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一場騎虎難下的表演

彭權綸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東京奧運會被迫延期一年。轉眼一年時間到了,病毒依然肆虐,奧運會無法再延期,日本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2013 年 9 月 8 日,安倍晉三提前結束了在俄羅斯舉行的 G20 峰會的行程,匆忙趕到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在國際奧運會投票大會上發表他的最後申奧陳詞。

彼時日本剛經歷了福島核危機,在國民心態與國際觀感上都籠罩着一層陰影,重新拜相的安倍急需一次成功的奧運會,來給日本打一劑強心針。

東京申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西班牙的馬德里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他們雖然在城市硬件上不如東京有優勢,但在民眾支持率上更勝一籌。

在申奧的前一年,民眾對日本舉辦奧運會的支持率僅有 47%,即有一半多的人表示反對。

為了讓更多的人支持舉辦奧運會,安倍對申奧團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一年的努力,民眾支持率達到 92%,一舉超過馬德里的 91% 和伊斯坦布爾的 83%,終於拿下 2020 夏季奧運會舉辦權。

當申奧成功的消息傳回國內時,整個日本為之沸騰。

而後在 2016 年裡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東京奧運會預演通過二次元 IP 與體育項目結合的形式,為全世界帶來了驚艷的《東京八分鐘》,其中安倍晉三更是身着卡通服飾,化身超級馬里奧融入整個預演的一部分,在社交網絡上圈粉無數。

從安倍親力親為的程度不難看出,2020 年東京奧運會,安倍晉三已經背水一戰。

據當時日本官方估計,2020 東京奧運會將吸引 850 萬遊客,並拉動 1.6 萬億日元的經濟貢獻,同時創造 15 萬個就業機會。

安倍晉三在奧運主場館竣工儀式上信心滿滿地說:「衷心祝願在新時代、令和元年建成的新體育中心能夠銘刻今後的歷史」。

但歷史彷彿要跟日本開一個玩笑。

2020 年突發的新冠疫情,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原本備受期待的奧運會被延期一年。民怨沸騰之下,安倍晉三也在 2020 年 8 月黯然辭職。

在大規模活動可能讓疫情形勢更加嚴峻的背景下,日本就還要不要辦以及如何辦奧運會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2021年 3 月,在日本政府、東京奧組委、東京都、國際奧委會(IOC)、國際殘奧委會(IPC)多方商議之下,宣布放棄接納海外觀眾,並稱有可能以「無觀客」的方式舉辦。

據日本媒體數據,此舉有可能造成數百億日元的門票和超過 1500 億日元的旅遊消費損失。

首相菅義偉也在想方設法安撫公眾情緒:「我們的優先目標是保護日本民眾的生命和健康。我們必須首先防止病毒蔓延。」

但民間反對聲音從未間斷。

日本律師協會聯合會主席宇都宮賢治就曾大力抨擊東京奧運會,認為在目前疫情下,舉辦如此盛大的奧運會並投入寶貴的醫療資源,人們的生命和生活將受到極大威脅。

宇都宮賢治還在網站上發起終止奧運的簽名投票活動,目前已徵集到了超過 44 萬民眾的參與。

很多人不理解,都這個時候了,為什麼日本政府還對奧運如此執着?

歷史上,日本曾 4 次爭取到舉辦奧運會的機會。

1940 年原本應在東京舉辦的夏季奧運會,因侵華戰爭被國際奧委會取消了舉辦資格。

1964 年東京奧運會的成功,讓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國家。

1972 年和 1998 年,日本札幌和長野分別舉辦了冬季奧運會。

但讓日本人最心心念念的,還是 1964 年的東京夏季奧運會。那屆奧運會吹響了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號角,也將日本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更為巧合的是,為日本爭到那次機會的首相,正是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

或許正是受家族影響,申奧成為了安倍晉三任期的一個執念。在此次申奧最終陳詞中,安倍晉三描述了他 10 歲見證 1964 年東京奧運會開幕的震撼場景,「我希望這屆奧運會能夠成為日本掃除 15 年通縮和經濟下滑狀況的發端。」

由於二戰侵略行為被打爛的日本,在朝鮮戰爭中獲得了美國的輸血,開始恢復元氣。在朝鮮戰爭停戰後,日本經濟才逐步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

日本小說家阿川弘之曾在 1958 年進行過一次驅車旅行,在他的小說《東北公路二千公里》中這樣評價日本當時的交通狀況:「我曾說過驅車旅行最好用吉普車,但在領教了連吉普車也難以順利通行的厲害之後,我想說在日本驅車出遊有必要準備水陸兩用戰車。」

