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國干涉還烏東」即將迎來最關鍵的時刻,普京來到了中國。
他帶來了一系列協議,其中包括,將每年向中石油再供應100億立方米天然氣與1億噸石油。
先說一下石油。
1億噸算不上一個特別大的合同,但是並沒有走傳統的海運以及東部中俄石油管道,而是途徑剛剛騷亂政變之後的哈薩克斯坦,意義已經很明顯了。
既代表著中俄對於哈薩克斯坦政局穩定的信心,代表著對總統托卡耶夫的信任。
以傳統運量10倍的擴容,也標誌著中俄途徑的哈薩克石油管網將大幅擴容。
在中俄的支持下,納扎爾巴耶夫時代向歐洲出口的哈薩克廉價原油,未來將反向輸送至中國。
意味著中亞五國將更緊密的綁在中俄的戰車之上,對於亞洲的穩定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了石油走哈薩克之外,更最關鍵的是天然氣。
作為外交的重要籌碼,俄國的天然氣一直都是「計劃經濟」,先把協議簽了,用首付把管道鋪了,再投資建設逐年產能爬坡,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產能的上限。
但是,這次協議顯然不是常規的路數。
首先,目前中俄東線的運氣量,距離2014年簽署的380億方協議滿負荷還有很大的距離。
其次,根據俄媒公佈的價格,此次新簽的協議價格區間為300-350美元/千立方,與之前中俄協議的380浮動,也有著大幅的折價。
這意味著本次「100億方」不是之前那份「380億」舊合同的補充協議,而是一筆新交易,不是加速供應,而是從別國轉移的運力。
要知道,全球的天然氣幾乎沒有閒置產能,中國增加了100億方的氣,被轉移走的國家就會出現100億方的供氣窟窿。
那麼看明白誰被「斷供」,就很重要了。
根據此次中俄的氣價,低於中俄14年協議,高於白俄羅斯與亞美尼亞的賠本價,處於俄羅斯與英國德國的協議價之間。
再加上2017年,俄油與英國石油簽署了「每年向歐洲供應100億方天然氣」的備忘錄。
時間與價格均符合,這意味著這100億方大概率是從歐洲(英德)的份額中挪出來的。
而這也說通了,本次這100億方的天然氣為什麼是用歐元來結算。
天然氣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外交籌碼。
譬如給波蘭和立陶宛這種帶頭反俄的國家,價格都是500以上的市場價,對於白俄、亞美尼亞以及曾經的烏克蘭等必須拉攏的關鍵盟友是200左右的跳樓價,對於北約和歐盟摻沙子的德國和英國,則是幾乎虧本的300出頭。
中國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的時候,用很低的價格拿下來中俄東線,搶走了烏克蘭的份額;如今烏克蘭危機再次爆發,我們又用更低的價格,拿下了英德的廉價份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次的地緣震蕩,作為列強的我們都會分一杯羹。
此番中國拿到了英德的最惠國天然氣價格,未來中俄西線與中線天然氣的價格,大概率也會參考地緣價再降一波,再加上中俄之間的油氣管網基建加速,哈薩克的石油,土庫曼的天然氣,甚至伊朗運往俄羅斯的油氣,都會以更低的價格通過管道向中國輸送。
隨著越來越多的能源流向中國,我們的油氣能源延長管線,還會通向韓國與日本,增強我們在東亞地區的能源影響力。
因此,本次協議簽完之後,吃了嘴短拿了手短的東方大國,必會堅定支持俄羅斯。
接下來的安理會上,五常的烏克蘭博弈必將更加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