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的拳頭硬,就得聽誰的,美國在中東秀了一把硬拳頭,流氓本性可謂一覽無餘,難道拳頭硬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真不見得,像最近一周英國的脫歐僵局,如果拳頭好使,那脫歐也不至於變成現在的「拖歐」了,今天,咱就跟大夥嘮嘮英國脫歐這檔子事。
1973年,英國和歐盟「結婚」,當時舉辦了舉世矚目的盛大婚禮。
「婚姻」維持了43年,到2016年,英國提起離婚訴訟。雙方開始離婚談判,為了重新獲得自由,英國願意支付390億英鎊的分手費。但是雙方還是不出意外地卡住了。
現在,英國脫歐終於到了最後關頭。
3月14日,英國下議院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論之後,最終以412票支持、20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政府動議。
英國議會下議院投票支持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推遲3月29日的最終脫歐期限。首相文翠珊表示,將於下周再次向議會提交脫歐協議草案,如果協議在本月20日之前通過,她便會向歐盟提出延遲至6月30日脫歐。
最終,英國從脫歐,變成了「拖歐」。
從文翠珊沙啞的嗓音中,我彷彿聽到了些許的無奈,回想當初臨危受命,接了卡梅倫的鍋,本以為自己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戴卓爾夫人,誰想到現在要受議會和歐盟的夾板氣,差點沒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也給賠進去。
從她一上台開始,就花了兩年多時間,跟歐盟一點一點的敲定脫歐協議。在這段時間當中,英國政府可以說是做出了不少的妥協與犧牲。就拿去年年底來說,當時文翠珊為了爭取歐盟27國對脫歐協議的同意,竟然在爭執多年的直布羅陀海峽主權問題上,向西班牙做出了讓步,被英國國內痛罵賣國賊,結果沒想到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今年1月,英國下議院以432票比202票,否決了此前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否決票數如此之高,在英國政治史上堪稱罕見,文翠珊可以說是遭遇了「歷史性的挫敗」。這倒好,直布羅陀白讓給西班牙不說,脫歐的大事也直接給耽擱了。
反對黨的態度很明確,你跟歐盟達成的協議是你們之間的事,跟老子無關,老子就是要趕你下台。於是他們抓住機會,提出了對首相的不信任案,差點讓文翠珊成了「短命首相」。
過了一個月,文翠珊在情人節那天向議會提交了「B計劃」,結果議會又以303票對258票,否決了新的脫歐協議草案。反對黨甚至譏笑文翠珊,你這份新計劃根本一個字沒改嘛,這還有臉提上來?不行,不行,我們大英帝國絕不能吃虧,你要麼舉行「第二次公投」,要麼就自己重新想辦法吧。
這下可把唐寧街10號的女主人,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眼看再有一個多月就「大限將至」了,結果自己人還在拖後腿,脫歐協議還出不來,咋整啊?萬般無奈之下,文翠珊只能再次按照議員們的意見修改脫歐協議,然後向議會提交。
咱們一般人都覺得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在國事面前黨派利益要靠邊站,可人家英國就不,我自己沒什麼好辦法,但我覺得你的辦法一定不行。於是,英國議會在這兩天連續舉行了3次投票,什麼投票呢?
