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防部發布在官微上發布的消息稱,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此前發布消息:根據中印雙方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中印兩軍位班公湖南、北岸一線部隊於 2 月 10 日開始同步有計劃組織脫離接觸。
據環球時報2月12日報導,印度媒體是各種聒噪,有印媒報導稱「中方已撤回超 200 輛坦克」,「撤軍速度超出印度軍方預料」;也有拉胡爾 · 甘地這樣的反對黨領導人抨擊莫迪政府「把領土割讓給中國」。不過甘地的言論引來印度網友指責,有人說,「印度人民不相信他」,也有人說他「除了罵人,什麼也做不了」。
印度媒體的聒噪說明印度從政府到社會輿論都處於一個非常敏感和焦慮的狀態,中國社會輿論則非常穩定,大家也就是把這事當個消息看,關注的人主要是關注國際時事和新聞的人,大部分人對這事都是無感的。說得直白一點,沒有人會認為印度能把中國怎麼樣,而中國真正的對手也不是印度,所以印度是在「舉國之力」來對付中國,在邊境屯兵號稱二十萬,而中國則是舉重若輕。
當然,中國的舉重若輕是靠實力支撐的。
一方面,中國的工業能力讓中國可以輕鬆應對印度,中國不但在邊境部署了大量火炮、裝甲車等重武器,真的出現衝突,印度是要吃大虧的。而且,中國具有地利優勢,向前線補充兵員和做補給都比印度輕鬆的多。
另一方面,中國在前線的條件比印度要好得多,不但中國士兵的棉衣比印軍的好得多,營房條件更是比印度強太多太多,還有去年我們已經解決了4000米以上高原的打井吃水問題,總之中國士兵在前線對峙的條件遠非印軍可比。
基於上述,這個對峙,印方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中國則是彈指一揮間,這是雙方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決定的。面對如此強大的中國,中印領土爭端印方當然是極其焦慮的狀態。而且,印度不但對中印爭端領土有不切實際的覬覦,還對周邊小國有不切實際的覬覦,這些都因為中國的實力而被遏制。
事實上,就在幾天前印度高官還就對峙放狠話,結果還沒幾天就決定妥協撤軍了。這次對峙,從時間上看已經大半年了,印度也扛過了大半個冬天,為什麼突然就願意妥協撤軍了呢?最根本的原因有四:
一、印軍真的扛不住了
中國並不想與印軍搞什麼對峙,是印方為了表現強硬才向邊境調兵一二十萬,並且在最不利印度的地方與中國搞對峙。然而,現實情況是,印軍棉衣供給都存在問題,更沒有像中國那樣的溫暖營房,後勤補給也跟不上,對印度消耗極大。
事實上,印度連補給線都穩定不住,一方面是補給線路的路橋出現垮塌事故,另一方面還有地方武裝的襲擾。日前,印軍補給物資被叛軍武裝頻繁騷擾、劫掠的報導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印軍的對峙前線已經出現了數萬印軍士兵補給告急的情況。
後勤補給跟不上,沒有足夠物資,讓前線的印軍如何扛得住?硬着搞,若非出現大量的傷亡,就是可能出現兵變。事實上,之前也有報道稱有印度士兵被凍傷凍死。
雖然,冬天過去了大半,但現在4000米的高原夜間氣溫依然非常低,在後勤補給跟不上的情況下,再堅持下去對印軍來說無疑是災難。現實逼着印方不得不考慮撤軍,而之前的虛張聲勢,也不過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談判籌碼而已。
二、印度國內屋漏偏逢連陰雨
現在的印度國內非常慘。
一方面,印度疫情並沒有實質性緩解,雖然最新確診數降到了每天1萬,但總確診病例已經超過千萬,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印度新冠感染人數甚至可能超過3億。是否3億不好說,但印度的疫情顯然要比數字顯示的嚴重得多。考慮到印度的衛生條件,印度的疫情不是短期內能夠有效控制的,疫情對印度政府的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印度經濟2020年萎縮了7.5%。萎縮7.5%意味着,過去一年多的增長被抹平了。但對印度來說,這並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是因為經濟萎縮帶來的大量失業,以及因失業而引發的嚴重民生問題。民生問題會引發民變,這也是最近印度局部地區出現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和暴力衝突的根本原因。
然而,印度的遭遇顯然不止這些,過去一段時間的天災、人禍都是不斷的,譬如就在幾天前,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查莫利地區的一處水電站就因附近山上的冰川滑落,造成潰壩,導致在事發現場附近施工的100人至150人喪生,另外還有上百人失蹤。這種事故,其實既是天災,也是人禍,人禍的根本原因就是印度各種工程的質量太差。然而,無論什麼原因,最終這種事的發生,都是對印度政府的巨大壓力。對莫迪政府來說,也的確有點撐不住了。
三、拜登政府沒有給印度什麼支撐
印度為什麼在邊境挑釁中國?除了自身焦慮的原因外,就是想獲得美國的關注,從而與美國在戰略上進行勾連。一方面,狐假虎威試圖把中印領土爭端的壓力穩住,迫使中國接受事實;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印太戰略和美國的力量聯合,從而在戰略上遏制中國,降低自身的戰略壓力。
不過,在拜登上台的這一段時間裡,美國並未對印度展現出特別的熱情,直到2月8日才與莫迪通了電話。拜登政府的這種態度,實際上是讓莫迪心裡沒底的。在這種情況下,莫迪放慢節奏從地緣政治上來說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事實上,從時間節點上來說,拜登與莫迪2月8日通話,雙方2月10日就達成了前線脫離接觸的協議。之前雙方已經達成了協議為什麼一直沒撤?印度就是在等美國的態度,實際上2月8日的通話,莫迪並沒有得到什麼特別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決定與中國達成脫離接觸的協議就不難讓人理解了。
四、印度想緩一緩擇機再來
肯定會有很多戰友關心,印度這次脫離解除之後還會不會再來?其實結論很明確,一定會!原因也很簡單,中印領土爭端還在,中國的實力與印度的實力差距正在加速拉大,美國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還在,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當然想狐假虎威保住自己控制的利益,當然希望借美國之力遏制住中國。這一切都還在的情況下,印度在邊境挑釁的邏輯就一直存在。而且,考慮到印度的民粹主義在增強,印軍的不知天高地厚,以及印軍利益集團藉助中印邊境爭端獲取利益的一貫做法,中印邊境爭端在未來一些年還會進一步升級。
現在,之所以撤了,是因為現實條件和政治環境都對印方不利,在4000米的高原上堅守已經不符合印方的利益,與其這樣消耗,不如退一步再等機會。未來,一旦印方認為挑釁中國可以獲得利益,或者印度軍方有了需要,挑釁可能隨時會來。
對中國來說,由於戰略壓力在東南而非西南,所以我們並不希望與印度爆發衝突,印度只要不過分,中國就會禮讓三分。對中國來說,在西南就是底線守好,只要能做到印度挑釁就讓其吃點虧,就最符合中國的利益。至於中印的邊界爭端問題,留着後邊慢慢來解決,反正時間在我們這邊。
可以預見,未來美國打壓中國的力度還會增強,中國東南的台海是最可能迫使中國出手的地方,那麼穩西南,把博弈的力量放在與美國角力的東南,符合中國的國家戰略利益。
在這裡也奉勸印度,不要觸霉頭,因為如果印度真的戰略誤判,認為自己可以越線,那就大錯特錯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印度真的越線,一定會遭到中國的迎頭痛擊,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是不容挑釁的,哪怕中國戰略重心在東南,但任何國家的越線都會遭到中國的強硬反擊!印度,承受不起中國的重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