝方視為挑釁的」美韓聯合軍演。那麼,韓國軍方應該不會不清楚「凡美韓聯演均被朝鮮視為挑釁」吧?

金帥排除了什麼樣的「萬難」?

再來看金帥那個「排除萬難來到這裡」的說法。這個說法,在12日的直播或即時報道時,引發了外界不少聯想。我昨天之所以沒有探討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當時金帥用的是朝語,過了英文翻譯一道手,再從我這兒過一道漢語的手,怕出現誤解。

現在,朝媒的報道直接有了官方中文版,可以以此為準——
金正恩意味深長地說,今天走到這裡並非容易,儘管過去的歷史束縛着我們的腳步,錯誤的偏見和慣例遮蔽我們的眼睛和耳朵,但果敢地克服這一切,走到了這裡,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朝中社的中文翻譯一直有些問題,比如說直譯比較多、聽上去比較彆扭,但基本意思還是清楚的。在朝中社官方中文版這段話里,「排除萬難來到這裡」的意思還是有,但從其前後語境看,「果斷地克服這一切」中的「這一切」指的是「過去的歷史的束縛」、「錯誤的偏見和慣例的遮蔽」。從狹義上看,「這一切」是朝美之間的問題;但如果從廣義上看,「這一切」則包括半島問題所涉及的所有因素。

至於金帥究竟想表達什麼,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即便是從「意味深長」(朝媒報道唯一一處給「說」加上形容詞之處)這個角度去看,不同的立場、角度和所持觀點都會做出不同的解讀,那麼,哪一種解讀才更接近金帥本意,天知道。我所能做的,只是把這些不同的解讀寫在筆記上,等待時間和更多信息、事情的驗證。

聯合聲明實際畫出了清晰的路線圖

整個特金會最核心的部分,在「第一分鐘」特金二人的四十分鐘單獨會談中。刨除一來一往的翻譯用時,二人有效的交流時間大致不過二十分鐘左右。

在朝媒的報道中,這段時間的會談內容被高度概括為一句話——
兩國首腦就對結束持續數十年的敵對的朝美關係,使朝鮮半島迎來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的實質性問題坦誠交換了意見。

之前的信息,已經讓我們大致知道特金二人在單獨會談中會涉及什麼問題,無非是無核化、終戰與建交。但這只是方向,不是具體內容。按照朝媒的說法,特金這一老一少談的是「實質性問題」,並且是「坦誠交換了意見」。「坦誠交換意見」的結果,其實就是我們最終看到的那份只有大方向、並無具體措施的聯合聲明。也就是說,特金二位其實對「實質性問題」有充分的認識。那麼,什麼是「結束敵對關係、使半島和平穩定」的「實質性問題」呢?最核心的其實就是兩個點、三件事——終戰及建交(這是第一點,包括兩件事);半島無核化(這是第二點,是一件大事)。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即朝鮮最終棄核大約需要15年,但棄核步驟進行到20%左右的時候,朝鮮想重新啟動核導計劃就變得非常困難。用他的話說,就是「回不了頭」。姑且不論特朗普的算法對不對,但有一點可以基本肯定,即特朗普知道「短期內一次性棄核」是不可能的,一切都需要時間,不僅朝鮮棄核需要時間,而且國際核查也需要時間,CVID原則很完美,但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

相較而言,終戰及建交花費的時間卻少得多。如果金帥在駐韓美軍問題上不糾纏、給予理解,那麼,終戰及建交就是整個半島問題中相對簡單的部分。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講,駐韓美軍最終要撤,但不是現在。那麼,問題就來了,金帥在與特朗普討論「實質性問題」時有沒有談及駐韓美軍問題呢?我的傾向性看法是,金帥應該談及駐韓美軍問題,但並未提出馬上撤軍的要求,而且這個問題不是他談論的重點問題。從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對駐韓美軍撤出問題的相關回答中,大致可以看出,雙方在駐韓美軍問題上是有一定共識的,應該包含在朝方提出的「分階段、同步實施」解決方案中,比如說駐韓美軍撤出問題與棄核問題同步,不與終戰及建交問題捆綁。在我看來,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朝媒報道中,有一個較為關鍵性的表述,出現在特朗普表態停止美韓聯合軍演和如何解除制裁之後。這個表述(與上面的引用有重疊之處)是這樣的——
金正恩表示,在朝鮮半島建立持久穩固的和平機制,對地區和世界和平與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義。首先要做出終止刺激和敵視對方的軍事行動的決斷。

