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表明瞭中美關係足夠重要,但顯然也承受比較大的國內壓力。
當地時間2月7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對國家》欄目播出的對美國總統拜登的採訪中,拜登首次談及「為何至今尚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並就中美兩國關係進行闡述。
拜登表示,「至今還沒有契機對話,而不是不對話。」但他強調,在擔任副總統期間,與習近平有過24、25個小時的私下會晤,「我很瞭解他」。
目前,拜登已與北約主要盟國領導人,以及日澳韓等國領導人通話。而拜登何時與中國領導人,備受媒體關注。
「不是不想,是沒想好。」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用一句話概括對拜登講話的觀感,「沒想好說什麼,也沒想好怎麼辦。」
塑造強硬形象
在入主白宮兩周後,拜登政府開始就中美關係密集發聲。
「我們不需要發生衝突,但是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在7日CBS播出的採訪中,拜登如是表示,「我不會像特朗普那麼做……我們將專注於國際遊戲規則。」
拜登同時表示,自己非常瞭解習近平。拜登在2009年至2017年任副總統期間曾兩次訪華,並曾參與接待習主席訪美。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秘書長刁大明認為,拜登發言中的「不對抗」是對兩國關係一種理性務實的表達,但是「非常激烈的競爭」的修辭則明顯帶有對內塑造強硬形象的意圖。
「《面對國家》欄目的收視率不低,其名稱也暗含就國家大事向民眾進行說明的意味。」刁大明表示。
當地時間4日,拜登首次造訪美國國務院,發表上任以來首次外交政策演說。拜登在演說中聲稱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將直面所謂的「中國的經濟惡行」。但他也表示,將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準備與中國合作。
拜登在美國國務院首次就外交政策發表演講,副總統哈里斯出席。來源:AP
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劉亞偉認為,拜登明確了自己的對華政策會與特朗普不同,但與國務卿布林肯等人之前的講話相比,「並沒有什麼新意」。
進行壓力測試
北京時間6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中方敦促美方糾正一段時期以來的錯誤,同中方一道,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布林肯則表示,美中關係對兩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美方願同中方發展穩定、建設性的雙邊關係。他並重申,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一政策立場沒有變化。
但是雙方在通話後發表的新聞稿措辭存在差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GPS欄目採訪時對此做出回應。
根據中國駐美使館發佈的採訪實錄,崔天凱表示:我們從消息稿中看到的是美方強權的例證,而非榜樣的力量。言辭示強或是手段強硬都不是有效的外交政策,也不是外交的正確方式。美方顯然需要彰顯相互尊重,展現誠意和善意。
一面宣誓與特朗普拉開距離,一面繼續對華示強。這既是拜登對華政策中的兩面,也是拜登備受各方力量掣肘、位子還沒坐穩的反映。
美國對華民調顯示,新冠疫情以來美國人對中國持反感的比例達到近15年來最高。這與前任總統特朗普煽動反華情緒密切相關,也是美國反華勢力和華盛頓鷹派推波助瀾的結果。
刁大明認為,包括對華政策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在出台前,拜登都會進行「壓力測試」,以試探各方反應,適時進行調整。拜登的外交團隊很明顯有構想,但他們需要觀察自己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華盛頓主流和盟國接受。
「拜登表明瞭中美關係足夠重要,但顯然也承受比較大的國內壓力。」刁大明說。
沈逸也持類似看法,認為拜登的表態明顯受到國內制約。
「一方面,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優勢還不明顯,2022年的國會中期選舉是拜登不得不重視的國內問題。」沈逸表示,「另一方面,拜登明知美國內政外交領域諸多事務亟需大幅調整,卻沒有足夠的實力與威望去對進行大範圍的調整,反映美國內部政治共識的缺乏,以及個人的政治地位不強。」
迎合「政治正確」
但拜登的壓力測試,不僅針對國內。
北京時間5日晚,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由印度洋駛入南海。當天,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
據日本《讀賣新聞》8日報導,美方已與日澳印度三國進行接觸,商討舉行四國領導人網絡峰會的事宜,預計重中之重將是「應對中國」。日澳兩國均表達贊同,但會議能否順利召開還取決於在對華政策上與其他三國稍微保持距離的印度。
美日澳印四國框架被美國視為極具針對性的印太政策的基礎,此舉暗合拜登表達的「會有非常激烈的競爭」。
早前,布林肯在與菲律賓外長的通話後發表聲明,強調美國與菲律賓共同防禦條約的重要性,以及該條約的適用範圍包含當菲律賓武裝部隊受到攻擊時。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表示,這是美國向印太地區各方傳遞的信號。
但中國致力於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而且對於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目標的定位,中國並非沒有預期。在沈逸看來,所謂的「非常激烈的競爭」,不過是一句符合美國政治正確的套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