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重疑:看西方對疑似中國環球滑翔導彈報導的反應

晨楓老苑

英國《金融時報》10月16日報導中國在8月份的試驗中,導彈環球飛行一周後,作為高超音速滑翔彈(HGV)再入,但最終偏離目標約30公里。在同一個報導中,美國空軍部長肯達爾暗示中國已經在研制部分軌道武器(FOBS),匿名高級官員聲稱美國一再低估中國的武器研發,而負責美國本土防禦和空間防禦的北方司令部兼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司令Van Herck上將表示中國的新型導彈「非常先進」。

10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否認這是導彈試驗,而是民用的可重復使用航天器試驗,而且時間是7月。

中國媒體上以懷疑的居多,西方媒體上也有一片質疑,但有意思的是,《金融時報》之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樣火爆的話題冷處理,一反任何中國話題都要熱炒的慣例。反常即妖,一石激起千重疑啊。

中國媒體上的懷疑主要是政治性的,因為西方媒體近年來杯弓蛇影太多了,什麼都能往中國正在秘密發展殺手鐧武器上引申。這是事實,但這不等於說所有有關報導都是捕風捉影。還有一個質疑:為什麼是《金融時報》?這是英國較有影響的而且以國際視點為主的媒體,在大面積娛記化後,英國這樣的媒體已經不多了。《金融時報》的報導範圍不止金融,就像美國的彭博社報導的不僅是商務一樣。那為什麼不是美國媒體呢?哪怕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近年來也造謠生事太多了,要找一個有點信譽、標榜中立的英文主流媒體,選擇已經不多了,《金融時報》還真是碩果僅存了,在這方面,美英一家,並不是美國情報只有美國媒體才能透露的。

《金融時報》引用的是匿名的信息來源。這個來源不難猜,肯定是美國情報機構掌握的NORAD數據。NORAD的職責之一就是戰略導彈預警,由此延伸到監控一切外層空間行動,包括民用和軍用。從50年代開始,NORAD就在乾這個,相信他們是能分清俯衝再入的導彈和水平再入的可重復使用航天器的,更是能分清7月和8月的差別的。

中國在7月確實進行了一次可重復使用航天器的再入試驗,這是公佈了的,儘管比較低調。坊間的猜測是小型航天飛機,甚至可能像X-37一樣,具有氣動輔助變軌能力。中國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過8月的火箭/導彈試驗,但也沒有記者在新聞發佈會上要求中國明確否認8月進行過任何發射。存在一種可能性:《金融時報》報導的和趙立堅說的是兩次不同的發射。

有意思的是《金融時報》的報導發表後美國官方的反應。

在《金融時報》的報導前不久,美國空軍部長肯達爾在空軍協會年會上說到,中國正在研發「從空間發動全球攻擊」的能力,在後來與記者的談話中,他暗示這是類似蘇聯部分軌道武器(FOBS)的東西。有意思的是,就在肯達爾講話的時候,有消息人士人對美國軍事媒體Breaking Defense說到:「坦白地說,我很驚訝他(肯達爾)得到透露這事的授權。」

在《金融時報》報導後,美國國防部的消息來源對Breaking Defense證實,肯達爾和《金融時報》說的是一回事,就是說,8月發射的是FOBS-HGV 。但肯達爾本人在10月18的國防運輸協會年會的講話中說到,他先前的講話並不特指某一具體時間,兩者在發佈上的前後腳只是巧合,暗示與《金融時報》的報導撇清關係。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科比拒絕對報導發表評論,國家偵察辦公室(NRO)也拒絕評論。

但肯達爾在10月18日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對美國將全力反制一切中國的戰略武器研發,包括可以證實的,還是有可能在進行的。肯達爾說到:「如果你能想像得到,如果這對作戰上有好處,如果這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做得到,那你就必須想到他們(中國)會真的去做。」(If you can conceive of it, if it makes operational sense, if it’s within the realms of current technology, then you’ve got to be worried that they’re going to do something like that)。

