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下首相這份工作的難易程度來說,鮑里斯·約翰遜算是個幸運兒,他沒有走大選那套麻煩的流程,也就是說他不用跑到田間地頭去推銷自己,直接靠保守黨成員的內部投票就變成了英國首相,帶着一家老小搬進了首相府。
這一點和他的前任文翠珊極為相似,可以說每一個突然辭職的首相背後,都有一個幸運兒在翹首以盼。對於一個玩議會制的國家而言,成為首相是一名職業政客畢生的最高追求,當目標達成的那一刻,首相的親朋好友、同學鄰居等人都會因為認識他而躁動不已。
除了上台方式比較相似外,約翰遜在其他方面就遠不如前任了。文翠珊2016年上台,2017年才開始談判脫歐,起碼有一年的過渡期。但是約翰遜就太倒霉了,因為他接手的是文翠珊無法支撐後被迫放棄的爛攤子。約翰遜是今年的7月底做的首相,10月底是英國脫歐的最後截止日期,他新官上任後必須要度過讓他終身難忘的三個月。
作為在英國脫歐界最有影響力的大人物,約翰遜上台後信誓旦旦的說過:他一定會在10月31號完成脫歐,如果議會不同意他的脫歐協議,那他就玩無協議的硬脫歐;如果脫歐會違反英國的法律,那他寧願做一個違法人員。言談舉止之間,“不成功便成仁”的豪邁氣息混合著他桀驁不馴的荷爾蒙,非常有吸引力。
面對這樣的約翰遜,英國議會可不敢掉以輕心,被他們趕走的文翠珊是個優雅的女人,而約翰遜基本上是個瘋子。後來議會否決了約翰遜的每一版脫歐協議,還出台了「反硬脫歐」來約束此人,那條法律說如果在截止日到來之前議會沒有通過任何協議,那麼首相必須向歐盟申請再次延期。
曾發誓為了脫歐寧可違反法律的約翰遜最後沒有違反這條法律,他在最後關頭向歐盟申請再次延期,他解釋說英國人還沒有準備好迎接硬脫歐,所以只能申請第三次延期。英國離開歐盟的最終日期就這樣從3月底延到4月底,再從4月底延到10月底,現在又從10月底延到明年的1月底,像極了商家的大減價,永遠是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卻永遠是後一天。
就像之前的兩次延期一樣,第三次延期也得到了歐盟27個國家的一致同意。不過和以前的延期不同的是,這一次延期的時候歐盟方面也表達了他們忍耐的極限,歐盟理事會主席表示這是最後一次了,還說不會再談判任何脫歐協議,之前的協議確定是最後一版,打死也不改了,英國人就好自為之吧。
每次延期都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也就說只要有一個人不樂意,英國人就會被逼上絕路。此前那個帥氣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堅決不同意第三次延期,而新官上任的約翰遜又一副不脫歐不是人的態度,這就讓很多人以為11月份開始英國就會恢復自由身。
結果英國政壇那幫人再一次讓這種預測失敗了,問題是為什麼馬克龍會臨時變卦,同意再一次延期呢?馬克龍親口說因為聽說英國要重新選議會。假如因為法國導致英國硬脫歐,那英國人的生活質量會斷崖式下跌,這個後果馬克龍還是有點扛不住的。正好英國議會表示要自廢武功,解散自己重新大選,這就給了馬克龍一個台階下。
像英國這樣的議會制國家,大選就是選議員,當議員選出來以後,全新的議會、全新的政府、全新的首相就都有了,這是讓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一次性洗牌。可能機構裡的人還是那一幫無聊的人,但是議會的控制力多少會發生轉移,原來通不過的協議有可能會通過,比起逼着英國硬脫歐來說,同意第3次延期對馬克龍來說稍微友好一點。
能把路走到解散議會重新大選的地步,首相約翰遜已經身處絕境,這意味着黨派之間的溝通和協議上條款的修改已經毫無作用,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彼此之間的招式已經用完而且互相鎖死,以現在的情況繼續耗下去,只能是彼此折磨以及折磨他人,所以只能把眼前的國家機器推倒了再來。
雖然大選的決定議會早已經通過,但是按流程這事兒還得象徵性地請求女皇的批准,於是11月6號約翰遜到白金漢宮跑了一趟,和藹的女皇伊麗莎白二世當然同意了這個方案,於是約翰遜把大選的日期定在了12月12號,距離現在有大概6個禮拜的時間。
