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的實質——拿回被美西方霸佔的購買力

雲石

中美博弈從去年開始已經進入深水區,接下來高潮也即將來臨——政治上,美國已經在中東已經掉進戰略陷阱,陷入下場是死不下場也是死的囚徒困境;東歐那邊,烏軍在阿夫傑夫卡的戰略慘敗,已經讓這個代理人失去了戰爭能力,美國不想認輸就必須親自下場。而經濟上,美國的高利率環境也越來越難以為繼,但降息又意味著金融戰失敗,加息週期沒有打爆海外國家金融體系,高息收回的大量美元出不去,最終結果就是把自家金融體系爆出大煙花。

總而言之,現在的美國,看似依然強悍,但實際上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當然,美國危險,中國也很難。過去這一年,咱們深陷經濟通縮,大把企業破產,許多民眾降薪乃至失業,資產縮水也十分嚴重。而這種局面,到現在依然沒有明顯好轉,甚至不排除繼續加重。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中美都這麼難受,為什麼雙方就不能像過去那樣精誠合作呢?我們都知道,之所以這一次全球都這麼難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中美兩家互掐。兩家的各種對抗,加劇了全球的撕裂,使得全球不僅無法和衷共濟共度危機,反而使危機步步加重。

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霸權與反霸的鬥爭。但任何鬥爭,本質上都是利益的爭奪。站在中國,以及反霸聯盟的角度,我們之所以拼著自己經濟發展受阻,也要跟美國一路槓到底,其實歸根結底,是要拿回被西方長期竊取和霸佔的購買力。

眾所周知,過去參與全球化的國家,主要分為三類——消費國、生產國和資源國。消費國就是美國為首的西方,生產國是中國為首的新興工業國,資源國則是俄羅斯、沙特等。

按照正常邏輯,應該是生產主導消費,生產國和資源國根據正常的生產成本以及合理利潤定價,然後消費國按照這個價格購買。

但現實中並不是這樣,過去幾十年,一直是消費主導生產,也就是西方消費國人為壓低生產要素價格和資源價格,然後廉價購買工業品和資源。

這麼說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我們舉個例子,同樣是刷盤子,在中國刷就是一個月3000人民幣,在美國刷就是3000美元,難道刷盤子這個工作,在中美有什麼不一樣嗎?沒啥不一樣。那為啥中美刷盤子價格差距這麼大?因為人工成本差距太大。而這種人工成本,本質上就是生產要素的一種。通過扭曲生產要素價格,使得幹同樣的工作,付出同樣的勞動,中國人得到的報酬,只相當於美國人的七分之一。

而刷盤子不只是刷盤子,刷盤子的價格,跟製造業工價是高度相關的。中國刷盤子工人廉價,那工廠打螺絲工人的工資也同樣高不起來。而資源其實也一樣,美國通過石油美元,讓美元成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的通用貨幣,進而掌握定價權,完成了對資源要素價格的控制,這樣它和它的盟友就可以扭曲資源價格,用遠低於其真實價值的價格,拿到各類發展所需的資源。

那麼,美國怎麼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憑什麼全球生產要素都必須被美國壓制?原因很簡單,美國是霸主,並憑著霸主身份,成為全球化經濟秩序的主導者。鑒於商品必須通過交換才能產生價值,現實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必須參與全球分工合作,而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又是唯一,這樣一來就不得不受制於美。

但受制於美,就得按照它制定的規則來。而美國制定的規則,就是以美元為基礎,構建一整套金融體系,用金融的手段,在這套秩序中人為壓低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價格,你同意,那你就可以進來,進來的代價之一,就是你在正常環境下,本來可以值100塊錢的人工或者資源,你只能值50塊甚至30塊。

當然你也可以不答應。但不答應,你就進不了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進不了,你就無法參與全球分工合作和商品交換,那你家的生產要素或者資源別說100塊了,10塊錢都賣不出去——也就是價值無法變現,結果就只能像伊朗、委內瑞拉那樣守著金飯碗要飯,甚至如果你還想反,那搞不好就像薩達姆一樣被老美滅了挫骨揚灰。

這就是老美的陽謀——鐵索橫大江,你過也得過,不過也得過!過就給它當奴隸,辛苦一天最後賞你一口飯吃!不過,一口飯都不給你,你悶在家啃樹皮吧!

