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平統一的曙光實際上在悄悄升起

晨楓

台灣與祖國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阻擋的願望。和平統一永遠是首選,武力統一永遠是選項。但一段時間以來,和平統一的前景越來越黯淡,武力統一的前景越來越強烈。拜登屢次「失言」,揚言要「保衛台灣」;佩羅西的竄訪進一步增加了人們的焦慮。台灣還能和平統一嗎?

實際上,台灣和平統一的曙光在悄悄升起。

一年前的2021年11月17日,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季刊發表了題為《覆巢:對中國入侵台灣的威懾》(Broken Nest: Deterring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的長文,提出對中國最好的威懾是在台灣實施焦土政策,戰爭一旦開始,就摧毀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芯片工業,使得台灣不僅不能成為中國經濟和科技起飛的起跳板,反而成為不可承受的負擔。

在一年後的11月10日,特朗普時代的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尼克松基金會的大戰略峰會上說到,「如果中國拿下台灣,並完好地拿到那些(台積電)工廠,我們絕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樣他們就像OPEC一樣控制世界芯片,實際上比OPEC控制石油還要厲害」。

焦土戰略是美國對已經無力在台海打一場具有足夠贏面的戰爭的變相承認。

在美國戰略思維裡,戰爭有三個層面:擊退(denial),報復(punishment),焦土(scorchedearth)。一般只提擊退和報復,很少提到焦土。

這三者當然不是截然分開的,在戰術層面上,三者可以同時並存。但在戰略層面,這三者具有不同的意義。

擊退是首選,但這需要在軍事上具有足夠的優勢,在政治上具有足夠的定力。即使在冷戰高峰,美國在中歐前線依然是準備打退蘇軍進攻的,儘管在戰術上可能會有進退輾轉。事實上,戰爭一旦開始,美軍就不會停步在東西德的分界線,而是以最終飲馬莫斯科河為目標。這是硬碰硬的直接戰略。

在軍事上沒有足夠優勢,或者政治上沒有足夠的定力的時候,那就要準備在戰場上且戰且退,同時把戰場擴大到敵人的後方和側翼,轉向報復。報復既是軍事的,對敵人國土上的重要目標進行各種打擊,確保敵人的戰爭能力和綜合國力受到重創;也是經濟的,從各種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到海陸禁運。

報復是間接戰略,目標是使得敵人得不償失,但不保證敵人會退回到戰爭開始前的狀態。報復戰略還尋求極大地削弱敵人,以便在下一步的衝突中贏得勝利。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的行動是報復戰略的最好體現,但對越南北方的狂轟濫炸最終沒有阻止越南南北方的統一,美國在越南是以失敗告終的。

美國的烏克蘭戰爭戰略也是報復戰略。在這裡,美國在軍事上通過烏克蘭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主要「參戰」是在對俄羅斯的經濟封鎖和政治孤立上。美國未必指望能最終迫使俄羅斯退回到2014年前的邊界,但通過極限經濟制裁和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力圖一勞永逸地削弱俄羅斯。

當地時間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政府工作會議上表示,儘管遭到西方制裁,但俄羅斯今年前9個月貿易順差增加了1.3倍

應該注意的是,戰略轟炸或者縱深打擊有報復的元素,但不等於報復戰略。在二戰中,美國對德國和日本都發動了大規模戰略轟炸,這是最後戰略反攻的輔助,最終佔領柏林和東京才是目的,而不是迫使德國和日本知難而退。但在越南戰爭期間,戰略轟炸只是意圖迫使越南北方知難而退,佔領河內從來不是選項。這才是報復戰略。

焦土則是在軍事上沒有足夠優勢、在政治上也沒有足夠定力時的無奈選擇。軍事上可能還是會象徵性地打一下,經濟報復也不可避免,但重點在於將戰爭地區淪為焦土,確保敵人一無所獲。與報復戰略相比,這是長期放棄收回失地了,如果不是徹底放棄的話,也避免對敵人國土上重要目標的軍事報復導致戰爭擴大。台灣是中國的,解放台灣不是美國喪權割地。這些法理細節不是這裡的重點,重點在於焦土戰略對美國和台灣的意義。

台海曾經是難以跨越的天塹。但在武器射程越來越大、運輸工具越來越發達的現在,跨過台灣海峽的打擊、進攻對於解放軍而言已經沒有越不過去的門檻,但跨越太平洋的打擊、進攻對於美軍來說卻是越來越不可承受之重。美軍現在要介入台海,就像遠道而來跳到澡盆里,還要面對周圍虎視眈眈的弓箭手。

美國也不能承受把台海戰爭擴大化到世界大戰的代價。多年來,美國蓄意挑唆中國與周邊鄰國的關係,但並沒有鄰國願意主動跳上美國的戰車。美國正在大力發展中導,在技術上沒有越不過去的難關,但部署到哪裡成了大問題。菲律賓、韓國、日本都無意為了台島而主動成為美中衝突的前沿。

