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暴雨,水灌入地鐵導致12人死亡,看了親歷者的敘述經過,我覺得應該把這一整起災害事件還原,讓大家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後如果不幸遇到類似災難,該如何面對。
7月20日下午五點,鄭州特大暴雨已經讓路面嚴重積水,王宇(化名)本來已經不抱回家希望了,準備在公司熬一夜,可一查地鐵還有,於是趕緊衝下樓去趕地鐵。
五點多王宇乘上地鐵,要坐7站到月季公園站,平時這是15分鐘的路程,可這回卻非常不順。
上車後地鐵先後三次臨時停車,而且一次比一次時間長。
先是在人民醫院站前停了,然後是海灘寺站前停了,最後一次是停在了海灘寺到沙口路站之間。
這第三次臨時停車,車剛停下就有大量的水從門縫湧入車廂,一開始湧進來的水是清的,後來就是黃黃的泥水。
水湧入的特別快,有警覺的乘客馬上拿出手機報警,打119,110,但是因為地鐵是停在兩個站之間的隧道里,信號特別不好。
此時王宇突然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從前面走了過來(後來知道這人是司機,是列車長),司機從前面一路往後面走,旁邊有人問他怎麼回事。
司機回答說,前面走不了了,我們要把地鐵「倒回去」。
司機走到車尾,能明顯感到車子發動了,可是沒有倒多久,車只倒了一會兒就倒不回去了。
所以很快王宇就又看到司機從車尾再經過多節車廂,跑到了車頭,這時候車廂裡的水,已經從鞋底漲到了腳踝。
大家都慌了,但是沒亂。
可是水還是一直在漲,所有人只能等待,等了很久大概有一個多小時,這時候水已經淹過小腿了。
到了晚上六點多,列車長又一次往後面走,他挨個車廂通知,讓大家都集中到前面的幾節車廂去。
因為地勢原因,越後面的車廂,淹的越快,於是所有人都被集中到前面幾節車廂。
然後又是一段漫長的等待,水從小腿,淹過了膝蓋。
一直到了六點四十左右,列車長和一個穿反光背心的防汛工作人員過來。
防汛的人告訴大家,不能再等了,水已經開始倒灌了,我們要馬上自救。
然後防汛的就開始教大家出去時候從哪走,怎麼走,前前後後大家一條直線,人拉著人,相互拉著,而且一定要拉著手腕,誰也別鬆手。
教完後,地鐵上的人就準備自救,陌生人之間已經開始前前後後拉著對方手腕了。
這時候車廂裡的水和外面的水之間,大約有40釐米的落差,列車長開了一扇門,就是最前面駕駛室的那扇門。
開門的瞬間,水洶湧的倒灌進來,最前面那個防汛的人差點沒站住,後面的人趕緊把他托住,人才沒摔。
然後開始往外面撤離,地鐵隧道裡有一條應急疏散通道,大家就手拉著手走這條通道,可走了沒有20米,前面停住了,然後最前面有人喊,快回去!快回去!
