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加急槍斃名單」 ,得罪了所有西方聖母

后沙

隨着離開白宮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特朗普的情緒起起伏伏,親口承諾過的事情又反悔了。

他說過,只要選舉人團投票認定拜登勝利,他就會離開白宮。現在選舉人團投票工作已經結束。

16日當天,他卻連發7推,對投票結果各種不服。另據CNN消息,特朗普曾向顧問們透露,「即便時間到了(拜登就職),他也不會離開白宮,除非被人架出去」。

懂王就這麼一陣一陣的,這四年來,他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不靠譜」。

不過,在謝幕之前他有件事做得還挺靠譜的,儘管飽受美國和歐洲「聖母」們的攻擊。

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稱特朗普正在加快執行死刑速度,創下了131年來聯邦司法部執行死刑數量的紀錄。

12月11日美國司法部批准以注射毒針方式處死了第10個死刑犯阿爾弗雷德(左),該犯於2004年在洛杉磯虐待、性侵併殺害了自己的2歲女兒,案情令人髮指。

當天24小時內,美國還處死了另一名39歲死囚伯納德(右),他於1999年在德克薩斯州與4名同夥搶劫並殘忍地殺死了一對夫妻,燒車毀屍。

在這份「加急槍斃名單」中,37歲的米切爾,他於2003年在亞利桑那州殺害了一位63歲婦人和她9歲孫女,她們好心讓他乘坐了順風車。

普基在密蘇里州綁架了16歲女孩珍妮,並把她押到家中,多次性侵之後殺害,並將屍體肢解。另外還殺害了一名80歲的老婦。

還有已被處死的兩人也同樣涉及殺害未成年人與兒童。行刑手段有毒針、電椅、絞死,行刑隊(多人同時開槍,僅一人實彈)。

明年1月前,其它5個死刑犯正在排隊等着處死,包括女囚麗莎.蒙哥馬利,2004年,她騙男友說自己懷孕,後來前往23歲孕婦史蒂妮特位於密蘇里州的家中勒斃對方,再剖腹取出8個月大女嬰,騙人說是自己生的。她如果被處死,將是美國政府在六十七年後首次對女囚執行死刑。

特朗普離任前「大開殺戒」,引起了美國主流輿論和政界要人的強烈批評。

7月份特朗普要求司法部執行死刑時,哈里斯(剛剛當選的副總統)就出來指責稱:特朗普恢復執行死刑是「不道德且存在嚴重缺陷」的行為。

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稱自己強烈反對執行死刑。

CNN、《紐約時報》等大媒體稱這是「時代的倒退」,美國必須廢除死刑。

律師團隊稱這是美國司法部最大的污點,囚犯年輕時犯下的錯誤,應當給他們用餘生悔改的機會,美國各界主張廢死人士也紛紛呼籲聯邦改判,不要執行死刑。

像麗莎.蒙哥馬利的律師稱,司法部應當考慮到她的惡劣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特朗朗卻剝奪了她的生命權,執行死刑有政治企圖。

但在美國網絡平台上給特朗普加急執行死刑決定點贊的網友相當多,蓋洛普公司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65%以上的美國人支持將犯有謀殺罪的人判處死刑並處死。

有人還調侃稱,這是特朗普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

特朗普的確是個異類,一般來說,總統在交接權力時期,都會要求司法部暫緩批准執行死刑,而特朗普卻是加急執行。

西方主流政治、媒體覺得上任八年沒有批准過一起死刑執行的奧巴馬政府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有的死囚坐牢時間長達20多年,他們也假裝看不見。

在美國之外,歐盟曾在7月10日發布一份聲明稱: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在中斷17年後恢復處決,這個決定將讓美國與全球廢死潮流背道而馳,死刑是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懲罰,生命權不可剝奪,死刑也無法有效遏制犯罪。

美國聯邦政府上一次執行死刑是在2003年,去年美國共有25人被處死,但都是由各州自行執行(目前有31個州保留死刑)。

「廢死」是西方價值觀核心之一,是加入歐盟的鐵門檻。

特朗普這麼一搞,讓「廢死」派就成了詐騙集團一樣,他喚起了西方那些敢怒不敢言的死刑支持者。

特朗普7月份決定恢復死刑執行的動機,當然不是維護法律威嚴那麼單純,大選是其主要考慮因素,是贏得支持者的一種手段。

現在權力還在手裡,哪怕是最後一個月,懂王也要用起來,他可不想向民主黨那幫人示弱。

廢死問題

廢除死刑從社會治理角度來說,並不是什麼積極的方向,更不是民主決策。1981年法國立法廢除死刑時,有73%法國人要求保留死刑,這是民主抉擇?還是強姦民意?

