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王「山竹」說起 氣象武器可行嗎?

要說最近啥最熱,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就是今年16級新「風王」,超強颱風「山竹」。


來勢洶洶的「山竹」,導致廣東等地出現強風雨。監測顯示,16日0時至14時,廣州南部、中山、珠海、香港、澳門、深圳等地有12~13級風力,深圳、汕香港等局地達14~17級風力。其中,香港大老山1小時平均風速追平1962年颱風「溫黛」創造的小時風力紀錄(189公里每小時)。

「山竹」破壞力巨大,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掀起狂風暴雨,廣東、福建、海南多地高鐵停運,航班取消,停工、停產、停課。

公路方面,廣東除韶關、河源、梅州外的18個地市高速公路及特大橋樑入口全部封閉。高鐵方面,16日廣東省內高鐵全天停運,16點後海南環島高鐵停運;16-17日進出海南島的跨海列車、江湛鐵路、廣茂及信宜城際普速鐵路停運。機場方面,廣州機場取消16日12時-17日8時所有航班,深圳、珠海機場取消16日所有航班,香港機場取消16日2時30分-17日4時所有航班,湛江、三亞、北海等機場的通行能力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還有深圳等地的公交車輛全部停運、碼頭全部停航。

截至9月17號,「山竹」已經造成兩廣地區約155萬人受災,4人因災遇難,經濟損失嚴重。

有網友疑問,既然可以人工影響天氣,為什麼不能人工影響颱風「山竹」?中國氣象局回應稱,一個成熟颱風釋放出來的熱量,每小時釋放的熱量等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即便是向颱風眼投放核彈也無濟於事。

有人說「山竹」是美國對中國釋放的氣象武器,這也太陰謀論了。如果「山竹」是美國搞鬼,那同時肆虐美國的颶風「弗洛倫斯」難道是中國搞的鬼?

既然提到氣象武器,那就聊聊氣象武器可行嗎?

早在20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總統執政期間,美國軍方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氣象控制比原子彈還重要」的觀點。

大約六七十年代,前蘇聯和美國為了在冷戰中制約對手,都秘密組織過對氣象武器的研究,但是研究的成果甚少,幾乎無甚進展。

氣象武器似乎在人們心中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如金庸小說裡乾坤大挪移或是吸星大法般,不見施法,便已塗炭生靈,寸草不生。畢竟幾乎沒人見過更是親身感受過氣象武器的存在。可是氣象武器真有那麼神秘嗎?可能你真的感受過卻不知它真的來過(是不是有種恐懼的趕腳?)

根據常用的定義,「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氣象武器沒什麼神秘,只是人工影響天氣的另一種稱呼而已。我們把用於農業、科技、工業的人工影響天氣叫造福人類,把殺傷敵人,消滅對手的人工影響天氣稱為氣象武器,如此而已。

氣象武器主要通過催化空氣中的不穩定因素,產生能量轉化,導致局部地區的天氣發生變化。

氣象武器實際上是指通過人工控制風雲、雨雪、寒暑等天氣變化來改變戰爭環境,人為製造各種特殊氣象,配合軍事打擊,達到干擾、傷害、破壞或摧毀敵方的目的。

採用人工手段能夠使天氣產生變化,是因為大氣層中所包含的水汽、水滴、冰晶和各種懸浮物質,時常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之中,只要掌握這些不穩定因素的變化規律,就可以使用較少的能量去引發和催化它們,促使天氣中的不穩定因素產生較大的能量轉換,從而導致某些地區、某些空間天氣、氣候的變化。

隨着大氣科學的發展,人類已掌握了20多種人工影響天氣的技術,其中可以起到戰術武器作用的主要有人造洪暴、人造乾旱、人工造霧和消霧、人造寒冷酷熱、人工控制雷電和人工引導颱風等。1968年,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空軍基地被濃霧籠罩,裝載數百噸軍用物資的運輸機難以起飛。美國國防部採用人工消霧技術,向空中撒播消霧藥劑,使大量細小的霧點迅速凝結,變成雨點降落地面。大霧很快退去,185架飛機得以安全起降。

以下幾種應該是目前世界範圍已經實現的氣象武器。

一、溫壓炸彈

溫壓炸彈是美國國防部降低防務威脅局在2002年10月組織海軍、空軍、能源部和工業界專家,利用兩個月時間突擊研製的,並成功應用於阿富汗戰場。溫壓炸彈爆炸時能產生持續的高溫、高壓,並大量消耗目標周圍空氣中的氧,打擊洞穴和坑道目標效果顯著。除去用溫壓炸彈打擊洞穴、坑道和掩體等狹窄空間目標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計劃利用便攜式溫壓炸彈打擊城市設施,包括建築物和溝道等。

