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與伊朗簽訂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這段時間網上可以說是炒的熱火朝天。其實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其實並沒有正式公開,不過根據前期透露的消息,以及伊媒的報導,大致是中國持續大批量採購伊朗石油,並進行大量戰略投資,而伊朗方面則導彈用北斗,石油出口中國用人民幣結算等。而這份協議的戰略意義,網上各路大神也都解讀的透透的:能源供應保障、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突破、中國影響力正式進入中東等等。這份協議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以這份協議為標誌,中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抗衡美國霸權的開山之作。
為什麼這麼認為,我們可以從這份協議簽署的過程,以及遭遇的困難開始說起。
其實中伊協議,並不是最近才開始搞的。早在2016年,中國就已經開始與伊朗方面醞釀,只不過這中間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協議的達成遭受了不小的阻力。
出現了哪些問題?
最直接的是美國方面的干擾。2017年,特朗普上台,旋即撕毀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奧巴馬時代好不容易緩和的美伊關係,立即又回到對抗狀態。
按說這對中伊協議好事才對——畢竟這推動了伊朗方面向中國尋求合作的動力。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從中國角度來說,這其實也增加了它與伊朗戰略合作的顧慮:
一方面,這是幾千億的大單,簽訂以後,中國將對伊朗進行大量的戰略投資。美伊關係重回冷戰狀態,一旦真的爆發戰爭,中國的投資肯定就打了水漂。
另一方面,在美國嚴厲制裁伊朗的大背景下,中國跟伊朗玩的這麼大,肯定會嚴重觸怒美國——當時中美還處於鬥而不破狀態,中國可能也不願意僅僅為了一份生意,或者人民幣國際化,而在美國重點方向上跟它赤裸裸的對着幹,進而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就算後來特朗普搞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但畢竟這才是中美交惡的早期,當時中國想的主要還是盡量緩和關係,為將來留個地步,不要把關係搞到無法挽回的程度。
基於這些顧慮,中國雖然一直也在積極推動中伊協議,但是可能力度就沒有那麼大、態度也沒有那麼急迫,協議的內容也可能沒有現在這麼重的分量。
而伊朗方面也同樣如此。按說伊朗被美國幹到這份上,理應迅速向中國靠攏。但實際上,伊朗內部對中伊協議的阻力是非常之大的:
一方面,跟中國一樣,伊朗也對形勢緩和抱有希望——畢竟前面奧巴馬在位時,剛剛還解除了長達數十年的對伊制裁。雖然特朗普上台後翻臉不認人,但如果將來民主黨捲土重來,那說不定形勢就可以緩和。
跟中國一樣,當時伊朗也是把對美關係看的比跟中國合作更重要的。特朗普雖然胡求亂整,但大家都還需要時間觀望,希望對美關係以後能有改變。既然存了這個指望,就不能把形勢弄得太僵,一旦跟中國這個美國最大戰略競爭對手深度合作,尤其是用人民幣結算,動搖石油美元這個美國霸權的根基,那伊朗跟美國就真的再回不去了。
其次,中國的人民幣,在當時也並不是合適的選擇。當時人民幣國際化才剛剛嶄露頭角,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也沒到今天這種程度。這種情況下,用人民幣結算,是要冒很大風險的——畢竟美元才是唯一的世界貨幣,至於人民幣,基本上只能在中國使用。雖然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工業國,基本上也能滿足伊朗這種國家的所有外購物資需求,但畢竟中國國力遠不如美國,所以外部對人民幣的信用是缺乏信心的——萬一這個過程中中國被美國成功收割,人民幣狂貶,那伊朗就虧到姥姥家了。
這是經濟方面的。而在政治方面,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國,但畢竟在中東的政治、軍事存在感不強,不僅跟美國沒得比,也不如歐洲和俄羅斯。再加上中國一直奉行韜光養晦,甚少摻合東亞區域外的國際事務,所以它對中東局勢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伊朗是中東區域大國,在當地生存環境險惡,如果跟中國這麼緊密捆綁,惡化了對美關係的同時,卻無法從中國那裡得到相應的戰略支撐,這樣對它突破地緣困局有害無益。
結合這些政治、經濟因素,當時伊朗國內對與中國戰略合作的反對聲其實也是很大的。伊朗更希望通過歐洲的幫助和斡旋,來改善對美關係,改善自己的政治、經濟困境。就算美元結算被禁止,伊朗需要在外貿結算方面尋求美元替代者,它眼中最合適的對象也是歐元——畢竟後者綜合實力不遜於中國,跟美國更是盟友——政治上更安全,歐元的國際地位和信用,更不是初出茅廬的人民幣可以比擬的。
這就是中伊協議一波三折的原因。那麼現在,為什麼這份協議又簽成了呢?