太平洋空軍(印太司令部的空軍)的戰略計劃和條令部負責人尼耶米准將也在同一天的導彈防禦年會上說到:「過去我們對中國這樣對手的未來行為的評估很有信心,我們也以此為基礎制定我們的投資計劃。我的經驗之談是,我們也許應該多看看(中國)可能做到什麼,而不是我們認為他們在做什麼,因為中國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只要可能做到,只要能鑽我們的空子,他們都會去做。」(In the past we’ve put a lot of confidence in our assessment of what an adversary like China will do in the future, and we use that to inform how we want to make our investments. And one of the lessons that I’ve taken from my own experience is perhaps we should look at what is possible from a physics perspective, as opposed to what we think they’re going to do. Because China, again and again, has proven that if it is possible within physics, and it will surface another hole in our swings, that they will do it.)

他們沒有強調的是:中國不僅去做了,而且還做成了。

但其他專家則質疑FOBS-HGV。有說法指出,FOBS的可怕之處在於,中國一旦把核武器像衛星一樣部署在軌道上,所有中國衛星都有這樣的嫌疑了,那就天下大亂了。這是違反《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條約》的,中國是簽約國,中國不做這種公然違反國際義務的事情。FOBS之所以是FOBS,就因為在完成閉合軌道之前就脫軌再入,在軌道上一圈一圈轉後再脫軌再入,那就是軌道武器(OBS)而不是部分軌道武器(FOBS)了。嚴格來說哦,反衛星衛星是違規的,在軌道上部署激光武器、微波干擾等也屬於軍事化。美國聲稱X-37是試驗性的,不具有實戰價值,否則也屬於軍事化。但FOBS是合規的,在蘇聯部署FOBS的70年代,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自己在美國國會為蘇聯辯護,所以這沒有問題。

另有說法指出,衛星和導彈發射混淆後,每一次衛星發射都可能成為核攻擊,容易發動突然襲擊。首先在衛星入軌前,確實不可能分辨這是洲際導彈還是衛星,光靠傾角是很難精確判斷的,從來就是這樣。其次,衛星發射都是一顆一顆打的,而且衛星發射一定是在有限的幾個航天發射場進行的,一天裡密集打幾顆都是鳳毛麟角級的稀罕事。核攻擊就不是一發一發打了,只有在第一時間傾瀉而出才有機會在對方反擊前發射完畢,而且肯定不是以公開的航天發射場為主。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射方式,不可能分辨不出來。

還有說法指出,高超音速導彈的彈道更低、更飄忽,先送上軌道然後再入而成為高超音速導彈不合理,因為軌道的高度更高,更容易預警,更容易攔截。這是似是而非的。高超音速導彈分高超音速滑翔彈(HGV)和高超音速巡航彈(HCM),HGV用火箭助推,然後再入拉起、轉入滑翔。HGV的起滑速度可以高達M20,但速度逐漸降低,射程受到起滑時的速度和高度的限制。以航天飛機為例,從400公里的軌道脫軌再入,再入高度約130公里,速度M26,滑翔約8000公里後速度降低到音速以下,準備降落。HCM是全程動力飛行的,一般只有超燃衝壓才能達到足夠的速度。HCM的高度一般在3-4萬米,速度在M5-6一級。

不管是HGV還是HCM,速度都顯著低於軌道飛行(>=7.9公里/秒)。軌道飛行的速度低於彈道飛行。跨越地球半周長的洲際導彈大約需時30分鐘,地球軌道半圈大約需要45分鐘,M5的高超音速飛行就需要至少3小時了。

在某種意義上,FOBS和HGV是絕配。洲際導彈的拋物線彈道很高,頂點高達1200-1400公里。簡單地助推-滑翔的話,再入時會「探底」很深,然後才能拉起、改平。這不僅增加飛行控制的挑戰,還對結構過載是極大的挑戰。在200公里的低軌道上脫軌再入,再入角度淺很多,反而容易直接轉入滑翔。

