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提議將漢字拉丁化,趙元任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一個讀音

映真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現今已有六千餘年的歷史。漢字是中華民族特殊的發明,它歷經千年不斷被改革創新,從最初的象形文字到今日的簡體漢字,無論外形怎麼變化,不變的是它始終被我們使用着。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漢字險些被取締,以瞿秋白為首的學者認為,漢字應該被更加「先進」的拉丁字母取代,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國際接軌。

不過這想法很快就被「奇才」趙元任用事實狠狠地反駁了,他用一篇全文只有一個讀音的文章,打破了妄圖想用拼音代替漢字的想法。

漢字大革命

故事從清王朝覆滅後開始說起,嶄新的民國時代,眾愛國志士皆為「改革」二字上下奔走,改革說起來容易,但改的是什麼?革去的又是什麼?大家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沒有人知道答案。

其中在文學界興起了兩個著名的文學改良運動:一則為「白話文運動」;另一則為「國語運動」。

這兩項改革運動都是圍繞着漢字而來的,因為當時文學界提出了一種想法,部分學者認為:近代中國的落後主要是從整體思想上的落後開始的,而文字是思想的載體,於是中國要想強大,便要將導致思想落後的「罪魁禍首」漢字革去。

「白話文運動」僅是讓人們放棄文言文,「國語運動」則直接讓人們放棄書寫漢字,轉而使用拉丁字母。

國內文學界的著名學者瞿秋白,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開始為漢字拉丁化站台,他主張放棄書寫漢字改用拼音,這個想法哪怕是今天看來也是相當激進的。

瞿秋白將漢字拉丁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西方最先進的國家使用的就是拉丁字母,他認為中國若是想要走向先進,勢必免不了全盤西化。

瞿秋白

瞿秋白的支持者並不少,丁玲、錢玄同都是漢字拉丁化的擁躉。

拉丁化拼音漢字

瞿秋白關於拼音漢字的最初構想始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

他曾在蘇聯留學精通俄語,因而被選為十月革命後前往蘇聯的駐外記者。

瞿秋白到了蘇聯後,正逢當時的蘇聯政府正在開展全國大範圍內的掃除文盲運動,蘇聯政府在列寧的「拉丁化是東方偉大的革命」的思想指引下,為國內各少數民族制訂拉丁化新文字的方案。

當時的中國也有同樣的問題出現——知識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語言文字晦澀難懂入學門檻較高。

瞿秋白被這一政策啟發,便準備創製符合中國漢語拉丁化的新文字。

瞿秋白指出「中國要改用拼音字母,就應當採用拉丁文的字母(羅馬字母)」,這也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國家的通用字母。

此外瞿秋白還創造性地編排了新中國文字的聲母、韻母表。

當時他主張的把名詞的「子」寫作「z」,「兒」寫作「r」,形容詞「的」寫作「d」等,不得不說瞿秋白為近代的漢字注音做出了突出貢獻,至少他的造詞思路我們一直沿用到今天。

此外,瞿秋白還設計了一套獨特的為字母標調的辦法,後來衍生為拼音字母的聲調。

瞿秋白是拉丁化拼音漢字的瘋狂發燒友,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經常使用這一新式文字,以至於他的朋友有時也讀不懂瞿秋白寫下的書信,不能及時給他回復,鬧出了不少笑話。但是凡事講求過猶不及,生活中的玩笑到了枱面上可就稱不得玩笑了。

他勢要在中國推廣開拉丁字母,提出要廢除「方塊字」,在演講中公開叫囂要把“方塊字”趕到學院里的研究室,留給老學究們分析,而未來的中國人世代學習的都將是拉丁字母拼音漢字。

然而,瞿秋白瘋狂的想法,被另一位學者不聲不響地用事實駁斥了回去。

趙元任的九十六字奇文

這名學者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

趙元任

趙元任當時遠在美國的大學中任教,對於中國文學界提出的「漢語拉丁化」偶有耳聞,初始時只覺得荒謬他壓根兒不看好漢語拉丁化的未來,趙元任對於中國的音韻學和語言學頗有研究,他始終認為漢字能夠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絕對是有它不可代替性的。

但趙元任後來見這股浪潮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他方覺自己應該為中國的漢字做些什麼。

於是撰寫了一篇奇文,名為《施氏食獅史》,這篇文章通篇加在一塊只有九十六個字,為什麼說這是一篇奇文呢?

