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的決戰信號!塞爾維亞進入最高戰備,歐洲要爆新危機?

占豪


日前看到一則很突然、很重磅的消息,但這則消息基本被忽略了。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9日報道,南通社援引塞爾維亞總統辦公廳消息稱,鑒於科索沃特種部隊佔領了位於科索沃北部塞爾維亞控制的加齊沃達水電站蓄水湖的通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下令該國武裝力量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最高戰備」什麼意思?

意思是,戰爭隨時爆發!

什麼事情導致了戰爭隨時將爆發?原因是科索沃的特種部隊,佔領了位於科索沃北部塞爾維亞控制的加齊沃達水電站蓄水湖的通道。

這個通道之所以被佔領,根據《今日俄羅斯》的報道,是因為當天科索沃當局領導人哈希姆·薩奇(Hashim Thaci)提供安全保障。科索沃當局領導人為何到這裡?很顯然,這是一種宣誓主權的舉動。

在敵國實際控制爭議領土上宣誓主權,還是國家領導人出動,拋開誰是誰非的立場,這就是準備打仗爭奪領土的節奏。而塞爾維亞用「最高戰備」回應,就是向科索沃的挑釁行為釋放強烈的警告信號。直白說,如果科索沃再往前進,面臨的就是直接戰爭。

科索沃與塞爾維亞之間的前世今生

科索沃共和國簡稱科索沃,位於被稱作「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曾是南斯拉夫的一個自治省。巴爾幹地區之所以被稱作「火藥桶」,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從巴爾幹半島的「薩拉熱窩事件」開始的,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這裡戰火不斷,而在冷戰時期也是東西方爭奪的焦點地區。

科索沃的東、北面的鄰國時候塞爾維亞,南臨馬其頓,西南是阿爾巴尼亞,西北為黑山,90%以上時阿爾巴尼亞人,另外少數族群為塞爾維亞人和黑山人,主要分佈在北科索沃與塞爾維亞接壤的區域。

科索沃是二戰後併入塞爾維亞從而成了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但由於阿爾巴尼亞人與塞爾維亞人兩族長期的矛盾以及科索沃一直要求建立自治共和國而不得,矛盾積壓的問題在南斯拉夫強人鐵托1980年去世后開始爆發。由於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佔比超過90%,在鄰國阿爾巴尼亞的支持下,由大學生推動的科索沃獨立運動在1981年開始爆發。

為了穩定,塞爾維亞當局對科索沃進行了軍事管制,這又進一步激化了塞族和阿族之間的矛盾,常常爆發流血衝突。對於科索沃這片土地,塞族和阿族的矛盾完全無法調和,塞族認為這裡是塞爾維亞文明的搖籃,是他們的聖地,處於歷史原因和民族感情塞爾維亞都不能放棄科索沃;而在阿族看來,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佔主導地位,到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前超過80%都是阿爾巴尼亞人,而塞族人則因為科索沃生活困難而離開了這片土地。塞族人越來越弱勢,阿族人越來越強勢,塞族人要維持統一,阿族人要搞獨立分離,矛盾不可調和。

在蘇聯強大之時,蘇聯陣營對南斯拉夫的支持使得他們面對西方有足夠強大的支撐力,再加上強人鐵托對南斯拉夫的控制力,在1980年代之前科索沃局勢整體平穩。然而,隨着蘇聯在1980年鐵托逝世,1980年代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的壓力越來越大,科索沃獨立運動越鬧越大。在整個1980年代,隨着西方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和平演變,科索沃的矛盾都一直在不斷升級,流血衝突時有發生。1992年隨着南斯拉夫解體后,整個南斯拉夫地區都不斷爆發衝突和戰爭,科索沃地區也開始由獨立運動變成了獨立戰爭,1996年代在阿爾巴尼亞和西方的支持下,阿族游擊隊以塞族軍政人物及設施為目標開始進行游擊戰,衝突進入白熱化狀態。

為了維持秩序,1998年3月塞爾維亞政府開始展開大量拘捕科索沃解放軍,衝突越發激烈。當時的俄羅斯自己處於風雨飄搖狀態,中國繼續韜光養晦中,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壓力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包括科索沃實行武器禁運。然而,科索沃的狀況越來越惡化,最終科索沃戰爭爆發。