說到底還是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中國經濟繼續實打實的穩健發展,而美國和歐盟卻都深陷債務和泡沫困擾,所謂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泡沫;尤其是新冠疫情一來,中美實力更是加速此消彼長,差距已經大幅縮小;另一方面,拜登上台以後,受制於國內外形勢,已經無法從方向層面改變特朗普時代形成的對華、對伊戰略打壓態勢,中伊兩國對美關係別說完全回到從前,基本上都沒有可能。
這種宏觀形勢,直接導致中伊兩國在處理與對方關係時的思路都發生了重大改變:
對中國來說,跟伊朗全面深度合作,本來就是極大符合中國利益的。以前要說有顧慮,無非就是顧忌美國——一則是擔心嚴重刺激美國,大大增加其對華敵意;二則擔心美國要是真把伊朗幹掉了,中國的投資得打水漂。
但現在不一樣了。美國現在對華戰略已經發生了質變,無論在台上的是特朗普還是拜登,是建制派還是民粹,都已經不可能再放過中國——甚至大幅度的階段性緩和不再可能。不管中國主觀上是否情願,它都必須面對中美走向對抗的趨勢。
這種情況下,中國無需再顧忌美國的想法。不僅無需顧忌,反而要想方設法增強自己的實力,幫助和支援美國的其他對手,讓它們在其他方向消耗美國的戰略資源,實現戰略牽制;而伊朗,無論是其豐富石油儲備、潛力頗大的國內消費市場(畢竟是中東第一地緣大國),還是它跟美國的敵對關係,都決定了它是最合適的戰略夥伴,而伊朗的石油,更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助力。至於美伊爆發戰爭導致投資打水漂,擱在以前中美關係緩和時,中國單純從經濟角度考量要多一些;但現在中美關係已經無可挽回的惡化,對伊合作中政治賬的考量就大大加重——而算政治賬的話,別說以美國美國現在的實力,已經打不起一場伊朗戰爭,就算它真敢打,中國也無所謂,反而很竊喜——畢竟這場仗真打起來,最後必然是一場PLUS版的伊拉克或者阿富汗戰爭,美國雖然滅伊朗政權很簡單,但肯定收不了場,最終就是陷入泥潭,國家將因此加速衰落,也無法抽調更多資源來打壓中國。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完全不必在乎對伊投入的風險。如果美國最後真陷入了伊朗泥潭,而無法在東亞全力投入,那中國的這些投資就算全賠光也沒什麼——甚至,中國現在幫伊朗把經濟發展的更好,他們反抗美國的實力和底氣就更足;將來如果美國真的要讓伊朗人步阿富汗、伊拉克人的後塵,他們對美國的憎恨,以及反抗慾望也就更強,進而讓美國在伊朗高原陷的更深。而如果美國不打伊朗,這個長期被封鎖的中東頭牌地緣大國,一旦在中國的幫助下恢復了元氣,那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就麻煩了。
所以,當不再顧及美國的態度,甚至以抗衡思路來處理中美關係後,中國與伊朗深度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價值,就大大提升了。
這是從中國角度來說的。而從伊朗角度來說,首先,跟中國一樣,拜登上台後的態度,也讓他們不再對美伊關係回到奧巴馬時代抱以希望。至於以前寄望的歐盟,這幾年更是加速衰落,新冠防疫更是比美國更糟。歐盟的衰落和混亂,更是加劇了歐元的貶值趨勢,所以伊朗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使用歐元結算本身,對歐盟的期待值都已經大不如前。
美伊關係已經回不到從前,歐盟又越混越衰。至於俄羅斯,政治和軍事上是可以提供一些支持,經濟方面完全沒法指望——而伊朗現在最急需解決的,就是經濟問題。而且,鑒於俄羅斯的國力也在不斷衰落,所以俄羅斯哪怕是政治、軍事支持,也是十分有限度的,並不足以幫助伊朗打破地緣困局。
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成為唯一的選擇,而且是最好的選擇。經濟上,中國是全球第一工業國,完全可以滿足伊朗所需要的幾乎全部工業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還可以完全消除伊朗石油出口的銷路——你能產多少我就能吃多少,就算美國壓力下,全球都不敢買伊朗石油,但只要中國敢買,伊朗就不愁沒有銷路;中國有越來越強的低端產業轉移和海外投資需要,伊朗這種國家完全可以承接;而且現在中國不僅經濟體量足夠大,而且經濟基本面相對最好——比美國都好得多,更別說已經亂七八糟的歐盟,這意味着中國在面對經濟危機時底氣相對最足,人民幣不僅不會貶值,還有長期升值的趨勢——所以改用人民幣為主要外匯儲備,相對最安全。
而在政治上,隨着中美關係的質變,中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美國盡量避讓,反而開始逐步採取抗衡思路——這意味着中國未來可以對伊朗提供更強的政治和軍事支持——像伊媒透露的伊朗可以使用北斗,這對伊朗軍事力量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而當中國對美採取抗衡態度后,隨着中國在伊朗大舉投資,實際上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中國保護伊朗的必要性——如果誰還想對伊朗發動戰爭,那等於是讓中國利益遭受重大威脅——全球第二大國的重大直接利益,即便是美國,也是要好好掂量掂量的,更何況中東其他國家。這等於是給伊朗在政治上增加了一層重量級安全保障。
