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驚變24小時,美國的舉動實在不同尋常!中國躺槍

無影刀

果然,美國第一時間出頭了!

緬甸驚變,世界震動,事態仍在急劇發展之中,遠未明朗。美國的干涉性表態,並不讓人意外,但人們同時對美國在緬甸事變中能起到建設性作用絲毫不抱希望,反而覺得它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相對而言,大家更關心美國表態之後的實際行動。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的制裁和干涉已經在路上了,它們將如何影響緬甸事態的發展,牽動人心。

緬甸是中國山水相連的鄰國,美國對緬甸的行動,自然也受到中國人的高度關注。

1

14個小時內,美國政府圍繞緬甸事態發了三份聲明。它們分別來自白宮發言人、國務卿布林肯,以及拜登本人。

白宮發言人專門指出了這一點,並說這代表了美國政府「有序」。

白宮和布林肯先後要求緬甸軍方「糾正行為」,釋放被扣押的人。

拜登最新聲明則再次強調了「民主」,稱緬軍方行動「是對緬甸的民主和法治過渡的直接攻擊」。拜登威脅,會考慮對緬甸施加新制裁。

拜登還說,「美國注意到在這個困難時刻與緬甸人民站在一起的人們。我們將同我們在整個區域和全世界的夥伴一起,支持恢復民主和法治。」

美國政府並沒有直接表明美國和緬甸人民站在一起,而用了上述句式。美媒的這個疑惑讓中國躺了槍,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說法是要傳達訊息給中國,是給中國施壓。

白宮發言人對此不置可否。只是說,這是對該地區所有國家發出的信息,他們要考慮如何「適當回應」。

這顯然是在向非西方陣營施加壓力。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的聲明在用詞上也耐人尋味。提及緬甸時,它們交替使用了「Burma」和「Myanmar」,在聲明標題上,無一例外用的都是「Burma」。

它們雖然都指緬甸,但卻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場。「Burma」是緬甸在1824-1948年處於英國殖民地時期的名稱。

所以,「Burma」在國際政治中,有強烈的殖民主義色彩。

昂山素姬一度使用「Burma」,當時的政府認為那是挑釁,要求她停止如此稱呼緬甸。

1989年,緬甸軍政府改將國名英文改為「Myanmar」,並解釋「Burma」還帶有種族主義色彩,因為它只代表了緬族人,而忽略了其他100多個民族。

2011年希拉里以國務卿身份出訪緬甸,「Burma」和「Myanmar」都沒有提,而是稱之為「這個國家」。2012年奧巴馬出訪時,跟昂山素姬說話時用了「Burma」,和時任總統登盛會面時,則改稱「Myanmar」。

不同的詞,就是不同的立場。

美國顯然是知道這兩個詞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涵的,聲明中交織使用肯定是刻意的。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白宮發言人爭辯說,美國官方使用「Burma」來稱呼緬甸,只不過有時候出於禮貌採用「Myanmar」。

無論怎樣,這都是對緬甸的冒犯,或許,是一直以來的冒犯。

2

即使威脅要對緬甸實施新的制裁,但美國政府遲遲沒下「政變」的定性。與此同時,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也沒有在官方聲明中使用這個詞。

不過,英國和歐洲領導人卻篤定地給這次事件貼上了「政變」的標籤。在美媒的相關報導裡,「政變」也是毋庸置疑的定性。

美國官方的舉動實在不同尋常。

據說,這事在政府內部有很大爭議,以至於拜登政府裡「一片混亂」。但最終的定性如此「謹慎」,不是因為緬甸有多重要。

根據美國《對外援助法案》規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軍事政變或任何通過政令廢黜民選政府首腦的行為,美國就必須限制對那個國家的援助。

然而,縮減對緬甸的援助,會大大影響美國在緬甸發揮影響力。

根據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的數據,自2001年以來,美國對緬甸的援助總計2.16億美元,而其中高達1.75億美元來自USAID自己。

USAID稱,主要援助項目包括糧食援助、選舉支持和為民主機構提供的資金。

我們很難獲知這些錢在這三個方向上是如何分配的,但按美國的尿性,後面兩個項目的資金應該少不了。

還有,去年8月,美國駐緬甸大使館聲稱,美方為支持緬甸大選向相關組織和政黨提供了4600萬美元的援助。

這個聲明很快遭到打臉,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當時表示,沒有收到美方哪怕一美元的捐款。之後,緬甸25家政黨聯合發表公開信,要求美國透明地公開錢款去向。

所以之前的2.16億美元援助,顯然也是存疑的。

這些錢究竟去了哪?據美國一位民主黨議員說,美國對緬甸的援助的確沒有給政府太多,它們中的大部分流向了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組織。

至於這些組織用這些錢去幹了什麼,就是我們熟悉的戲碼了。

此外,美國一旦定性並斷供,也會讓自己的介入喪失轉圜空間。

說到底,不說「政變」,還是想要為之後可能的明火執仗、深入介入緬甸事態留下空間。

沒安什麼好心。

3

不願定性「政變」,美國政府還有另外的糾結。

他們擔心,一旦切斷對緬甸的援助,會將緬甸推向中國;但如果遲遲不定,置之不理,又違背了美國所謂「推動緬甸民主化進程」的承諾。

這些說辭背後,是美國想繼續深深紮根東南亞攫取利益,無論是經濟的還是地緣政治的。

一位東南亞專家說,拜登政府現在急於插手緬甸局勢,有很重要的一個考慮是,特朗普執政4年事事「美國優先」,也疏遠了東南亞。而拜登想要重振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緬甸局勢可能會是一個推行「民主政治」的抓手。

但這次,美國可能不會那麼順利了。

「美國對緬甸軍方領導層的影響力有限」,華爾街日報也看到了這點。

美國曾在1997年到2016年對緬甸實施過近20年的制裁,但如果再進行那種廣泛的經濟制裁,可能會有損美國在緬甸人那裡的觀感,而且也會明顯疏遠他們。

目前看,美國不會輕易這麼做。

還有一個現實是,美緬雙方的貿易往來相對較小。去年1-11月,美國從緬甸進口的商品額僅為9.69億美元,最大的部分是服裝和紡織品。這個數額在美國進口市場中排在第70位。

出口方面,2019年美國對緬甸的商品出口額是3.47億美元,在美國出口市場中位列115。

美國想在緬甸發揮經貿影響力,看來很難。

在「民主」和「人權」”的運用上,現在看來也並非是好時機。

一方面,美國對昂山素姬的認知在這些年發生了巨大轉變,也導致了美緬關係的變化。

昂山素姬上台前是西方眼中的「人權女神」,本來希望她上台後成為西方所謂「民主價值觀」在緬甸的種子。

但他們沒有等來預想的發芽。上台後昂山秉持了務實的路線,成了國家利益的代言人,沒有按照西方的腳本走。

在緬甸國內民族問題上,昂山素姬與西方有重大分歧,招致西方猛烈抨擊,昂山素姬隨即成了西方實現自身在緬利益的「絆腳石」。

如今,西方的「民主人權」在緬甸沒了抓手和代理人。

另一方面,這次緬甸局勢事出對大選結果的不承認,而美國卻也剛剛發生類似事件,導致1月6日的國會暴力事件。

顯然,民主實踐豐富的美國這次沒做出什麼好榜樣,美媒甚至都覺得,這為美國在世界上推廣民主與法治價值的時候,增加了難度。

此時滿嘴「民主人權」,緬甸人敢信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