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客的一場關於中國企業的「圍剿」,仍在進行。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跑去了捷克,在一場講話中,他透露了一件事,美國政府正考慮擴大行政命令所使用的範圍,不只是TiKTok,可能還會涉及其他的中國應用程序。
此前,這個行政命令說的是45天之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在這之前,先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考慮「封殺」TikTok,接着美國總統下令字節跳動出售TikTok在美業務。
眾目睽睽之下的「圍剿」總需要一點理由,但從始至終美國的說辭只有一個:威脅國家安全。
美國一路封鎖華為5G,打的也是這個旗號。
這套嗑,美國用很多遍了。聽美國嘴上說只是一方面,關鍵是要看美國步步緊逼背後,心裡到底在焦慮什麼?
「國家安全」話術
美國是世界上「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最多的國家。
從1947年到現在,美國一直在不斷擴大國家安全法律涵蓋的範圍,外商投資、信息網絡等不斷被納入國家安全的範疇。
範圍不斷擴大,沒有準確定義。說白了,可以隨便解釋。美國一般什麼時候會拿出「國家安全」的幌子?
中國社科院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薛力有一句精闢的總結:
美國政府向來是在有技術優勢前提下提倡自由經濟,而在沒有技術優勢下就會強調國家安全。
二戰後,美國大力扶持的日立、東芝、神戶工業、東京通信研究所(也就是後來的索尼)紛紛從美國引進技術,美國也藉此大撈了一筆。
結果日本後來居上,比美國提前兩年掌握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中的關鍵技術,直接拿下了全球50%的半導體份額。
競爭與趕超的微妙時機,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帽子來了。
在那之後,美國的打壓紛至沓來。日本半導體被徵收100%的反傾銷稅,定價還要先經過美國核算成本。
關注美國的李建秋總結了一句:你弱的時候,就是美國的生意夥伴。你強的時候,就是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國家安全」成了美國給別國找事兒的」萬金油」。
TikTok這件事兒也一樣。
美國的說辭還是「國家安全」,實際情況是TikTok的服務器在美國,數據中心在美國和新加坡,運營團隊也全部實現了本地化。
財政部長上周前說要馬上公布關於TikTok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調查報告,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不得已,去找中央情報局,強行要中國政府通過手機應用程序進入智能手機中獲取用戶信息的證據。
對方的答案是:這個真沒有。
即使這樣並不妨礙政客的一意孤行。這背後其實是美國政府更深層的焦慮。
美國在害怕什麼?
TikTok在美業務出售給誰?最先傳出的消息是微軟,但是特朗普政府中卻有不同意見。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曾經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公開表示反對由微軟來接手TikTok,可見“圍剿”TikTok的決定之急切,白宮內部對一些細節都還沒有來得及達成一致。
其實,要求出售只是表象,賣給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封鎖住TikTok的發展道路。
在發給譚主的回復里,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對美國的行動路徑分析的很清楚:
美國的核心目標是封殺整個字節跳動公司,阻止字節跳動成為全球公司。
讓美國恐懼的,是TikTok在美國壓倒性的下載量和市場佔有率。
長期關注互聯網公司出海的風險投資從業者、堅果資本胡喻凡發現,TikTok的短視頻社交模式,也對美國本土的傳統社交媒體形成降維打擊。
臉書和推特,都是以圖片和文字為主,最大的視頻軟件YouTube也是主打長視頻,而TikTok在海外開拓了一條短視頻的新賽道。
按照美國最引以為傲的自由競爭方式,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和高科技公司都沒能打敗TikTok。
最氣的應該是臉書,連續出了三個模仿抄襲TikTok的對標產品,全部失敗;2018年發布的Lasso,努力了一年,下載量不到50萬。
這種反差,美國很不習慣。當霸主慣了,忍不了別人的進步。發現引以為傲的自由競爭走不通,就直接上手干預。
先是在5G領域有技術優勢的華為,從2012年6月,國會眾議員情報委員會首次對華為中心進行調查算起,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長達8年,如文火燉煮。
自己污衊還不夠,美國今年以來還四處遊說,拉攏盟友,甚至威逼利誘,直接讓英國一些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7月底,美國公布了「戰果」,24家運營商入列「5G乾淨網絡」計劃,點名不使用中國華為等5G設備。
5G之後,接着就是打壓擁有先進算法技術的互聯網企業如TikTok。一個月之內,各種手段如疾風驟雨。
「制裁」之後,同樣還是煽風點火,拉幫結派。去捷克,說外交議題就行了,卻專門又拿出TikTok暗戳戳地引導。
還有個細節,蓬佩奧這次去捷克之前,專門誇獎過捷克已選擇只允許「乾淨」的運營商參與5G網絡建設。拉攏過於明顯了。
美國為什麼這麼處心積慮?
現在,世界前20大互聯網公司,美國13家,中國7家;世界前10大獨角獸企業,中國6家,美國4家。
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曾經美國在互聯網領域遙遙領先,TikTok們的出現恰恰是在一個龐大的壟斷帝國上撬開了一個口子。
這個口子,揭開了美國自由主義皇帝的新衣。所謂自由,都是幌子,背面是霸權思維,強盜手段。
打壓TikTok,是美國自己心虛,也是真實的美國在反對想象的美國。
不可能的任務
針對TikTok,但不止於TikTok。
鬧劇背後,藏着更為極端的企圖。
國務卿蓬佩奧在5日宣布的「乾淨網絡計劃」,聲稱要「凈化」美國的運營商、應用商店、應用程序、雲存儲和電纜,將中國企業排除出去,構建一個美國認為「清潔」的網絡。
換句話說,未來美國手機上沒有中國的APP,美國就是想把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全部阻斷於美國市場之外,把全球互聯網條塊切分。
「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這是國際媒體一致的反應。
從部門職能的角度出發,薛力直接拆穿了美國的「噱頭」:
這是一種美國宣傳的策略,五個設想,美國國務院沒有一個有權力這麼做。
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職能主要是負責外交事務,負責制定美國的外交戰略。很明顯,限制海底電纜,雲存儲等產業政策制定層面的事情,美國國務院管不着。
蓬佩奧在演講的過程中也不停地提到,實現他的設想,只能通過說服聯邦通信委員會等部門。
說白了,這種設想真正轉化成政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蓬佩奧上周在國會作證時也坦言,構築反華統一戰線的「情況並不理想」。
可能是光說不練,但這並不阻礙美國繼續瘋狂。
從早期的抹黑,到現在的濫用「國家安全」,試圖科技「脫鉤」,打壓中國企業,破壞全球產業鏈,一些美國政客已經走入了一條歧路。
叫醒美國的唯一方法就是理性。
8月7日,TikTok在最新的回應中明確表態,美國政府罔顧事實,不遵循正當法律程序擅自決定協議條款,如果美國政府不能給予公正對待,他們將訴諸美國法院。
在TikTok發文的一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署名文章中明確表態:
美方應停止打壓中國企業的霸凌行為,為中國企業經營投資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性的環境。
瘋狂打壓TikTok的背後,美國在世人心中的印象,正在悄然瓦解。
美國基於自由市場的公平交易原則和維護國際市場穩定的形象被打破了,全球資本都看在眼裡。
「中國將以冷靜和理智來面對美方的衝動和焦躁」。這是中國的宣言,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美國的「焦躁」可能有千萬種理由,但困住的可能也是美國自己。我們要做的,還是沉着應對。
美國,且看他起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