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沒有「秦始皇」?

李子暘:

中國、印度兩國,都是大國,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有獨特的文化,歷史上都長期以農耕為主,都曾經遭受西方國家的入侵和殖民-半殖民統治,現在又都是發展中國家。

但中印兩國也有很多截然不同之處,其中重要一條就是:中國很早就實現了政治統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龐大的中央集權國家。而印度,歷史上長期是個地理名詞,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散亂狀態。到今天,雖然有了表面上的統一,但在很多方面,可以說,今天印度的統一程度,還趕不上兩千多年前的秦帝國。

在政治上,印度的東北和南方等地方,都有很強的分離主義勢力。東北部的阿薩姆等幾個地區,人種屬於蒙古人種,長相和中國人很像——印度人把這些人叫做「中國佬」。這些印度的「東北人」一直在謀求獨立,是印度的重大政治隱患之一。你去印度旅遊,幾乎不可能去東北部這幾個地方——印度高度戒備中國人去那裡。

南部的隱患更大。大家都知道印度電影有個寶萊塢。其實,在印度還有卡萊塢和提萊塢。寶萊塢以孟買為中心,拍攝印地語電影。提萊塢以加爾各答為中心,拍攝孟加拉語影片。卡萊塢則以南部泰米爾納德的金奈為中心,拍攝泰米爾語的電影。加上印度電影沒有字幕,所以,印度人看不懂印度電影,是常事。大家都是各看各的。

泰米爾語比印地語要古老得多。泰米爾納德邦的離心傾向也一直很強。印度在全國推行印地語,泰米爾納德邦就堅決反對。

實際上,印度國家真正牢牢掌控的,主要是北印度恆河流域一帶。東北部的「中國佬」和西北部的克什米爾這兩個「犄角」都不穩固,並且,越往南,中央政府掌控力度越弱,地方分離主義傾向越強。

這是國土方面。在宗教上,也分為印度教、伊斯蘭教兩大對立部分,長期爭鬥不休,時不時就爆發個極端事件。

總之,印度的統一,和中國相比,一言以蔽之,就是山寨版的。

不過,好歹今天印度還算是維持表面上的政治統一,如果回到歷史上去看,那就簡直是一地雞毛。

英國人第一次把印度從一個地理名詞變成政治實體。根據我們中國人的統一觀,大家可能認為,不管怎樣,英國人把印度弄成了一個整體。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

看看這張英印帝國的地圖。

圖中橙色的部分,才是英國人統治的地方。黃色的部分,是大大小小的土邦,英國人管不着。當然,這些土邦的王公和英國人之間有種種關係,但畢竟他們才是這些地方的統治者。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仍然是碎片狀的。

印度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以後,由於巴基斯坦分離出去獨立建國,各個土邦還有一個選擇歸屬的過程:是願意加入印度,還是加入巴基斯坦?可以想象,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互相算計和大大小小的鬧劇。

克什米爾地區就是因此成為難題的。克什米爾的王公,磨磨唧唧地不確定到底加入哪一方,一廂情願地想要繼續獨立。在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以後,克什米爾就被印巴兩國各佔一部分,還都覺得自己吃了虧,然後就打到今天也弄不清楚。

至於英國人到來以前呢?那就只有天曉得了。印度人不像中國人那麼愛寫歷史,歷史事實一團迷霧,神話和現實交織在一起。可能只有等到以後發明了時光穿梭機,才有望搞搞清楚。

不過,在一片迷霧之中,也有少數清晰點,比如阿育王。

說來很巧,阿育王的年代,和秦始皇很相近。阿育王是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在位。秦始皇則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如果當時有後來的交通條件,這兩人完全有機會見面聊聊。

雖然年代幾乎同時,但這兩人的歷史功績可就差得太遠了。

阿育王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也一度建立起強大的孔雀王朝,統一了印度大部分地區,但印度並沒從此奠定統一國家的基礎,很快又再次陷入分裂和混亂。以後連阿育王這樣的帝王,也不再有了。

秦帝國雖然短命而亡,但秦始皇在不長的統治時間裡卻大有作為。書同文,車同軌,建馳道,統一度量衡,北修長城,南入嶺南,建立起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為中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世中國雖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終究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旋律。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是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亞洲大國,同樣的農耕社會,同樣的歷史悠久,為什麼印度在歷史上就沒有奠定國家統一的基礎呢?或者乾脆說就是,印度為什麼沒有「秦始皇」呢?

從地理上看,印度統一應該比中國更容易。

看印度的地形圖,大部分都是綠色或者淺綠色。印度將近一半的國土是平原,其餘的高原和山地,海拔也不高。中部的德干高原,名叫高原,平均海拔卻只有500-600米。這怎麼叫高原呢,這不是瞎起鬨嘛。

如此平坦的地勢,軍隊來往穿梭,很方便,按說,地方割據勢力很難存活,應該很容易建立中央集權國家才對啊。

反觀我們中國,山地居多,而且很多都是那種難以翻越的連綿山脈,很容易給地方割據勢力創造條件。比如四川盆地,簡直就是專門用來割據一方自立為王的。可偏偏是中國而不是印度,很早就建立起統一國家,還一直延續今天。印度那麼有利的地形,反而破碎不堪,一地雞毛。到今天,各地也還是離心離德。

這是怎麼回事?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地理和地緣的差別所在。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環境和人文現象的學問,而地緣,全稱是「地理緣由」,主要是研究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的運行如何受到地理的影響,或者說,人們是怎樣利用地理條件搞事情的,所以有「地緣政治」的說法。