在被阿川弘之吐槽的同一年,當時的首相岸信介幫助日本拿下了 1964 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日本從此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舉辦奧運會,日本啟動了道路整備 5 年計劃,預計在 4 年後的 1962 年將鋪設完成一級國道的 70%。同時為了舉辦奧運會,突擊上馬了首都高速公路、東名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東京高架單軌電車、東京地鐵等多個交通項目,並把東京市中心原本的路面拓寬並鋪上混凝土。

1960 年,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提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計劃在 1961 年 -1970 年十年時間內國民收入增長一倍。

在巨大的基建投入和收入增長預期之下,房地產也在瘋狂崛起。1964 年日本房地產市場較 1961 年增長了 71%,房價也翻了不止一倍。

據統計,日本為了 1964 年的奧運會投入了 1 萬億日元,整個日本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GDP 增長率連續 3 年超過 10%,日本經濟界把這段時間的高速發展稱為「奧林匹克景氣」。

▲日本 GDP 增長率變化 數據來源:野口悠紀雄《戰後日本經濟史》

讓全世界直觀感受到日本速度的,是在奧運開幕式前正式開通的第一條新幹線。

在當時,連接東京和大阪兩大城市群的東海道鐵路雖只佔日本鐵路總長的 3%,卻承擔全國客運總量的 24% 和貨運總量的 23%,運輸能力已達到極限,且每年運輸量還在不斷增長。

申奧成功后,如何提升運力的問題更是迫在眉睫。日本運輸省設立了由專家學者組成的”日本國有鐵路幹線調查會”,提出了三種方案:1、在原有路線上增加一條鐵軌;2、新設一條窄軌路線;3、新設一條寬軌路線。

日本國鐵選擇了第一種增線方案,且已開始動工,但同年日本鐵道研究所一場《東京到大阪只要三個小時》的演講改變了歷史的方向。

當時歐美等主流發達國家開始構建以飛機 + 高速公路模式的現代交通網,鐵路被普遍認為是「夕陽產業」。但這個超高速列車的構想,為日本提供了一個以不同方式體現科技實力的機會,也引起了國鐵高層的注意。

最終,時任日本國鐵總裁十河信二力排眾議,將新幹線項目推動落地,並獲得了世界銀行 8000 萬美元(288 億日元)的貸款,補充額外超支的預算,趕在 1964 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前通車。

▲「夢想的超級快車」號列車在東海道新幹線於 1964 年 10 月 1 日開通 來源:Nippon.com

新幹線是當時世界最快的鐵道線路,大部分線路速度達 200 公里 / 小時,原本東京大阪之間 8 個小時的路程被縮減到了 3 個小時,奧運會之後新幹線一度成為了日本的標誌,曾經以鐵路技術為傲的歐洲也開始了對日本高鐵技術的追趕。

新幹線讓世界對日本速度驚嘆,精工表則打破了世界對日本產業的落後印象。

戰後的日本經濟和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廣東沿海城市一樣,都是從事技術門檻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日本貨在國際上一直是廉價、山寨的代名詞。

後后,指定了當時國內的一家精密儀器製造商,也是日後精工集團的前身——諏訪精工社,來負責東京奧運會的官方計時。

諏訪精工社在 1959 年秘密啟動《59A 計劃》,研究出新一代便攜式石英錶,取代了原本笨拙費電的石英鐘,並根據奧運的比賽和規則,研發出了 36 種當時最先進的測速裝置,計時精度已達 1/100 秒。

精工集團不僅在奧運會上打敗了之前長期壟斷比賽計時領域的瑞士歐米茄,之後還在世界鐘錶市場打破了瑞士鐘錶幾百年來的壟斷。

當時將這些科技帶到全世界面前的,是全球實況直播技術。

那次奧運會利用美國的《辛科姆 3 號》衛星,第一次實現了向世界範圍的比賽實況直播,觀眾可以在電視機前看到運動員在賽場上大放異彩。

那一年日本贏下 29 枚獎牌,其中 16 枚金牌,當年日本女排更是橫掃佔據身體優勢的歐美球隊,關於她們奪冠的報導稱她們為「東洋魔女」。

向世人展示日本健兒風采的背後,是日本人對各個電子通訊環節的技術攻關。

圍繞衛星直播技術,超小型攝像機、可通話麥克風、彩色攝像機以及直升機用通訊技術等電子通訊產品都被日本企業一一落地。這些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激發了日本電子通訊產業的發展,也孵化出了一個電子產業強國的雛形。

