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充斥 4招免誤導市民犯險

黃永: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

就在大家爭論港鐵太子站到底有沒有死人、香港政府是否有能力毁屍滅迹而不被揭發的各種推算和陰謀論下,Facebook宣布會委派法新社查證(fact check)香港區平台的懷疑假新聞。

謠言早擴散 fb用AI查證效果欠奉

Facebook(fb)雖然使用了人工智能(AI)去搜尋假新聞,但其實所使用的手法與運算方式仍十分原始——例如一旦發現香港區出現突然被瘋傳的帖文,人工智能便會發出通知,然後法新社再判斷相關信息有沒有需要查證——不過,即使後來發現該新聞信息為假,但到時已屬「舊聞」,謠言早就擴散至其他平台;就算往後他人轉發的那段帖文有明確標示為假新聞(並附上經查證所得之資料),但由於原先的假新聞已被Facebook調低了其觸及率(audience reach),故反而不會有太多人看到澄清資訊。何況只是Facebook有所標示,其他網絡新聞平台亦未必會跟進而同步澄清。

「深層改片」作假 傳媒也中伏

固然,主動監察信息有沒有被瘋傳而盡快查證,已經是一種進步。因為傳統倚靠多人向Facebook舉報或留言出現許多回應指帖文是假新聞,然後才開始fact check的方式,實在沒有太大意義:當Facebook收到很多投訴時,代表該篇假新聞已是滿天飛(因此才會那麼多舉報),而且有大量回應指出那是假新聞的話,亦表示有不少人已在留言中為此作出澄清——由法新社最後作一錘定音,自然也不是甚麼壞事,可惜效果欠奉。

人工智能既可搜尋假新聞,但同時也是作假科技,並且發展得出神入化,包括近年令許多傳媒煩惱的「深層改片」(deepfakes)技術,能夠把任何人的頭像轉換至另一人身上,從而在影片中說一些自己未曾說過的話!

即使未至deepfakes,但一般水平的改片,也足以令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上個月老貓燒鬚:看了經修改的影片而誤會香港警察使用氣油彈,事後雖有道歉,但傷害已成。

提升影像鑑證 大數據尋路徑

因此愈來愈多西方傳媒,聘用大量資訊科技專家以偵查案件的方式,來核實所收到的報料影片和相片,從而累積經驗,提升fact check的效率。如《華爾街日報》便成立了「鑑證科」(Media Forensics Committee),當中除資訊科技專才以外,還有影像研究學者、導演,甚至地理專家——用以確立地球上某個地方於某個月份的日照和氣候,跟影片或相片所顯示的有否差異。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有設立類似的影像鑑證小隊,希望本港的傳媒也能盡快跟上國際形勢,減低以訛傳訛之風險。

除了「提升影像資訊鑑證技術」這一招以外,今年6月在南非舉行的第6屆全球查證大會(Global Fact-Checking Summit)更建議世界各地政府,積極考慮成立兩類機構:

其一,是類似天文台的「假新聞氣象研究中心」——假新聞內容往往真假參半(100%假的話則不會有人信),而愈來愈多地方的學者透過大數據發現,這些假新聞之出現與擴散,原來有一定移動路綫:不少牽涉俄羅斯,亦有不同國家的某些KOLs協助轉發。英國和阿根廷有傳媒與學者聯手,加上非洲的新聞核實機構,透過追查軟件找出訛傳資訊的確切來源及會否經常來自某類用戶。他們希望有更多國家願意參與,一同觀察假新聞在全球擴散有沒有特定模式,猶如香港天文台般以實時收集數據,分析其傳播趨勢、找出「風眼」所在,從而可以盡早發出警報,防患於未然。

其二,是類似消費者委員會的「資訊消費者委員會」——消費者被商品說明誤導或是貨不對辦等權益該怎樣得以保障,近半世紀在香港有極大發展;但進入社交網絡世代,便該重點聚焦「資訊如何被消費」——全球查證大會今年的結論,是應該在各地成立公營機構作系統分析,留意不同群組起哄前所出現的「介入點」,繼而透過在介入點提供正確資訊,阻止以訛傳訛。

語言運算分析 引針對性法例

這類機構更須主動教育公眾,讓一般人對假新聞有所警覺,特別提醒市民為求娛樂(如Facebook各種心理測驗)而不介意接收網絡資訊的禍害;政府亦可考慮引入針對性法例,保護未成年人士受假新聞誤導而引致法律責任。

不過,以上3招,始終應付不了「作假速度快,查證卻需時」之難題,故北美有些大學正開始用人工智能,從另一角度對付假新聞:文法分析——有語言學家研究假新聞的修辭,發現假新聞的用詞較接近仇恨言論,亦出現較多跟性、死亡、焦慮相關的字眼;真新聞的內文則比例上較多商業用語、經濟數據與金額。

另外,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有運算及語言學專家小組研究假新聞的寫作手法,發現內文往往大量使用「我」字且刻意強調「純屬個人觀點」,標點符號亦更密集、短句較多,語調則傾向正面感性;反而真新聞內容多數較負面,又因為會提及各種可能性,故語氣較不肯定。

可惜目前這方面的「語言學×運算學」研究,僅限以英文撰寫的假新聞,應用在香港乃至亞洲及華語族群或有各種偏差——故香港好應善用其兩文三語優勢,大量投放資源全力推動這方面的研究,無差別地鑽探台灣與內地的各類文宣,不到十年,相信這類研究對人類社會整體發展,肯定有所碑益。■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9年9月9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