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近日刊登評論文章,稱許多西方評論員都預測中國作為美國戰略對手,將填補美軍撤出阿富汗後的「權力真空」。不過,也有不少研究地區問題的美國專家認為,這種中國迫切介入的說法言過其實。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為撤軍阿富汗辯護,稱世界正在改變,美國正面對中俄兩國的挑戰,又形容在這場競爭中,中俄最希望的莫過於美國在阿富汗問題「再陷十年」。由此可見,美國的官方論點是,撤出阿富汗能讓美國集中對付中俄。
CNBC的文章指出,阿富汗擁有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未開發礦產資源,急需基礎設施的投資,從理論而言,這片土地很符合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而事實上,中國是塔利班希望建立友好關係的少數國家之一,也是惟一的經濟超級大國。
文章特別提到,中國官員譴責華盛頓和其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同時謹慎地歡迎塔利班組建的新政府,稱許多專家認為中國一直以來對國境西面的極端主義保持警惕,並決心避免深陷泥潭,以免重蹈蘇聯和美國的覆轍。
文章引用美國安全情報智庫「戰略預測」(Stratfor)的分析師埃克塔·拉古萬什(Ekta Raghuwanshi)的說法,指「中國對參與阿富汗經濟和擴展『一帶一路』的倡議感興趣,包括重建和投資這個內陸國家未開發的礦產資源」,但埃克塔認為,「鑒於阿富汗以及與其接壤的中國新疆的安全問題等因素,(中國)不會在短期內進行大量投資」。因此,CNBC這篇文章認為,儘管中國與塔利班有互動,這並非意味着中國已準備好與塔利班做生意,也「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會將塔利班視為更安全的合作夥伴」。
文章續引用另一學者、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歐亞專案的中亞研究員馬克西米利安·赫斯(Maximilian Hess)指:「中國非常瞭解安全風險,近年來極端組織對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專案的襲擊有所增加,包括最近一次發生在8月份的襲擊。北京承認阿富汗的部落現實,並且塔利班有許多子派系,導致該組織在許多地區以准自治的方式運作」。
而事實上,即使塔利班已經接受了中國的外交姿態並慶祝其投資前景,也承諾為中國投資者提供安全保障,但塔利班不一定可以控制住這個擁有4000萬人口國家的其他武裝分子和部落。
值得注意的是,塔利班仍然受到美國、歐盟和聯合國的制裁。對於希望與該組織開展業務的任何人來說,這都是明顯的法律和財務風險。英國化險諮詢公司(Control Risks)全球副研究主管喬納森·伍德(Jonathan Wood)說:「與塔利班簽署的任何交易都面臨明顯的政治和制裁風險,即使塔利班政權得到承認,在這些制裁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很少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會與塔利班政權打交道」。
文章認為,包括銅、鋰、稀土、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阿富汗礦產財富確實驚人,但到目前為止,事實證明這些資源幾乎無法觸及。2008年,一個由中國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簽下合同,承包阿富汗最大的銅礦艾娜克礦30年,但13年過去後,針對艾娜克銅礦的開採活動還沒開始。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目前的價格計算,估計擁有1108萬噸資源總量的艾娜克銅礦價值超過了1000億美元。伍德解釋說:「阿富汗有限的基礎設施——電力、公路、鐵路——險峻的地形和內陸地理狀況,將繼續阻礙著自然資源的開發」。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導師撒母耳·拉馬尼 (Samuel Ramani)則認為,儘管存在種種不利因素,這在過去並不能阻礙中國,正如中國企業在蘇丹和剛果的投資所顯示的那樣。撒母耳認為中國在阿富汗的參與,看起來可能會很像參與敘利亞重建計畫(的模式),但現在「是猜測多,實質內容較少」。
綜觀上述,有外交界人士認為,中國對阿富汗的態度是,既不會泥足深陷,亦不會見死不救。若留意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的說法,中方根據阿富汗人民的需要,決定緊急提供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糧食、越冬物資、疫苗和藥品。中方是給予阿富汗人民,亦避談是否承認塔利班政權,而以物資取代金錢的捐贈,則更加反映到中方今次給予的是徹頭徹尾的人道援助。
外交界人士認為,很多人對中國何時承認塔利班感到好奇,中國一直以來希望加強聯合國權威,中方很大機會是等聯合國有決議後,才跟隨大隊,決定是否承認塔利班政權。目前中國是對塔利班的態度的是聽其言,觀其行,即使塔利班很想中國加大投資,幫助他們重建,但中國還是小心翼翼,看看他們是否控制到國內的恐佈勢力。畢竟中國最關切的是疆獨組織會否趁阿富汗亂局,在境內再度發展基地,組織對新疆甚至是中國發動暴恐活動,這亦是外交部官員多次表明塔利班政權必須防止阿富汗成為滋生恐怖組織的溫床。
就阿富汗問題,專家強調,外界有一種過度解讀,誤以為中國很依賴阿國,以為一個美國控制的阿富汗,能阻擋「一帶一路」通道。
外交界人士認為,這或多或少是美國泡製出來的輿論,因為建設「一帶一路」不一定要從阿富汗進入中亞走廊,巴基斯坦的南北兩側都能達致相同效果。而事實上,中歐班列,是由中國西北部進入歐洲。專家重申,有阿富汗的合作,作為「一帶一路」的通道,只會是錦上添花,而非必須,所以,「一帶一路」仍然會繼續前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