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大亂不會有大治

盧永雄

區議會選舉結束,反逃犯條例示威持續了個多月,這次選舉被視為對示威的一次表態投票,結果出現建制派大敗的局面。

在區議會全數452席個選舉議席中,反對派得385席,較上屆多取逾200席;而建制派則只取得59席,較上屆減少逾200席,有8席是其他人士取得。反對派和建制派獲得議席的比例接近9比1。

看議席是建制派的大敗局,看選票卻沒有敗得那麼慘。以票數比例計算,反對派取得56.9%選票,建制派42.3%,大體上維持一般說反對派和建制派的6、4之比,情況未至於看議席那樣一面倒。

從這個選舉結果,我有幾點觀察:

1. 當高投票遇上單議席單票制。香港特區區議會的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全港分為452個小選區,一區一席,以簡單多數票,得票最多便勝出。這是一種跑馬仔「領先者當選」(First Past the Post)的制度,亦稱「贏者全得制」,英國議會也是這樣選舉,結果得票和得到議席不成比例,勝者會得到超高比例的席位。而敗者如今次的建制派,有近42%得票,卻只取得13%議席。(明年立法會直選卻是一種比例代表制)

再加一樣是過往區議會選舉不太政治化,選民不完全因為政治取向而投票。很多在地區服務較多的議員,有強勁組織票,可以輕易勝出,所以即使大環境是反對派和建制派支持度是6、4之比,建制派過去還可以輕鬆取得7成以上議席。但正如我在選前所講,今次加了39萬個新增選民,若投票率超過55%,已到了建制派敗選的臨界點,大量過去沒有投票的選民,按政治取向而投票,建制派得到議席很易跌穿半數。今次投票率高達驚人的71%,顯示大量選民按政見投票,重新反映6、4之版圖,就令建制派大敗。

2. 建制選民已盲投止暴票。我選前說很多建制派選民不滿特首林鄭止暴制亂不力,他們投不投票是其中一個關鍵,但結果建制派選民已盡力投票。

特首林鄭民望低下,是建制派候選人最大的負累。林鄭的民望一直急跌未見底,7月初的民調顯示,認為林鄭應該下台的民眾有43.8%,覺得不應該下台的有44.2%。但到選前的一周,最新民調顯示認為林鄭應該下台已升至59.7%,覺得不應下台的只有26.8%。林鄭的民意支持狂瀉不止,成為被認為「保皇」的建制派的硬傷,當中以主流建制政黨的壓力最大。

而從區選兩派得票計,覺得林鄭應該下台的(59.7%)剛好也和投反對派的票數很相近(56.9%)。但投建制的(42.3%)卻遠比認為林鄭不應下台(26.8%)為多,可見建制派選民已經相當理性地策略投票,在兩者相差的那15.5%建制派的選民中,大部份即使討厭林鄭,也盲投建制派的票,他們是對暴力說不,不想反對派取勝。

3. 和理非選民也不割蓆。從反對派的56.9%得票可見,和平常支持反對派的民意相若,可見經過5個月暴力示威,加上選前兩周的「大三罷」堵路加上地鐵阻返工,和理非選民仍不離不棄,這是選民的選擇,也是香港人的選擇。

在示威運動中,對手的宣傳戰成功,特區政府好像覺得事不關己,任由警隊單打獨鬥,令假消息遍傳,民調顯示有48%市民相信太子站死了人,只有29%不信,社會仇警情緒高漲,也鞏固了和理非的票。到今天政府高層還認為,區議會和平進行政府就功德完滿,不覺得建制派大敗和自己有關,這就是問題所在。

最後總結,香港已跌入類似西方的顏色革命漩渦中,在外力的操控下,在扭曲的宣傳中,選民作出了自己的選擇,而擇選的道路,可能只是不斷和阿爺進行無意義的戰鬥。套用中國歷史的治亂循環,香港要有大治,可能先要經過大亂的陣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