很顯然,絕大部分國家是沒辦法長期接受啃樹皮的——何況你想忍,老百姓也忍不了,再加上美國顏色革命一陣忽悠,他們就會揭竿而起把你滅了,換個政權上來讓他們參與美式全球化當奴隸——雖然這樣也只有一口飯,但總比老啃樹皮強。只有朝鮮等少數幾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可以靠著嚴密的閉關鎖國外加大國的援助,才能把寧可啃樹皮也不接受當奴隸的現狀長期維持住。

但這樣一來,後果就是,除了少數海灣阿拉伯等人少資源多的國家,其他的所有生產國和資源國,民眾都喪失了購買力——比如中國,你辛辛苦苦刷盤子一個月,才賺3000人民幣,那你怎麼可能有購買力?哪怕是俄羅斯這種資源大國——雖然其資源之豐富擱在全球首屈一指,人口也才一億多,在資源要素價格被人為扭曲的美系全球化秩序里,它其實也賺不到太多錢,國民照樣沒啥購買力。

那購買力到哪兒去了?就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消費國手裡。當經濟模式成為消費主導生產,美國為首的西方消費國,就可以通過扭曲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以極為低廉的成本,從生產國手中購買它們的資源和勞動力,以及這些東西做成的商品。所以美國刷盤子也能拿3000美金,所以美國人一年可以穿幾十件襯衫舊了就扔,所以美國人可以家裡空調常年不關,所以美國人可以人人開車,住大house——因為供養他們的一切生產要素,其價格被狠狠壓低了。

這公平嗎?不公平?那怎麼打破?說起來也很簡單,如果出現另一個全球化經濟秩序,這個秩序既可以生產所有人們需要的商品,也可以擁有足夠的消費力將這些商品消費掉,而且這套秩序還足夠公平,不人為扭曲生產要素價格,也不金融收割不收鑄幣稅,那大家就不必非在美國主導的這套不公平秩序下玩了。

這就是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現在要幹的事。中國有足夠的生產力,資源國也有足夠的資源,如果他們自己組團玩起來,生產國以公道的價格購買資源出售商品,資源國以公道的價格出售資源購買商品,大家頭上都沒有一個純靠扭曲資源等生產要素價格來吸血甚至收割的西方資源國,那自然大家的日子都會好過很多。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首先,你得保證這個體系下的生產國,能供應幾乎所有商品,尤其是代表人類文明發展高峰的高科技產品——包括生產力工具和消費品,這樣大家才可以放心組團玩。其次,這個體系肯定不容於美國為首的西方,所以他們勢必會破壞,所以新體系下必須有軍事超級強國,能頂得住美國的威脅。

這個在過去不存在——蘇聯或許軍事上頂得住,但在生產層面,蘇聯的生產能力,尤其是高科技生產力工具和消費品這一塊,發展不如美國。由於生產力和高科技都不行,那久而久之,不光民眾不滿意,生產力也會慢慢落後於美國為首的西方,最終實力越拉越大,只能被西方打敗。

但現在,中國正試圖再次扮演這個角色——中國擁有獨步全球的超強工業體系,能廉價大批量生產各類工業品。當然,在科技和軍事方面,中國過去遠不如美國,但經過這些年的奮起直追,這兩項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已經越拉越近。這種趨勢下,只要中國再拉攏到足夠的資源國和其他後發生產國,那就可以打造一個新的,不被美國扭曲價值的經濟秩序——而鑒於中國主導的新秩序中沒有吸血收割這一環,所以這個秩序下,參與者都是可以獲利的。

總之,一旦出現一套獨立於美系之外的新經濟秩序,而美西方又對此無可奈何,那他們就無法再嗜血收割,進而就會喪失購買力——畢竟以美西方現有的資源和生產能力,正常交換模式下是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生活水平的。