西方想搞「仁政」可以理解,在經濟發達之後,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來體現社會進步,但在上世紀70年代走向了極端–廢除死刑。

但是,仁政不等於廢除死刑,廢除死刑也不等於仁政。

廢除死刑,拆掉了法律最後一道閘門,這是一種宗教式虛偽,彷彿「白左」個個都是「人間聖母」。

西方接着將廢死與價值觀掛鈎,無限拔高廢死的意義,並以此來區別民主國家和不民主國家、文明社會與不文明社會、先進體制與落後體制……

然而,世界上第一個頒布廢除死刑法令的政府卻是蘇維埃俄國,那麼,按照西方的邏輯,布爾什維克建立的國家是最民主、最文明、最先進的國家了?但它們卻無時無刻不在詛咒布爾什維克。

十月革命產生的第一屆政府(人民委員會)共15名委員,有不少是高級知識分子:列寧(主席)、托洛斯基(外交)、李可夫(內務)、米柳亭(農業)、施略普尼科夫(勞動)、盧那察爾斯基(教育)、柯侖泰(女,社會福利)……

一些理想主義者就推動了廢死法令,邏輯跟今天的西方一樣:死刑是殘忍的剝奪人的生命的行為,而且無助於減輕罪惡。

後來在現實壓力下,又不得不廢除了這項法令。1947年5月26日,蘇聯又頒布《廢死法令》,1950年又恢復了死刑。

現在西方一直強調廢除死刑,無非是想站在道德高地,逃避社會責任,並表示他們才是普世價值的標準制定者。

其實政治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因此廢死也成了「政治正確」,甚至是「政治棍棒」。

2019年4月,廣東省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加拿大籍毒販死刑,當時加拿大外交部長弗里蘭就宣稱:本國公民在中國被判死刑,是「殘酷和不人道」的懲罰。

這些跨國毒品毀了多少中國青少年?又毀了多少家庭?這些悲劇在加拿大政客眼裡難道就不是「殘酷和不人道」的行為?難道中國還要替加拿大養着這些販毒的人渣?

造成77人喪生的挪威爆炸槍擊案兇手安德斯•布雷維克,只判了21年,由國家財政養起來,好吃好喝供着,牢房比賓館還舒適,無論死者家屬有多麼悲痛,但這就是「政治正確」。

在西方這股妖風影響下,國內一些法律從業者、媒體人、大V也盲目跟風,奉西方「價值觀」為聖諭。西方是高尚的、西方是正確、西方是不謬的,跟着喊「廢死」,彷彿也籠罩了某種光環。

鼓吹廢死的,口口聲聲說任何公權力都不得剝奪人的生命權,將一顆子彈就能解決的事情,變得極其複雜。

然而,當美國戰機一顆導彈炸死幾百人的時候,西方聖母們卻瞎了。

沒有死刑的澳洲,士兵卻在阿富汗濫殺無辜,它們真的在乎過生命權嗎?這不是偽善,什麼是偽善?

廢死再發展下去,聖母們就要求「無痛苦剝奪自由」:不能讓在押犯感到恥辱,即「無牆監獄」,要讓罪犯有「自由人」的感覺……

搶劫、強姦、殺人,成了罪犯,政府還要幫他緩解痛苦,民眾還不能對他們有仇恨,如果你內心產生了仇恨情緒 ,那你就輸了。

西方向全世界傳播就是這種邏輯,但這會將人類社會帶往何方?

特朗普加緊執行死刑,不是好事嗎?看看印度,好多年幾乎不執行死刑,姦殺案是多了還是少了?印度社會進步了?

2019年7月18日,殺害章瑩穎的兇手克里斯滕森被判終身監禁。

此案交由聯邦法院審理,兇手才有可能判死刑,但12名陪審員在聯邦法院判決謀殺罪名成立的情況下,讓這畜生逃過了死刑,因為有陪審員是廢死主義者,死刑被否決。

章瑩穎父母非常失望和痛苦,而「廢死」者關心的是克里斯滕森人權有沒有得到保障?監獄待遇怎麼樣?他的父母會不會因此而傷心?這是在縱容更多的犯罪。但章瑩穎的人權在哪裡?法律正義在哪裡?

勸別人寬恕,勸別人大度,勸別人諒解,章瑩穎的父母怎麼寬恕?怎麼大度?怎麼諒解?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健康有序、懲惡揚善的社會,請問那些廢死派,這個要求過份嗎?

把同情心用在施暴者身上,是對最基本價值觀顛覆,就是反人類行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