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台灣2020選舉爆出了最大的瓜——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郭台銘參選消息一出,立刻震動兩岸三地。作為台灣最知名,也最成功的商人和企業家,郭台銘以七十歲「高齡」跨界政壇,此舉無疑引發世人廣泛關注。
那麼,為什麼郭台銘會在現在,選擇參選2020?他若真的當選,會對兩岸關係,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雲石君在此做個簡單的分析。
先說郭台銘為何要參選。關於自己參選的原因,郭台銘的解釋是「媽祖託夢」。這個當然是扯犢子的鬼話,沒人當真。至於郭台銘是否真的有一腔家國情懷,這個除了他自己,也不會有第二個人清楚。所以我們這裡,也只能從傳統的利益視角,來剖析可能的原因:
首先一個可能,是自我的價值實現和滿足。郭台銘在商界已經是頂級大佬,無論是個人財富還是江湖地位已至頂峰。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已經覺得滿足,那倒也罷了。但若還有人生更上一層樓的想法,那參選2020,倒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仕還是在商之上,尤其是如果上升到歷史地位的高度,古今中外,政治家的關注度都遠在企業家之上——雖然歷史地位和評價這些東西,在普通人眼中純粹就是虛無,但對已經站在社會頂層的尖端人物來說,這個還是相當為他們所看重的。
其次,就是對事業發展的助力。
這個助力,得從兩岸關係對鴻海富士康,乃至整個在陸台上群體的影響來說。
如果要對改革開放後兩岸關係發展的獲益者做一個評選,郭台銘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在來大陸前,郭台銘不過是個小有成就的企業主,正是憑着大陸改革開放這波歷史級機遇以及對台商優惠政策的把握,郭台銘才一飛衝天,成為大中華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頂級商業大佬。
當然,郭台銘的成功,也離不開自身的超強能力以及大量付出、努力。但正所謂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在富士康與大陸的雙贏中,後者扮演了風口的角色,富士康和郭台銘自身再優秀,也僅僅只是風口上的豬而已。
當然,今天的富士康,已經不局限於中國大陸,而開始了全球化布局。不過這並沒有改變中國大陸作為富士康主體核心的地位。世界工廠的巨大綜合優勢,更是決定了離開中國大陸,富士康幾乎鐵定隕落。
憑藉中國大陸東風崛起,又對大陸深深依賴,這樣的郭台銘,深知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對自身事業和成就意義。
但是,兩岸關係的發展現狀,卻並不能讓其滿意——或者說,越來越不適應富士康乃至所以在陸台商發展的需要。
以前,台商在大陸活得很舒服的——鑒於大陸貧窮落後,急需資金和產業,所以台資可以享受基於直接利益考量的經濟優惠;
此外,由於大陸當時國力有限,對台灣的影響力還相對較低——說的直白點,除了武力就沒有太多別的籌碼,所以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活動,還被賦予了特殊的統戰意義,大陸有必要通過對台商的扶植,來間接對台灣施加影響。這樣一來,台商還能坐享基於統戰考量所帶來的政治優惠。
但現在,形勢跟以前不同。首先,隨着大陸的發展,資金需求已經不是問題;產業方面,除了芯片產業還有相當距離,其他的領域陸企也基本上趕上甚至超越,人才儲備也逐漸跟了上來。這種情況下,台商在經濟層面的重要意義已經大不如前,甚至還面臨大陸企業的強勢競爭。
而在政治層面,隨着大陸產業集群化的成功和世界工廠地位的形成,台灣製造企業離開大陸這個產業基地,生存空間可以說非常有限。與此同時,隨着大陸強勢地位的確立,它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對台灣社會產生影響,台商在大陸對台統戰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經有相當下降。
這種變化,台商與大陸的關係,逐漸發生了逆轉。雖然依然是雙贏格局,但以前台商在這種格局中,是佔據了相當主動地位的,更多的是大陸有求於他——不管是經濟還是政治。而現在,在這套格局中,大陸已經明顯佔據主動,雙方的關係,也變成了台商為了生存和發展,更加依賴於大陸這塊產業基地,依賴於大陸政府的扶植和照顧。
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台商更依賴大陸,有求於大陸政府。既然如此,大陸也就就沒必要對台商像過去那麼遷就。
現在的台商,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大陸這塊土地。而過去所擁有的技術和資金優勢,現在又陸續被陸企追趕甚至超越。這種趨勢下,如果大陸能基於統戰考量,繼續給予台商足夠的政治優惠,那他們的競爭力就會凸顯,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但是,政治優待,那也是有條件的。如果陸台關係好;或者台商在兩岸關係方面多出力,那當然可以享受統戰優惠;反之,不刻意為難你就不錯了,哪還來的什麼優惠禮包?
而現在,無論是兩岸關係,還是台商在推動兩岸關係方面發揮的作用,似乎都不能稱之為好——或者說,達不到大陸政府的要求。長此以往,隨着陸資產業的不斷追趕,台資的競爭力將越來越弱,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
甚至,萬一哪天台獨玩過了火,兩岸關係被他們帶到溝里,逼得大陸要掐斷台灣的造血能力以做懲戒時,這些台企沒準還要池魚之秧——畢竟,台灣現在的錢,源頭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這幫在陸台企。
綜上所述,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像20年前。在陸台企已經不能再像當年那樣,一邊賺錢,一邊在政治上裝裝樣子甚至耍滑頭。在新的環境下,兩岸關係對台企的生存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搞的好,台企可以享受政治優待;要是被台獨搞砸,台企也難逃池魚之殃。這種情況下,台資對台灣政治施加影響的動力和慾望也越來越強。郭台銘作為台灣第一商業大佬,台企在陸的代表,出面參選2020,也就可以理解。
而郭台銘如果能夠當選,對兩岸關係肯定是有極大好處的。對於這一點,資本市場也給出了答案:
郭台銘參選消息一出,資本市場也迅速做出反應。富士康旗下滬港台6家上市公司當日紛紛大漲——考慮到這還僅僅只是表態參選,如若當選,那富士康的漲停板,怕是更加恐怖。
為什麼資本市場對郭台銘參選抱以如此大的期待?