不知道為什麼才走了20米就叫「快回去」,大概是前面的水流太大,把應急通道也淹了。
在王宇站的位置,應急通道和下面隧道的水面,只有10釐米的距離。
自救失敗,萬般無奈大家只好再回地鐵。
再回地鐵的過程不順利,因為最先回地鐵的人都擠在第一第二節車廂,那後面的人就上不了車了。
而越往後的車廂,水淹的越深,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往後面走。
列車長和沒上車的乘客都在外面喊,再往裡走走,再往裡走走,最後還是幾名男士帶頭往再後面的車廂走,這才讓所有人都回到車上。
列車長和防汛的最後上車,跟著很勉強的才把打開的駕駛室的門關上,但外面的水還是不斷往裡灌。
這時候,可能因為開了門的關係,加速了車廂內的水位上漲,水已經漲到腰了。
而且因為更多水灌入車廂,明顯感覺到車廂歪了,整個地鐵是斜著的,車廂裡有孕婦有孩子,體力不好的已經站不穩了。
很多乘客拿出手機,打更多的119,110電話,通過各種方法向外界聯繫。
到了七點多,水漫到胸口,身高矮的女同志出現了呼吸困難,大家把她扶到座位上,讓她站在座位上,這樣能好一點。
隨著水越漲越高,越來越多的人站到了座位上,在後面幾節淹的更快的車廂,水已經淹到了脖子下面。
這時候情況已經非常危急了,晚上八點,車廂裡斷電了,應急燈打開。
整個車廂裡顯得昏暗,幾個人舉著手機還能看到點光,有人開始哭,有人失控大叫,慌亂中,也讓更多氧氣被消耗
這時候旁邊有個女的,她老公好像是消防員,說是水裡也有氧氣,可以把衣服在水裡浸濕,捂在口鼻上,這樣多少能吸到點氧氣。
因為缺氧越來越嚴重,有人喊砸窗,也有人喊不能砸,砸了窗外面水灌進來更糟糕。
可是再不砸就根本不可能活,就有男的開始砸窗,可找不到破窗錘,不知道用什麼砸。
突然想起來地鐵椅子下面都有滅火器,於是就有人潛到水裡,想把椅子下面的滅火器取下來砸窗。
可車廂裡又暗人也慌,試了幾次取不下來,最後只能用一把雨傘砸窗。
可傘怎麼能砸的開窗,加上一直泡在水裡又缺氧,體力也越來越差。
突然之間,那個砸窗的被水頂到了車頂,他臉衝著車頂,只露出嘴巴和鼻子呼氣。
因為體力不知,人已經有點暈暈乎乎了,旁邊的一個高個子大哥,一直用手幫他頂住頭,不讓他頭沈到水裡。
這時候其實大家已經很絕望了,車廂裡此起彼伏的都是那種大口喘氣聲。
很多人都已經因為缺氧迷迷糊糊了,就靠著最後一點求生的信念在撐著。
突然前面有人遞過來一個滅火器,還有體力的人馬上繼續砸窗,砰、砰、砰,所有人都盯著那個砸窗的點。
終於在砸了五六分鐘後,玻璃裂出一個窟窿,氧氣進來了,救了命了!
跟著有人把缺氧的人拖到窗口,讓他們能吸上空氣,老人或者孩子,也被托著,托到臉對著車頂吸氣。
不久後更大的希望出現,有個男的叫了句「水下來了」,剛剛快淹過鼻子的水,好像是降了幾釐米。
十幾分鐘後,水又降了十幾釐米。
這時候最前面車廂的乘客,說是看到了光!車廂外面有光!
大家都知道是救援隊來了,有人哭了。
因為水位下降,越來越多的窗被砸開,同時最前面駕駛室的門再次打開,救援隊示意從應急通道趕快出去。
可由於地鐵被衝歪了,原本你站在車廂li,一步就能跨到應急通道的台階,可現在中間距離有三米遠。
於是就用輸水帶做安全繩,一頭系在台階的把手上,一頭系在車廂里,乘客就抓著這根安全繩上應急通道走。
為了讓乘客能平安上應急通道,救援隊員就站在洪水里,扶著過去的乘客,水都沒過了他們的脖子。
大家看到了救援隊,也都看到了希望,有個男人喊著「讓老人、孕婦、孩子先走」,所有人都很配合,沒有一點亂的。
老人孕婦孩子過去後,是女人走,最後才是男人。
九點多,王宇跟著隊伍拉著安全繩走到了沙口路站,在地鐵的候車站台上,地上躺著幾個人正在救治,有人是缺氧昏迷了,有人是長時間泡水失溫了。
……
王宇後來回憶說,當聽到救援隊來了的時候,自己的第一反應是「命不該絕」。
因為當時的情況真的非常緊急,水已經淹過了脖子,車廂裡都是那種大口呼吸的聲音,真的只差一點,如果救援隊再晚來一會兒,水再抽的慢一點,那他可能就回不來了,整趟列車幾百號人可能也都有危險。
所以他特別感謝救援隊。
整場災害事件的大致經過就是如此,那麼為什麼這次地鐵倒灌洪水的災害會這麼嚴重,造成12人死亡的悲劇?