在烏克蘭戰爭中,美國也痛苦地發現,當年的「民主兵工廠」已經墳頭長草了。烏克蘭每天需要2萬發炮彈,美國的產能是每月2萬發炮彈。「標槍」、「毒刺」導彈的庫存見底更是尷尬的現實。美國還在謀劃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哪一天「愛國者」導彈也庫存告急,應該是不奇怪的事。

在太平洋的另一邊、台島的門檻上,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遠沒有開足馬力進行軍工生產,但像二戰年代的美國那樣轉產軍工的潛力顯而易見,也使得美國不寒而慄。難怪在烏克蘭戰爭初期,美國最緊張的就是中俄之間「上不封頂」的關係可能包括向俄軍提供裝備彈藥。中國出於自己對戰爭性質的判斷和國際責任,在俄烏之間保持中立。但美國明白,中國不是迫於美國的壓力,中國改主意也是一念之間的事。

美國依然擁有核優勢,但除了確保互相摧毀,美國的核優勢並不能轉化為「美國勝利、中國戰敗」。沒有人為了互相確保摧毀而發動世界大戰。這也使得美國的戰爭選項越來越狹窄。

在地緣戰略層面上,台灣是第一島鏈鎖住中國崛起的門鎖;在經濟戰略層面上,台灣的芯片工業是中國經濟轉型和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起跳板;在國際政治層面上,「丟失台灣」也意味著美國對盟國承諾的不可靠。這些都是動搖美國霸權根基的。

但中國崛起既不從收回台灣開始,也不會在收回台灣結束;中國經濟轉型或許可以得益於台灣芯片工業,但並不依靠台灣芯片工業。中國一定要收回台灣,其中的歷史、文化、政治、軍事動力就不用多說了。沃土也好,焦土也好,台灣是一定要收回的。

在台海,直到90年代台海導彈危機,美國對打退解放軍的跨海進攻有信心,擊退不是公開的戰略,但在台海的「戰略模糊」正是對擊退戰略的暗示。過去20年來,解放軍的實力越來越強大,美軍在台海贏得常規戰爭勝利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實際上在西太平洋的強大存在都越來越受到威脅,美軍越來越退居第二島鏈了。F-15從嘉手納撤出,B-62轉赴北澳洲,都是例證。

前些年美國的空海一體戰和第三次對消是美國對華戰略開始了從擊退向報復的轉變,現在,美國戰略界已經在認真討論焦土戰略了,這是對美國實力和利益的寫照:既沒有能力在台海贏得常規戰爭,又不能對中國實行有意義的報復而不玩火自焚,更不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不是說解放台灣會輕而易舉,值得認真去做的事情從來就沒有輕而易舉的。

有意思的是:美國的戰略思維沒有考慮台灣人是怎麼想的。

毋庸諱言,台灣存在不小的拒統勢力。他們拒絕和平統一,但對於靠自己的力量拒絕武力統一根本不存幻想。不僅沒有信心,根本就是直接躺平。他們拒統的希望在於美國在台海採取擊退戰略,而且必須是輕易擊退解放軍的打擊和進攻。他們連報復戰略都不能接受,因為那意味著徹底打碎台灣的罈罈罐罐。

這曾經是貌似有道理的期望,但現在已經明顯靠不住了。不僅靠不住,美國還在加緊從台灣釜底抽薪,逼迫台積電為首的芯片工業把產業基地向美國轉移就是開始。當然,現在只是「要求」台積電在美國建造最先進的5nm(據說要升級成4nm)和3nm芯片製造設施,並帶上配套的工程師和管理人員。

不管從芯片科技和經濟來說,還是從地緣政治來說,台積電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張忠謀對全球化終結的傷感應該是真心的。

台積電

從馬歇爾計劃開始,美國就踏上了全球化的不歸路。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復興不僅體現了「美國制度優越性」,更是價廉物美進口替代的開始。這不是美國助人為樂,而是因為資本逐利的本性,是亞當斯密開始的市場經濟使然。

在「讓利」的同時,美國人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成本顯著降低,美國財富極大增加。美國的全球化當然是在美國控制下的有序轉移,美國依然掌握科技方面的軟供應鏈,在製造業的硬供應鏈方面,也保留了高端製造業和龍頭製造業。全球化的製造業和供應鏈在美國控制的全球金融供應鏈的調度下,繼續在美國控制之下。美國不擔心喪失對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科技領導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積電脫穎而出,還因為中國崛起而左右逢源。

