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但很奇怪的,一個月前舉世矚目的第二次金特會,雙方興沖沖地來,但最後又不歡而散地走。甚至已經安排好的午飯,也被拋在了一邊。
到底發生了什麼?
特朗普說過一些原因,但按照西方媒體的最新報後,轉折性的一幕,其實是他悄悄遞上了一張紙條。
綜合媒體的報導和多名消息人士的披露,大致脈絡如下:
1,2月28日,談判最關鍵的一天,特朗普遞給了80後一張紙條,很貼心地既有英文也有朝語。按照消息人士的說法,這是特朗普本人第一次直接向對方明確界定,他所說的無核化的含義。
2,講了什麼?按照路透社的報導,美方要求對方全面廢除核基礎設施,允許美國及國際社會進行全面核查,而且,應把所有核武器及裂變材料移交給美國。
3,這其實就是「利比亞模式」,但卡扎菲的後果大家也清楚,朝方早就明確且一再拒絕這一模式。但美國仍提出這樣的要價,用美國專家的話說,確實顯得很無禮了。
4,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會晤不歡而散,美國拔腿就走,協議未簽,午飯沒吃。
5,一個多月後,朝方不滿逐漸顯露,外務省副相崔善姬公開表示:美國要為河內談判破裂負責,因為「它只顧一己政治私利,毫無(令會談)取得成果的誠意」。
6,誰是罪魁禍首?朝方似乎還對特朗普手下留情,矛頭對準國務卿蓬佩奧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指責兩人「帶來了敵對和不信任的氣氛,致使峰會無果而終」。也就是說,這兩個才是壞事的驢隊友。
確實,按照路透社的報導,始終堅持「利比亞模式」的,就是博爾頓。
明明知道對方不可能接受,甚至會感到屈辱,但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最終也讓特朗普空手而歸。
3月3日,回到美國後,越想越氣的特朗普,在推特上披露了峰會破裂的另一個原因。
大致意思是:他在前方努力拚殺,一些政客卻在背後搞政治暗算,對他進行各種詆毀,把美國政治拉到了新低,他都沒心思談然後就走人了。
當然,這是特朗普的解釋,順帶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拿不到諾貝爾獎,就是國內這一幫人搗鼓的。
但這種談判的結果,在一些觀察家看來,其實正是特朗普風格的必然結果。
在特朗普的自傳《交易的藝術》中,特朗普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
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
二是大肆宣傳;
三是決策反覆搖擺;
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特朗普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覆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
但特朗普萬萬沒想到,這種極限施壓,然後不斷加大要價,在國際上似乎無往而不利,但最終碰到了更強悍的對手。
當天已安排的工作午餐取消了,原定的簽約也沒有了,特朗普和80后都拂袖而去。以至於韓國股市隨即大跌,韓國官員也目瞪口呆:我們和全世界一樣一頭霧水。
雖然國際政治充滿變數,但像這種戲劇性的事件,在國際外交中也真不多見。
如果是中國人,買賣不成仁義在,哪怕分歧再嚴重,吃完飯再走也不遲啊。說不準,吃着吃着,又談成了呢。
但兩位都是性情中人,這頓午飯,不吃了。
最關鍵的,是接下來怎麼辦?
這可是關係到戰爭與和平的大事。
第一,雙方都在布局,特朗普也變得小心翼翼。
新的博弈開始了。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外媒不斷放風,朝方又有所行動了,又要發射導彈了。弄得特朗普也不斷喊話,甚至前腳美國財政部剛剛發布新制裁,後腳特朗普馬上就取消了。
這都是教訓啊。按照特朗普原先的想法,憑他的外交才能和手腕,搞定對方不過小菜一碟。哪知道,對方還真是不吃這一套。特朗普終於發現,外交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極限施壓,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
第二,這種小動作,對方心裡現在更有氣。
崔善姬就說:在我們回國的路上,我們的國務委員會委員長說:我們坐火車來的原因是什麼?
確實,這樣重大的談判,哪能這樣呢?
要知道,以他的地位身份,這次專程乘坐綠皮車,哐當哐當來回走了120多個小時,120多個小時啊,從北方的冰天雪地,一直走到南方的炎熱天氣,心心念念就是配合特朗普,要達成一個成功的協議,這麼辛苦這麼努力,萬萬沒想到,最後竟然來這麼一出,哪有這樣做事情的……
第三,最根本問題,還是雙方的信任赤字。
對朝方來說,要發展經濟,要改善民生,當然希望美國採取行動,解除制裁,但美國偏偏不願意。如果解除了,你違背了怎麼辦?
對美國來說,朝方必須放棄核設施,而且,更關鍵的,還要把所有核武器及裂變材料移交給美國,但你想想,朝方又怎麼可能同意?如果真給了美國,說翻臉就翻臉,以後怎麼辦?
這說明什麼?
還是那句話,這些都充分說明:國際外交,其實就像做生意,做好半島這個生意,現在就缺個外交支付寶了……
馬雲同志,好好想一想,這可是一門更大的生意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