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美國專家祭出對付中國的大招,我網友目瞪口呆

鴿子叨

拿走中國人的Prada包包,這樣就能阻止來自北京的經濟「霸凌」!

一名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研究員日前給西方企業和政府支了這樣一個招。理由是,中國國民無法接受享受不到奢侈品的局面。

什麼?!刀妹和網上的小夥伴一開始都以為自己聽錯了。仔細一想,不得不說,還有這等好事?除了支持還能說啥。

1、拿走中國人的Prada包包!

這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研究員伊麗莎白·布拉為那些所謂遭受中國經濟「霸凌」的西方企業和政府出的一個主意。

在伊麗莎白10日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的一篇文章中,她由瑞典電信企業愛立信在中國的經營說起,認為由於瑞典在封禁華為的問題上沒有讓步,導致中國「懲罰」了愛立信,而如果西方政府和大型企業不聯合起來對付中國,那麼所有的西方企業都將受到同樣的懲罰。

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考慮一下奢侈品!

各大西方奢侈品牌應該和本國政府合作,宣布暫時抵制中國(市場)。

她說,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中國消費者想要香奈兒、愛馬仕和古馳等西方品牌。中國國民無法接受享受不到奢侈品這種局面。

這個主意一出,眾網友一時竟無言以對,只能大呼「友軍」,並對此表示強烈支持!

有網友說,對不起了,我要先笑為敬了。這個主意簡直腦細胞都要溢出天靈蓋了,趕緊執行起來哦!

有網友說,這是要「罰」中國吃肥肉嗎?這是要為中國培育國產奢侈品牌嗎?歡迎!

有網友則為美國智庫的研究水平擔憂了起來。

不過,還有網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這難道是美國人想忽悠歐洲奢侈品品牌集體作死,美國品牌取而代之?

2、奢侈品需要中國 還是中國離不開奢侈品?

先別管伊麗莎白有沒有為美國企業打算的想法,估計看到這篇文章的Prada公關總監現在應該挺頭疼的。

這難道是另一個讓Prada的眼淚Prada Prada的掉的女人?

根據Prada集團2020年發布的財報,該集團全年凈營收同比下滑24%。唯一值得欣喜的是下半年業績顯著恢復,而這其中,中國市場功不可沒,中國內地市場以52%的同比增長成為普拉達集團報告期內表現最好的市場。

當時還有媒體寫文章說道,挎住腋下包的中國人救了普拉達的2020。

而據Prada集團不久前發布的2021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國內地市場較2020年銷售增長77%。

實際上,有類似情況的不止Prada一家。在過去一年,中國成了很多奢侈品牌的救命稻草。

法國《世界報》日前發表了法國雷恩商學院研究員Fu-Mei Chuang女士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歐洲的奢侈品行業越來越依賴於走在網絡購物前沿的中國客戶。

2020年,奢侈品在歐洲的銷售因新冠疫情而崩潰(下降了36%),但是在中國市場卻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長。

迪奧或芬迪等品牌現在有近4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

全球著名諮詢公司貝恩的報告指出,到2025年,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貢獻率將達到約50%,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反彈增長的關鍵引擎。

「得中國者得天下」在奢侈品圈裡從來都不只是一句口號。

到底是奢侈品品牌更需要中國,還是中國離不開奢侈品品牌?看來,伊麗莎白女士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些顛倒。

其實,刀妹更好奇的是,是什麼讓伊麗莎白得出了中國國民無法接受享受不到奢侈品這種結論?

誠然,前幾年中國遊客在全球各地搶購奢侈品常常上新聞,還被外媒描述為「人傻錢多速來」。

或許,伊麗莎白就是在看了幾條類似新聞之後產生了那樣的錯覺?

但事實是,奢侈品並不是生活必需品,鼓吹所謂的「抵制」並不會產生任何實際的影響。

如果再去翻幾份奢侈品品牌報告或者行業研究,就會發現,在今天的中國,奢侈品消費的意涵已經發生變化,千禧一代(生於1980年至1995年)和 Z世代 (生於1995年後) 消費者已經成為主力。

在奢侈品消費增加的同時,國潮也在回歸,消費者們不再盲目追隨西方的潮流。幾乎所有的奢侈品品牌都在強調「本土化」,以迎合年輕人的消費口味。

所謂「中國國民無法接受享受不到奢侈品局面」,說到底,是一種骨子裡的傲慢和偏見。

3、傲慢和偏見

也有人說,很難想像這種觀點會是一個正經機構的正經學者登在一個專業的財經媒體上的。

其實也不難理解,儘管讓奢侈品品牌抵制中國市場這個主意十分荒謬,但打着給愛立信出頭的旗號,再用抵制「經濟霸凌」這樣的概念進行包裝,就很符合西方媒體的調調了。

近年來,由於西方一些反華勢力的鼓動或者是一些機構固有的偏見,學者或者機構等給企業挖坑跳的事情沒少幹。

就伊麗莎白在文章說的愛立信的問題,極力反對本國政府打壓華為的愛立信,此前早已估計到在華5G市場份額的大幅縮水,在拿到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的「零星份額」後,該公司CEO鮑毅康(Brje Ekholm)表示,「這相比於沒有取得份額,是積極的信號」,並稱將繼續爭取增加在華市場份額。

今年3月,H&M被曝出抵制新疆棉花。而H&M的聲明就是基於良好棉花協會BCI的判斷以及一些所謂民間報告和媒體報導做出「停用新疆棉花」決定的。

至於BCI所謂的「新疆棉花產業存在強迫勞動風險」,日前也被曝出來是一小群人拿到1.8萬美元預算,全部在網上找的素材,根本沒有進行過實地調研。

跟着這些所謂的機構或者報告,稀里糊塗或者着帶着偏見做出決策的企業,個中利害恐怕只有冷暖自知了。

參與無理抵制新疆棉花的H&M集團日前發布了2021年二季度財報,其中國內地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8%,損失達7400萬美元。

而據報導,BCI的創始成員之一李維斯表示將離開BCI的理事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