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從沒有過蜜月

九邊

最看不上的一種人,就跟棄婦似的,天天嘟嘟囔囔,感慨以前的美好歲月,痛苦於如今的江河日下。

這類人當中,最讓人鄙視的,是那種把國家關係私人化,把大國描述成瓊瑤小說裡的男女主人公,你儂我儂,充滿了愛恨情仇,講真,太low,沒法看。

國家之間最關鍵幾件事,其實就是利益(又分為長期和短期利益),威脅度(也分為現實威脅和長遠威脅),信任度(這個也是存在的,人們會根據長期博弈中以往的行為制定下一步的策略)。政治家不會拿着自己的國家的利益去做慈善,每一個動作都有利益訴求,看不懂這個很容易陷入小學生看電視的效果,不斷地問媽媽劇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現實世界裡,絕對好人和壞人都比較少,關鍵是屁股和陣營,比如沙俄出了名的不講理,但是在他的斯拉夫兄弟們看來,這個大哥是唯一的指望;英國誰都欺負,對誰都沒義務,唯獨對比利時,英國為了比利時甚至捲入了世界大戰,因為比利時是英國在歐洲的大門,它不得不這麼做。

而美國這個國家,在過去兩百年中整體也是奉行這個邏輯,不過相對體面一些,很少幹那種「損人不利己」的事,碰上傷天害理的事,能不做就不做,能讓利也讓點。

當然了,需要做的時候一點都不手軟,咱們經常說我們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不是充話費送的,美國橫跨兩洋的領土那更不是贈品,也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甚至現在的美元、軍事、政治地位,也是軍人們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打出來的,美國建國以來基本上就沒停止過各種對外對內戰爭。

1、中美第一波合作

跟中國的關係就更是這樣了,我在《那個基辛格到底是幹啥的?》就講清楚了中美建交的歷史淵源。

中美的這一波合作始於1971年左右,當時整個西方國家都準備好要跟中國合作了,加拿大1970年就跳出來承認了北京政府。1971年的一次聯合國大會表決中,美國提了一個試圖保住台灣在聯合國地位的法案,遭到了整個北約盟友的反對。後來中國加入聯合國那次投票,整個北約也都是贊成的,大家已經準備好做買賣了。所以我一直說,利益是超越意識形態的。

在這個背景下,「反共」幾十年的尼克松被迫開始重新思考中國的地位。那些年中國儘管有點背,不過有些成就還是舉世矚目的,比如在朝鮮戰爭中中國一戰成名,美國在戰後也不像之前那樣輕視這個國家了。而且在1964年核試驗成功,1967年氫彈實驗成功,1970年火箭也有了突破性進展後,中國的影響力儘管沒法跟美蘇相比,但已經非常非常大了。

再加上當時中蘇已決裂,這個背景下,尼克松開始思考中國的地位,覺得如能拉攏中國,就可牽制蘇聯。

他準備重新安排一種新「均勢」,說把世界劃分為五大力量,美國、蘇聯、中國、西歐和日本,將來這五大力量要保持均勢。所以必須得儘快「解凍中美關係」,「減輕美國壓力,增加世界平衡」。

所以尼克松和基辛格商量。基辛格一開始覺得匪夷所思,但這個想法本身非常契合基辛格在哲學上的「多極」和「均勢」理論,最後一拍即合,準備把中國從蘇聯那裡拉攏出來,搞個新「均勢」,這樣更穩定,說不定能把棋走活。

這才有了那次「基辛格秘密訪華」,而且那篇文章裡講得很清楚,秘密訪華不是為了躲開蘇聯,是為了躲開美國國務院的官僚們,包括當時的國務卿,因為美國並不是鐵板一塊。

美國看着是一個國家,其實內部又分成無數股各種勢力,比如石油集團對中國就很無感,軍火集團也一般,跨國公司除了facebook其他的都比較喜歡中國,因為他們賺到了,各種集團受益點不一樣,想法自然不一樣。這就好像我當初如果跑國外不回來了,想法肯定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利益是最具說服力的,屁股比腦袋更加頑固。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也是這樣,核心就是利益和威脅度之間反覆微調。

比如1978年到蘇聯解體,當時美國和日本不遺餘力地武裝中國,甚至提供直升機,這是現在想都不敢想的事,不過在當時卻稀鬆平常,因為那時候用得着中國在東線牽制蘇聯,甚至用得着中國在越南打擊蘇東集團的氣焰,所以賣點先進武器也就無所謂了。