科索沃戰爭本身除了內部矛盾外,根本原因就是在冷戰結束、蘇聯崩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要乘勝追擊,在歐洲推行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意識形態的全面東擴,處於巴爾幹半島的南聯盟就是西方最大的障礙。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必須在肢解南斯拉夫基礎上繼續肢解由強人米洛舍維奇領導的南聯盟。西方要肢解南聯盟推動科索沃獨立,南聯盟要維護國家獨立,於是衝突爆發,這就是科索沃戰爭的真相。

西方的計劃是,一邊軍事上支持阿族解放軍戰爭,一邊軍事威脅南聯盟,同時還通過表態不支持科索沃獨立穩住南聯盟,最終希望阿族解放軍在內戰中逐漸擊敗南聯盟而獲得獨立,以最低的成本分裂南聯盟。但是,南聯盟米洛舍維奇政府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表現強硬,在北約軍事威脅面前毫不屈服,不斷加強對阿族解放軍的武裝打擊和圍剿。

然而,內戰導致大量難民,西方國家開始以難民潮為由指責南斯拉夫,於是通過安理會再次要求科索沃衝突雙方立即停火。美國為首的西方是不可能讓南斯拉夫政府把科索沃解放軍消滅的,因為那樣直接的後果就是北約東擴受阻,西方冷戰勝利后乘勝追擊擴大地盤的目標將難以實現。所以,無論如何也得把科索沃分裂出去,把南斯拉夫這個「東方的橋頭堡」給打掉,掃除北約進一步東擴的地緣障礙。

在雙方持續僵持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終於準備好了。1999年3月24日,北約開始組織大規模轟炸塞爾維亞,入侵戰爭爆發。北約聲稱戰爭目的是為了保證阿族難民重歸家園,但本質上還是為了分裂南聯盟,打掉南聯盟這個不向西方投降的「橋頭堡」。戰爭的結果是,南聯盟接受8國集團的所謂和平計劃,科索沃擁有自治政府,該地區接受國際維和,南聯盟軍隊從科索沃撤退。自此,科索沃實際上就脫離了南聯盟。

南聯盟註定難以繼續聯盟下去,2000年米洛舍維奇選舉失敗,之後被抓送到海牙國際法庭接受西方的審判,2006年被折磨死於獄中。南聯盟沒有了米洛舍維奇,在西方的壓力下很快也就進一步分裂了。

2002年3月14日,南聯盟領導人與南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領導人在首都貝爾格萊德簽署兩個共和國未來關係協議。為推動終結南聯盟的存在和巴爾幹半島繼續分裂,歐盟積極推動塞爾維亞和黑山建立鬆散的國家共同體。2003年,南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憲章還規定,3年後,兩個成員國有權通過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另立門戶,分別成為獨立國家。

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原來的南斯拉夫已經被徹底肢解得支離破碎,再也無法阻擋西方的東擴進程。在南聯盟被徹底肢解之後,我們看到2013年底美國又支持烏克蘭民粹推翻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俄羅斯不得不採取手段控制了東烏克蘭以建立對西方最後的緩衝。現如今,前蘇聯的地盤從最初的東德一直崩潰,經過差不多30年的時間,丟得只剩下白俄羅斯和半個烏克蘭了。之所以這些地區還能守住,原因是俄羅斯已經退無可退,到這裡俄羅斯人就要拚命了。對俄羅斯來說,如果不守住這兩個地方,將直面北約的政治、軍事壓力。

圖中南斯拉夫的位置就是現在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等國所在區域


南聯盟沒有了,誰還能擋得住科索沃獨立呢?於是,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當然不同意,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於是,除塞爾維亞、俄羅斯和中國外,目前獲得了108個國家和地區的承認。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就科索沃案發表諮詢意見,認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宣布獨立「不違反國際法」。2016年8月5日,科索沃首次參加奧運會。這其實就已經確定了科索沃的國家獨立地位,塞爾維亞對此毫無話語權。

這樣分離出來的兩個國家,出現領土糾紛是必然的,因為邊界本身就不是和平對話談出來的,而是實際控制出來的。在這種情況下,科索沃的領導人到了塞爾維亞控制的地區,並且佔領了相關地區,這就是很明顯的入侵動作了,塞爾維亞政府立刻採取「最高戰備」行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如果兩個正常國家如果一方對另一方出現這樣的佔領行動,非常容易爆發戰爭。科索沃佔領後很快就撤離,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試探,如果塞爾維亞政府表現軟弱,那麼科索沃的軍隊接下來就很可能會佔領這裡,形成既定事實。