約翰遜此前幸運地做了首相,然而苦熬了3個半月後,他的好運隨着精力一起耗盡,他現在還是得冒着11月的嚴寒,到田間地頭宣傳自己的執政理念,像模像樣地玩一次大選。那麼6個禮拜之後,誰會是新的英國首相?議會能不能通過那個脫歐協議?明年的1月31號英國是不是離開了歐盟?這些問題又像烏雲一樣籠罩在了歐洲上空。
如果英國人民真心想要離開歐盟,那他們就應該把票投給保守黨,讓疲憊的約翰遜繼續做首相,理由是人家保守黨在脫歐這件事上已經忙活了三年,那幫人對這項工作最熟悉,而且手頭還有個現成的脫歐協議,那可是歐盟認可的所謂打死不改的協議,讓約翰遜接着做首相,絕對是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選擇。
那麼英國人真的想脫歐嗎?現在的情況可不同於3年前,現在多數英國人並不想脫歐。想當年望着熙熙攘攘的中東難民,再聽說自己國家要掏錢拯救那些不爭氣的窮國,英國人一衝動就投票同意了脫離歐盟。但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們既猶豫也後悔,畢竟在歐盟待了45年,畢竟中東難民基本上消失了。
只可惜公投的結果是神聖和嚴肅的,是不可能反悔和推翻重來的,這是全民公投作為民主的最高級行為具有的天然屬性,所以自己親手投票脫的歐,含着淚也要脫呀。12月12號的這一次全民公投,算是把脫歐這件事兒又一次交到了英國人的手上。
3年前英國人投票決定是否脫離歐盟,3年後的今天,在最後一次延期和最後一版脫歐協議面前,他們要再一次做決定。儘管他們在投票選出下議院的議員,但是這一次投票的本質,是選擇到底是乾脆地脫歐,還是選擇拖沓地脫歐。想要乾脆那就選擇保守黨,讓約翰遜去負責;想要拖沓那就選擇工黨,讓科爾賓去負責。
工黨內部充斥着大量的留歐派,這是工黨的議員們反對任何版本脫歐協議的原因,不過作為職業政客,他們也知道公投結果是不可逆的,脫歐這事只能拖但是不能取消,所以他們的表現就有點無賴,一邊否決保守黨的任何協議,讓他們辦不成這件事兒,同時尋找各種機會拉低保守黨的支持率,並藉機挑起新的大選試圖讓自己人搬進首相府。
工黨用這種拖延的戰術,把前任文翠珊活活從國家首相拖成了路人,現在他們故伎重演,打算把約翰遜也拖成路人。作為反對黨,工黨的表現盡職盡責相當地優秀,可是只顧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不考慮國家的未來,這樣做是很容易沒朋友的。最近英國各家機構的調查結果表明,工黨的支持率遠不如保守黨,英國民眾對工黨這種拖後腿的做法似乎也挺厭惡的。
雖然工黨贏得大選的可能性偏低,但是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12月12號工黨意外勝出,科爾賓意外做了首相,他打算怎麼弄呢?科爾賓說他會利用後面的3個月跟歐盟談一個更好的協議,這個協議只會讓英國在政治上脫離歐盟,但是在經濟上仍然留在歐盟,享受關稅同盟帶來的好處。
科爾賓說的這是人話嗎?如果有這麼好的事兒,文翠珊和約翰遜早就寫到協議裡了,何必把它留給對手呢!以目前歐盟的決心和意思,壓根就沒打算再給英國機會,不會再談分手協議也不會再延期,科爾賓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是典型的選舉式承諾,儘可能誇大海口贏得那些無知人群的歡心而已。
以目前的情況綜合比較下來,約翰遜的贏面要更大一些。如果12號那天保守黨獲得了議會最多的席位,而且約翰遜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說服其他人站在自己這邊,手拉手湊夠議會半數以上的席位,那就徹底打破了英國政壇鎖死的僵局,分分鐘通過手頭那版脫歐協議,不用等到1月31號,提前和歐盟一刀兩斷。
能以大選的方式上台做首相,並且還能完成脫歐這件事兒,那時候約翰遜的威望和保守黨的人氣將有一個量的飛躍,不但可以繼續在唐寧街10號住5年,說不定5年後還是不用換地方。而這個是工黨最擔心的事兒,他們要在接下去的6個禮拜全力阻止約翰遜上台,於是脫歐的戰場就從議會轉移到了民間,在報紙上、電視台和英國的大街小巷裡。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