2、第二波

但是蘇聯解體後,中美在軍事戰略上的關係已經崩了,美國不再需要中國巨大的軍力了,對華援助也就慢慢不提了,甚至有段時間,美國那邊開始反思基辛格的錯誤,認為美國不需要中國就可以把蘇聯拖垮,不該把中國拉到資本主義陣營裡來。

所以從蘇聯解體到加入世貿那些年,差不多是整個90年代,中國跟美國的關係非常非常淡,甚至發生了空襲大使館的事,匪夷所思,要知道,大使館下邊的那塊地相當於人家的領土,往大使館投炸彈,跟把炮彈射到鴨綠江這邊沒差別,基本是宣戰了。

同期還有93年的銀河號,96年台海危機,直到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有人說美國在試探中國。

問題是試探啥?中國是不是越王勾踐?如果是越王勾踐還讓加入世貿不有病嘛?

說白了,美國根本不在乎,既不在乎兩國關係,又不在乎你什麼感受,有空撩你一下,看看你有脾氣沒。

後來的世貿談判也差不多,美國有一幫人是很希望中國加入世貿的,比如高盛他們這樣的跨國財團,道理也不複雜,高盛手裡有錢,喜歡投資新興市場,那些巨頭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新興市場發掘阿里和騰訊或者其他能源巨頭,他們要的不是漲停板,他們要的是十倍百倍收益。

也有一伙人從一開始就不想讓中國跟美國走得太近,比如軍工系,畢竟蘇聯垮了後美國還得有敵人,不然他們的買賣沒法做了。他們雙方的角力,最後匯總到克林頓那裡,克林頓的態度是加入也行,不加入也沒事,不過中國得放開很多關鍵領域作為條件。

多說一句,1999年高盛花了500萬美金買了阿里巴巴 50%的股份,在2003年互聯網泡沫的時候給拋了,賺了2000萬,如果持有到現在,大概是4000000%的收益,我不知道他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1999年,李嘉誠兒子李澤楷的盈科數碼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獲得了其20%的股份。這些股份如果到今天那就是7390億港元,約價值946億美元。但是,2001年左右李澤楷便把這些股份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給了南非的MIH集團。小李凈賺1040萬美元,但完美錯過了946億。

他們都看出來了中國有潛力,會有幾個漲停板,但沒看出來中國會一飛衝天,他們用過往的經驗理解,中國和拉美一樣,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會自爆於中等收入陷阱。

而且高盛那時候最喜歡的並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有多喜歡呢?在很多年裡,高盛的年會都在莫斯科開,而且那時候他們對中國的定位是生產國,對俄羅斯的定位是消費國,消費國當然比生產國重要。這不是我說的,那個高盛總裁布蘭克梵的原話,直到2008年他們還這麼認為。「金磚四國」這個詞就是高盛經濟學家提的,現在已經基本不提了,他們當時沒意識到這四個國家根本不是一回事。

後來克林頓智囊團的人寫文章,說克林頓當時對中國加入世貿的真實態度確實是無所謂,當時正在挖掘東南亞的潛力,已經打電話給談判隊說聊不在一起別聊了,後來朱總做出了一定的讓步,這才有了世貿總協定。加入世貿後,東南沿海的代工製造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機遇。

不過中美之間真正關係穩定也就十來年,2000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一方面美國很忙,另一方面中國確實對美國沒威脅,美國當時看中國的態度跟個長工似的,生產點低端襪子,那時候郎咸平很激動,在黑板上畫了個「微笑曲線」,說看看,設計和銷售這樣的賺錢部分都讓美國人賺了,拜託,這玩意大學生都能聽明白的道理,國家會不懂?