原因是兩方面。從個人來說,郭台銘可以說是台灣島內參選人種,最了解大陸,對兩岸關係理解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大陸關係最硬的一個。
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兩岸政治隔閡甚深,島內輿論對大陸又是習慣了抹黑醜化。雖說能參選2020的高級政治人物,多少還是懂得歷史規律和政治邏輯,不至於像普通島民那樣井蛙,對兩岸關係的理解也不會像表面上那麼幼稚,但畢竟常年生活在這個環境下,對大陸和兩岸關係的理解也依然是相對籠統的——雖然基於政治訓練,知道大格局是怎麼回事,但往下細分,尤其到實踐領域,其實了解也依然膚淺。
但郭台銘不同,郭台銘在大陸混了三十年,從一個普通台商混成頂級商業大佬,對大陸的理解和認識,絕對超過絕大部分台灣政客。在大陸的人脈,也絕非傳統的台灣政客可比——民進黨就不說了,哪怕是國民黨政治精英,跟大陸政要的接觸其實也不多,而郭台銘因為富士康的關係,可以說上至北京,下至各省,與大陸政要都有廣泛交集。
當然,郭台銘也有劣勢——跨界而來,不懂政治。
不過,這個在現在的台灣,並不是特別大的問題。雲石君在之前的台灣系列文章中說過,現在台灣的困境和問題,追根溯源,都在兩岸關係上頭。只要能把兩岸關係捋順,台灣的所有大麻煩都會迎刃而解。郭台銘雖然未必盡懂島內事務,但懂兩岸關係,只要這個關鍵點拿下,就出不了大問題。
這是從技術角度來說的。而從政治立場和對待兩岸關係的態度來說,相較於國民黨的政治大佬(民進黨就不說了),郭台銘也必然更加靠譜。
之所以如此篤定,倒不是說郭台銘的內心深處是否真的欲推動兩岸統一。只不過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台商,家業大半都在大陸,前途命運也都繫於兩岸關係。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認知,這樣的物質基礎,就已經決定了郭台銘的立場。
而除了立場,從實踐角度來說,郭台銘如果真的上位,也極大的可能,對泛濫多年的台獨思潮「動真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資本家和政治家,他們的利益基礎是完全不一樣的。
台灣社會受台獨荼毒數十年,中國認同被嚴重邊緣化,大批民眾被台獨思潮洗腦,對大陸抱有極大敵意。那些死硬台獨分子自不待言,哪怕是稍有見識的民眾,雖然理智上知道台獨是找死,但感情上許多依然會傾向台獨。
這就很麻煩了。考慮到民眾本來就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群體,當大批民眾情感上傾向台獨,政治人物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其所裹挾。
所以我們見到,哪怕一開始是以「中國正統」自居,現在也靠兩岸關係續命的國民黨,它的那些大佬們,也都一個個首鼠兩端——一方面,經濟上迫切想找大陸討紅包;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又對推動兩岸關係消極迴避。
而國民黨大佬之所以會有這種不着調,原因無它,說白了還是因為被民眾裹挾。西式選舉制度下,政客完全靠選民吃飯,所以哪怕選民的訴求不合理且自相矛盾(既要台獨,又要大陸紅包),他們也不敢忤逆。
但郭台銘這種人不同,他不是政客,而是資本家。而對資本家來說,錢才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這種利益基礎的差異,決定了資本家上位,不會像政客那樣,為了選票而過度迎合選民。
這種差異,決定了面對台灣扭曲的社會思潮和民眾心態,單純的政客,更傾向於首鼠兩端,迴避癥結。但郭台銘這種資本家,出於自身以及資本集團的利益訴求,他會更有魄力,也有慾望對糜爛的政治環境予以改造——而非遷就。
不過,改造而非遷就,肯定會激起選民的反感。一般情況下,這種人很難在選舉中獲勝。但現在台灣情況不同。受夠了經濟頹靡的民眾,對改善兩岸關係的訴求大大上升,對台獨的認同感也下降到了一個階段性的低位。郭台銘作為兩岸關係的一個經典象徵,島內社會聲望也算不錯;再加上國民黨系統混亂不堪,缺乏強勢大佬;這種種因素,再加上資本的力推,此時參選,倒真不乏成功的可能。
而以郭台銘參選為標誌,過去數十年中一直遊離於外的台灣資本力量,也開始直接介入政治,介入兩岸關係。與苟且混日子,靠忽悠謀利的傳統政客不同;靠大陸賺錢的台灣資本,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對改造社會思潮和政治環境有着強烈的慾望。所以無論郭台銘最後能否當選,伴隨着這股強大勢力的進入,台灣政治生態,必將迎來一場疾風驟雨般的衝擊,一潭死水的困局,從這一刻起,被打破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