至於可探測性,軌道飛行比大氣層內的高超音速飛行高,但低軌道的高度可以低至200公里,與高達1200-1400公里的彈道導彈相比,依然具有很大的探測盲區,更何況FOBS和HGV相結合,可以在進入雷達探測範圍前就脫軌再入,利用HGV更低的高度繼續躲在雷達盲區內。軌道飛行容易預測、容易攔截也是對重復性的軌道飛行而言的,不重復的部分軌道飛行並沒有這樣的問題。軌道飛行是無動力的,只有用傳統的雷達「硬探測」,取不得巧。

相比之下,高超音速飛行的氣動加熱巨大,美國計劃中的近地預警衛星雲並不需要費多少事就能探測和跟蹤。這是在低軌道上的星雲,由大量成本低、攜帶紅外傳感器的小衛星組成,接力探測和跟蹤,然後用中繼衛星向地面站預警。高超音速飛行器產生巨大的氣動加熱,在本質上無法隱身,這是在發展高超音速武器中不應忽略的問題。高超音速導彈的優點在於難於攔截,在解決天基探測網絡問題後,探測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同時,高超音速飛行的時間越長,累積的氣動加熱越嚴重,洲際高超音速飛行的熱管理是比氣動、控制和動力更大的難題。

另一個問題是導航和制導。高超音速飛行器由於等離子「鞘體」的包圍,自帶黑障。這給對方的雷達探測和跟蹤帶來很大的問題,也使得自己的通信和導航很困難,雷達制導、衛星導航都受到黑障的影響,對遠程HGV或者HCM是大難題,單靠慣導將導致不可接受的累積漂移誤差。

在軍事上,FOBS-HGV最大的意義在於巨大的橫向機動能力。從低軌道再入時,可以輕易實現2000-3000公里甚至更大的橫向機動,這使得繞過導彈防禦和從意想不到的方向攻擊的靈活性極大增加。即使不算HGV的橫向機動能力,從軌道再入也使得在脫軌和再入前不可能判別彈著點,極大地增加導彈預警和攔截的困難。

這一切都不能證明8月的試驗「是」或者「不是」FOBS-HGV,但援引肯達爾和尼耶米的觀點,FOBS-HGV既有軍事上的必要,又有技術上的可行性,甚至是中國用「貨架技術」就可以組合出來的東西,很難不屬於中國正在研發的範圍,但這也是美國在可預見的將來砸大錢都沒法防禦的東西。連激光武器都不一定管用,因為等離子「鞘體」對激光也是天然的屏障,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說這是「Sputnik時刻」,還真不是誇張。

當前正處在中美競爭的微妙時刻。美國極力加大力度,試圖逆轉中國崛起的勢頭,同時對美國是否能做到越來越懷疑。Sputnik時刻最關鍵的地方不在於蘇聯搶先發射了人造衛星、搶先把宇航員送入地球軌道,而在於美國第一次感到了脆弱,感到戰爭可能降臨到自己的頭上,而不只是美國在世界上指哪打哪。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的核力量大受削弱,但這畢竟是已經「麻木」的威脅。中國則不同,可能被中國一劍封喉在美國公眾心理裡從來不是個問題,研發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之後,來自中國的核威脅更加淡出,不是說中國只維持「最低核力量」嗎?

中國依然堅持最低核力量政策,但最低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美國想要中國的命,中國就不能只滿足於剁美國一隻手,而需要要美國命的最低核力量。

對美國來說,常規軍力優勢已經淡薄是一個正在被接受的現實,但對核優勢的信心是堅如磐石的,這是美國「極端競爭」或者「全面對抗」的心理基礎。如今,優勢不絕對,就是絕對無優勢,這是使得美國細思恐極的。怎麼辦?不思則不恐,尤其要避免引起公眾恐慌。在Sputnik時刻的時代,美國在經濟和科技上全面領先,美國在西方的領導地位毫無疑義,如今這些都開始動搖了。在這樣的時候,美國的民心經不起動搖。

美國現在需要阿波羅登月時刻,不需要Sputnik時刻,或許這才是西方媒體冷處理的原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