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投降,《美加墨貿易協議》釋放的危險信號

后沙

9月30日當晚,加拿大在最後期限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加上8月26的美墨新協議,2.0版《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有了基本框架。


10月1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大吹特吹,稱這是歷史性大新聞,他說原本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爛到不能再爛,新協議《美加墨貿易協議》(USMCA)將讓美國獲利多多。

新版跟舊版最大區別是什麼?儘管全球媒體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分析,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信號被忽視了。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與《美加墨貿易協議》最明顯的區別就在名稱上,「自由」沒有了,謎底就在謎面上。

幾十年來,全球各種貿易協議,前面都要冠以「自由」一詞,自貿不但是種方式,更是一種精神。當「自由」被拿掉,剩下的只有強買強賣。

對全世界來說,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當美國拋棄「自由」時,有的人卻絞盡腦汁散播投降思想,說好的自由精神呢?說好的獨立思考呢?說好的開放包容呢?

當初他們是如何誣衊毛澤東那一代人「閉關鎖國」的?演得聲淚俱下,滿地打滾,現在特朗普明明白白告訴全世界,他就是要閉關鎖國,就是要搞貿易保護主義,就是要撕毀一切契約,怎麼連批評都捨不得?

不是全世界要拒絕跟美國自由貿易,而是美國耍無賴。很不幸,守規則的人總是不得不容忍破壞規則的人。

驕橫野蠻的特朗普,跟霸座男有什麼區別?高鐵上還有乘警,社會上還有司法機關可以對不守規則的人進行約束和懲罰。

美國呢?真理化身,自由女神,民主燈塔,世界警察,誰能拿它怎麼樣?但這不等於美國是對的。只有奴才們才會在霸權面前跪伏,並為之辯解。

加拿大的軟弱

USMCA協議達成,實際跟中國,歐盟,日本都沒有直接關係,就像NAFTA當年達成一樣,只要利用好,中日歐還能從中受益。

協議只是對NAFTA進行了修改,在利益上向美國更傾斜一些,關鍵是達成的時機問題。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一開始表現得還挺強硬,尤其是在G7峰上,跟着德國法國杠美國,回去後還鼓動國內要抵制美貨。

結果在最後通牒面前,還是慫了。為什麼說加拿大是投降行為?

一,美國是通過讓步–放棄「落日條款」,與墨西哥達成雙邊協議,加拿大作為G7成員,在全球一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聲浪之下,他完全有理由不妥協,退一步說,他可以逼迫美國讓步。結果,特魯多什麼也沒做,卻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配合美國發出錯誤的信號。

二,歐洲要求美國先取消232條款中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行為,再談協議。而特魯多在沒有得到美國取消232條款保證的情況下,同意達成協議。他希望在11月正式簽署協議前美國會給予解決。

軟弱的特魯多會助長特朗普的氣焰。那麼美國得到什麼實際利益嗎?

一,NAFTA中的一些條款,一字不改被保留下來。
二,加拿大向國內乳品市場進口配額提高到總價值的3.5%。特朗普為此對美國農場主大吹特吹。
實際上,奧巴馬的TPP協議,加拿大已經開放3.25%。特朗普費這麼大的勁,得到一個奧巴馬曾經談妥的東西?那又何必廢掉TPP?
三,有了新協議,美國不對加墨汽車及零配件加征關稅,並提高了它們的出口量,但設了個排他前提,75%的汽車和配件必須由北美製造,排斥了中國,日本,歐盟。這跟特朗普吹噓的保護美國汽車產業,沒多少關係。
四,墨西哥得到了明確保障:墨西哥擁有對本國石油的完全控制權。

USMCA跟老版相比,並沒有什麼重大突破,但這讓美加墨三國股市反映良好,許多人認為這預示着中美貿易戰有可能得到緩和,包括CNBC的報道也這如此看待。
USMCA能讓中美貿易戰取得突破嗎?想多了。

中美貿易問題的複雜程度已經遠遠超出貿易範疇,美國要維護它的霸權,維護它對世界分工的規劃,加拿大和墨西哥構不成這種威脅。

美中歐日貿易問題

美中歐日才是世界牌局的真正玩家,北美是美國自己的牌桌。折騰完加墨之後,特朗普宣布勝利,奧巴馬肯定很鬱悶,TPP談好的東西,你又重談一遍,折騰啥呢?

特朗普下一個要折騰的是日本,以農產品中的大豆來說,美國對中國出口額是122.5億美元,日本是9.7億美元。

安倍晉三可以接受增加進口美國天然氣,並希望美國重回TPP,只求能保住日本車的美國市場。

特朗普則想把被中國拒絕的大豆塞給日本,USMCA達成,讓特朗普對汽車武器更有信心了,這對日本真是場災難,要知道汽車是日本最主要的貿易收益。

所以特魯多投降,讓特朗普更加瘋狂了。如果日本不放開農產品市場,美國就對日本車加征超高關稅。

日本什麼都可以讓,農業卻不能讓,它寧吃高價糧,也不能讓農業根基被摧毀。日本跟中國,法國,德國不一樣,它是島國,如果美國低價農產品湧入,導致無人種地,萬一有一天海路被封鎖呢?就算不被封鎖,如果別國不賣它糧食呢?