事件背後,閃現着大國較量魅影

這一消息,並未受到足夠的關注,不了解內情的人不會關注這種消息背後的邏輯當然也就不明白。但是,在占豪看來,這一事件背後絕不簡單,其中閃現着大國較量的魅影。科索沃領導人突然的動作,很可能不是偶然發生的。

我們知道,美俄在敘利亞地區已經劍拔弩張,俄敘聯軍和伊朗革命衛隊已經準備對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恐怖分子和反對派武裝展開圍剿,而以美英法為首的西方也準備對敘利亞政府軍展開空襲。

另外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日的報道,據美國主導的國際聯軍證實,伊朗軍方10月1日凌晨對敘利亞境內的目標發動了導彈打擊。而根據之前伊朗媒體的報道,伊斯蘭革命衛隊對阿瓦士恐襲組織者及其設施實施了導彈打擊,隨後又出動數架無人機繼續開展打擊;打擊目標位於敘利亞境內的幼發拉底河東岸。伊朗這次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實際上是對之前閱兵式上遭到恐襲的反擊,因為那次恐襲背後其實根據伊朗的表態就是美國、以色列和沙特,顯然伊朗更加傾向於是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持。那麼,反擊戰怎麼打?最終,伊朗選擇了在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這一行動表明,俄敘聯軍加上伊朗革命衛隊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隨時可能展開,敘利亞的決戰隨時可能打響。

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決戰,就是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後,美俄在中東地區的一次決戰。這次戰爭的勝利,決定着大國的地盤。對俄羅斯來說,只能贏不能輸,因為輸掉意味着接着東歐也將遭到北約的全面擠壓,俄羅斯將被逼到死角。但是,作為美國來說,那也不會輕易認輸,於是雙方劍拔弩張,敘利亞的決戰一觸即發。

這場決戰,美國並未局限於敘利亞,而是將軍事壓力已經強加到了北歐和東歐,美國和加拿大的高級軍官甚至進入烏克蘭接管了烏克蘭軍隊的指揮權,隨時準備發起在東烏克蘭的戰爭以給俄羅斯製造麻煩。與此同時,在北歐波羅的海三國北約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也不小。波蘭為何最近求美國駐軍,就是覺得未來可能存在大戰,擔心自己被俄羅斯打擊而想拉虎皮做大旗。

而現在,突然科索沃的領導人出現在了敏感地帶並且引發雙方的緊張,這可能是巴爾幹地區爆發衝突的前兆。《今日俄羅斯》指出,多年來對加齊沃達及其設施的控制,都是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當局的爭議焦點。加齊沃達湖是當地幾個城市主要飲用水供應地,也為當地發電站提供水力。

既然科索沃一直受西方袒護,那麼塞爾維亞肯定擔心自己在西方與俄羅斯的較量中吃虧,而科索沃方面也很可能在摩拳擦掌尋找機會。據媒體報道,9月29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對記者表示,他或在未來幾天內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在科索沃及其他問題上尋求支持。

武契奇為何此時尋求普京的幫助?其實,根本原因在於,雖然西方承認了科索沃的獨立,但包括俄羅斯、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並未承認科索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塞爾維亞也拒不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所以,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雖然實質上已經是兩個國家,但至少塞爾維亞是不承認的。

在當前這種國際局勢下,科索沃肯定想謀求更大、更多爭議領土的主導權,而塞爾維亞肯定希望獲得普京的支持來爭取對科索沃的主權。那麼,當美俄在中東的都發進一步演化,大國博弈的影響力很可能波及到巴爾幹半島,引發新的軍事衝突。考慮到西方希望牽制俄羅斯,那麼就不排除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

巴爾幹半島的「大新聞」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這裡可能成為新的爆發性熱點,也可能是歐洲爆發新危機的地方。特別是美國,在試圖迫使歐盟向其讓步的情況下,不能排除他在這個地方再挑事,以進一步激化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矛盾。

我們再看下圖,圖中藍色是正式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或地區,紅色則是已經宣稱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或地區。仔細觀察,其實這就又是東西方的分歧點。現如今,美俄在地緣上與美國爆發激烈衝突(俄羅斯對美國地緣及軍事上圍堵的一次強力反擊),美國對華又發起貿易戰並試圖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圍堵,在這種情況下大國較量再在科索沃問題上凸顯出來,將一點都不奇怪。


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在加快重組,世界及地區局勢在急劇演化,大戲隨時可能會在某個地區上演。從現在美俄較量出現階段性決戰,中美博弈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估計局部爆發「大情況」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