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經濟動不動就出問題的年代,我們經常聽說一個詞兒: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確切地說,我們經常聽說的是它的英文縮寫:CPI。CPI的計算方法是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品,然後用它現在的價格除以它過去某個時期的價格,如果得到的結果是大於1的,那就說明這東西的價格是上漲了。
但是在這個經濟動不動就出問題的年代,我們常常聽到的不是說CPI是多少,而是CPI又漲了多少。上漲的值越大,說明物價上漲的越多或者越快,大家的日子也會過得更辛苦。一般而言,物價上漲並不是因為某個商品本身的價值發生了變化,比如一根黃瓜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根黃瓜,價格增高反映的是供給變少和貨幣變多。所以CPI的漲幅也常常被拿來判斷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江湖上一般認為,當CPI的增幅達到3%的時候就發生了通貨膨脹,如果達到5%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最近阿根廷的經濟出了問題,它家的CPI差不多每個月遞增4%,算是介於普通值和嚴重值之間,這個值比起去年同一時期的增幅超過了30%。這就告訴我們這一年來阿根廷人一直過着物價飛漲的日子。
在通貨膨脹這方面,眼下表現最搶眼的網紅國家就是維內瑞拉。借用托爾斯泰的話來說,通貨膨脹的後果是相似的,引發通脹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主要是官方發行了太多的貨幣導致的,而阿根廷的情況也是貨幣變多了,但是貨幣倒不是來自阿根廷政府的超發,而是因為一年來每個呆在阿根廷的人都在忙着買別的東西,手裡的存款全都花出去了,所以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就越來越多。
我們普通人出門買東西是因為確實需要某個東西,得把它買回家;而現在的阿根廷人買東西是擔心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需要儘快把它花出去。這種因為貨幣貶值而引發的消費一開始是去兌換那些比較堅挺的外匯,當外匯不方便兌換時就買貴金屬,如果連貴金屬都不好買的話,那就買任何實物資產,絕對不做現金的接盤俠。
恐慌性的心態會造成大量的消費,大量的消費必然讓流通中的貨幣總量快速增加,於是加劇了通貨膨脹。當通貨膨脹變得嚴重時,本國貨幣不但購買力降低,而且相對其他外匯而言也一直在貶值。這種時候外資就覺得呆在這個國家很危險,為了避免損失會絞盡腦汁帶着錢回老家避風頭,這個就是所謂的外資撤離。
當外資撤離變成一種社會風氣的時候,阿根廷金融市場上的外匯就持續地減少,外匯因為少而越發值錢,阿根廷貨幣也就越發貶值。這種貶值反過來加速了民眾的恐慌心理,他們會用更快的速度把手裡的錢以各種方式花出去,於是市面上本幣泛濫,經濟就走上了崩潰的不歸路。
面對持續的通貨膨脹和持續的貨幣貶值,焦頭爛額的阿根廷政府決定把他們國家的基準利率調高到了60%。這個值在半年前還不到30%,半年時間就活生生地翻了一倍。
基準利率這個東西指的是政府制定的指導利率,國內其他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都在這個基礎上浮動。基準利率提得越高,意味着把錢存到銀行里的利息收入就越高,所以阿根廷政府希望以如此高的利率來吸引那些正在恐慌性兌換外匯和突擊花錢的民眾去銀行存款。如果大伙兒都看中這個利息跑去存錢的話,那麼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就少了,通貨膨脹或者貨幣貶值的勢頭就可以被遏制住。
但是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樣,銀行本質上是一個盈利性的機構,吸收了大量存款,就意味着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想繼續混下去就得想辦法以更高的利率把錢給借出去,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額就是它們的利潤。如今利率被提的這麼高,誰還借得起銀行的錢呢?所以利率高到一定的程度,銀行就被迫處在一種只進不出的狀態。
只進不出的銀行差不多就算是處在癱瘓狀態了,吸收存款完全是在做公益事業。假如銀行都是國有性質的話,這種時候就是考驗忠誠度發揮救市價值的時候,它們會為了穩定金融市場而繼續吸收存款,虧了有國家補貼。但是如果是私人銀行的話,它們就沒有義務幫政府的忙,早點關門休長假是止損的最好方式。
很遺憾的是,阿根廷的大部分銀行都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當阿根廷政府把利率提高到60%以後,如果它們覺得混不下去,就會果斷停止營業,並且儘可能把金庫里值錢的東西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鄰國某個倉庫很寬敞的分行。當大量銀行都做這件事兒的時候,阿根廷的金融市場距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一個國家經濟好壞看的是流動性,這裡流動的不僅是商品,流動的還有金錢。商品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流動,對應着內需市場;商品在國內和國外的流動,對應着出口市場。金錢可以從國外流入國內,這個是外部投資;金錢也可以從銀行的戶頭進入企業家的戶頭,這個是內部借貸投資。
當金融市場崩潰的時候,金錢就沒有辦法流動了。外部投資會望而卻步,早先進來的外資也會爭先恐後逃走。而銀行的錢也不再流入到消費市場,因為成本太高了。當資金不再流動的時候,意味着投資和生產也就逐漸萎縮和停止了,經濟進入了蕭條狀態,這時候商品的流動也持續不了多久,存貨賣光以後,大家一起迎接委內瑞拉模式。
