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版特朗普」對中國究竟是禍是福?

雲石

7月24日,鮑里斯·約翰遜當選英國新一任首相。而隨着其之上台,英國接下來的對華政策走向,也受到中國輿論的廣泛關注。

中國輿論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原因的——畢竟,這位新首先,和特朗普實在是太像了——不僅個人風格浮誇乖張,輕率多變,政治上也都有非常明顯的極端右翼傾向——特朗普大搞民粹,反對全球化,種族歧視,動輒搞貿易保護和制裁,大有孤立主義回潮之勢;而約翰遜同樣喜歡大口亂噴——攻擊穆斯林,抵制難民,抨擊傳統政治正確等等,並且是個死硬脫歐派。鑒於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之行徑,輿論不得不擔心,這位英版特朗普,在對華關係上會不會步特朗普之後塵。

不過似乎是意識到了中國方面的擔心,約翰遜在當選的前一天,就英中關係釋放積極信號。他對鳳凰衛視表示,英國政府將非常「親華」,對「一帶一路」倡議非常熱情,英國將繼續是歐洲對中國投資「最開放市場」,也繼續歡迎中國學生赴英國留學。

這個表態,可以說多少還是人有點意外的。畢竟雖然大家也猜到,約翰遜不大可能真像特朗普那麼狠——畢竟英國實力擺在那裡,中英之間的矛盾也遠沒有中美那麼棘手,但約翰遜如此之熱忱,甚至連非常「親華」這種表述都拋出來,這個確實有點太熱情了些。

當然,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特朗普之前也說過一大堆對華友好的話,可翻起臉來照樣毫不手軟。不過,約翰遜能在上台之初就有這種積極表態,而且領域方面的表述也比較具體,這證明其不大可能全是忽悠之詞,多少還是可以證明——至少現在,約翰遜並不想跟中國鬧什麼不愉快,相反在對華合作方面是多有期待的。

這就有點意思了。為什麼在對華政策方面,英版特朗普與美國的正牌特朗普,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這還是跟英國的國情,以及其所面臨的當下的國際形勢息息相關。

首先,中英之間,並沒有中美那樣巨大的結構性矛盾。中美之間,除了經濟上的摩擦外,更重要的,還是政治方面的結構性矛盾。畢竟美國是全球霸主,中國則是這個星球上為數不多的(準確的說,只有中美俄三個)具備幾乎所有世界級大國潛質的國家之一。而在現實中,中國也已經穩坐全球第二大國寶座,而且還有巨大發展潛力,現實中的實力增長也依然保持在中高位速率。

這樣的格局,決定了美國天然會對中國存在極強的戒備乃至恐懼心理。儘管多次表示無意挑戰美國的地位,現實中也極力避免與美國的衝突,但畢竟實力擺在這,再怎麼韜光養晦,也無法讓美國安心。這樣的格局,決定了美國自然而然的會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予以強力遏制。

但英國不同。英國雖然也當過全球霸主,但那畢竟是老黃曆了,現在的英國,本質上就是一個區域性的二流國家,雖然靠着祖宗的餘蔭和追隨美國的狐假虎威,多少還能維持些殘存的世界影響力,但這種程度,與當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上中英分居亞歐大陸東西端,相隔萬里之遙,地緣上毫無關聯,這樣的格局,決定了中國並不會對英國造成太大的直接威脅,所以英國也沒必要像美國那樣,對中國崛起如臨大敵。

這是英國和美國不一樣的地方。

雖然嚴格來說,作為死硬脫歐派的約翰遜,也算是持反全球化立場(畢竟脫歐本身就是一種逆全球化舉措),但英國的逆全球化也就到此為止了。作為一個依靠文化影響力、金融影響力來混飯吃的國家,英國其實並不真正反對全球化——畢竟真把這個世界割裂了,英國這些影響力就很難變現了。