因為這篇文章只能看不能讀,看能看懂,讀就未准能夠讀懂了,因為這九十六個字的讀音全部是一樣的——shi。

文章全文如下: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失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篇文章非常好的駁斥了漢字拼音化,因為它通篇的讀音是一樣的,如果用拉丁字母書寫便很難讓人理解其中的意思。

中國漢字中有那麼多的同音字,大多只能夠通過語境和字形分辨,這篇《施氏食獅史》就體現了拼音的局限性。

趙元任不僅創作了這一篇奇文,之後他還寫作了《季姬擊雞記》《易姨醫胰》《熙戲犀》一次又一次的印證了他的觀點。

不過後來趙元任也承認了自己所寫的文章用來駁斥漢字拼音化是有缺陷的,因為他的遣詞造句過於極端,現實生活中是不會有人這樣說話和寫文章的,但是毫無根據全盤西化的漢字拼音化又何嘗不是一個極端的改革呢?

所以他只能用極端去對抗另一個極端。趙元任的奇文直接給了國內文學界重磅一擊,讓漢字拼音化的擁護者重新開始思考「國語改革」的意義。

1938年,一本名叫《中文拉丁化課本》的課本正式投入市場,引來大批關注,此書的封面上用大紅色的筆跡書寫着幾個大字——「給初學北方話用的」,翻開封皮在扉頁上不加掩飾地標註着「知識分子初學用的」。

此書的作者名為許中,在第一課裡他便言明了此書使用的是將漢字變更為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新文字,但是他並沒有廢除漢字不用之意,對此他解釋道:

「中文拉丁化就好比是公共汽車或電車,價格低廉又快捷,漢字就好比人力車或鄉間的轎子,價貴又慢,只是從來沒有人說,現在已有公共汽車和電車,我們便可以不再需要人力車和鄉間的轎子了。」

許中的觀點還是相對於當時文化界來說還是較為中立的。

辯證地看待漢字拼音化

但關於拉丁字母拼音化漢字的學術紛爭,仍然洋洋洒洒持續了幾十年,「廢除漢字」每隔一段時間便被搬出來討論一番。

直到1951年,毛主席作出指示:「漢字的拼音化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先簡化漢字;同時積極進行拼音化的各項準備工作。」

瞿秋白推行新文字的目的是想要改變中國目前文盲眾多的現狀,他希望學習的門檻降低。古代的文言文、繁體字的確有些晦澀難懂,但我們可以適當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不需要全盤否定。

到了1958年,周恩來總理做出明確指示:「它並不是用來代替漢字的拼音文字。」至此國內對於「漢語拉丁化」的聲浪才逐漸退去。

我們需要以辯證地去看待拼音字母這個問題。

首先,拼音字母的確有它存在的必要,自打拚音出現後,每個孩子還不會書寫勾橫撇捺,便已經能夠熟練使用漢語拼音通讀一篇小文章,這是近現代最偉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它降低了認字的困難程度,拼音注字極大便利普及了全社會文化知識運用。

但是,不能因為它的便利而丟掉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對於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有兩大時刻可以被稱為「命懸一線」:

一是亡國。土地、人民、財產等遭受侵略;

二是文化滅亡,除中國以外的文明古國,之所以只能存活於歷史書中是因為它們的文化都遭到了不同程度地侵食,以至於斷檔,精神文明被毀滅才是致命的。

想要看到一樣東西的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翻閱它過去的歷史,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如果當時我們真的廢除了漢字,等同於我們直接將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撕裂,在拋棄了腐朽糟粕的同時,也完全斷絕了我們吸收傳統文化精髓的可能性。

不過我們還是要感謝那些先輩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在這些嘗試當中我們才發覺什麼是應該堅持的,什麼是應該摒棄的,在嘗試中碰撞出的新靈感,也更好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