有一句很有文採的話是這麼說:資本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當阿根廷是一個自由市場並且有值錢東西可以買賣獲利的時候,大量的資本家會帶着現金爭先恐後跑進去玩,玩地產玩運輸玩股票玩銀行什麼都玩。但是一旦局勢變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的時候,他們就會提着自己的現金無情地離去,即使他們手裡的錢是阿根廷人的存款也不例外。
所以阿根廷的問題,現在變成了為什麼連它們的銀行都被外資給控制了?這個是因為在90年代,當時的阿根廷政府對自家的經濟做了一系列的巨大改革,這種改革被西方學者稱為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
新自由主義對內推崇政府放開管控,讓市場自發調解一切問題;在對外貿易上講究所謂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為了配合自由主義的進行,必然需要進行私有化改革。當時的阿根廷政府將很多國有企業紛紛私有化,不僅自家老百姓可以買,外國人照樣可以買。於是阿根廷一時間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場所,大量的外資湧入阿根廷,經濟一片火熱。
只要賣東西手裡必然就有收入,當時的阿根廷政府因此得到了很多錢,公務員福利和社會福利也跟着提高。但是它們也失去了很多,比如礦山、鐵路、土地、廠房、銀行等資產紛紛被外資給控制了。那時候的阿根廷有點像曾經的南非,變成了一個擁抱全球的自由市場,大受歐美髮達國家的追捧,它們走到哪兒就把阿根廷誇到哪兒,到處給人推薦熱鬧的阿根廷模式。
當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誕生的時候,阿根廷的繁榮模式就被人介紹到了俄羅斯,首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還玩了一段時間。但是當普京做上一把手的位置以後,他沒有繼續玩這套遊戲。當時的普京面臨著改善經濟的問題,甚至他現在依然面臨這個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把值錢的東西全部賣掉換錢花。在這方面,並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跟阿根廷人一樣。
拉丁美洲是這個地球上少有的一大塊風水寶地,那裡氣候好土地肥,不管是搞種植、搞養殖,還是挖石油、挖礦石,都能搞得風生水起。在那些全球經濟還沒有進入現代化的日子裡,拉丁美洲靠着向歐洲和美國出口它們的農產品和原材料就能奔小康,社會福利也隨便進入全球前10的水平。
這人啊一旦有了持續穩定的收入,就會失去奮鬥的慾望,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等到全球經濟發展到農產品和原材料不再值錢的時候,阿根廷人就發現自己這些年光顧着享受沒發展別的產業。阿根廷人和所有的拉美人一樣,有一些不太好的共性,比如喜歡享受,比較懶散,幾乎不存錢;他們會用選票逼着政府提高福利,當政府玩砸了之後,就用石塊和燃燒瓶趕他們下台。
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這些東西一旦出現了,想要收回去就非常難;誰想收回去誰就肯定拿不到選票,誰肯定就得下台。而國家收入不足以負擔這些巨大開銷的時候,政府就只能借債來繼續維持,當然還指望借債來擴大投資搞經濟轉型。幾十年整下來阿根廷累積了兩千多億美元的巨額外債,成功過上了借新還舊的痛苦生活。
當一個國家欠下了巨額外債的時候,任何金融領域的風吹草動都會讓這個國家變得危險。比如美聯儲加息或者特朗普加稅這些常規操作針對的壓根兒就不是阿根廷,但是阿根廷的金融領域卻發生了大地震,嚇了大家一跳。
要是比人口的差別,咱們中國人是個特殊的典型。中國人每天睜開眼睛就在想着如何賺錢的事兒,然後每個月都在想着自己存了多少錢,不管是流水線上的廠弟還是擁有流水線的老闆,每個人幾乎都有這個習慣。為了追求財富,大家可以幾年如一日地忍耐各種艱苦的日子。
老百姓有這樣的優秀品質,我們的政府在處理經濟問題時也就格外謹慎。比如國有企業改革老給人感覺是緩慢和低效的,那是因為穩定和安全永遠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這兩樣沒有確切保障的時候,改革就不會往前走,更不會像阿根廷那樣一賣了之,效率低一點總比失控要好。當10億人都跑去擠兌銀行或者購買外匯,那個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一直在擁抱和歡迎全球化,幾十年的出口優勢造就了一大批的民營企業,還讓很多人脫貧致富,手裡攢了不少錢。但是我們的全球化跟阿根廷的可不一樣,在某些關鍵領域是絕對不提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尤其是金融市場。想必這個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非常看不慣的地方,他們當然希望看到每個發展中國家像阿根廷或南非那樣開放所有的領域,讓他們進去大肆收購。
我們的金融市場沒有被外資控制,也沒有讓貨幣實現絕對的自由兌換。導致的結果是國外的普通商品到了我們手裡各個都變成了奢侈品,出去玩一趟也覺得很貴,但是確實也安全了很多。幾十年來我們的經濟處在一個穩定而謹慎的狀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阿根廷的例子就告訴我們,有些時髦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拿來用的,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賣給別人的。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該賣什麼不該賣,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仔細斟酌,一個國家是這樣,一個家庭也是這樣。■
來源:局勢很簡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