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 意外地讓川航上了頭條

日前,四川航空由成都飛往阿聯酋迪拜的3U603航班上演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這架機身上印有五糧液廣告的航班,在抵達中緬邊境時決定返航,之後在成都北方空域轉了30個圈,等待超過6個小時後於晚上10點53分在成都着陸……

機組和乘客的感想大概都是:「轉的腦殼疼!」

喂神馬偏偏是五糧液號呢……難道是飛機「喝多了」?

2月27日上午,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空戰。目前可以證實,在空戰中印度空軍第51中隊的一架米格-21UPG「野牛」戰鬥機(戰術編號CU2328)被擊落,殘骸墜落於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印軍飛行員Abhinandan Varthaman跳傘後被巴基斯坦方面拘押。

空戰發生後,由於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巴基斯坦立即宣布關閉領空,中止了境內的一切商業飛行,所有過境巴基斯坦的國際航班也不得飛越巴基斯坦空域。

巴基斯坦地處南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是東亞地區國際航班前往中亞、西亞、北非的必經之路。在國際民航組織的文件中,對巴基斯坦空域的重要性有如下描述:

巴基斯坦空域位於國際民航組織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邊緣,包含了拉合爾和卡拉奇兩個飛行情報 (FIRs),其中包括 35 條國際和 74 條國內 ATS 航路,與中東和東歐地區,包括在西部和東北部與中國及在東部與南亞次大陸的航線網絡銜接。這一ATS 航路的相互聯接,確保了安全、平穩以及高效的國際空中交通流,特別是歐洲和遠東之間的主要交通流。

下圖是事發前一個月——1月27日中午在巴基斯坦領空內的民航飛行活動。

而此時此刻,來往於亞歐大陸的航班都在繞遠避開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衝突空域。

繞也繞不過去 落也落不下去的尷尬

川航3U603的正常飛行航路恰恰需要經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飛行情報區,下圖是2月25日3U603航班的飛行航路,紅框內即航線經過巴基斯坦管制區的部分。(示意,並不表示巴基斯坦領空或FIR)

那為什麼不能繞過巴基斯坦空域呢?下面引用@飛行員蜀黍William的解釋:

由於昨天突發狀況,航線必經的巴方空域進行了管制,綜合各種因素考慮,為了保障安全,航班返航。《芝加哥公約》對於飛入或飛經別國領空有明確的的限制和規定,對於定期航班,需要簽訂雙邊協定,交換過境權、運載權。經締約國特准或其他許可並遵照此項特准或許可的條件,可在他國領土上空飛行或進入該國領土。

引起公眾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返航之後為什麼不能立即着陸,而要在天上矇頭轉圈呢?」

由於飛機在着陸時會承受一定的衝擊力,因此飛機的「最大着陸重量」是要小於「最大起飛重量」的。對於執行3U603航班的A330-300而言,其最大着陸重量比最大起飛重量小了55噸。這意味着一架A330-300滿載乘客、貨物和燃油,以242噸重量起飛,那麼它必須消耗至少55噸燃油後才能滿足最大着陸重量的限制。

除了飛機本身的結構強度限制外,最大着陸重量還受到機場跑道長度、道面硬度、單發復飛越障能力等諸多條件的限制,這些限制條件中得到的「最小值」才是飛機運行限制中的最大着陸重量。

等等,飛機不是應該可以放油的嗎?!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簡而言之,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即傳說中的「25部」)對飛機是否需要安裝「應急放油系統」有着非常詳盡的規定。一般而言,對於737/320這個級別,以及更小體量的支線飛機而言,基本上用不着應急放油系統;對於波音777、A350,以及更大的波音747、A380而言,應急放油系統基本上是必需的。

而這次事件中的空客A330,則剛剛好滿足適航標準裡不裝應急放油系統的條件。因此在A330-200上,空客允許航空公司自行決定是否「選裝應急放油系統」;在A330-300上,則「沒有設計應急放油系統」。

那要是飛機起飛之後遇到應急情況,也得在天上先轉6個小時才能降落嗎?

這倒不用擔心……因為上面提到的最大着陸重量限制,保證的是飛機能夠完好無損的着陸,且留有足夠的安全裕度。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飛機在設計時還考慮了「超重着陸」這一可能性。

在滿足手冊要求情況下的超重着陸,機上人員的安全是完全不會受到威脅的。但完成超重着陸之後的飛機會需要進行一些特殊的維護和檢查。

2014年7月13日,一架印度航空波音777-300ER飛機在美國紐瓦克機場起飛後,一個發動機發生故障。飛機緊急返航落地,超過最大落地重量85噸,無人員受傷。但可以看到由於超重造成過高的剎車負荷,飛機主起落架的所有輪胎都自動放氣(防止剎車過熱爆胎),部分輪胎由於着陸時的衝擊爆胎。

因此,擔心沒有放油系統怎麼緊急着陸的旁友們現在應該可以放心了吧……

今天凌晨1:12分,返航的3U603再次起飛,從新疆出境繞行中亞各國,最終於今早抵達了迪拜。

中國造三代戰機現代空戰首開紀錄

雖然目前巴基斯坦官方尚未公布是以何種方式擊落了印度的米格-21。但來自多個渠道的消息都指向是巴基斯坦空軍第16中隊「黑豹」的JF-17「雷電」戰鬥機(成飛FC-1「梟龍」)取得了這次勝利。

這是成飛製造的梟龍戰鬥機獲得的首個戰績,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先進戰鬥機首次在空對空作戰中使用導彈擊落敵方戰鬥機。

一直以來公眾普遍認為,梟龍作為一種嚴格控制成本的外貿輕型戰鬥機,在性能上並沒有什麼突出之處。但事實上與殲-20同樣出自楊偉總師之手的梟龍飛機,處處體現了611所在過去30多年裡對於現代空戰發展的深刻理解。

相信這一戰果能夠成為梟龍飛機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的「最佳廣告」,也能夠提振中國製造在國際軍貿市場上的聲譽。不過,在這裡還是衷心期望印巴兩個有核國家能夠儘早化干戈為玉帛,對戰爭說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