第一:3月13日,議會投票否決英國在任何情況下「無協議脫歐」。
第二:還是3月13日,下議院391票反對242票支持,第三次否決了脫歐草案。
第三:3月14號,下議院以412票贊成、202票反對,通過了延長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的3月29日的脫歐期限。
這些總算是給英國政府迎來了一次喘息之機,但也就僅僅是喘一口氣而已。
此時距離英國脫歐就剩兩個禮拜了,文翠珊只剩下一次機會了,而且退一步說,就算議會在20日之前通過了新的脫歐協議草案,那也不代表英國脫歐肯定會推遲,因為這還需要歐盟的同意,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那麼英國就要被迫在3月29日,實行「無協議脫歐」,也就是傳說中的「硬脫歐」。而這對英國來說,無異於是一場「浩劫」。
那麼問題就來了,英國議會為什麼遲遲不能通過脫歐協議?他們究竟卡在哪兒了呢?而這個「硬脫歐」又會讓英國承受多大的損失呢?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邊界問題成死結,北愛南愛再「分離」
大英帝國被我們親切的稱為「世界級攪屎棍」,全球很多的領土紛爭都是因它而起,比如中印邊界、印巴邊界等等。然而約翰牛怎麼也沒想到,在日不落帝國解體半個多世紀之後,他們終於親口嘗到了自己攪的便便。
這個便便,就是愛爾蘭邊界。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愛爾蘭跟英國人是同根同源,本來就是一家子。其實愛爾蘭的主體民族是凱爾特人,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宗教方面兩國也不同,愛爾蘭是天主教國家,英國是新教國家。他倆的矛盾積怨已久,從850多年前開始,愛爾蘭就一直被英國人按在地上摩擦。
先是不斷被入侵,後來被直接佔領,這期間英國為了加強對愛爾蘭的殖民,將大量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移民到愛爾蘭北部。後來直到一戰爆發之後,愛爾蘭才乘機獨立,而北愛由於殖民程度較深,拒絕脫離英國。1973年北愛爾蘭舉行公投時,仍有99%選擇繼續留在英國。
但是無論南北,都有主張統一的勢力存在。因此邊界附近發生過多次衝突,甚至戰爭,還產生了很多極端化的恐怖組織,比如臭名昭著的「愛爾蘭共和軍」。
他們歷史上策劃了數以千計的謀殺、爆炸事件,造成數百人死亡。曾經給印巴兩國劃界的英國海軍元帥蒙巴頓,就是被這些人炸死的。他死後,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對「愛爾蘭共和軍」進行了強力鎮壓,後來在歐美各國的協調下,英愛兩國簽署了《貝爾法斯特協議》,英國同意在南北愛爾蘭之間不設「硬邊界」,人員與貨物均可自由流動,邊境地區才宣布停火。
可以說,北愛問題的終結來之不易,但是如果英國脫歐了,那麼麻煩就大了。為什麼呢?
因為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而英國一旦脫歐,南北愛的邊界就成了「歐盟區與非歐盟區邊界」。而英國脫歐之後很可能會退出歐盟關稅協定,不然的話跟沒脫歐沒啥區別。所以對跨越歐盟區邊界的人員與貨物流動,一定會設立嚴格的海關檢查站,這樣就極有可能激起愛爾蘭人的民族情緒,引發地區動蕩,所以歐盟堅決反對設立硬邊界。
但是英國又不可能單獨把北愛爾蘭留在歐盟關稅區,因為那樣一來蘇格蘭會怎麼看?蘇格蘭可是堅定反對脫歐的。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早就放話,為了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蘇格蘭政府將做好包括獨立在內的各種準備,並將採取措施保護蘇格蘭與歐盟的貿易關係。
雖然兩年前蘇格蘭舉行的獨立公投失敗,但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中62%的蘇格蘭人選擇了留歐。蘇格蘭看重的是歐盟單一市場和歐盟公民的權利,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單一市場,蘇格蘭就可能要求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這樣一來可能導致英國「兩線作戰」,首尾不能相顧,從而引發英國二次解體,大不列顛變成「小不列顛」。
所以說,如何處理北愛爾蘭與歐盟的邊界問題,已遠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已經牽扯到了英國最為核心的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稍有不慎就可能讓戰火重燃,讓暴力與衝突「捲土重來」。
