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蓋不住了,全球危機恐將重演

高德勝

通脹,已成為美國社會最為關注的熱詞。

6月10日是一個牽動全球市場敏感神經的日子,投資者屏住呼吸等待美國官方公布的5月份通脹數據。勞工部公布5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6%,躍升至5%,為2008年8月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7%,同比上升3.8%,為1992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這遠遠超出了此前經濟學家的預期,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美國通脹的擔憂。

加速上漲的通貨膨脹正成為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數月來,隨着美國疫情趨穩,民眾對消費品和其他生產需求強勁,導致從美國木材到計算機芯片都出現嚴重短缺。美國消費者正在感受物價上漲的直接壓力——「在超市花100元只能買到過去不到80元的食物。」汽油、食品、汽車、住房和電腦等消費品價格上漲大幅推高了消費者物價指數,中下層民眾生活受到明顯影響。

4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增長4.2%,是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最大的同比增長;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增長6.2%,創下2010年以來歷史新高。

根據紐約聯儲對消費者的調查,普通美國人對1年期和3年期通脹中值預期分別躍升至3.4%和3.1%,創下2013年9月以來的最高。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美國通脹可能更加嚴重。《商業內幕》引述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知名經濟學教授西格爾說,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將在未來兩三年之內突破20%,相當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惡性通脹的情景。

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團隊最近發布一項報告發出警告,美國即將到來的通脹可能類似於1970 年代。報告指出,美聯儲為了追求全面的復甦而忽視通脹的風險,將產生可怕的後果,通脹的爆發將使全球經濟坐在「定時炸彈」上。「這可能導致一場嚴重的衰退,並在全球引發一系列金融危機。」

美國通脹快速上漲的根源在於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貨幣寬鬆及財政刺激計劃。2020年3月後,疫情衝擊使美國股市遭遇史無前例的四次「大熔斷」,為了美國資本市場免於崩潰,美聯儲使出無限量化寬鬆的「大殺器」。僅2020年3月的一個月內,美聯儲就增發3萬億美元,此後維持每月1200億美元購債計劃,持續向金融體系放水。拜登政府不僅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寬鬆貨幣政策,還一口氣推出數個經濟救助和刺激計劃,總支出規模達到7萬億-8萬億美元。有學者指出,拜登政府支出的增長規模,已經大大超過了羅斯福新政、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里根上世紀80年代初擴張軍備等歷次美國經濟刺激計劃。

如此龐大的貨幣、財政刺激規模,使美國貨幣洪水到處泛濫。美國家庭、企業和個人手握大把現金,單是個人儲蓄就從一年前的1.6萬億美元激增至驚人的4.1萬億美元。銀行存款多到銀行不能承受,要求儲戶取走或花掉。

在通脹持續的壓力下,美聯儲目前的態度從否定存在通脹,到承認通脹的現實但堅稱「高通脹只是暫時的」,表明其在支持經濟快速復甦與控制通脹的天平上,堅定地選擇了前者。然而,儘管美聯儲嘴上仍然高聲「維穩」,但內部不得不正視通脹的事實,4月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討論收緊貨幣政策立場的可能性。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的通脹絕非是「暫時的」那麼簡單。

美國現實的情況是「生之者寡而食之者眾」。美國是消費型社會,也是全球最大進口國。隨着美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美國的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而全球供應鏈受疫情影響存在較大缺口,使得美國消費者價格、生產價格指數急速上升。4月份美國進口價格連續第六個月上漲,同比漲幅達到10.6%,為過去十年來最高水平。而美國的就業數據遠遜預期,拜登的紓困支票和各種政府救濟助長了美國人不工作,美聯儲公布的自願離職率創下新高。在勞動力供應缺口之下,美國薪金水平意外上升,將進一步助推通脹上升,導致「工資-物價」螺旋上升的惡性循環。這些情況表明美國的通脹將持續更長時間。

當前全球疫情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其對世界經濟產出的影響不容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展望報告預計,雖然今年全球經濟步入緩慢復甦,但全球產出水平仍將低於疫情前2%。這也預示美國及全球的通脹不會是短期的。

最近一個引人關注的信息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突然改口,開始為加息放風。她在6月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的利率水平略微升高,這實際上對美國社會和美聯儲都是有利的」。

這是耶倫近期以來第二次提到加息。上個月她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曾表示,「為了保證經濟不會過熱,利率可能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升。」這一表態隨即引發美股大跌,之後耶倫不得不馬上改口,為自己加息的言論解釋說:「我認為不會出現通脹問題,但如果真有的話,美聯儲有能力解決。」

財政部高官在加息問題上表態的閃爍與猶疑,表明在控制通脹與維持寬鬆貨幣以刺激經濟的選擇上,美國面臨兩難。一方面是通脹猛如虎,另一方面一旦美聯儲加息,會觸發美國股市下跌的風險。