相對於地理,地緣更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什麼事,一有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複雜了。

中國和印度的地理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和政治統一的關係,只有在地緣的角度下,才能看清楚。

中國的地形,雖然複雜,遍布大山大河,往往讓軍事行動很困難,但整體上是明顯的核心區遠超外圍,也就是中原地區的體量遠超周邊地區。先是關中,然後向東擴展,到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一直是平原地區最大,農業產出最多的地方。隋朝以後,則用大運河把中原和物產最豐富的長江中下游聯為一體。

這種結構的好處是,一旦中原穩定了,中央就有力量逐一收拾周邊的割據勢力,完成統一。不過,反過來也會形成,一旦中原出亂子了,周邊割據勢力就會蠢蠢欲動,自立為王。

這正是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深層原因。

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體量足夠大,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大,但總是不如中原地區大。所以,才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

對比一下印度。印度的地形,大部分都很平坦,看上去很有利於軍事行動,但既然大家都是平地,力量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一家獨大,成為中央,征服其他地方,統一全國,反而困難了。

偶爾出個雄才大略的阿育王,成功實現大範圍統一,屬於極小概率事件,很難持久,更難重複。結果,統一就成了曇花一現。而各過各的日子,誰也別想大範圍擴展,就成為主旋律。這不就是長期分散混亂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小農經濟,從根本上來說,並不需要中央集權國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有何哉」。上古時期的中國農民,對國家就是這種漠然的態度。而印度人則差不多把這種態度持續到了今天。

想想就能理解,遼闊無邊的大平原,遍布眾多很相似的小村落。村落經濟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的,和外界聯繫很少甚至全無。世世代代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人們,對遠方都沒什麼感受,不但談不上支持中央集權國家,其實都很難理解國家這種抽象的組織概念,既不理解遠方的皇帝到底是幹嘛的,也不理解國家、皇帝跟我有什麼關係。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為什麼要不辭辛勞地到處巡遊,以至於累死在半路上,一方面是讓六國舊貴族放棄復辟的願望,但也是為了通過威武的皇帝車隊,讓沿途百姓對皇帝和帝國有具體形象的認知。事實上,今天的國家,也在通過國旗、國徽、國歌等可見可聞的具體形象,讓民眾感受和認知國家這個其實屬於抽象的概念。

如果中國社會一直是上古《詩經》時代那種狀態,那麼多半也和印度差不多。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政治上,也就表現為印度那種長期的散亂分裂。

可是,中國人的運氣沒那麼好,或者說,比那好得多。

說運氣沒那麼好,是因為從上古時期以後的文明時代以來,中國就長期面臨兩大難題:河患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這兩大難題,解決起來無一不需要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只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在全國範圍內調動資源,形成合力,對抗自然和人為的這兩大難題。

獨立的小村落,既不可能抵抗游牧民族的騎兵,更不可能解決水患。相比被殺死和被淹死,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指揮,交賦稅服勞役,整體上是合算的。

有這兩大難題,中國人民的生活自古以來就註定不輕鬆。所以說,運氣不太好。但人間正道是滄桑,正是在解決這兩大難題的過程中,中國這個國家被整合成越來越堅強的整體,最終形成了今日所見的廣土巨族。

相比之下,印度人就沒有這種難題,不過,也因此長期沒有國家統一的動力。

印度沒有黃河這樣難以捉摸的大河。印度氣候並不好,夏天太熱,並且雨季旱季分明,降水懸殊。但這些問題不是人力所能解決的。努力也沒用,所以印度人選擇了信仰神靈而不是供養中央政府。

看起來,印度歷史上飽受外族入侵,但其實頻率比中國低得多。這個低頻率也是又好又壞。好處是印度人不像中國人那樣經常遭受游牧民族的劫掠屠殺,壞處是印度人就沒有動力組織起來抵抗侵略,而這就讓侵略一旦到來就橫行無阻,所以印度歷史上多次被外人征服。

外人入侵印度,主要是通過西北方向的開伯爾山口。中國人為了防禦外敵,很早就在邊境修建長城。印度人為什麼不修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頻率太低。

中國人修建長城,付出很大代價,但經常會用得上,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願意出力出錢。除非朝廷不頂用了,政治廢弛,那沒辦法了。只要國內政治秩序正常,長城就會被修繕維護。

印度那邊呢,雖然從歷史上看是多次被外敵入侵,但具體看年份,兩三百年甚至很長才來一次。就算有人費勁巴力地在開伯爾山口建了防禦工事,一兩百年用不上,也早就荒廢了。誰有那麼大的耐心,會為幾百年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耗盡當下的財富呢?

也就是說,中國人在歷史上遇到且必須解決的兩大難題:自然的水患和人為的外族入侵,在印度那邊,自然的困難,大到人力無法解決,只能祈求神靈;外族入侵則是頻率小到不值得為此付出代價準備。

總之,在印度漫長的歷史中,大家供養一個中央集權政府,其實並不合算。果然,印度就沒出現這種強大的國家。就算印度有類似秦始皇那種雄心勃勃的統治者,他也毫無機會在印度打造統一的強大王朝。

一句話概括就是,若無必要,勿增實體。

比較中印兩國在國家統一方面的差異,能看清楚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對國家和個人都適用,那就是:只有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人的能力才會增長。輕鬆愉快的生活固然好,但如果長期如此,人就會漸漸成為廢物。

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悖論:我們都不喜歡辛苦勞累,但如果逃避掉所有的辛苦勞累,那反而不是成功,而是最大最徹底的失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