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告別「卡斯特羅時代」?

叨叨姐

古巴領袖勞爾(左),與前強人卡斯特羅兄弟1996年合照

古共召開八大,會議最吸睛的莫過於勞爾將不再擔任古共第一書記。

古巴從此告別「卡斯特羅時代」?

形式上可以這麼說,但實質上並不會如此。古巴的發展進程已經打上「卡斯特羅烙印」,卡斯特羅兄弟倆的思想已深入古巴民眾心中。

勞爾雖然「無官一身輕」,但古巴日後的重大決策少不了勞爾的指導。

芸豆和大炮一樣重要

2011年,同樣是4月,勞爾從哥哥菲德爾手中接任古共第一書記。

實際上,早在2006年,菲德爾就因健康原因將國家最高權力交給了勞爾,古巴從此開啟長達15年的「勞爾時代」。

卡斯特羅兄弟都很果敢、堅韌。

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評價他們:「菲德爾是古巴革命的心臟和靈魂,勞爾是革命的拳頭。」

兩人各有魅力。

菲德爾能言善辯,尤擅演講;勞爾則低調務實。勞爾執政後,人們發現,勞爾頭腦靈活,思想開放。

10年前,古共六大閉幕式上,勞爾的發言振聾發聵:「如果古巴想取得成功,黨首先要改變的是思想觀念。」

勞爾認為,改革的最大阻力來自傳統觀念,推行改革,必須思想先行,尤其要加強發展經濟的思想。

「芸豆和大炮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他指出,過去認為發展私營經濟是飲鴆止渴,現在應將它視為「完善而不是摧毀社會主義制度」的因素。

勞爾執政下,古巴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

國家一些壟斷行業向私營經濟開放,打破了自1968年來對私營經濟的許多限制。私營餐館合法化,可出售海鮮、牛肉和土豆等食品。鼓勵個體經濟,取消針對127種個體經營活動的限制,允許個體經營者在一些經濟活動中雇傭員工。在政府監督下,允許汽車和房屋買賣,允許個體農民承包閑置土地。裁減國企職工,分流到農業和私營部門,使之「輕裝上陣」。

勞爾的改革有所不同,特彆強調古巴要走自己的道路。借鑒中國經驗的同時,拒絕複製「中國模式」或「越南模式」,主張古巴是「更新社會主義模式」,不是中國式的「改革」或越南式的「革新」。

古巴政府文件涉及改革時,用了「更新」一詞。

勞爾的改革雖然是古巴革命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但並未大刀闊斧,改革大門並未全開,只是開啟大門中的小門。

如勞爾所言,古巴改革不能操之過急,將力避「休克療法」,強調改革不可能是「一夜之間取得奇迹的事情」。

勞爾的改革也並未完全以市場為方向,古巴經濟體制仍以計劃經濟為主體。勞爾說,「古巴不會用市場經濟來解決經濟問題」,電信、能源、衛生、教育等主要部門仍是「禁區」,由國家牢控。

勞爾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

經濟模式的更新注入市場因素後,帶來不少負面東西,尤其是收入分化強烈撞擊多年來大鍋飯、鐵飯碗和平均主義的思想。

改革阻力不小。

雖然挫折不斷,但勞爾沒有輕言放棄,在不斷探索中推進改革。

鬥美成就古巴「小槳划大船」

勞爾對中國有着特殊的情結。

媒體稱,由於勞爾長相與東方人接近,小時候家人送其綽號:「中國人」。勞爾喜歡中國的茅台酒,會唱《東方紅》。

勞爾多次訪華,每次訪問都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讚不絕口。

他稱讚中國了不起,說中共的改革開放既穩住了政權,又實現了經濟騰飛,人民過上了好日子。他對中國的特區、工業園區、農村土地承包等改革措施很感興趣,曾在古巴嘗試搞小範圍的試驗。

這個和中國有着特殊友誼的古巴,為何總能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答案大家都知道,在於它敢於叫板龐大惡鄰、世界頭號強國,六十年不屈不撓。

這個鄰居很特別,太霸道,到處伸手,動輒發動戰爭,大搞顏色革命,強行改變他國政權。在這樣霸鄰眼皮底下搞社會主義,壓力可想而知。

面對「巨無霸」的長期極限打壓,小小島國古巴硬是沒怕、沒倒,反而越鬥越堅強,卡斯特羅兄弟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其實一開始,古巴並不想和美國鬧僵。