只是懂了也沒辦法,這玩意不是一天兩天能扭轉的,就好像你在惠州工廠做產線小哥,羨慕投行年入幾百萬的大佬,這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事嗎?弄不好得兩代人,你回去生幾個娃,選一個好好培養,下一代進名校,說不定可以實現你的目標了。

而美國當初有恃無恐,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這玩意不是一天兩天能扭轉的,而且中國的頂級人才被吸收到了美國,中國只做一些低端產業。想升級往往需要國內市場深度發展,也就是大家都有了強大的購買力才行,問題是購買力和成本是一體兩面,購買力上升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

等中國人工成本上來了,跨國企業會拔地而起,去別的國家溜達,中國瞬間崩潰,教科書上又多了一個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有啥可擔心的?章家敦的一部分理論也是這個邏輯,他也是等着中國收入上升後工業一轉移,中國就會陷入動蕩,他那一套很長時間裡在西方非常受待見。大家要記住這個人,我現在已經不知道這人的真面目了,深入敵後的紅色特工?兩面三刀的偽君子?或者是深藏不露的面壁者。

那十年一般被稱為「蜜月期」,這個稱呼很尷尬,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去一個大公司承包了一塊魚塘,你進公司後領導見了你一面,從那以後就去忙別的了,你在那段時間學到很多東西,然後你後來把那段時間稱為「蜜月期」,你說奇不奇怪?

中國這邊叫蜜月,美國那邊叫「假朋友策略」,類似美蘇當初為了對抗納粹,頂着巨大的意識形態差異結成了聯盟,他倆就是假朋友,等到戰爭一結束,迫不及待就翻臉了。而在英國人眼裡,美國人又是他們的假朋友,當初「二戰」結束要把美國趕回美洲,發現搞不定,反被美國捅了一刀,殖民地解體,世界貨幣也換成美元了,英國人只好悻悻躲回英倫三島暗地裡罵娘。

中美關係變差大概在2010年,急轉直下,之前有不少人說是中國民族主義把美國嚇到了,這就是瓊瑤小說看多了,覺得美國跟裡邊的男主角一樣是個土炮,敏感而多金,一出手就要承包魚塘,而且要求女主角心裡只能想自己,拜託,美國這樣的大佬型國家還會在乎你的情緒?

人家只在乎賺錢和長期賺錢的地位。

中國在2010年左右已經明顯出現了新的徵兆,趕超美國儘管還有一截,不過竟然超過了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中國經濟體內部也開始發生了化學變化,短短十年就出現了複雜的結構,從上到下煥然一新,上游的電力、能源、鋼鐵、有色、化工都成長顯著,下游消費市場也蓬勃發展,早已不是單純的代工廠,甚至開始驅逐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跨國企業,美國突然在中國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初的影子。

美國那邊的智庫們也都隱隱約約發現,中國跟南美國家不一樣,不是那種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自行爆掉的國家,他們一直以來多多少少受了章家敦的影響,覺得中國馬上就要崩潰了。現在發現事情有點不對,中國不但不會崩,還要影響美國地位,進而長期賺錢,所以人家不滿意了。

3、事情開始起變化

而美國繼承了英國的政策,對世界老二一直以來都充滿了警惕,還好這已經不是19世紀了,以英國當年的脾氣,直接拉上盟友打上門了,要知道,英國當初和荷蘭、法國、俄國以及德國沒完沒了,打來打去,就是要把世界第二給壓住,美國也跟歐盟、蘇聯、日本鬥爭了半個世紀,對這種事早就輕車熟路。

而且美國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美國本來以為把中國人才吸收走,不給中國提供最尖端技術,基本就可以鎖住中國,但是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

如果把人才分為,S,A,B,C。普通人是B和C,牛逼人是A,頂級的是S,那美國吸收走的其實是A,S級的繼續留在國內,因為只有中國這麼大的上升空間才能容納得下那些鯨魚,咱們國內那些商界大佬去了美國的成就連中國一半都達不到,美國那邊不給他們施展空間。美國那邊主要是歡迎中國的科研人員,商業方面的很少有成就高的。

而且人才其實是動態的,當初跟隨馬雲創業的那些人都是一頂一的?他們配得上如今的地位嗎?我之前就說過這個邏輯,很多人並不牛逼,但是他進入了一個上升通道,環境塑造人,後來變得特別牛逼。反過來講,再牛逼的人,一直處在一個不尷不尬、不上不下的狀態,照樣給他熬廢了。

其實美國弄錯了一個大問題,技術和別的東西都是次要的,市場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有市場,其他的都好說,市場自己會培養人才,市場會產生分工和更加精細的結構,市場就是那個大海,有了大海,魚蝦就來了,鯊魚也來了,然後鯨魚也來了。

至於什麼企業管理技巧,組織方式,這些東西都沒法封鎖,比如華為的內部管理方式其實就是IBM手把手教的,再疊加我國自己的內核。

中國很多公司看着是中國,其實學的是美國,但是再深入一些,發現還是一個中國內核,比如華為就是這樣,之前有人說「華為是一個披着中國外衣的美國公司」,其實全美國沒有一個公司像華為那麼玩的,包括IBM,所以華為內核裡還有一個內核。

