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一戰,玄機無邊

唐如松

以前說過,隨着美國相對歐亞各大國之間霸權優勢的下降、以及美國政府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美國勢力就會從歐亞大陸退潮。當美國勢力退潮之後,相當於歐亞大陸上沒有了「警察」,此時歐亞各大國的國運和實力都會處於上升期,都會號稱自己正在或已經崛起,那麼,崛起的根本標誌是什麼?

二戰的戰勝奠定了美蘇在世界上的地位,決定了戰後是美蘇爭霸的時代;

二戰之前,日本在甲午海戰中擊敗了清朝,從此不斷擴張成為遠東地區的一代帝國;

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地位是從1587-1588年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的,然後又通過英荷戰爭擊敗了荷蘭,通過1754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以及其後的拿破崙戰爭擊敗了法國,最終,英國才奠定自己日不落帝國的地位。

等等。

一個國家的崛起或許有很多標誌,但最根本的標誌是在戰場上!

亞洲大陸上有三個大國,分別是俄羅斯、中國和印度,俄羅斯更認同自己是歐洲國家,二戰之後也將自己的戰略重點放在歐洲,對爭霸亞洲大陸的興趣暫時有限(受到經濟的拖累),這就決定亞洲大陸上最主要是中印之爭,在今天的時代,雙方都渴望證明自己已經崛起。

中印之間的邊界糾紛一直無法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這是戰爭的導火索。

從中國方面來說

1979年之後,中國軍隊已經40多年未上戰場,如果在台海、東海、南海上進行首戰,面對都將是美日(歐洲)的軍事力量:第一,這不是兩三個國家(地區)之間的戰爭,而是非常典型的國際戰事,很難說最終會捲入多少國家,這就讓戰爭的進程難以控制;第二,美日歐的軍事力量是當今世界主流的軍事勢力,與他們之間的戰爭更應該是決戰而不是初戰;第三,傳統上的中國是大陸型國家,陸軍的實力比較強,而海空軍更像是「新興兵種」,可在東南沿海進行爭奪主要依靠的是海空軍和火箭軍,容易讓人產生疑慮。第四,中國一旦在東南沿海進行爭奪,印度就很可能在邊界問題上發力,中國就會會受到兩面夾擊,這顯然是軍事上的大忌。

所以,中國首戰就以東南沿海作為戰略方向似乎並不合理。

相反,在中印邊界上的戰爭,可以控制在兩個國家之間,比較容易控制戰爭的規模和走向。即便歐美想干涉,也只能是外交或物資的方式,難以直接接入。1962年中印戰爭給中國軍隊提供了心理優勢,這對於久不經戰事的軍隊來說很重要。中印邊界戰爭主要依靠的是陸軍和空軍,而陸軍是中國的傳統優勢。所以,中國首戰的對手很可能是印度而不是東南沿海方向。

目前有可能是比較有利的時機。

美軍和北約軍隊駐紮在阿富汗時,隨時可以以反恐的名義進入巴基斯坦,也就牽制了巴基斯坦。現在美國與北約軍隊已經從阿富汗撤出,巴基斯坦就會將軍事重心全部轉移到印度方向上,這會對印度形成牽制。

美國和北約軍隊撤出阿富汗之後,中國西部邊界的戰略壓力減輕了。

拜登總統率領美軍撤出(或「逃出」)阿富汗的過程非常混亂無序,導致其國內支持率暴跌,即便中印之間爆發戰事,也很難做出及時有力的干涉行動。

藏南地區雨季已過,適合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這就決定未來一段時間是有利時機。

中國是印度的首選對手

印度一直有大國之心,隨着經濟勢力的崛起這種慾望更加強烈。但1962年的戰敗讓印度戴上了戰敗國的帽子,看看日本和德國,二戰戰敗之後至今還不是完全正常的國家,今天的印度急需摘下戰敗國的帽子,否則就談不上「崛起」二字。