特朗普對此表示理解,說願意在朝美之間進行善意的對話的期間停止被朝方視為挑釁的美國南朝鮮聯合軍演,對朝鮮提供安全保證,並隨着通過對話和協商關係改善取得進展,解除對朝制裁。

金正恩表示,如果美方為改善朝美關係採取真誠的構築信賴措施,朝方也會相應地繼續採取進一步的後續的善意措施。

兩國首腦達成共識,在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及無核化的過程中恪守分階段、同步行動原則很重要。

按照朝媒的說法,特金對「分階段、同步走」不僅達成了共識,而且將這一原則的應用範圍也加以框定——「在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及無核化的過程中」。如果這一點能從美方得以確認,那麼,這才是整個特金會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比聯合聲明本身還重要。

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再來看聯合聲明,下一步向何處走就變得清晰起來。除了第四點「美軍遺骸問題」這件具體事情之外,雙方下一步行動的順序在公報中已經清楚地告訴了我們 ——
第一步,改善關係,直至建交(公報第一點,建立新型朝美關係)。這是朝美雙方的事情,需時較短,可能在短期內即可實現。
第二步,終戰,簽署和平協定(公報第二點,在朝鮮半島建立持久穩固的和平機制)。儘管公報說這一點需要朝美雙方共同努力,但結束戰爭必得引入相關的第三方、第四方,也就是從雙邊進入到多邊。這一階段需時稍長,板門店宣言定下的目標是今年內,這一目標在目前形勢下看,有可能實現。
第三步,棄核(公報第三點,朝鮮承諾為實現半島完全無核化做出努力)。朝鮮棄核可能在建交與終戰之後方可進入實施階段,目前朝鮮的諸多「主動措施」——宣布停止核試驗及導彈試射、廢棄豐溪里核試驗場、拆除導彈發動機試驗場等項,均為「凍核」而非「棄核」。不再搞,表達的只是無核化意志,這是個可進可退的位置——各種前提條件達成則啟動棄核進程,達不成則在凍核的基礎上繼續擁核。

至此,階段怎麼分、行動如何同步,其實就已經很清楚了。當然,這種解讀是為了清晰起見,實際操作時應該是各個問題之間存在一定的交集。從這個意義上再來看公報中的那個雙方「決定」——由蓬佩奧國務卿和朝鮮相應級別官員進行後續談判,落實特金會聯合聲明的結果,以及擴大會談中朝方的出席人員(金英哲、李洙墉、李容浩),事情就更加清晰起來——後續談判中,蓬佩奧將面對不同的朝鮮高官,而他在近期首先要面對的可能是「二李」這兩位外交高官,談的可能首先是建交問題。

朝鮮如何定義特金會?

最後,我們來看朝媒對特金會的定義——
在全世界的熱烈支持和歡迎的氣氛中圓滿舉行的新加坡朝美峰會,對進一步推動在朝鮮半島和地區出現的和解與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歷史潮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劃時代地轉變曾經最敵對的朝美兩國關係具有重大意義的特大事件。

「特大事件」是這個表述的核心,是與核試驗試爆成功、洲際導彈試射成功等量齊觀的。由此,可以再一次驗證朝媒此番對金帥赴新加坡參加特金會報道的「即時」性。
上述定義,有兩個方向的意義——其一,對外表達朝鮮對特金會的看法,以獲得來自外界的好感和支持。其二,對內說明與美國交好以及未來棄核的必然性,以獲得舉國上下的理解和支持,簡單說就是「帶節奏」,讓人民順利地轉過從不共戴天到你儂我儂的這個彎子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