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長辭職!挑釁中國,卻連化肥都幹不過

后沙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

這段時間一直上躥下跳的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居然宣佈辭職了。據立陶宛DELFI.lt等媒體報導,蘭茨貝爾吉斯已向內閣提交了正式辭呈,同時,立陶宛交通部長也提出辭職。

12月7日,這孫子還在請求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做出「強烈反應」,理由是立陶宛貨物無法在中國港口通關。

12月9日,立陶宛副外長埃德梅納斯又向歐盟哭訴,中國正在要求跨國公司與立陶宛斷絕關係(商品不得使用來自立陶宛的零配件和服務),否則將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回應:」我不瞭解你提到的有關具體情況。」同時他強調,立陶宛違反了兩國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

蘭茨貝爾吉斯於2020年12月擔任立陶宛外交部長,在這一年當中,他是勾連台灣當局的最主要人物,給立陶宛製造了一堆外交爛攤子。

現在這孫子想拍屁股走人,下周立陶宛內閣將決定是否接受他的辭呈。

不過,他的辭職與中國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因為他乾不過化肥。

具體說,就是他和交通部長無法切斷立陶宛企業與白俄羅斯鉀肥的過境合作關係。

他在給內閣總理的辭職信中稱:「看到美國實施制裁後,白俄羅斯貨物仍繼續通過立陶宛運輸的現狀,並明白這將對你領導下的政府造成了聲譽挑戰……」所以,他選擇辭職。

有的朋友可能不瞭解他與化肥發生了什麼關係?簡單說一下。

其實,這個屎盆子是他主動找來扣在自己腦袋上的,結果讓自己下不來台。

本來,白俄羅斯鉀肥出口都是通過與立陶宛國有鐵路公司合作,運到克萊佩達港,再從波羅的海走海路送各國客戶手中。

立陶宛鐵路公司每年可以從該業務當中得到6000多萬歐元收入,而且能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同時,克萊佩達港也能得到大量收入。在正常情況下,這是立白雙贏的結果。

然而,因為美國的存在,這世界上許多企業就算想好好做生意也變得非常困難。美國一切都是從政治出發,對全球市場經濟行為橫加干涉,中國的華為、俄德的「北溪2」被美國制裁都是證明。

白俄羅斯自去年8月份大選之後,也沒有逃過美國的政治干涉。

今年8月9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白俄羅斯的經濟命脈之一「鉀肥」實施制裁,12月8日生效,任何涉及白俄羅斯鉀肥公司的交易都將受到美國限制。

美國這種長臂管轄行為跟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交易類似,不過,白俄羅斯鉀肥受到美國制裁的嚴厲程度遠不如伊朗。

但問題是白俄羅斯不像伊朗,它是個內陸國,沒有出海口,能不能將鉀肥運送到克萊佩達港,對它的出口貿易非常重要。

那麼,立陶宛的態度就非常關鍵。正常來說,立陶宛也是鉀肥交易的受益者,它完全可以不用理睬美國的長臂管轄,因為美國的政府法令只對美國企業有效,而立陶宛的國有鐵路公司和港口並不是美國企業。

歐盟在配合美國制裁方面表現消極,因為歐盟27國裡面有不少國家以農業為重,離不開化肥原料。

立陶宛政客如果以國家利益為重,完全有可以拿歐盟為藉口逃避美國,不聲不響地繼續保持鉀肥運輸業務。

然而,蘭茨貝爾吉斯以及總統瑙塞達這些人卻比美國還積極,完全不顧本國企業利益,哭著喊著要配合美國制裁白俄羅斯。

說實話,我們現在也不知道美國到底給了它們多少狗糧,能讓它們心甘情願地充當賣國賊。

8月9日,美國制裁令一出台,蘭茨貝爾吉斯就馬上向歐盟提交「制裁提案」,要求加強對白俄羅斯的制裁措施,阻止其鉀肥經過克萊佩達港。

歐盟都有點蒙圈了,因為這事大家不說,也就過去了,如果配合美國制裁的話,立陶宛也是受害者。

所以,立陶宛請歐盟制裁立陶宛?這不是拿屎盆子扣自己腦袋上嗎?

蘭茨貝爾吉斯它們既然要來這麼一出,歐盟只好同意,不然,就得罪美國了。立陶宛願意自插一刀,那大家還能說什麼?

