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商界,開始起變化了!

縱橫十

要說這澳洲也是個棒槌,它為兄弟兩肋插刀,結果在它困難時,被兄弟插了兩刀。

曾幾何時,澳洲為了迎合美國,對中國上竄下跳,從早前的「新冠溯源」、「索賠中國」,到後來的撕毀「一帶一路」協議,再到後來揚言撕毀「達港協議」、「軍事介入台海」,澳洲可謂窮盡了小人之能事。

當然,它得到的自然是中國的堅決反擊,導致其自身的紅酒、龍蝦、小麥、大麥、煤碳、原木等商品的對華出口紛紛遭到重創。

澳洲敢於叫板中國的其中兩點原因:

一是自信中國不敢對澳洲怎麼樣,它對中國的認知大概還停留在百年前,以為可以隨意對待中國而不必付出任何代價,但後來中國的反擊讓它有些傻眼,它之所以會展現窮凶極惡的一面,應該就是出於驚愕下的惱羞成怒。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自信有「民主」國家幫忙,特別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都已經親口承諾,不會讓澳洲單獨面對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

然而實際情況怎麼樣呢?

來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澳洲輸華牛肉,在去年9月,就下降了64%;

大麥對華出口量,在去年6月,就暴跌了99%;

紅酒:從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暴跌96%;

還有其它一些商品也下跌嚴重。

由於從澳洲的進口減少,俄羅斯已計劃將對華出口的農產品增加10倍;

澳洲煤炭2019對華出口額為140億澳元,目前它的市場正被加拿大、印尼、蒙古、美國等國瓜分。美國在2020年第四季度輸華煤炭猛增748.2%,今年3月比2月又翻了一番;

澳洲龍蝦有94%出口到中國,它的市場正被北美與印尼瓜分;

澳洲的小麥、玉米、大豆訂單正被美國商家拼搶;

美國對華紅酒出口,僅今年2月就同比增長了3倍;

同樣在今年2月,美國對華棉花出口,同比增長了53%,原木出口同比增長68%;

從上面這些數據能夠看出,澳洲對華出口下跌十分嚴重,但它的對華市場正在被別國瓜分,很多搶它生意的正是它的盟友們,其中的大頭正是美國。

不知道澳洲看到這些消息後作何感想,我為你們兩肋插刀,你們回過頭來就插我兩刀。

較之早前的上竄下跳與窮凶極惡,這段時間,澳洲政客相對消停。

其貿易部長丹特漢於5月14日表示,自己寫信給中國,希望進行對話,但等了4個月一直沒回信,還表示會繼續耐心的等下去;

澳洲副總理麥科馬克也在5月14日表示,「我們會保持耐心」。

除此外,澳洲商界也開始變得不淡定了。

根據《澳洲人報》17日報導,澳洲全國最大的工業協會正敦促澳政府同中國關係降溫。

澳洲工業集團CEO表示,澳洲在安全與經濟間正面臨一個令人擔憂的「清算日」,要求澳洲政客結束煽動性語言,比如「擂響戰鼓」。

另外一些澳洲商界人士也對中澳關係感到沮喪,對澳洲政府的一些行為感到困惑,比如澳外長佩恩針對中國的「新冠溯源」,撕毀「達港協議」,內政部長「擂戰鼓」言論,等等。一些澳商界領袖將中澳關係破裂歸咎於莫里森政府。

想想也是,好好的生意做著,大把的錢賺著,偏偏有一幫二貨非要展現自己的傲慢,最後白白的損失了生意,很多還被自己的盟友搶了去,換誰心裡都不會舒服。

到這裡,澳洲政客可能自認為還有最後兩張底牌:

一是認為可以多元開拓市場,未必一定離不開中國市場。但問題就在於,如果能開拓,澳洲的商人們早就開拓了,誰會嫌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大?再說了,又有誰能夠頂替中國這樣的大市場呢?

二是自認為可以通過鐵礦石漲價,將相關損失賺回來。

這一點,包括我們不少中國網友都是這麼想的。

實際上,澳洲雖然是鐵礦石出口大戶,但全球鐵礦石價格卻不是澳洲一家說了算的,澳洲應該是鐵礦石漲價的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也就是說,即使沒有中澳摩擦,現今鐵礦石還是會漲,澳洲會賺得更多(沒有摩擦,其它商品沒有受損)。

在早前文章我們介紹過,當前鐵礦石漲價是受供需因素、疫情後經濟恢復、市場投機因素、宏觀經濟、美元超發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就說美元超發,美國幾萬億美元扔出來,這些錢很多最終都會流入到期貨市場,必然會導致美國股市與紐約期貨市場大漲,成為國際大宗商品漲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澳洲說會保持耐心,一方面可能是真的只能保持耐心了,另一方面也可能自恃有鐵礦石,於是能夠保持耐心。

然而,有2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其它產業一旦被摧毀,要想重啓並不那麼容易,這並不是光靠錢能補得回來的。就像F22生產線關閉後,美國一直想要重啓,但卻困難重重一直未能重啓;

再說了,鐵礦產業就業有限,一旦其它行業遭受重創,其失業不是鐵礦石能彌補得了的。

二是澳洲不要讓中國下定在鐵礦石上動手的決心。早前日本對澳洲鐵礦石的需求一如今日之中國,也因為澳洲的對日傲慢,導致日本下定決心擺脫對澳鐵礦石依賴,日本能辦到,中國同樣行。如果那樣,在還看不到新的鐵礦石購買大戶的情況下,每年上千億美元的鐵礦石對華出口一旦出現問題,這對澳洲絕對是重大損失。

總之一點,澳洲對華有著巨大順差,並且它的東西很容易被無損替代,我們一點都不著急同袋鼠國改善關係。澳洲說要保持耐心,我們同樣也很有耐心,繼續保持個三五年、七八年甚至更久都行,看誰更有耐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