隨着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現在英國「硬脫歐」的幾率越來越大,一旦真的出現,那麼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會是一場「災難」。它將從政治、經濟、安全等方方面面衝擊英國。
英國「硬脫歐」的影響
除了愛爾蘭的邊界,以及蘇格蘭的獨立問題之外,「硬脫歐」也將對英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使更多企業家舉步維艱,這裡面首當其衝的就是貿易問題。
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的汽車生產線宣布做好退出英國的準備了。因為無協議脫歐的一個重大風險就是,英國生產的發動機將不再屬於歐盟範圍內,這將使一些汽車的總排量低於許多國際貿易協定所要求的55%至60%的門檻。
因此1月24日,福特汽車發表聲明稱,如果英國在3月29日前不達成貿易協議而退出歐盟,福特將面臨最高達10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包括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和英鎊貶值的影響。
3月初,豐田汽車表示,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那麼企業與進行零部件和整車交易的歐盟等之間需繳納10%關稅,增加生產成本。與歐洲的競爭對手相比,這將使豐田的產品競爭力下降,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不利。幾乎同一時間,寶馬也發出警告,可能會將部分發動機和MINI車型的生產遷出英國。
比汽車更要命的是航空業,英國區域航空公司Flybmi在今年2月宣布破產,導致歐洲的上百名旅客滯留機場。這已經是英國5個月內第二家宣布停運的航空公司,公司發言人說,除了燃油等運營成本飆升,脫歐前景不明導致公司無法取得歐洲地區合約,所以停止營運是唯一選擇。
在民生方面,如果真的「無協議脫歐」,英國會在一夜之間失去70項國際貿易協議,從歐盟刑事數據庫中被除名,英國農民向歐盟出口有機產品,需要經過9個月的排隊等待,英國漁民可能無法進入歐盟水域。
如果英國無協議脫歐,民眾對生活基本品的搶購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最簡單的,連麥當勞、肯德基這種跨國連鎖供應商,都面臨著供應鏈隨時枯竭的危險,更別提有數百萬人將面臨失業,一百餘萬英國人還要重新考駕照等等。甚至會導致英國全國廁紙短缺,因為,英國居民的廁紙使用量居歐洲之首,年均使用110卷廁紙。
廁紙這種體積大重量輕的商品,需要巨大的儲存空間,才能放下足夠的原材料滿足正常運轉。空間的限制意味着造紙業一般只有幾周的完成品庫存,和幾個月的半成品紙漿,任何需求的突然增長都可能導致供應鏈危機。
一旦社會出現巨大的動蕩甚至戰爭,那麼接下來就會衝擊英國的國際金融地位。尤其歐盟是英國金融服務業增長的最大動力,貢獻超過40%,金融出問題,英國的失業人口會大幅增加,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穩定性,形成一個死循環。
不幸的是,以上所有威脅,都已經開始一步步向英國迫近了,而且英國國內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恐慌。
早在去年年底,首相官邸的發言人就向媒體透露過,英國政府已經開始做最壞的打算了,內閣已經同意,按全面實施「硬脫歐」計劃進行部署,唐寧街公布了一系列應急措施。
包括:
1、調派3500名軍人隨時待命,以應對邊界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
2、向企業和商人派發有關邊界變化的資料包;
3、撥款20億英鎊(約175億人民幣)作為「脫歐」經費,安全和執法被視為「優先問題」;
4、在運送物資的渡輪上預留出專門的空間,以保障無協議脫歐情況出現后英國仍能維持有規律的藥品供應;
5、定期舉行代號為「眼鏡蛇」的內閣安全會議等。
甚至在冷戰期間預防蘇聯核打擊的王室疏散計劃,都被重新提及,一旦出現騷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皇室其他成員將從倫敦疏散至一個秘密地點。
而除了官方之外,民間的英國老百姓也在為自己找最後的退路。
那些不想失去歐盟公民身份的英國人紛紛行動起來,到鄰國愛爾蘭辦護照。光是2018年,就有超過19萬英國公民申請了愛爾蘭護照,與2017年相比激增了22%。更誇張的是,其中有一半是北愛爾蘭居民申請的。
能走的都走了,剩下來的人怎麼辦呢?
