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者研究黑洞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其中一人曾啟發霍金研究黑洞

彭羅斯(左)、蓋茲(中)及根澤爾(右)

2020年諾貝爾獎10月6日頒發物理學獎,獎項由3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共享殊榮,包括英國學者彭羅斯(Roger Penrose)、 德國學者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及美國學者蓋茲(Andrea Ghez)。

諾貝爾獎得主的獎金今年將從900萬提高至1000萬瑞典克朗。英國牛津大學數學系榮譽教授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數學證明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將獲得一半獎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系教授根澤爾(Reinhard Genzel)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和天文系教授蓋茲(Andrea Ghez),因發現銀河系中心有看不見的極大質量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將對分另一半獎金。

諾貝爾物理委員會主席哈維蘭(David Haviland)指,「今年得主的研究發現,在超大質量緻密物體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這些奇特的物體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激發未來的研究。」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彭羅斯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來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證明黑洞是這一理論的直接結果,這些時間和空間怪物,捕獲了靠近它們的一切。根澤爾和蓋茲發現,一個看不見的極重物體在銀河系中心控制著行星軌道。超重黑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解釋。

彭羅斯主要研究黑洞如何形成,另兩名得主根澤爾和蓋茲則以觀測為主,由於黑洞體積很小、質量很高,因此兩人透過望遠鏡觀測繞黑洞外圍公轉的星星,根據星星軌道和公轉速度算出黑洞質量,找出黑洞存在的證據。

根澤爾對手下要求很嚴格,也製作很多儀器來觀測繞黑洞周圍轉的星星軌道。根澤爾較早投入黑洞觀測,而後起之秀蓋茲則掌握更先進的儀器和資源,研究也青出於藍,有趣的是,兩人是從不合作的死對頭,沒想到竟一起獲得諾貝爾獎。

彭羅斯在天文界鼎鼎有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之所以研究黑洞,就是受到彭羅斯的啟發。彭羅斯和霍金兩人發表「奇點定理」,證明廣義相對論,在一定條件下密度會高到無限大,變成一個奇點,奇點周圍連光都出不去,稱之為「黑洞」;彭羅斯和霍金曾因此研究,共同被授予向來有諾貝爾獎前哨之譽的沃爾夫獎,可惜霍金已過世,若諾貝爾物理學獎早點頒,霍金應該會和彭羅斯一同獲獎。

彭羅斯與霍金合照

諾貝爾物理獎是一個一直由男性稱霸的領域。迄今為止,只有三名女性獲得過該獎項,比例只佔1.9%。蓋茲為歷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4位女性,「瑪里.居禮 」(居禮夫人,Marie Curie)1903年獲獎,是諾貝爾物理獎首位女性得主;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加拿大科學家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分別在1963年和2018年得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