甚至,從根本層面來說,英國也沒有美國那麼強的逆全球化底氣。雲石君在之前文章中曾經分析過,特朗普其實並不是真的想逆全球化,他只不過是對當下全球化格局中,美國地位和收益相對下降感到不滿,所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全球化予以重新定義,讓美國重新掌握全球化的絕對主導權。

這就是特朗普的構想,也是特朗普大推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的根本原因。但特朗普敢這麼干,除了對現狀不滿這個誘因外,還有一個底氣——就是美國依然是全球霸主,擁有無以倫比的國際地位和硬實力。正因為有這份強大實力的支撐,他才敢去想、去幹這種逆天改命的事兒!

但英國就不行了。英國完全不具備逆天改命的本錢——特朗普最後能不能把這事兒辦成不好說,但起碼美國有這個家底供他折騰;全球各國雖然覺得噁心,但鑒於美國的影響力,也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拋開它,其他人組隊自己玩。

英國則明顯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所以它也去攪合這茬,那結果只能是淪為孤家寡人,不僅不能重新定義全球化,反倒被全球化摒棄在外。這樣一來,英國不僅撈不到好處,現有的金融,文化影響力也會迅速流逝。

所以,雖然英國已經走上脫歐之路,但對於全球化,約翰遜是不可能像特朗普那麼瘋狂的。

既然依然要全球化,那中國自然是英國避不開的交往對象。畢竟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而且還在高速發展中,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無異於一座金礦,英國沒有理由不予以充分發掘。

而且,在跟中國的經濟合作中,英國其實並不會遇到像美國那樣的衝突,甚至連自己在全球化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麻煩,在跟中國打交道過程中也能得到避免。

最直接一點,就是產業外流和空心化——這也是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在經濟方面的最大理由;也是其爭取民眾支持的一大籌碼。

但英國不同。雖然英國的產業空心化比美國還狠,但英國卻並沒有重振本國製造的動力和想法——美國還有一大堆銹帶藍領天天鬧騰,逼得政府不得不有所作為(或者說政客可以通過攫取他們支持進而謀取自身利益——比如特朗普);而在英國,這個群體基本上都快消亡了。而且美國雖然發達,但福利保障相對並不高,民眾依然習慣於通過勞動來賺取收入;英國則早已實現了高福利社會,無業游民即便沒有工作,也能通過福利保障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所以根本看不上製造業的苦差事。

這種國情的不同,決定了美國不管製造業迴流現實與否,但在政治上,依然是一個可供操作的話題;但在英國,連政治操作的群眾基礎都已不復存在。

既然沒有製造業迴流的想法,那英國政客自然也沒必要通過碰瓷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工業國,來騙民眾選票。

至於全球化中的另一個麻煩,移民難民湧入導致的社會文化分裂,在中國人身上也不存在。讓英國人頭痛的移民或難民,主要都是穆裔;中國移民少之又少,難民更是基本沒有(英國人主動接受的所謂“政治難民”除外);而且中國人一般沒有強烈宗教意識,又講究入鄉隨俗,既不鬧事,也不像穆裔那樣瘋狂生育,所以對英國社會衝擊非常有限。此外,即便是有限的中國移民,也多以資產移民和技術移民為主,對英國的資源財富不僅不會造成消耗,反而還能帶來增長。所以,全球化中發達國家最頭痛的社會和文化衝突問題,在跟中國交往過程中其實並不存在。

總而言之,對中國開放合作,英國受到的傷害——無論是實際傷害,還是被害妄想症,其實都是基本不存在的

但好處卻十分之多。一帶一路之下,中英貿易能給英國帶來直接的好處;老牌資本主義帝國的強大文化吸引力,可以吸引大量留學生和遊客,帶來不菲收入的同時,也連帶着讓英國影響力向外延伸;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合作,也可以讓英國這個金融中心攫取大量利益,並連帶着讓這個支柱性產業國際地位更加鞏固。