但幾十年全球化下來,美國吃驚地發現,中國在製造業的硬供應鏈方面牢牢佔據了世界的「中場」,在科技的軟供應鏈方面也日拱一卒,不知不覺之間也把美國趕上了孟良崮。依靠全球化坐收漁利的美國擔心了,因為美國供應鏈已經高度全球化,把台灣變成焦土是一個問題,美國也沒有芯片了是另一個問題。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是把台積電的前沿和核心產能遷往美國,這樣台島焦了給中國添堵,但不給美國添堵。

因此,美國要重建製造業,以鞏固領導權,其中的關鍵就是把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甚至還有把台積電關鍵技術人員撤離台灣的傳聞。於是,台島成為廢土就不是美國考慮的問題了。

通過頂級芯片重建製造業是與里根「涓滴經濟學」(trickle down economics)相似的思路,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今天美國的經濟困境和貧富懸殊的根源正是在於「涓滴經濟學」,「涓滴式製造業重建」的命運不會更好,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

芯片是台灣經濟的支柱,也是台灣拉住美國的籌碼。在戰爭時期把台灣變成焦土已經夠傷心,在戰爭還沒有發生時就把台灣變成廢土,這就是絕望了。

台積電的前沿和核心產能即使只有部份遷往美國,也構成對島上同類產能的威脅。頂級芯片的市場是有限的。美國可以隨時用一紙禁令規定需要特許才能向大陸銷售芯片,島上的台積電和亞利桑那的美積電一起申請,誰更有希望得到批准?

要是島上只留下陳舊產能,台灣的芯片經濟還有多久能蹦躂?台灣的芯片人才鏈還有多久能維持不斷裂?

這不僅是台積電的問題,更是台灣的問題。要是台灣經濟乏力,對美國就更沒用,自身更沒有抵抗「武統」的底牌,美國也更沒有援救台灣的興趣。

在這樣的情況下,「急獨」勢力會受到抑制,這其實就夠了。

台灣問題的危急之處在於島內「急獨」和島外反華勢力合流,試圖用既成事實幹擾中國的統一大業。但「急獨」也未必願意主動把台島變為焦土,更不願意在戰爭沒有到來的時候就把台灣變成廢土。不管是焦土還是廢土,在台灣都是不得人心的,美國承諾的變質更是對「急獨」的最大抑制。沒有美國對台灣安全和福祉的承諾,「台獨」根本不成議題。

壓制住島內「急獨」的衝動並不等於開啓了和統的直通線,但這是和統的必要條件。

中國還在繼續高速發展中。這個高速不可能與90-00年代相比,畢竟基數高很多了。繼續發展也和90-00年代以外貿拉動為主在本質上不同。

西方發展與中國的外貿從來談不上「出於善意」,說簡單點,就是「貪圖便宜貨」而已,並順帶影響中國的政治改革進程。中國製造擠佔的都是西方不想留存的低端產能。但隨著中國製造在質量、技術水平上日拱一卒,「便宜貨」依然物美價廉,但也不再只是低端可替代商品,而是穩居主流市場的「中場」,上接LV、愛馬仕,下接一元店。

更加令西方憂心的是,中國在西方工業供應鏈里也佔據了類似的位置,甚至在軍工供應鏈里都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而不僅是消費品供應鏈。即使在西方很不願意放棄的領域,中國製造也在全方位地擠佔西方製造業。

在政治和文化上,中國也沒有如西方所願,全盤西化。不過這未必是西方敵對的主要原因,日本在政治和文化上可算對歐美百依百順,但在日本製造如日中天的80-90年代還是被一頓痛打。

在可預見的將來,歐美依然是世界經濟重鎮,但只是存量中心;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的第二中心,而且是增量中心。歐美作為存量中心,發展空間有限,容量更是有限,中國製造能夠佔領的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應佔盡佔了,繼續擴大份額必將遭到強烈抵制。中國增量的主要來源必須轉向內循環和一帶一路。這既是中國製造駕輕就熟的段位,也恰好是發展空間和容量都大得多的市場。

11月23日,滿載家電產品的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等待發車

與此同時,歐美的存量市場還繼續高度依賴中國製造,不管是直接出口,還是借道越南、印度的間接出口。也就是說,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在存量得以保持的情況下,正在拓展新的增長空間,繼續可持續發展是有保證的。

即使人們很焦慮的芯片工業,也不存在「天賜特權」。在中國市場的需求、投資和時間的作用下,美國的封鎖必將瓦解,因為美國的技術領先也是在需求、投資和時間的互動中建立的,而離開世界最大市場中國的需求和盈利反哺的投資,美國領先只可能弱化。這需要時間,但中國不急。

換句話說,兩岸力量對比繼續在向大陸方向傾斜。一旦抑制住島內「急獨」的衝動,在不太遠的將來,不管是由於美國抽血,還是大陸替代芯片經濟,台灣的廢土化是注定的命運,最好的期望就是避免焦土。

這是和統真正可談的時候。一旦踏上了這條路,就是不歸的陽關大道。■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