當然,這種中國影響力的深度進入,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是伊朗與中國的深度綁定;由於雙方實力和處境的完全不對等,這種綁定中,伊朗對華的需求肯定遠大於中國對伊——這對於有強烈獨立意識的伊朗來說是很有些不情願的——這也是之前伊朗國內許多保守派持反對態度的重要原因。
不過形勢比人強,伊朗面臨嚴峻的經濟和地緣政治雙重困局,又被美國這個全球老大深度鎖定,這種形勢下,伊朗想光靠自己的力量擺脫困境,其實是根本做不到的。以前沒人救得了伊朗,所以它只能硬着頭皮死扛——但代價就是自己過得十分難受。現在,隨着東西方戰略態勢的變化,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戰略崛起的中國,它現在不僅有能力,也有動力來跟伊朗深度合作。在自身困境遲遲無法突破,甚至政權維繫都越來越困難的大環境下,伊朗接過中國的橄欖枝,其實是必然的選擇。
當然,這種合作,確實讓伊朗國內一些極端保守派感到不爽——畢竟看上去伊朗要付出很多東西,而中國似乎主要就是掏錢——而這些錢還是中國央行自己印的人民幣。
但實事求是的說,這並不是中國的主觀上蓄意製造的不平等,而是兩國實力、處境,以及延伸出的利益訴求不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畢竟就算中國現在對伊朗完全敞開市場,伊朗除了石油,也沒什麼東西可以出口給中國,更沒錢到中國投資;至於結算貨幣,人民幣也是伊朗的唯一選擇,你總不能要求大家用伊朗人自己都知道不靠譜的里亞爾來結算吧。至於衛星導航系統,這玩意伊朗自己又沒有,不用北斗,難道指望着美國的GPS不成?
所以這種合作,看上去交換條件有些不平等,但實際上,基於客觀現實,這是非常公平合理的。至於伊朗保守派的主權淪喪擔憂,其實也完全不必擔心。即便拋開中國的不干涉它國內政原則,作為萬里之外的東亞國家,作為被美國戰略鎖定的頭號戰略競爭對手,中國現在也沒能力去直接干預伊朗——這干預成了倒也罷了,一旦干預失敗,豈不是投資全打水漂?而只要不干預,鑒於伊朗的地緣和經濟困境,不管誰在位,其實都必然要跟中國深度合作。
所以,中國不大可能主動去影響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畢竟,一旦這份協議簽訂,一個穩定的伊朗,對中國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未來會不會生變?這個同樣不會。原因很簡單,中國在接下來25年裡,不大可能完全打破美國的美國的戰略壓制;伊朗也不大可能在短短25年裡,就強大到能夠徹底擺脫地緣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困境。這種宏觀大勢,決定了,中伊這份為期25年的全面合作是有足夠的政治和經濟基礎的,也是互利互惠的,是典型的合作共贏!
而中伊這份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協議,其實也能從中窺知中國未來的全球戰略思路。隨着中美實力的此消彼長,以及中美關係的質變,中國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過去韜光養晦,不直接改變國際格局的傳統做法;未來的中國全球部署,除了單純的經濟利益,中國也將越來越注重政治利益,通過全球範圍的政治合作,來抗衡美國組織的反華聯盟。
不過,鑒於中國的傳統外交思路,現實中被美國壓制的政治格局,以及自身的國情,所以中國的這種政治合作,並不會像美國那樣,以意識形態和政治強力驅動,而更多的是結合自身的經濟優勢,通過經濟層面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方式,在這個基礎上,來構建自己的政治朋友圈。尤其是那些與美國有重大利益矛盾,能夠有效牽制美國精力、消耗美國資源的國家,如果它本身還具備中國所需要的經濟資源,那就將是中國合作的首要對象。此外,那些原本是,跟着美國混飯吃,現在美國卻無法再帶着它喝湯,無法再給它更多利益和好處,這種國家,如果經濟上有跟中國合作的潛力,那中國也願意跟他重點合作,甚至通過前期投入,把這種建立在合作基礎上的經濟增長潛力給充分挖掘出來,從而在賺錢的同時,改變其政治立場。
總而言之,既然美國已經選擇了跟中國正面開撕,那咱們自然也就不必再客氣。當然,美國現在還是世界老大,是全球霸主,所以跟美國自身,咱們雖然也有亮劍的底氣,但不到萬不得已,也沒必要跟美國撕破臉,甚至有機會的話,做一些戰術緩和也未嘗不可。但兩國直接博弈之外的第三方世界,我們一定要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充分踐行開國偉人的那句名言: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現在的形勢就是,美國越來越不能帶給其他國家利益,而中國卻越來越能!所以,只要我們能將這種格局維持下去,那我們的路就會越走越寬,力量就會越來越大。等到攻守之勢異也,美國淪落為一個孤家寡人,那時候,所謂的反華,自然也就淪為笑柄!
而要維持這種趨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要越來越強大。只有我們越來越強,發展越來越好,我們才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利益,更多的市場,更多的機會!我們抗衡美國的努力,才會有越來越好的效果!
所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我們自己不鬆懈,少犯錯。勝利,就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