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境遠不止通脹。拜登和特朗普比賽式的無限印鈔和大手撒錢帶來的後遺症正在快速顯現,各種「虛火」同時上攻:股市泡沫風險積聚,國債利率疊創新高,天量債務無法持續。美國經濟內在的結構性矛盾與政府不負責任的經濟政策相互疊加,將美國經濟推到危機的邊緣。

如今美國股市已呈現極度泡沫化。持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使美國股市不僅免於去年3月因四次熔斷而崩盤,還不斷攀上歷史高位。在去年美國疫情失控、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美國股市的火熱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撐。

截至6月1日,按照威爾夏指數,美國股市總市值已達44.3萬億美元,而美國今年首季GDP最新估值約為22.1萬億美元,衡量股市泡沫風險的巴菲特指標突破200%。巴菲特認為該指數創歷史新高是「非常強烈的崩盤警告信號」,而代表美國股市的平均年化回報率為-3.1%(含股息),表明美國股市已經嚴重高估。

除了巴菲特指標,投資顧問機構RIA Advisors首席投資策略師羅伯茲也警告,衡量股市風險的五大指標(恐懼/貪婪指數、基金經理人樂觀指數、槓桿型基金做多做空比例、保證金/債務比例、美股與3年平均線偏離)均顯示美股已處於嚴重泡沫之中,只要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導致股市崩盤。這種情形一旦發生,標普500指數將蒸發40%至60%。

隨着美國通脹的快速上升,美國股市已進入高風險狀態,投資者已如驚弓之鳥,如履薄冰地做着隨時逃離的準備。美聯儲和財政部任何一點兒的微妙暗示,都會引起股市大起大落。美股泡沫一旦刺破,將引發美國金融市場巨震並導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美國債務激增是美國面臨的又一大困境。去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危機,美國連續出台經濟救助計劃,導致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爆炸式增長。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2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GDP30%。而美國政府的債務增長還遠沒有盡頭,根據拜登政府制定的財政預算,美國2021年財政赤字為3.669萬億美元,2022財年赤字為1.837萬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赤字累計增加14.531萬億美元。

拜登意圖通過提高企業稅作為彌補財政支出擴大的來源,但受到共和黨的阻力,美國龐大刺激支出將最終不得不依靠美聯儲印鈔來解決。這也是美聯儲很難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原因。拜登的龐大基建計劃、創新與競爭計劃正嗷嗷待哺需要大筆支出。

而無限制的擴大印鈔勢必削弱美元信用,導致美元持續貶值,長此以往將動搖美元霸權的根基。同時,隨着通脹上行,美債收益率飆升,表明美債已經供過於求,曾經作為全球資金避風港的美債,隨着美債激增也越來越受到眾多質疑,不再象過去那麼受國際投資者追捧,美債擴張也將面臨天花板。誰來為天量美債接盤,是令美國傷腦筋的問題。

另一個警號是,美聯儲用於控制短期利率的隔夜逆回購需求飆升,6月9共有49個對手方在美聯儲的隔夜逆回購中交易規模達到5029億美元,本周三個交易日接連創新高。美國的銀行和貨幣市場基金以0的回報將資金回存美聯儲,且規模史無前例,這表明美國金融體系的現金已經多到沒有別的去處,開始倒灌回美聯儲,表明美聯儲繼續向市場注水的操作已接近極限。該工具更早的歷史峰值是2015年12月末的4760億美元,正是美聯儲收緊量化寬鬆的起點。

如今美國經濟面臨多重考驗,險象環生,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在多重矛盾的目標中尋求艱難的平衡:遏制通貨膨脹與維持貨幣寬鬆、刺激經濟復蘇與保持債務可持續、防止股市泡沫破裂與實際利率不可避免上升、繼續量化寬鬆與保持美元穩定。這些難題每一個就可能成為引爆危機的導火索。

綜合判斷,美國及全球通脹將持續較長時間,這將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在持續通脹的壓力下,美聯儲可能被迫調整原先的計劃,提早收緊貨幣政策。隨着美聯儲利率政策的轉向,美國股市首先受到重壓,導致美國市場流動性緊張,進而引發全球美元迴流,全球金融市場面臨一場巨震。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將再次遭遇資本外流和資產價格貶值的衝擊,美國藉機又可以開啟新一輪血雨腥風的財富收割。

在美元放水和迴流的循環中,美國一次次避免了自己的危機,並實現了對世界財富的洗劫,這樣的歷史可能再次重演。這就是美國金融帝國主義的真相。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陷入供應鏈危機,產能缺口助推了全球通脹的上升。在全球大通脹的形勢下,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成功,更加突顯了中國產業鏈的安全和獨具優勢,中國製造成為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屈指可數的可以指望的依靠。在這樣的形勢下,中美經濟博弈,攻守已經易勢,美國可打的牌已經不多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