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向中國施加第三輪針對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這意味著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所有產品中40%將被加徵關稅。清單上將近一半的產品是消費品,包括行李箱、手提包和餐具等。
賭注大大增加。
中國已經表示不會白白承受這些打擊,雙方此前日漸頻密的會談似乎也將被擱置。
每次中國人以為馬上要達成協議時,都會被「特朗普」了。
周一特朗普的推文說明他在關稅中看到的價值——僅僅是討價還價的籌碼。
但這是一場規模龐大的賭博——美國人的損失與中國人一樣多,甚至更多。
共生關係
新關稅的直接影響是美國消費品價格很可能上漲,中國出口商訂單減少,兩國經濟增長率都會感到壓力。
我本周身在中國,親眼看到這兩個國家的立場相去甚遠。但我也看到兩國經濟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的,以及談及增長時他們對彼此的依賴。
問題在於中美兩國對對方動機的缺乏理解,這恰恰是雙方都不願意讓步的原因。
中國:不公平的選手?
特朗普表示,中國為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設限,以此竊取美國技術、美國就業機會,在市場競爭的比賽中作弊。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威廉·扎裏特(William Zarit)在北京表示,在開放經濟方面,中國並沒有像對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那樣完全透明。
「市場正式宣稱開放,但仍設有壁壘。」他告訴我,「在過去的30年裏,這在中國一直是個問題。」
不過,扎裏特補充,身在中國的美國商人並不認為關稅是解決雙方結構性差異的最佳方式。他表示,貿易緊張形式已經對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境遇產生了影響。
「堅持檢查各項認證,對工廠進行額外檢查,仔細查看過去五年的稅務記錄,一些商品在海關被保留到它腐爛,然後再讓你把它送回美國。」他描述了美國企業可能在中國面臨的各種各樣的糟糕情形。
中國:被誤解的受害者?
不過,另一些人指出,中國被美國深深地誤解了——這也是兩國尚未戰達成任何決議的原因。
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兼理事長王輝耀最近在北京對我說,中國有超過三百萬學生在美國學習,而在中國學習的美國人大約有一萬五千人。該智庫就政策制定向中國的中央政府提供建議。
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意味著中國的發展故事及其經濟模式未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西方解釋過。
王輝耀還指出,過去40年來中美關係使美國公司獲益良多。
「所有主要的美國公司都進入中國,」他告訴我。「有些公司在中國的規模比在美國更大。你不能說這不是成功。」
現實:「夫妻關係」
那麼哪個觀點更凖確?嗯,事實往往介於兩者之間。
中國正在改革和開放——但中國政府也對經濟運行施加過多控制。
雖然在某些行業中,中國企業確實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運營,但仍有不少行業受到嚴密保護。
然而美國受益頗多,美國公司在中國運營和製造,為美國消費者提供低價格產品,為美國公司帶來創紀錄的利潤。
中美經濟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我認為貿易摩擦為雙方敲響警鐘,提醒我們兩國是多麼不可分割。」王輝耀說,「這就像一對夫妻——可以吵架,但不能離婚。」
但很難說這場爭吵會在短期內結束。
「我認為短期內沒有出路,」扎裏特先生說。「我希望看到中國人在市場開放、互惠待遇和對等方面進行認真談判。」
鑒於華盛頓和北京持有截然相反的觀點,無論是對美中,還是對其他任何人來說,這場貿易戰在變得更糟之前,不太可能變得更好。■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