管理套路只要有一個公司學會了,全社會就學會了,馬雲說要給全社會培養多少人來着,也沒瞎說,中國很多小地方快遞站,也是一線城市快遞員回去搞的,經驗是會擴散的。

而且中國政府也是有為政府,容易賺錢行業都歸國有,用稅務補貼基建;把最優秀的人才都趕到了市場裡,各自突圍。俄羅斯這一點就走歪了,他們頂級的頭腦全去鑽油了,越混越悲催。

如果說中國註定沒法像日本那樣成為美國的「盟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主張,這一點跟日本不一樣,日本有種「服從的美德」,美國說啥就是啥,讓日元升值就升值,美國要制裁日本,日本也在那裡等着任人宰割,日本那麼強大的半導體業,硬是被美國活生生給切了下來,然後給了韓國,讓日本處於原料端。

而且日本也沒有野心,現在國土上還讓美國駐紮着軍隊,幾乎就是擺出了一幅「主子您還有啥不放心」的姿態,所以他倆之間形成了一種寡淡的同盟。很早就有日本學者指出,日本應該學習德國,主導亞洲地區的同盟,哪有世界老二天天想着討好世界老大的?你能討好嗎?除非你自己把自己閹了,否則人家根本不會放過你。

而中國不可能接受這些擺布,美國對日本做的那些事,在中國這邊基本沒有能順利操作下去的,包括台海、南海、體制、軍力、太空計劃、科技研發等方面,中國全部有自己的規劃和想法,基本不受美國控制,這讓美國越來越難以接受。

而且中國鐵了心的爬科技樹,這對美國來說,基本相當於別人挑戰英國當初的海上霸權,絕對不能接受。當初英國靠着海軍收鑄幣稅,現在美國靠着科技收,你發展起來了,必然會影響到美國,人家肯定不幹了。

有不少小夥伴納悶,美國現在領先那麼多,中國還有機會嗎?

當然有機會,當初英國基本壟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但是電力革命還是爆發於德國和美國;美國最早搞出來了互聯網,現在來看中國在互聯網方面的深耕比美國還要深。

技術研發只是一部分,最關鍵的是應用,或者說「賣出去」,進入市場循環,這一點中國這邊有先天優勢,政府可以推動下去,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先進性。

所以在奧巴馬時期,中美之間已經就那樣了,聯繫最緊的就是經貿關係,其他問題上衝突不斷,一度還想把中國剔除到世貿之外。

到了川總上台,由於產業空心化導致的失業問題,民粹起來了,啥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整體來說吧,中美其實一直都是在磕磕碰碰中往前行,既談不上啥蜜月,暫時也不會出現什麼更離譜的劇變,畢竟共同利益存在一天,雙方就不可能徹底撕破臉,但是也好不到裡哪去。

4、未來在哪?

我找了下,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還真有一個研究,也就是下圖:

可以看出來,中美之間關係最好的就是基辛格訪華之後到蘇聯解體之前,隨後在小布殊發動反恐戰爭後又有一小段時間還湊合,其他時候一直不咋地。

所以也不要太在意兩國關係走低,今後很長時間裡,可能一直都是這個狀態,買賣還得做,但是政治上各種衝突也沒法避免,尤其不能見面,電話聊會兒還行,一見面就要先相互聲明立場,然後就容易吵架,這已經是常態了。

不過也沒必要擔心,現在全世界經濟走進了一個大泥潭,一時半會走不出來,這個時候對我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說挑戰,危險階段要處處小心;

說機遇,是因為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美國想挑撥各方關係會非常難,因為抱團取暖是唯一的活路,誰都不會這個時候在經濟上搞事。前幾天說是歐盟制裁中國,後來一看,說是制裁了四個人,顯然是歐盟迫於壓力必須行動,但是實在是動力不足,最後選了個不花錢的辦法。

中國現在的形勢是有經濟,沒科技,或者說科技力不足,這種情況需要的只是時間,而且正如美國20世紀一個冷戰戰略家說的那樣,他說美國要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然後向周圍擴散影響力,如今我們眼前的問題就是提升科技,關注民生,把這些問題不斷優化迭代,根本沒啥可擔心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