當時的日本,舉全國之力,將所有的賭注都押在了奧運會上,整個世界都驚嘆於這個煥然一新的國家,當年的日本報紙把 1964 年稱為日本的「國際化元年」。

奧運會的舉辦,還吸引了無數國內外企業和人才進駐東京,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帶來了長達 5 年的「伊弉諾景氣」。

在這個以日本神話中創始天神命名的景氣周期裡,無數日本人搬進了新家,併流傳着神話中「新三神器」的說法,即汽車、空調及彩色電視機,也就是 1960 年代日本的「三大件」。

1964 年東京奧運會落幕的 4 年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

然而 57 年過去,日本即將再次迎來奧運會,卻面臨完全不一樣的境遇。

面對防疫質疑時,菅義偉曾提起當年這場輝煌的奧運會以振奮人心,卻引發日本網友的群嘲。他們不知道讓老一輩驕傲的「東洋魔女」,有的網友直言「菅義偉這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在年輕人眼中,菅義偉更像是唐 · 吉訶德。

自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經濟崩盤到現在,平成時代的 30 年幾乎就是「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日本想要沿着當年奧運成功的路徑再次崛起,想要再抄一次歷史的作業,可這次考卷已經換了。

當年日本還在戰後百廢待興的階段,內需正處於爆發前夜,海外市場更是一片空白,一場奧運會激發了內外兩個市場的快速繁榮。

如今為了奧運會投入的大規模資金,已經難以像當年那樣砸出幾年的景氣周期,疫情甚至讓 2020 年日本 GDP 出現負增長。

2020 年 3 月 24 日,安倍晉三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確定了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方案。

可一年時間沒能等來疫情的消散,反而等來了來勢洶洶的變異病毒。6 月底日本累計新冠感染人數接近 80 萬,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是去年同期的 10 倍。

面對洶湧的疫情,醫療系統率先「投降」。東京醫師協會曾向首相菅義偉遞交公開信,呼籲取消東京奧運會,並稱「目前醫院單是應對新冠病毒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幾乎沒有多餘的能力(去處理其他事情)。」

還有約 1 萬名為東京奧運會提供賽場引導和賽事運營服務的志願者,因擔心疫情感染而申請退出。

離 7 月 23 日東京奧運開幕只剩下最後幾天。

看看最近奧運相關的新聞,即使說不上是一塌糊塗,也已經慘不忍睹了。

7 月 8 日,迫於疫情新增人數的上升勢頭,日本政府決定第四次對東京都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時間包含了整個奧運賽事期間,直至 8 月 22 日。

同時日本政府宣布大部分賽事,原則上以現場無觀客形式舉辦。

7 月 10 日,國際奧委會(IOC)公布了「東京奧運會競技特別規則」,其中包含一項奇葩規則:進入總決賽的選手或團體如果「棄權」,將可獲得銀牌。

7 月 14 日,數十名巴西奧運代表團成員,在下榻的日本酒店檢測出集體感染新冠病毒。

7 月 16 日,韓國奧運代表團在奧運村的 3 層陽台上掛滿了韓國國旗,並貼出反日橫幅。

種種政策和各方的表現,已經很難讓人想像出,這會是一場成功的奧運會,現在只能期盼它能順利辦完。

這屆奧運會不像是比賽,更像是渡劫。

但日本這種近乎固執的堅持,不禁讓人深思,奧運會到底意味着什麼?

對於曾經經歷過 1964 年東京奧運會的老一輩來說,是充滿驕傲的黃金年代;對於為了申奧拼盡全力的安倍晉三來說,是能讓日本再度崛起的強心劑;對於更多被疫情改變生活的日本人來說,奧運不再是幾年前他們所期待的盛會,面對眼下騎虎難下的窘境,更像是時代跟他們開的一個玩笑。

1978 年,鄧小平到日本考察時第一次坐新幹線,有人問他有什麼感受,他說:「就感覺到快,有推着人跑的感覺」。

奧運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像是新幹線,無論國運是上升還是下降,都會讓這個國家在自己的軌道上跑得更快。

東京奧運這列「新幹線」會把日本帶往何方?日本正在咬緊牙關,給出答案。■

[ 1 ] 《東京奧運會:熾熱的期待與無奈的現實》經濟觀察報觀察家 陳季冰

[ 2 ] 《日本夠倒霉的》南風窗》作者:胡萬程

[ 3 ] 《東京奧運會,會是最慘的一屆么?》地球知識局 作者:冬之陣

[ 4 ] 《戰後日本經濟史》作者:野口悠紀雄

[ 5 ] 《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 21 世紀》作者:安德魯 · 戈登

[ 6 ] 《淺析 1964 年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社會經濟的影響》作者:石秀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