第一,是短時間的超強暴雨。
7月20號16-17點,一小時內鄭州降雨量達201.9毫米,創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的「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
第二,暴雨衝垮地鐵出入場線擋水牆,致使大水灌入正線。
這就是這次大水灌入地鐵隧道的路線,在上面是5號線的停車場,地鐵列車去停車場,或者列車從停車場入正線,走的都是這條隧道。
而在地上停車場,到地下隧道之間,有一道擋水牆,防止下雨時候水灌進地鐵隧道。
可是20號的晚上,因為雨下的又快又大,直接衝垮了這道擋水牆,於是洪水就從這裡,源源不斷的灌入「地鐵正線」隧道。
然而一個盲點是,地鐵運營單位,並沒有在擋水牆位置,安排人員看守,或者設置監控探頭。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盲區」,太平的時候也沒有人會關注擋水牆,所以不會安排人員看守,或者裝個攝像頭。
可也正因為這個盲區,7月20號,當特大暴雨衝垮這道擋水牆的時候,沒有人第一時間注意到這個破口,等注意到時,牆已衝垮,再想補救,就很難了。
第三,為了省電,會把車站做得高,隧道做得低
為什麼擋水牆被衝垮後,洪水會往隧道裡灌的那麼猛?
一個重要原因是,地鐵在設計時候為了省電考慮,會刻意把車站做高,而把隧道做低。
這樣地鐵出站的時候就是下坡,利用下坡更快加速,而進站的時候是上坡,利用慣性上坡,這樣省電。
這種設計,就讓洪水倒灌進隧道的時候,會異常凶猛。
第四,發現洪水灌入隧道後,為什麼駕駛員不直接衝進車站?
駕駛員上崗前都經過嚴格培訓,什麼情況下該做什麼,什麼情況下該怎麼應對,一般來說駕駛員都不會「越軌行事」。
按照培訓要求,如果隧道進水,只要水沒有淹過軌道,就能開到車站。
而如果水淹過了軌道的話,就應該停車,因為地鐵的很多控制系統和接收信號器全都在底盤上。
水淹過軌道,可能造成控制系統受損,信號接收器受損,在這情況下強行衝進地鐵站,可能造成地鐵失控。
所以培訓要求,水淹沒過軌道,應該停車,然後安排乘客從隧道的應急通道撤離。
這樣做才最安全穩妥,所以地鐵駕駛一般都不會冒著淹水把車子衝進車站。
第五,為什麼下大暴雨地鐵還不停運,還要繼續開?
因為級別不同,需要請示。
地鐵企業,無權決定停運,它只能決定臨時關閉哪幾個站,而全線停運的決定權,在交通主管部門。
事實也是如此,在20號大暴雨來臨時,地鐵企業已經發佈20余條車站出入口封閉信息。
但是如果你要全線停運,必須上報交通主管部門,主管部門批了以後,才能停運。
這上報審批,一來一回,肯定需要時間。
而且當天的情況是,大雨已經導致路面嚴重積水,地面交通近乎癱瘓,大家心裡都很焦急,想快點回家,而地鐵成了很多人回家的唯一希望。
如果當天地鐵五點就全線停運,那老百姓又會把地鐵公司罵死。
……
這是一場災難,造成了不幸的傷亡,災難過後比重建更重要的是,補上漏洞。
比如對於重點區域的擋水牆管理,至少要裝個攝像頭吧,這樣可以在擋水牆被衝垮前,緊急安排人手搶救,擋水牆如果不垮,也不至於有後面那麼慘痛的災害。
再比如,對於駕駛員的培訓,我無意責怪地鐵工作人員,沒有人面對過如此極端的天氣狀況,培訓課程上也不會教你這麼極端的情況到底該怎麼做。
所以我們看到,這次7.20事件裡,有一次組織自救的失敗,自救前水在膝蓋,開門自救失敗,再回來關上門時,水已經淹過了腰。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案例,為今後加強地鐵應對極端天氣的培訓,提供了一個沈痛的教訓。
還有就是權限的下放,危急時刻請示、研究、再批示,這一套流程走下來,浪費多少時間?這等於是讓情況更緊急。
在危急時刻,一線的人員是最瞭解情況的,也是最應該下判斷擔責任的。
更何況面對人命關頭的事,寧願「料敵從寬」,就是你寧肯做最壞的考慮,去把列車停運了,就算事後發現反應過度了,也應以人命為第一考量。
最後願逝者安息,河南加油,中國加油,感謝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這起事件的前因後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