隨着美日與中國矛盾的加劇,部分企業會遷出中國,印度會因此受益,戰爭會導致亞洲的地緣矛盾更加尖銳,會加速這種產業轉移。所以,一場中印戰爭讓印度具有經濟利益。

現在,中國與美日之間的關係不斷惡化,在東海、台海、南海幾乎已經形成了對峙的態勢,這會牽扯中國的精力,此時印度主動派出自己的海軍參與美日澳的軍事行動,對中國形成進一步的牽製作用。在這種局勢下,印度會自認為這是有利於自己在中印邊界上進行爭奪的戰略態勢。

中印雙方都將對方作為優先的戰略對手,也算是「一拍即合」。中國擊敗了印度就可以全力爭奪東南沿海、面向美日,印度則希望摘掉戰敗國的帽子樹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甚至希望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上述因素重要嗎?都很重要,但可能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又是什麼哪?

有人說,大躍進之後毛主席失去了權力,此後他發動文哥是為了打倒劉少奇,以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力,這種說法合理嗎?

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對待開國功臣的方法多種多樣,劉邦是不斷削除它們的權力然後再逐步除掉;劉秀是剝奪他們的權力然後供養起來;唐太宗准許他們繼續掌權、或治理國家或征討四方,源於太宗自己就是那個時代的「天策上將」,並不擔心這些功臣宿將有非分之想(當然也是唐太宗的心胸、氣度和駕馭群臣的能力所決定);宋太祖採用杯酒釋兵權,讓開國武將當起了富家翁;洪武帝朱元璋採取了比較慘烈的方式,開國的文臣武將基本都難以善終,只有徐達、常遇春、湯河得以倖免,等等。

開國皇帝為何可以選擇多種方式面對功臣宿將?源於他們手中牢牢地掌握着兵權。即,只要掌握了兵權,就讓自己有了多種選擇權。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的勝利證明了一點,毛主席依舊牢牢掌握着軍權。而且通過這場戰爭的勝利讓他的軍權更加穩固。既然掌握着軍權也就掌握了國家的全部權力,這是特色。因此,通過一場歷時十年的運動以拿回權力的說法就顯然是錯誤的。

當一個人掌控了軍權之後,想打倒一個或幾個人並不難,或只是一句話的事,根本就不必通過運動。何況,即便是為了打倒一個人或幾個人而發動一場運動,當他們被打倒之後運動就該結束了,事實也並非如此。

或許這樣的推論才是更合理的。通過1962年的戰爭,讓自己手中的軍權更加穩固,手中的行政權力也更加鞏固,就不會失去對隨後所發動的這場運動的控制、社會也不會因此而失控,最終實現改變社會的目的(那場運動毫無疑問改變了當時的社會)。

換句話說,1962年中印戰爭只是集中權力的手段,意味着一場運動、一個新時期即將開啟。

1979年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當鄧小平通過勝利牢固地掌握了軍權之後,也就掌握了所有的行政權力,改開也就從1981年6月28日真正開始了(華國鋒離開了權力中心),社會進入了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又一個新時期,鄧小平成為這個新時期的掌舵人。

換句話說,1979年中越戰爭也只是集中權力的手段,意味着一個新時期即將開啟。

1962和1979的兩場戰爭如出一轍,都是戰勝之後放棄佔領的土地並退回出發地,根源在於當時的社會只需要一場「勝利」,如果再貪圖其它(土地)利益就是典型的畫蛇添足。

中國是高度權威型社會,任何全新時期到來之前都需要權力集中的過程,即剷除進入新時期的阻力,也塑造新時期的掌舵人。權力高度集中之後,新時期的進程就是可控的、就可以不斷接近既定目標。但如果沒有這個權力集中的過程,社會就會進入未知海域。

當今社會明顯正在進入新時期,任何新時期都是打破舊秩序然後建立一個新秩序的過程。但如果打破舊秩序的過程中局勢失控,新秩序也就無從談起……

一場戰勝已是時勢所需。■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