基於上述種種利益,約翰遜沒有理由跟中國交惡。

而當下英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更加劇了英國深入對華合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英國脫歐已經不可避免,不管最後是軟脫還是硬脫,總之接下來英歐之間的經貿關係必然大受影響。

另一方面,雖然約翰遜被稱作英版特朗普,大洋彼岸的那個正牌特朗普也對約翰遜頻發善意,但這種善意主要是基於個人政治考慮,備受西方主流政治圈排斥的特朗普,需要在英國找到一個同類,證明我道不孤。而在經濟上,特朗普的貿易戰一直是燒遍全球,但凡上的了檯面的國家,無論是是政治上的對手還是盟友,反正一個都不放過——英國自然也逃不過這一刀。

這就很麻煩了。這個星球上的大佬級經濟體,無非也就是美歐中三家,現在歐美兩家跟英國之間都已出了問題,這種情況下,英國要對沖脫歐帶來的衝擊,對沖特朗普貿易戰的惡果,就必須在經濟層面加強對華合作。

基於這種形勢,約翰遜說自己將非常「親華」,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當然,雖然說是親華,但指望約翰遜真的跟中國全方位友好,甚至不再在某港事務上聒噪,其實也不大可能。這除了歷史因素,以及傳統的種族、意識形態敵對外,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向以精於算計著稱的英國,也肯定會拿這問題,來作為對華討價還價,博取更高利益的籌碼。

不過,雖然約翰遜肯定會討嫌,但大動干戈,應該也不會。畢竟現在經濟上英國對中國的需要;更重於中國之於英國,這種情況下,英國即便有動作,也是有限的,炒作某港議題,也不是真要中國做出什麼原則性退讓(畢竟就算中國真的退讓了,英國在這裡面也撈不到什麼直接好處),只不過是想抓個籌碼,在接下來的中英合作中,為自己多討個三瓜兩棗罷了。

此外,另一個可能影響約翰遜政府對華關係中英關係的風向標,就是對華為的態度。其實從英國自身來說,接納華為並沒什麼不可——畢竟英國自己又不能搞5G,選誰不是選,何況華為還物美價廉。只不過在這件事上面,特朗普必定會承受來自特朗普的巨大壓力,逼他履行五眼聯盟的義務。

這個才是對約翰遜政府的最大考驗。這倒不是說約翰遜政府真想去遵循什麼聯盟道義(英國人搞政治從來就是超級務實,當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初,二戰後國家被打空了的英國人為了把閑置的軍艦換成錢,甚至專門通過香港向北京推銷,絲毫不顧國民政府作為盟友的情誼),只不過,英國畢竟是美國的跟班,政治、經濟跟美國關聯甚深,如果不從,恐怕會遭美國制裁。

只不過,聽美國話也麻煩。畢竟特朗普不是奧巴馬,這廝是個只提要求不給錢的主,就算約翰遜履行了義務,得罪了中國,美國十有八九也不會給他任何補償——甚至該打的貿易戰都不會因此弱半分。(其實特朗普的這種行徑,也側面反映了美國國力的相對衰落,居然要通過耍無賴的方式來驅使小弟給自己無償賣命了)

所以,華為問題,十有八九將成為考驗約翰遜政府對華態度成色的關鍵所在。接納華為,英國就能夠大賺中國的錢,但代價則是有可能引發美國報復;而不接納華為,即便約翰遜把「親華」喊出花來,估計中國方面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而好處僅僅是美國不會報復(當然更不會給任何補償)。在承擔風險去賺錢,還是為了保本有錢不賺之間,約翰遜終將做一道選擇題。而這道選擇題,才是檢驗未來中英關係成色的真正試金石。

約翰遜會怎麼選?這個我們不知道,甚至現在的約翰遜自己也未必想明白。只是希望約翰遜能看清大勢,像去年加入亞投行那樣,做出正確的選擇。果真如此,大家所期待的中英關係雙贏模式,才會正式開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