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亂,是因為特區政府管理不善,社會經濟出了問題?

曹耀成

沒有疑問,香港暴亂是敵對勢力和投機分子相互勾結利用精心策劃實施的。但為什麼敵對勢力和投機分子能夠策劃實施香港暴動呢?不是說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嗎?香港雞蛋之縫在哪裡?是香港特區政府管理不善,是對港總體政策布局不當,還是二者兼而有之?

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似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香港雞蛋的縫在哪裡,是蛋本身形成的還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呢?質地再好的雞蛋也經不起敲打吧?

有人說,香港之所以五年前發生佔中,眼下發生暴亂,是香港特區政府管理不善,經濟舉措和分配製度出了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幾大家族控制房地產造成超級地租、製造業衰退、城市競爭力下降和貧富分化,又從而造成失業率高企,青年學子對前途失望鋌而走險,等等。

關於超級地租(高房價)、製造業衰退及城市競爭力問題,《三城記 | 近觀香港,遠看上海,反思深圳》的分析較有說服力。

《三城記》指出:「香港,製造業衰落,確認無疑。但是,香港的金融、國際航運、商貿、高端知識服務以及生物醫療等非重工科研,一直保持着亞洲頂級。」「能與之匹敵也就只有新加坡、東京。」

《三城記》還指出,「一座城市,不可能發展大而全的全產業鏈。」「香港製造業轉移到內地,是市場自然淘汰、產業梯度轉移的競爭結果。」「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紐約市中心也有大量工廠和庫房,藍領工人住在市中心,富人和白領住在郊區,市中心成為骯髒、犯罪滋生之地。但後來金融發展起來,工廠和工人都遷移出城,這座城市如今沒有製造業,但是沒有人敢輕視紐約。」

香港製造業衰退是事實,但因這個事實認定香港特區經濟舉措不當、城市競爭力下降沒有說服力。

香港房價高也是事實。然而,正如《三城記》所指出的,「香港的面積只有北京的1/15,人口卻是北京的1/3。我們現在感覺北京很擁擠,要分流人口,想想香港人是怎麼活下來的?」

是啊,北京的面積是香港的面積的15倍,人口只是香港的3倍,還是很擁擠,要分流人口,建設雄安新區,把通州作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都是分流北京人口的措施。香港的住房用地能不緊張嗎?高度市場化條件下的香港商品房價格能不高嗎?與此同時,政府給沒錢人提供公屋和居屋方面真的做得很差嗎?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陳平日前發表文章《總說香港動亂由經濟問題引起,那咱就來看些經濟數據》,用數據證明香港暴亂不是由經濟問題引起。

人均GDP(購買力平價), 香港為61500美元。比美國(59800美元)、德國(50800美元)、台灣地區(50500美元)都高,不僅高過所謂的“五眼聯盟”國家,也遠勝法國(44100美元)、日本(42900美元)。幾乎是中國內地的四倍。

「如果看人均GDP的絕對數,香港的日子基本過得比整個西方都好。如果講發展的速度,香港的速度僅次於中國內地和東亞國家的平均數。」

人均預期壽命,香港為83.1歲。僅比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日本差兩歲多,美國只有80.1歲,中國台灣只有80.4,英國只有80.9。中國內地只有77歲。如果香港貧富過於懸殊,人均壽命為何高於美英諸發達國家,更高於正在努力精準扶貧的社會主義中國內地?

失業率。「失業率最低的都是在大中華經濟區:澳門失業率最低,僅為2%;新加坡為2.2%;日本高一點,2.9%;香港比日本還高一點,為3.1%;台灣的失業率都比香港高,跟大陸水平差不多,一個3.8%,一個3.9%。所以你就知道,大中華經濟區在創造就業方面,在全世界還是做得非常好的。」

「那誰的失業率高了?美、英、俄、澳、加、印、法等國都比香港高多了。其中,法國的失業問題非常嚴重,失業率達9.4%。」

真實GDP的增長率。「2017年,中國內地的增長率是6.9%,澳門比中國內地增長得還快,達9.1%,而香港增速為3.8%,僅為內地一半多點。但是請大家注意,香港2017年的經濟增長率還高於新加坡(3.6%),韓國也不如香港,2017年只有3.1%。此外,加拿大隻有3%,台灣連3%都不到,美國只有2.2%,日本、英國只有1.7%。……看最新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數據,看真實經濟增長率,那香港當然不如中國內地,但是已經超過了和它競爭的其他亞洲小龍,且遠遠高於大部分西方國家。」

香港社會經濟數據如此亮眼,香港特區政府的管理會差到哪裡去?

實際上,無論5年前佔中還是眼下暴亂,美英政客、媒體都不好意思拿社會經濟問題說事,佔中和暴亂的借口、口號也不是什麼經濟主張,而是民主、自由、普選、反修例等等。大肆鼓吹香港社會經濟出了嚴重問題來為佔中、暴亂辯護、造輿論的竟是某些所謂「左派」。

香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必須有力批駁這些“左派”的錯誤言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