想當年,也就是1959年,老卡帶領他的戰友奪取政權後,不久就訪問了美國,訪問受到當時美國政要的歡迎。

後來美古巴關係卻不斷惡化,這個板子應該打在美國人身上。

美國相當傲慢、格外蠻橫,不但反對老卡推行的農業政策,還想讓古巴做它的小兄弟,在它後面亦步亦趨,這種霸凌作風惹惱了老卡和他的戰友,經過後來一系列事件,尤其是「豬灣事件」後,一步步地將古巴推向了蘇聯人的懷抱。

古巴一度成為美蘇爭霸的前沿陣地。

「古巴導彈危機」差點觸發核戰爭,人類空前接近毀滅邊緣。

後來,美國給美古關係解凍設定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卡斯特羅兄弟必須下台。

第二,古巴放棄現有社會主義制度。

第三,古巴政府必須改善民主和人權。

條件如此苛刻,古巴斷然拒絕。

百鍊成鋼,卡斯特羅兄弟成為全球聞名的「反美鬥士」,菲德爾更是逃過了美國幾百次的暗殺。

兄弟倆成為拉美左翼革命的導師,擁有一大批擁躉,查韋斯、馬杜羅,以及不久前去世的球王馬勒當拿都是這哥倆的鐵杆粉絲。

古巴也因此成為拉美左翼陣營的領頭羊,外界甚至稱其為拉美政治生態的風向標,島國古巴產生「小槳划大船」的效應。

與委內瑞拉等左翼國家成立的「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成了「反美聯盟」,美國如鯁在喉,必欲除之而後快。

美國打壓古巴無所不用其極,六十年對古巴經濟封鎖使古巴經濟倒退幾十年。

各種調侃應運而生。

有的說,哪個國家的蔬菜最健康,答曰古巴,因為美國禁運,化肥進不來,古巴蔬菜沒有農藥,都是綠色產品。有的將那句經典用在古巴人身上,「古巴人太不幸了,離上帝那麼遠,離美國這麼近」。

種種調侃背後道不盡的是古巴人的辛酸和美國的霸凌。

並非良心發現,只是換種玩法。

奧巴馬終於對古巴鬆開拳頭,勞爾也對美張開懷抱,冰凍半個多世紀的美古關係終於實現轉圜。

然而好景不長,特朗普上台後,對古關係大開倒車,聲稱「西半球不允許『專政』繼續存在」,下令立即撤銷或暫停奧巴馬政府與古巴達成的23項「完全不公平」的協議,臨下台還不忘將古巴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

古巴人對特朗普恨之入骨,官員和民眾公開稱其為「瘋子」。

拜登上台,古巴人希望他再次對古鬆開拳頭,在僑匯、金融、經貿等方面鬆動限制,畢竟他曾以副總統的身份參與奧巴馬對古的政策調整。

但古巴人心知肚明,拜登與特朗普其實並無二樣,二人清除後院反美荊棘的宗旨不會變,只不過拜登的花招更加多元而已。

霸鄰搬不走,還侵佔人家領地,關塔那摩至今未還,古巴人為此忿忿不平,卻又無可奈何。

古巴年輕人與上一輩一樣,惱怒美國的霸道,但又多了一份嚮往。他們喜歡美國的電影、音樂和流行文化,希望過上美國人那樣現代而富裕的生活。

傳說,古巴有的年輕人穿T恤,衣服前面寫着「美國佬滾回去」,後面寫着「把我一起帶走」。

兩次去過古巴的王友明老師說,在街上沒有見到這樣的年輕人,但傳言至少反映當代古巴青年人對美國的複雜心態。

畢竟,許多古巴家庭在美國有移民,同樣表明,在全球化浪潮中,古巴年輕人也在變化。

古巴明天會更好

勞爾時代,古巴封閉60多年的大門已經開啟,但前景尚未明朗,一系列的羈絆和難題彰顯古巴改革進程的異常曲折性和複雜性。

「去官僚化」的改革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何實現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

以計劃經濟為主體的改革方向與全球市場配置資源的大方向相背離,如何使古巴經濟改革與全球化浪潮同頻共振?

改革深度觸及古巴經濟體制中最具特色的「配給制」和「全民高福利」,如何權衡改革的力度與民眾的承受度?

美國打壓古巴政策未變,如何化解維護自身獨立和主權與美國封鎖和打壓之間的矛盾?等等。

儘管前方困難重重,但古巴已勇敢打開大門,並且邁出關鍵一步。

這一步雖然不大,但它是帶給古巴人民希望的一步,也是古巴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一步。

如勞爾所言,「從此,古巴『更新』的步子不會再停下來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