那這些美西方喪失的購買力,會轉移到哪裡?當然就會轉移到過去被金融扭曲的那些生產國和資源國手裡。當這些國家都不用再被美西方嗜血收割,經濟發展模式從過去的向美西方廉價供應工業品和資源,供養一幫財富消耗遠大於財富創造的「貴族」,轉而更多的轉向後發國家的「內循環」,那無論是負責生產的中國,還是負責資源供應的伊朗、俄羅斯等,大家都可以在更加公平的環境下,獲得購買力的增加(畢竟頭上沒吸血鬼了嘛)。

而這種購買力爭奪,對中國尤為重要。因為其他任何國家美國尚可以分化瓦解甚至拉攏,但惟獨中國,美國必須消滅——因為中國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構建非美主導的新經濟秩序的國家,而且中國的龐大體量,也決定了美西方沒有那麼多財富來拉攏它——或者說,西方能夠割捨給中國的東西,遠大於中國靠自己能爭取到的。

這也是中美博弈從根本上無解的原因。

、而這也決定了,中國必須拿回被西方竊取的購買力——不光要自己拿回,還要幫所有被剝削的後發工業國和資源國拿回。因為既然美國鎖定了中國,那在無法直接熱戰消滅的情況下,美國必須要想方設法的削弱中國。

而美國最需要削弱的,就是中國的龐大工業體系——這不僅是中國國力發展和財富創造的支柱,也是中國培育科技和軍事力量的基礎。鑒於中國的龐大工業體系是基於供應全球的規模構建的,而美西方過去乃至現在,又佔據了全球購買力的絕大部分,所以通過對華封鎖制裁,將全球主流購買力與中國工業體系脫鈎,這就可以不動聲色的起到削弱中國工業體系的效果——當沒了足夠的市場,中國龐大的工業體系自然就要萎縮,萎縮之後的工業體系,創造財富和價值的能力削弱,自然也就無力再為科技和軍事發展提供足夠的基礎支撐。

以特朗普發動中美貿易戰開始,美西方對華制裁封鎖就已經是明牌了——而且這些年愈演愈烈,未來也不會削弱只會加強。

這種情況下,中國要想破局,就只有一個辦法——削弱美西方的購買力,增強自己和其他新興國家的購買力。畢竟美西方這幫嗜血鬼會制裁中國,新興國家這幫被它們嗜血的肯定不會跟——就算勉強跟,也是被逼無奈,只要風頭一變,他們的利益決定了他們天然的會就東去西。所以,只要能把美西方的購買力轉移到自己以及新興國家身上,那中國就無懼美西方的制裁,甚至發展到一定體量後,中國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佔據了全球財富的大部分,到時候美西方為了發展,反而還會不得不主動融入東方經濟秩序——畢竟商品只有交換才有價值,你不參與全球主流經濟秩序,到時候吃虧的可就是你自己了!

那麼,怎麼將美西方購買力轉移到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這次的霸權與反霸鬥爭,以及中美金融戰,就是關鍵:

只要這一次中俄伊大三角在政治上鬥贏了美國,接下來美國在東歐、中東、東亞的霸權就將瓦解——基本上就是美國退出歐亞大陸,從全球霸主退回西半球;

只要中國在金融戰中熬到最後——在美國被迫降息或者自爆前依然挺住,那麼伴隨著經濟上的最後一手——金融戰的失敗,美國金融體系將迎來超級大煙花,接下來全球資本都將湧入中國,屆時不光是流動性危機緩解,內需和一帶一路的外需,也因為購買力向國內以及新興國家的大幅回歸,而突飛猛進,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道路一片光明。

而如果輸了,那不僅是前途盡毀,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積累的財富,也會在這一輪中被美國收割乾淨——如果不想被收割,那就只有掀桌子打三戰,或者被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孤立封鎖——屆時新興國家也會被美裹挾而加入反華聯盟,我們將不得不回到建國初那種被迫閉關鎖國的狀態,經濟依然一潰千里。

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從來就是殘酷的,既蘊含重大機遇,也充滿巨大風險。作為大國,作為被全球霸主鎖定的大國,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迎頭而上,並團結所有能團結的被剝削,被嗜血的後發新興國家,跟霸主決一死戰!這個過程中,哪怕再痛,損失再慘,我們也必須咬牙挺住,因為一旦輸了,我們就會跌入萬丈深淵——屍骨無存!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