美國對立陶宛這群政客很滿意,就算養條狗都不可能這麼聽話。

布林肯對這個小國外長可重視了,還請他來美國共商「印太計劃」,蘭茨貝爾吉斯這位縣級幹部儼然成了一位國際政治風雲人物。

從鉀肥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為什麼這群政客敢挑釁中國主權,不惜損害本國企業和人民的利益?因為全是政客的個人私利在起作用。

蘭茨貝爾吉斯比美國還急切地盼著制裁生效那一天的到來。

但是,從12月8日開始,立陶宛鐵路公司和港口企業拒絕中斷鉀肥運輸,而且還收了白俄羅斯鉀肥企業的預付款,就算交通部下令停運也不聽。

蘭茨貝爾吉斯這處境就尷尬了,作為外交部長他無法強制相關企業中斷對特定對象的運輸合同。但美國也不高興,「孫賊,你答應過的事呢?」

但如果政府強令企業配合美國制裁會怎麼樣?

沒有白俄羅斯的鉀肥過境,立陶宛鐵路公司每年將失去四分之一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將下降30%左右,這要損害多少家庭的利益?

白俄羅斯也將遭到重大損失,沒有了克萊佩達港,它只能轉向烏克蘭港口(目前可能性幾乎沒有),另一條路就是通過俄羅斯港口(成本增加)。

盧卡申科總統在8月10日曾表示,如果立陶宛切斷鉀肥通道,他將改道俄羅斯港口。而像中國、印度等化肥消費大國與白俄羅斯都有中長期合同,在金額不變情況下,運輸成本增加只能由白俄羅斯自己承擔。

這是什麼局面?白俄羅斯與立陶宛從雙贏變成雙輸。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直接責任人就是蘭茨貝爾吉斯這些政客,它們在用立陶宛企業和民眾的血肉去滿足美國的政治貪欲。

這不是賣國賊是什麼?跟中國香港那些黑暴分子到西方請求制裁自己國家的行為有什麼區別?

如果說有區別,就是立陶宛政客在執政,而黑暴分子在逃亡。

同樣道理,美國是多麼希望香港特區政府裡面有蘭茨貝爾吉斯之流,「很可惜」美國遇到的是中國,一部《香港國安法》就讓那些魑魅魍魎難以立足。

蘭茨貝爾吉斯這些政客現在想用辭職逼內閣對鐵路和港口企業採取強制措施,切斷白俄羅斯鉀肥通道。如果無法得逞,通過辭職也可以甩掉爛攤子,一走了之。反正這一年下來,它們腰包里已裝了不少美元和新台幣。

那麼,立陶宛沒有法律懲治這些出賣國家利益的政客嗎?法律其實並沒有用,只要它們喊兩聲「捍衛民主、捍衛人權、盧卡申科下台」,誰還敢起訴它們?

另外,企業不配合,證明瞭蘭茨貝爾吉斯這些政客是何等的自不量力,要知道,白俄羅斯敢在「邊境難民」問題上跟美國、歐盟硬扛,背後是有強力支撐的。

蘭茨貝爾吉斯代表了一些東歐政客的嘴臉,凡事必為美國賣命,不惜將自己國家自殺式地送進大國博弈齒輪當中,而代價是本國民眾利益。

這種政客即可憐又可笑,事情搞砸了,辭職了事。等民眾忘記了,下次又可以冒出來騙選票重新上台。

但國家未來呢?民眾福祉呢?企業利益呢?對它們來說卻是不存在的。

2019年,瑙塞達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當選立陶宛總統,選舉經費是誰給的?就是他的老闆—瑞典瓦倫堡家族企業北歐斯安銀行。

2020年「立陶宛執政聯盟」簽署協議,稱要奉行「基於價值觀發展外交政策」,而執行這一政策的就是蘭茨貝爾吉斯。

說白了,立陶宛不是出了一兩個賣國政客,而是整窩都是。

一個縣城級國家,玩什麼「價值觀」外交?鐵路、港口、木材行業等員工和家屬是不用吃飯的嗎?蘭茨貝爾吉斯就算辭職成功,他還能混下去,但普通民眾丟了飯碗後,美國會養著他們嗎?美國現在已是自顧不暇。

但美國很捨得拿狗糧到處豢養帶路黨,以小博大,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像蘭茨貝爾吉斯這類小癟三式政客將來還會有,但又能怎麼樣?

連白俄羅斯化肥都乾不過,它們還拿什麼挑釁中國,螞蟻能絆得住大象?

說立陶宛是個國家,都是抬舉它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