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空襲敘利亞,傳遞出3個明確信號!

縱橫十

拜登上任後,發布的首個軍事命令居然是對別國的軍事打擊。

拜登於25日下令,空襲了敘利亞境內受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造成17人死亡。

美國國防部對此進行了回應,表示是為報復本月15日駐伊拉克美軍與聯軍遭到的火箭彈襲擊。

美國官方的回應應該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它所刻意迴避的東西往往更接近事情的本質。

就作者看來,本次對敘利亞的空襲應該有如下3個目的:

一是重塑美國

中東是「世界心臟」,也是美國傳統的戰略核心區。然而,特朗普時期的美國,對中東似乎興趣不是特別大,他更大的興趣在於使用經濟手段來讓「美國再次偉大」。

雖然特朗普也有過暗殺蘇萊曼尼、伊朗核科學家等手段,但多局限於「反恐」層級,他對於在中東使用軍事、政治手段塑造美國似乎興趣不是特別大,於是造成了一個相對態勢:特朗普時期的美國,俄敘伊一方在中東「稱強」!

如今拜登的這次空襲,既是在打擊敘利亞,也是在打擊伊朗,也有一種針對俄羅斯的隱含意味——美國回來了。

由於美國官方明確表示,這是對本月15日襲擊駐伊拉克美軍及聯軍的回應,也在向全世界的美國盟友傳遞信號,美國有能力保護盟友,收此達到收拾人心、聚合盟友的效果。

不僅僅是針對敘利亞境內的空襲,本月23日晚間,美國再度向西太平洋試射了一枚射程7000公里的洲際導彈,這也是拜登上任的首次發射…,美國近來的一系列動作,其實都是在重塑美國,也向外界傳遞出信號——美國不再是特朗普時期的美國,原來的那個美國,回來了。

二是「賞以罰伊」

拜登曾明確表示,會重返「伊核協議」,然而美伊雙方的談判卻未取得進展。

伊朗方面,不斷開除自己的條件,比如要美國先解除制裁,又不時表示將鈾濃縮提高到20%、60%之類的,甚至還「提醒」美國時間不多了。

顯然,美國對伊朗的這些條件是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美國本次打擊雖然是在敘利亞境內,但打擊的對象卻是受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實際上也就是在針對伊朗。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是前兩天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剛通完電話,美國就發動了軍事打擊,而打擊敘境內受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一直是以色列在幹的事情,於是不排除本次打擊是美以之間的一次合謀,美國也藉此傳遞出對以色列的保護。

三是拜登完成「軍火業績」

美國建國200多年,其中只有16年未發動戰爭,歷任美國總統都會在任內發動戰爭,主要原因就在於美國的總統們必須要完成軍火業績,不然軍火集團就會不高興。

特朗普會下台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從資本角度來講,在他任內未發動戰爭,未完成軍火業績,這讓美國軍火集團非常不高興。

拜登如果不積極完成軍火業績,一旦令美國的軍火集團不高興了,他的總統大位恐怕也不會太牢固。

理解了癥結所在,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如果拜登治下的美國還會搞出更多軍事動作,就不必意外。

最後,再說3點:

一是此後美國有可能會惡化一些地區關係,以聚合盟友

當今美國,由於人心散了,隊伍也變得不好帶了。不排除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美國通過惡化部分地區的關係,來加強盟友對美國的安全依賴,以達到聚合盟友的目的。

比如,通過惡化中東關係,來聚合中東盟友;通過惡化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來惡化歐洲安全,從而聚合歐洲盟友;

二是看到了「叢林世界」的無奈

美國、以色列這樣的國家,科技水平高,軍事力量強,天上的飛機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想打就打,自己還能毫無損傷。

對於敘利亞這樣的國家,卻是「有國無防」。自己的領土上不但軍閥割據,並且列強橫行。自己的天空能被人隨意洞穿,別人想打就能打,這也是非常令人悲哀的一點。

想到這裡,突然想到了百年前的中國,幾分唏噓;再看看如今中國,卻又感到幸運。

三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強大邏輯」

本次襲擊中,美國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邏輯,美國是在保護自身、保護盟友。

試想一下,美國入侵別國(伊拉克),跑到別人家裡賴着不走(伊拉克美軍基地),並且是伊拉克多次要求美軍離開,就是不走;當美軍被人襲擊後,一個侵略者在別人的家裡說保護自己,多麼強大的邏輯。

本次襲擊,連美國人自己都說違法,比如美國聖母大學法學院教授奧康奈爾就明確表示,只有當本國遭受攻擊,對發動攻擊的國家進行反擊,才符合國際法。

拜登自己也於去年說,在國會未授權、美國民眾未同意的情況下,總統無權發動軍事行動。

另一個強大的邏輯在於,美國很多像奧巴馬這樣的戰爭販子,卻能得到諾貝爾和平獎,這是否意味着拜登的「和平獎」正在路上了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