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去了東南亞

盧克文

馬來西亞每月的廢塑膠入口量,由2016年的2萬噸飆升至2018年頭的11萬噸

《南方週末》四天前報導了洋垃圾湧入東南亞的現象。

根據這篇文章的描述,在中國明令拒絕洋垃圾流入後,東南亞成為了洋垃圾新的填埋場,這些垃圾主要去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由於中國從2017年明令禁止洋垃圾,2018年東南亞國家的廢塑料進口量較2016增長了171%,總量由83萬噸上升到了226萬噸。

原先在中國生存的可再生資源的公司,也紛紛跟著洋垃圾去到了東南亞國家,「像看到金礦一樣」一擁而上。

中國在禁止洋垃圾後,東南亞各國也跟風發表過各種措詞嚴厲的聲明,不願意接受洋垃圾進入自己的國家,杜特爾特以他素來粗獷的方式說,「要把垃圾倒在加拿大美麗的海灘上。」

不過,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根據北師大全球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顯強的說法,東南亞從2016年到2019年,廢銅、廢鋁、廢鐵等貨物的進品數量一直在增長。

在馬來西亞巴生港,來自美國、英國、澳洲、日本的垃圾源源不斷地進入這裡,1.7萬噸塑料垃圾曾淹沒了巴生港仁嘉鎮,這些塑料廢物只有9%是真正可回收的,12%要被燒毀,其餘的則被倒到海洋裡,或者就地填埋。

我在日本京都旅遊時,發現這座城市乾淨得不像話,後來明白,在這些發達國家乾淨的背後,是日本、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的垃圾都打包發往了中國,中國禁止後,這些垃圾就流入了東南亞。

一名菲律賓男孩靜靜看著垃圾焚燒

發達國家以16%的人口,產生了全球34%的垃圾,再把垃圾傾倒進發展中國家,還算是對他們的一種恩賜。

當富裕國家的人走到發展中國家,捏著鼻子嫌棄這裡臟亂差的時候,從沒想過其實這也有他們的一部分原因。

如果拋棄道德層面,只談經濟層面,其實發展中國家,也確實需要發達國家的垃圾。

按塑料行業人士的說法,像給市政做水管的再生塑料高密度聚乙烯,四五年前中標價是13000-14000元一噸,中石化當時的PE原料是12000元一噸,一噸的利潤是200元,生產一萬噸才賺200萬,而這種企業已經是行業內的中型企業了。

為了賺錢,只好從國外的廢舊塑料想辦法降低成本,這些原料的純原料性能要高過國內中石化的原料,粉碎加工成顆料後,各項指標基本與國內的純PE原料差不多,同樣也能做管材,價格能控制在8000元一噸左右。

簡單點說,國外的塑料質量好,就是別人不要的垃圾,我們以前也要撿回來當寶。

進口廢銅廢鋁也是同樣的道理,甚至回收發達國家的垃圾廢金屬,比開礦造成的污染還要小一點。

工業產業鏈落後,只能吃人家的殘羹剩飯,就算是垃圾也只能收了。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為了加入WTO,給全國人民提供就業,美國對我們提出了各種苛刻的條件,其中有一條就是我們必須無條件接收發達國家的塑料及進口垃圾。

1990-2000年左右中國農村的凋蔽,沒有經歷過的人不可想像,大把年輕人無所事事,極容易造成社會動蕩,農村可怕的失業率逼著我們答應了美國的條件。

雖然會污染環境,洋垃圾的分撿也會降低一些企業成本,還能提供就業,這些洋垃圾最早發到中國是免費的,倒找中國人50鎊一櫃,後來中國人都來要,反而花錢買洋垃圾,再用廉價的人力成本搞定分選、破碎、清洗、造粒等環節,從中小賺一筆,中國最大的改性塑料公司金髮科技股份就是這樣發家的。

東南亞國家今天收洋垃圾是一樣的原因,一噸廢塑料的進口價格只有他們塑料原料價格的三分之一,算上其他成本,也只有原料價格的一半,還能解決部分就業,總比菲律賓貧民窟的人去吃pagpag好吧。

為什麼中國從2017年開始禁止洋垃圾進入。

還是因為中國工業產業鏈升級了,不再需要這些東西,另一個就是成本問題,我們處理洋垃圾的人工成本、治理成本上升,開始超過了收益,只能禁止。

比如1990年代,一個洋垃圾處理鏈條上的工人一個月掙600塊,我們為了就業,就算污染環境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發展,但到了2017年,這個工人要4000塊,還不算土地成本、污染成本,完全划不來了,必須趕出去。

工人為什麼變貴了呢?只要國家的主力產業鏈升級了,主力人群收入就會上升,同時帶動服務業、邊緣人群的收入上升,你以前給500人家搶著幹,現在人家不乾了,人家有得選,看大門都比你這收入高,你只好加價到4000.

