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軍售有何玄機?

司嘉

蔡英文開啟「過境外交」前夕,美國國防部近日宣布,美國務院已批准特朗普政府任內第四次對台軍售。此次軍售總價高達22億美元,創特朗普政府對台軍售金額之最,其中包括108輛M1A2T坦克和250枚「毒刺」防空導彈。蔡英文當局對此表示歡迎,稱「此次軍購使得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倍增」。以往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最為敏感的就是美台軍售問題。自特朗普上台以來,美明顯加快了對台軍售的步伐。那麼美對台軍售真的像蔡當局所言是為了「協防台灣」,還是另有玄機?

軍售形式大於內容,台軍沒有獨立使用權限

美國嚴格控制出售給台灣的武器裝備,美台軍售從立案、審核、運送、交貨等諸多環節都在美方監督之下進行,甚至在交易完成後,這些武器在島內的存儲、配備、演習使用等情況,美方也「一管到底」。台軍每年要向美相關機構彙報美製武器的存儲地點、庫存狀況、演習使用數量等情況。美方不僅將這些資料逐一記錄在案,還不定期派專員到台灣實地檢查核實。

台灣每年的「漢光」軍演,美方會派專員在試射現場檢查有關導彈的命中率和銷毀程度,並清點相關基地庫存。更為嚴格的是,對於部分攻擊性較強的敏感武器,在美台軍售交易已經完成的情況下,美方也不會完全交付給台軍,而是代為「保管」,台軍進行相關訓練時需要提出申請,等得到美方批准後方可使用。例如,台軍購得的200枚A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在購買手續完成以後,一直沒有運送到台空軍基地,而是存放在美軍的關島基地。直到大陸獲得俄羅斯同等級導彈後,美方才開始將這些導彈陸續交付台灣。而交付後,美方仍然嚴格限制台軍使用該型導彈,幾次演習中,台空軍飛機的掛載演練也是在美方批准後才得以實現。

此外,美國完全控制技術保障和關鍵數據資料。現代信息化戰爭,武器裝備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任何零部件或技術資料的缺失都會影響裝備戰力發揮。台軍代號為「精進計劃」的大型衛星接收站啟用後,進一步依賴美方軍用間諜衛星觀察大陸軍事動態。若台軍得不到美方衛星支持,該接收站將陷入癱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台灣「愛國者」系列導彈升級後更加明顯——美國「愛國者」Ⅱ型導彈升級後大大提升了攔截率,但這是在美國極為強大的衛星系統支持下才能實現。台軍並沒有這種衛星支援系統,「愛國者」Ⅲ型導彈,離開了美軍的早期預警衛星和雷達的支援,該反導系統便無法及時作出反應。類似的問題幾乎存在於台軍購買的所有美製武器裝備中。

妨礙台自身武器研發,導致台軍工日趨萎縮

美國通過對台軍售,刻意擠壓台軍自身武器研發,致使台軍所謂「自主研發」日趨萎縮。對於台灣的武器研發,美國一向是事前先阻止,阻止不了則伺機通過美台軍售打壓。當島內軍事科研機構經過長期攻關,取得某種武器研發突破性進展或向第三方洽談武器採購取得突破時,美國就會「適時」同意出售同類武器產品,藉此讓研發案終止,從而掌控台灣的武器來源。例如台灣IDF戰機研製成功又購得法制「幻影2000」戰機後,美隨即售台F-16戰機;台灣完成「天弓」Ⅱ型和Ⅲ型導彈研製後,美隨即同意售台「愛國者」Ⅱ型導彈升級系統和Ⅲ型導彈;台灣研發「劍二」導彈並獲得法制「雲母」導彈後,美國就售台攻擊性AM-120導彈;台海軍開始使用「雄風2E」導彈,美國隨即售台攻擊性的潛射「魚叉」。長此以往,台灣「自主研發」和向第三方採購就顯得成本過高、周期過長。因此,台軍更加傾向美軍購而不重視「自主研發」。台灣武器研發龍頭「中山科學研究院」員工人數從14000名縮編至不到5000人,就是美台軍售擠壓台灣自主研製的縮影,這樣的情況清晰地折射出台軍自身武器研發的價值已經不是為了研發武器,而是為了成為在美台軍售中台軍方討價還價的籌碼。

美台之間互相利用,關係較難走遠走實

從美台軍售的現狀,不難看出美台軍事關係的實質。台灣對於美國而言僅僅是一枚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隨着中國大陸整體實力的增強,並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台灣便成為美國牽制中國大陸、控制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籌碼。為此,美國近年來加緊打「台灣牌」,進一步擴大對台軍售規模,加快軍售的頻率,提升軍售質量。美國出售給台灣相當數量的先進武器,形式上使台軍的局部戰力有所提高,但這也是美國牢牢控制台灣,防止失控的一個舉措。而台灣當局則希望利用台美軍事關係加大以武拒統的籌碼,進而在兩岸關係中扭轉被動的局面。為此,台灣會在軍事上大幅度倒向美國。

在當前中美關係因貿易摩擦而遭遇波折、中美結構性矛盾有所增加的背景下,美國「親台」勢力與台灣當局仍將在一段時期內繼續在美台軍事關係上做「小動作」,但美台雙方都十分清楚中國大陸的底線,目前美台軍事關係的一些「重大突破」,表面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