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9月10日打電話到北京後,中美終於開始了新一輪對話。對於這一輪會談,雙方談得「很好」。「很好」在哪呢?我們先來看新聞。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雙方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與地區問題全面、坦誠、深入交換意見。會晤是建設性的,有益於增進相互瞭解。雙方同意採取行動,落實9月10日兩國元首通話精神,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尋求互利共贏,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雙方談的什麼內容?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與地區問題。進行了怎樣的交流呢?全面、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全面,說明什麼都談了;坦誠,說明大家都敞開說了,沒有保留;深入交換了意見,說明雙方沒有回避矛盾,唇槍舌戰、真刀真槍、各說各話。
會晤的結果是什麼呢?是「建設性的」。所謂建設性,意思是雙方在核心問題上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有益於增進相互瞭解」,直白說就是這次會晤彼此更加瞭解對方的關切。綜合這些結論我們可以看出,雙方的確該談的都談了,但沒有達成在具體問題上的一致意見。
那麼,就沒有共識嗎?當然有。最終的共識是:雙方同意採取行動,落實9月10日兩國元首通話精神,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尋求互利共贏,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我們要清楚,9月10日的電話是拜登打到北京的,所以誰的訴求強烈不言而喻。那麼,既然美國訴求更強烈,就有了「雙方同意採取行動」。對中國來說,若非美國蠻不講理玩霸凌,中國當然是願意採取行動的,之前之所以雙方一直談不攏,是因為美國只在意自己的利益,對中國的重大關切與核心利益採取傲慢與漠視的態度,中國當然不乾。現在,經過較量,拜登打電話到北京,「雙方同意採取行動」是一種較量後的默認,說明美國也開始「務實」關注中國的重大關切與核心利益了,至於多少依然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由此就有了「加強戰略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尋求互利共贏,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這一「共識」。在這個共識中,很顯然拜登政府也認識到,「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對抗」是其所謂「競爭」能夠存在的關鍵,否則「競爭」就變成了完全的對抗,很顯然拜登政府好像並不希望中美變成完全對抗狀態。
這其中有兩點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是「尋求互利共贏」,因為一旦開始「尋求互利共贏」了,那麼大家就開始務實談合作了,美國就得「在乎」中國的關切和利益,準確點說就得把兩份清單上的事一件一件地辦了,否則如何尋求互利共贏呢?更加值得關注的是第二點,那就是「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這點共識說明,美國接下來要想和中國談,那就得務實,就得向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邁進,否則也談不到一起。
為什麼說這次談得「很好」呢?
原因很簡單,與3月18日阿拉斯加那次會談充滿傲慢與偏見不同,這次美國至少開始明白,談判也需要關切中方的訴求,否則正常溝通都無法開展,又如何進行合作?美國就根本達不到任何目的了。
中美在拜登上台以來第一次溝通,是美國想給中國下馬威,結果被中方掀了桌子攤了牌;中美第二次溝通是7月下旬在天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捨曼是再三要求訪華才得以「批准」,來了帶走了中方的三條底線和兩份清單;這是第三次高層對話,是拜登「想通」後9月10日打了電話之後的溝通,美國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一些中方的三條底線和兩份清單,於是才有了這次美國開始轉向「務實」的態度。
有了這些,占豪就認為談得「很好」,因為美國是從2018年野蠻發起貿易戰到現在開始要自己「排除」關稅了,因為白宮也從特朗普不分青紅皂白單邊亂來,到了明白不和中國溝通就辦不成事的層次,這不就是「很好」的進步嘛!
與美國鬥爭三四年,白宮終於又開始學會說「人話」了,相比過去的胡唚,這不就是「很好」的進步嘛!中國通過持續教育,美國終於開始往正道上拐了一點,雖然幅度還很小,但也是「很好」的表現嘛!
但是,我們也務必要看到,美國的態度轉變還只是那麼一點點,因為他關注的事情都不是他應該關注的事情。沙利文和中方談了什麼呢?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權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前面的都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主權,美國有什麼資格關切?至於人權問題,美國首先應該審視自己才對啊!新冠都死了72萬多了,白宮難道就不該反思一下?難道死個人插個小白旗就算保護美國人的人權了?美國至少應該先保證國民活命的權利吧?
針對沙利文所表達的本不該美國關切的關切,中方肯定是毫不留情地懟回去了。楊潔篪向美方闡述了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權等問題上的嚴正立場,要求美方切實尊重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停止利用上述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些話的意思是,美國在涉及中國問題的關切上,中國根本不會有任何妥協,美方向借這些問題敲詐中國,那是一根毛都得不到!
在這次溝通中,中方再次對美方進行了教育。楊潔篪會晤中指出,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事關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攸關世界前途命運。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都會遭受嚴重損害。美方應深刻認識兩國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正確認識中方內外政策和戰略意圖。中方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
中方說得這些話是很重的,告訴了美方中美關係的利害關係,而且現在中美關係能否改善關鍵在美國,中國的態度和立場都是非常明確和清楚的,美國只要端正態度,中美關係就能回到正軌,反之一旦脫軌,全世界都會跟著遭殃。這實際上也是告訴美國政府,休想訛詐中國,中國不吃美國那一套。中國甚至明確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
拜登政府所謂的「競爭」壓根也不是競爭,而是打著「競爭」之名的對抗。美國無端打壓制裁華為,不允許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甚至長臂管轄慫恿盟友非法扣留中國公民孟晚舟,難道這就是拜登嘴裡的「競爭」?中國之所以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就是因為美國嘴裡的「競爭」是掛羊頭賣狗肉。正常的中美關係絕不應該只有「競爭」,更應該有合作,單純以所謂「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很顯然是美國想把中美關係拉入美國定義的一種語境。
楊潔篪表示,中方重視拜登總統近期關於中美關係的積極表態,注意到美方表示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搞「新冷戰」,希望美方採取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走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路。
這話的意思,其實也是告訴美方,中方之所以與美國展開溝通,也是看到了美方近期的這些表態。但是,僅僅表態是不夠的,需要把這些表態落到實處,互相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真正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之路。
那麼,美國會真的走那樣的道路嗎?
如果讓美國自己選擇,美國從來都不會選擇走那樣的路。但是,中美關係顯然不是美國想怎麼選擇就怎麼選擇,就像當初抗美援朝戰爭一樣,都是打出來的。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地緣上的較量,實際上都是中國在用實力教育美國。所謂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頭,美國這不是迫於自身經濟壓力重新回到了談判桌了嗎?既然回到了談判桌,那就繼續教育嘛!
中美這次重新回到了比較正常的溝通狀態,是過去三四年實力碰撞出來的結果。雖然,這次談得時間很短,但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現在,美國顯然依然保留了那份傲慢,但由於中國根本不吃那一套,所以未來中國會繼續用實力讓美國放棄「從實力的地位出發與中國談話」。
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們走著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