別急,為了防止硬脫歐,英國不少民眾開始囤積食品和生活用品,以防範可能出現的短時期供應短缺。一家英國企業甚至推出了一款名叫「脫歐生存包」的產品。包里一共有60份主食、48份肉類食品、一個濾水器、一些用於生火的工具和一些必須的藥品,足夠支撐30天。
這些食品經過真空冷凍乾燥技術加工,只要用開水沖泡,就可以恢復到食物的本來狀態,當然了,口味和營養肯定不如正常的食物。但僅管如此,這份「國難財」的價格仍然不菲,賣到了295英鎊,約合人民幣2600元,到目前為止已經賣出了600多個了。
那麼,既然英國脫歐會產生這麼大的負面效果,為什麼英國國內會有那麼多人支持呢?難道他們都不了解脫歐的後果嗎?其實這些政客們並不傻,之所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背後的原因就在於英國的民主體制。
西方民主體制下的鬧劇
在我看來,脫歐問題從一開始出現,到最後形勢惡化,以至到今天這樣尷尬的局面,完全就是英國內部的政客們自己做成的。
從一開始,一些保守黨的疑歐派政客,就對歐盟成員國身份十分排斥。他們的腦子裡還是一戰、二戰時期的大陸均勢和孤立主義的政策,打心眼裡拒絕融入歐洲。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比如鮑里斯·約翰遜,以及其他小黨派的政客,實際上根本不相信脫歐提議有任何機會獲得通過。
他們不過是想通過炒作這個政治話題、獲得曝光度和影響力,內心並不想有任何實際的動作。也從未想過真正脫歐會造成哪些問題。而普通民眾壓根沒有知識、時間、信息和資源去分析脫歐的利弊。
比如BBC採訪一位英國的花農。他投了脫歐。結果發現,真的脫歐後,他無法再像現在一樣從歐洲大陸進口鮮花在英國賣了,他的鮮花生意只能關閉。也就是說,這位花農,在脫歐公投中朝自己腦袋開了一槍,幾年後才明白過來,但為時已晚。
就利用這一點,脫歐派收買媒體和專家給老百姓洗腦,雇傭一些大數據公司、廣告公司,在推特、臉書這些社交媒體上,發了10億個脫歐廣告,強調脫歐對英國如何如何好,開了一堆空頭支票。比如脫歐派常說:脫歐將為英國每周省下3.5億英鎊,這筆錢將會花在「全民醫療服務」上。這種話語對普通人來說太有誘惑力了,根本就無法拒絕。
然後再用陰謀論給老百姓洗腦,比如他們誇大宣傳英國向歐盟交的會員費,誇大宣傳土耳其加入歐盟的可能性,還炒作在公投前有一位議員被槍殺,等等。結果很多留歐派的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謠言選擇了臨時倒戈。比如卡梅倫的好兄弟Gove,最後就加入了脫歐陣營,其他沒表態的「沉默的大多數」,最後也因為恐懼投了脫歐票。
說起卡梅倫,那就更溜了,簡直就是政界的老油條。他為了得到首相大位,忽悠選民只要他當選,就舉行脫歐公投。他心裡盤算着,以英國公民的民主素養和獨立思考能力,公投就是走個過場,結果百分百是「留歐」。說不定歐盟為了挽留英國,還能給點好處。
等他成功混上首相之後,卡梅倫非常自信的採用了「簡單多數」的公投原則。他給選民們的選項很簡單,就兩個,要麼脫歐,要麼留歐,誰能過50%誰就算贏,公投門檻相當低。理由是根據歷史研究,絕大部分公投中,選民都會選擇保持現狀不做任何改變。
結果怎麼樣?玩砸了!
有不少的英國選民認為脫歐是不可能發生的,沒必要從家裡柔軟的沙發上坐起來去參與投票,所以投票率僅有72%。而投票結果是支持與反對的雙方票數52:48……當時如果能有更多選民去參與公投的話,相信結果會不同。至於什麼歐盟「挽留」之類的想法就更可笑了,德國巴不得把你英國擠出去呢。
當然,「脫歐是政治鬧劇,民眾被政客忽悠,政客也被民眾綁架」這種說法並不全面客觀。簡單來說,英國認為自己在歐盟裡承擔的義務越來越重,在得不到切實利益的情況下分擔了太多的責任,因而萌生去意。
脫歐這事的複雜之處就在於不同階層的人因為利益角度不一樣,選擇也就不一樣。特別是底層民眾,移民問題、經濟下滑、高失業率才是他們的切身感受,於是被一些政客煽動,用謊言、憤怒、失望投下了自己都不知道有何後果的一票。
他們也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不知道用什麼手段可以實現。
所以說西方民主這種體制搞到了今天,鬧劇已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了。
這場脫歐鬧劇告訴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最該重視的是民生,而不僅僅是選票。因為選票如流水,善變且容易被忽悠、利用,並不能反映真實的問題,而民生才是真正重要和長久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