所以我反反復跟大家說這個道理:決定民眾幸福的,是這個國家能不能提供高質量的穩定就業。

一個國家有沒有優質產業鏈,決定了國民的工資收入,而收入,直接決定國民的生活質量。

我還是拿印度來舉例吧,因為前前後後寫過五六篇關於印度的文章了,現在我們也基本將印度的一些大概情況摸清楚了。

印度每年有300萬左右的大學生畢業,就算水平差一點,其實已經形成了很不錯的人才架構。

但是印度一直發展不起來,核心原因就是做不到中央集權,沒有辦法給工廠提供土地,也沒有辦法給基建提供土地,因為他們的《土地法》保障私有地主的利益,修個高鐵一家一家談下去簡直沒完沒了,只要政府態度一嚴厲一點,反對黨國大黨就搞道德綁架,說政府無視窮人的利益,是反人民的黨。

中國現在人力成本上升了,部分低端產業鏈很想去印度開工廠,就這點破事都搞不起來,一塊工廠地皮都批不下來,怎麼建廠?沒有路,怎麼把貨運出去?

印度連低端工業鏈都無法承接,人民當然活得痛苦,各種妖蛾子滿天飛,各種奇葩新聞時常發生,都是窮逼出來的。

貧窮才是萬惡之源,幹掉貧窮才是政府最應該做的事情,民眾最需要的是國家搞定優質產業鏈,而不是西方國家宣傳的那一套民主模式。

一人一票聽起來非常美好,但開車上路還需要駕照,安個電線都要電工證,國家大事這麼嚴肅專業的事情,為什麼要讓對國家大事並不知情的普通民眾一人一票決定?

甚至我也極度懷疑無限制的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有他的好處,確實能形成監督,但言論自由發展到最後,受益最大的一定是把持渠道的少部分文人和媒體,肯定不會是普通民眾。

我寫下這一段一定會讓中國的自由派非常憤怒,但事實擺在眼前,事實勝過一切雄辯。

中國的輿論圈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你只要不是吃政府這碗飯的,你就不能肯定政府的成績,你就只能批判政府,顯得你獨立清醒,否則你就是巴結強權,哪怕政府做對了也不行,強行搞道德綁架。

就像春上春樹說什麼「在雞蛋和石頭的較量中,我永遠站在雞蛋這一邊。」

聽起來非常英雄主義,本質上就是個槓精,根本不講道理,你至少要分清楚雞蛋和石頭誰對誰錯再說行不行?如果雞蛋是個無賴潑皮,你也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站在雞蛋這一邊?

印度這邊就是被西方民主制度和政治正確綁架了,莫迪要是能痛痛快快划地給韓國工廠,痛痛快快划地給日本高鐵修路,以他們那每年300萬大學畢業生的潛力,印度經濟早就爆炸了,什麼種姓制度城鄉矛盾貧民窟現象,也一定會被發達的經濟衝得七零八落,要是能解決,印度早就在研究產業升級了。

就這點破事,搞了七十年了還搞不定,是因為總有人打著窮人的旗號,乾著坑害窮人的事情。

提升整個國家的產業鏈,讓全民富裕,才是大愛,關心某一個受害人,是小愛,可以理解,但不要刻意放大,在大愛面前,小愛該讓路就讓路,別TM婆婆媽媽的。

有了優質產業鏈國民才會幸福,沒有奪取到優質產業鏈,談什麼都是在欺騙國民,無非就是各黨派許諾多發點福利流利上台,根本不管國家債台高築隨時破產。

民眾最需要的是什麼?是國家產業鏈上去了,大家可以綁定在優質產業鏈上,都生活得更好一些。

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西方宣傳的:一民主就幸福。

東南亞現在確實越來越像是中國經濟的下水道,不僅黃賭毒過去了,歐美日韓的洋垃圾也過去了。

說穿了就是自己不爭氣,活在世界產業鏈的底層,只有源源不斷地陷入被迫害的怪圈。

菲律賓曾經有那麼好的機會,最後還是把自己的國家折騰成這個樣子,還是頂層設計出了問題,不知道抓緊時間升級國家的重要性。

好消息是,隨著中國帶頭,東南亞國家也從2021年開始陸續加強了對洋垃圾的管制,導致發達國家居然開始反省自己了,主動在自己國內開始建垃圾處理設施,中國部分可再生能源公司也過去到那邊建廠。

不過我個人懷疑東南亞應該是摁不住洋垃圾入侵的,畢竟在現階段,洋垃圾對他們來說,是收益大於損失的,只要有錢賺,就一定有人冒險乾這行。

棍棒打不死經濟規律,誰不努力不爭氣,上天就會時時刻刻地處罰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