英國不重視農業,那是有幾十個英聯邦國家作後盾,日本有什麼?

特朗普拿汽車當武器,瘋狂逼迫日本開放市場。只有兩種結果:

一,日本接受強姦,放棄農業戰略紅線。
二,拚命掙扎,向四鄰求救,甚至咬下美國一塊肉。

搞完日本,再對付歐盟,只有完成了這些,才能說建立了對付中國的統一戰線。這需要多長時間?而時間在中國一邊。

除非特朗普把順序反過來,先跟中國妥協,再去折騰日本,歐洲,但這可能嗎?中國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美國有多少無賴手段拿出來好了。

特朗普最鬱悶的是,他手裡最有效的汽車武器,對中國卻使不上勁。

白宮經濟顧問庫洛德前天也明確提出了「統一戰線」,美國要建立一個新的貿易聯盟,這個聯盟是針對中國的。

「統一戰線」從白宮經濟顧問嘴裡說出來,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偷偷看了紅寶書?

就算特朗普把「統一戰線」搞成,也無非是TPP翻版,那幾年奧巴馬政府談得多辛苦?TPP也是針對中國的,那時候,國內親美派是何等激動?特朗普花兩三年時間拆了又建,是吃飽了撐的?逗它們玩的?

全球分工

古代,一個國家區域分為:首都,外省,邊界。

工業革命之後,列強區域變成了:首都,工業區,殖民地。

這既是它們的經濟秩序,貿易秩序,政治秩序,也是文化秩序。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1817年曾提出過一個「顛撲不破」的理論:國家之間通過利益這條共同紐帶,以友好交換方式,把各國各民族聯合成一個大社會。比如法國釀酒,美國種小麥,英國提供小五金……正是這個原則的體現。

李嘉圖的理論原則,明顯有利於英國,從利益角度看,第二產業國家總比第一產業國家收益多,第三產業國家又比第二產業國家收益多。

英國提供工業品,法國賣葡萄酒,這種世界分工,法國能接受嗎?同理,美國只種小麥和棉花,美國如果接受,它就是另一個阿根廷。

到1846年,倫敦大笨鐘的聲音已經響徹全球,英國極力主張自由貿易,它不用冒任何風險,前提是這個世界要按英國設計的那樣分工。

然後,德國,美國工業化起步後,不接受這種分工,而且要求重新劃分殖民地,德國人解決方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到了二戰之後,美蘇取代英國確立了霸主地位,國際分工再次被確立,無論是資本主義世界,還是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國家都有分工的範圍。

蘇聯解體後,分工就由西方來主導,像海灣地區,提供石油和天然油,賺了錢之後,要不存在西方銀行,要不購買大宗軍火,非洲提供礦產資源,南美,大洋洲提供糧食,肉類以及礦產,人口密集地區提供廉價勞動力,如中國,墨西哥,東南亞等。

俄羅斯是個例外,它是被強行去工業化的,淪為賣資源為生,毫無威脅力,所以得到了民主勳章,當普京要重振工業時,勳章被剝奪,並被視為敵人。

這種分工形態,其實是一種經濟依附,要固化經濟依附,必須實行文化依附。

文化依附是指:精神,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覺悟,行為,甚至是意識形態。

西方在政治上辦不到的事情,在文化卻能辦到,二戰前,萊茵河與多瑙河是一條文化界限,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歐文化,始終無法征服德國,因為德國有普魯士精神和普魯士文化。

文化擴張,緊緊伴隨着貿易擴張,它是殖民的支柱和保障。如果沒有文化上的決裂,哪怕殖民地獨立之後,也無法擺脫前宗主國影響。

美國是用極其骯髒惡毒的輿論,擺脫了英國文化,不信你可以看看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無刪節版中,他直接罵英國王室是一群畜生,這是當時美國銷量最高的書籍。

英國自己呢?它在1770年成立了「反抗法國服裝團體」,你法蘭西很高貴?

通過世界分工,西方取得了別國對它的經濟依附和文化依附,以此來保證自己永遠處於金字塔頂端,而美國是頂端上的皇冠。

中國不接受這種分工,也不想加入分贓俱樂部,我們有自己的道路選擇和發展規劃。

於是,貿易戰來了,南海風浪也起來了,台灣海峽陰雲密布……

由此可知,《美加墨貿易協議》跟中美之間的問題並沒什麼關係,特魯多的投降是一個危險信號,這種危險來自於特朗普會因此更加猖狂。

那些在文化上,精神上依附美國的人,當然會對此大作文章,歡呼勝利,難道它們真的希望中華民族復興之勢被打斷?真的希望中國永遠當一個廉價勞動力市場的分工角色?

貿易戰不是好事,是美國一定要強加於中國,但也並非是壞事。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