二、制寒武器

美軍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試驗引爆一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等制寒武器,爆炸後的炮彈碎片遮蔽太陽,天氣驟然變得異常寒冷,這足以將熱帶叢林中的敵人活活凍死。

三、高溫武器

通過發射激光炮彈,使沙漠升溫,空氣上升,產生人造旋風,使敵人坦克在沙暴中無法行駛,最終不戰自敗;其鋼製彈殼內裝有易燃易爆的化學燃料,採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狀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壓、高溫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這種炮彈既可用殲擊機、直升機、火箭炮、大口徑身管炮、近程導彈等投射,打擊戰役戰術目標,又可用中遠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遠程作戰飛機投射,打擊戰略目標。

四、熱壓氣霧武器

目前,英軍正研製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精確打擊武器。這種武器運用的是先進的油氣炸藥原理。這種武器在撞擊後彈體燃料會馬上被點燃,從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並且能夠在很大範圍內殺傷敵人,在目標區域內的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五、雲霧炮彈

這種炮彈又叫燃料空氣炸藥炮彈,通常使用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等液體。

六、 氣象武器雲雨

炸藥,將其裝填在炮彈內,通過火箭炮或迫擊炮發射到目標上空。第一代雲霧炮彈屬於子母型,即在母炮彈內裝3枚子炮彈。每枚子炮彈裝填數十千克燃料空氣炸藥,並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針傳感器等。當母炮彈發射擊到目標上空後,經過1~10秒鐘的時間,引信引爆母炮彈,釋放出掛有阻力傘的子炮彈,並緩緩地接近目標,在探針傳感器的作用下,子炮彈在目標上空預定的高度進行第一次起爆,將液體炸藥混合,形成直徑約15米、高約2.4米的雲霧,將附近的地面覆蓋住,經過0.1秒的時間,子炮彈進行第二次引爆,使雲霧發生大爆炸。目前,雲霧炮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其性能又有較大的提高,使用的範圍也更加廣泛。

七、人工消雲、消霧武器

人工消雲、消霧是指採用加熱、加冷開播撒催化劑等方法,消除作戰空域中的濃霧,以提高和改善空氣中的能見度,保證已方目視觀察、飛機起飛、着陸和艦艇航行等作戰行動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曾使用一種名為「斐多」的加熱消霧裝置,成功地保障了2500架次飛機在大霧中安全着陸。1968年,美軍為保障空軍飛機安全着陸,曾使用過人工消霧武器。

八、人工控制雷電

人工控制雷電,是指通過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雲中電荷中和、轉移或提前釋放,控制雷電的產生,以確保空中和地面軍事行動的安全。人工控制雷電的方法有:利用對帶電雲團播撒凍結核,改變雲體的動力學和微物理學過程,以影響雷電放電;採用播撒金屬箔以增加雲中電導率,使雲中電場維持在雷電所需臨界強度以下抑制雷電;人為觸發雷電放電,使雲體一小部分區域在限定的時間內放電。

九、太陽武器

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消滅敵方的武器。實際上利用太陽光作為武器,早被使用過。似乎我記得電影《赤壁》(不太記得了)就使用反光鏡對敵人造成傷害的手段(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還真是無窮的)。

十、化學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

通過以上氣象武器,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範圍。對,就是小範圍、小區域。這就是我為什麼說這幾十年來氣象武器研究進展不甚快速的原因。因為就算歐美這些先進國家,也只能做到小範圍的人工影響天氣,並不能夠做到大範圍的殺傷。(至於局域的天氣的劇烈變化對大範圍的天氣情況進行影響的反饋機制,那都是不好把握的,不應認為是施用方預想的軍事目的。)而這些技術,中國現在的氣象技術發展,也幾乎能夠達到。

因此,網傳的什麼印度洋大海嘯、汶川大地震、「山竹」颱風登陸中國等都是美國使用的氣象武器,我只能呵呵了,只能說大家把美國想象的太有能耐了。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在一塊一平方公里的無風區域,讓它產生一級的微風,你需要使用多少的能量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嗎?那都是十的十次方以上級別的。因此,美國要想操縱一次地震,海嘯,颱風,他需要付出多少的能量才能達到?不敢想象。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氣象武器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說是普遍的,但都是小範圍的使用。以目前的最先進的技術還不能達到大範圍的人工影響天氣,而只是影響天氣,要想控制天氣更為困難。但未來某一天隨着發展要想人工產生一個颱風、地震什麼的倒也未可知。

最後一句話,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人類要想對抗大自然再厲害也只能是螳臂當車。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環境下去,大自然哪天不高興就把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全部滅了也不一定。只有我們善待大自然,與環境和諧相處,我們才能利用科技更好的生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