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場仗,到底要砸多少錢?

連禾

1、戰爭的成本是多少?

打一場仗要花多少錢?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持續78天的空襲行動耗費了70多億美元;2001年持續兩個月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單軍費就花了100多億美元。

始於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不到兩個月的進攻時間裡,美國的成本支出在28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之間。

我們不妨以美國為例,來梳理一下美國在過去歷次主要戰爭中付出的開支:

這些白花花的銀子花在了哪裡?軍火和人員是主要支出。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1918年的戰爭總成本接近當年度GDP的36%,為了準備這場戰爭,美國還將30%的汽車生產能力轉向了坦克生產。

再到二戰期間,美國軍費開支進一步增加,頂峰年代,僅軍費開支就佔到了美國GDP的三分之一,1944年這個數字是37.9%,無論是總直接成本還是人均直接成本,美國的戰爭開支都達到了頂峰。

尤其是珍珠港偷襲事件後,美國再次加大了武器生產。

1918年至1933年,美國只生產了35輛坦克;到1940年,美國生產了309輛;1943年,美國坦克的產量增加到驚人的29500輛。更宏觀一點來看,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總共生產了88430輛坦克,作為對比,英國是24800輛、德國是24050輛。

飛機也是如此,年產量最高的1943、1944這兩年,美國分別生產了85898、96318輛飛機。

再來看軍隊人員的擴張,一組數據對比極具代表性:1939年以前,美國軍隊人數一直沒有超過1920年《國防法案》所規定的28萬人的一半,但到1942年,美軍人數已經超過了900萬人。

除了直接投入到戰爭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消耗之外,戰爭還會讓國家、政府背上軍人退伍後的福利或補貼支出。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有10萬多名軍人患上了與化學物質相關的「海灣綜合徵」,其中4萬多人長期致殘。即使在戰爭結束16年之後,美國政府還需要向20萬名退伍軍人提供超過43億美元的補助、養老、撫卹金。

除了這些直接成本,戰爭對國民經濟造成的傷害更巨大,影響也更長遠。

之所以要大力投入戰爭資源,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在於,大多數情況下,無論是戰爭進攻方還是戰爭防禦方,其進攻績效或防禦績效都是進攻成本或防禦成本的線性遞增函數,即進攻成本或防禦成本越大,進攻績效或防禦績效就越大。

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等高新技術的背景下,當戰爭一方在武器等資源方面持續增加投入,戰爭將走進另一個邏輯:非對稱戰爭。

簡單來說,通過大量的軍費支出培養起來的戰爭機器,造成對敵雙方實力懸殊。

美國作為軍事強國,它越增加軍費開支、擴軍備戰、發明新式武器,就越能提高它的攻擊威力,也就越能夠在以強凌弱的非對稱戰爭中取得越大的勝利,這在客觀上鼓勵了美國在世界上動用武力的慾望和意志。

既然戰爭要付出這麼高的成本,那這些錢從哪兒來?

2、錢從哪裡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著作《三萬億美元的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真實成本》,在其紅色腰封上赫然印著這樣一段對話:

  • 美國政府:伊拉克戰爭是免費的。既不用削減政府開支,也不用提高你們的稅負,還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 美國人民:那錢從哪兒來呢?
  • 美國政府:向外國政府借。

這一段虛擬的對話,既點明瞭通行的戰爭融資渠道,又指出了作為全球的軍事金融強權國家,美國所特有的戰爭融資方式。通常而言,戰爭融資主要分為徵稅、發債、印鈔。

先看第一種融資方式:稅收。

稅收是一種古老的充盈國庫,並為戰時提供經濟支撐的手段。從中國古代開始,歷代皇帝都靠徵收鹽稅、人丁稅、土地稅等來獲得。

稅收是國家公共財政最主要的來源和形式,一般用於城市基建、教育、醫療、公務人員工資發放、軍費開支等。戰時,軍費開支提升,相應地,用於非軍費方面的支出會減少。

僅僅是稅收的騰挪自然支撐不了龐大的戰爭開銷。在打仗時,常常會出現臨時的稅種以開源。

比如1799年,英國對拿破侖戰爭時,為了應付戰爭費用的需要,當時的英國首相皮特首創了所得稅。它與後來的所得稅有不同之處,屬於臨時課徵的戰爭稅,在1802年隨著戰爭的平息而停止,1803年,戰爭復起後,恢復開徵,直到1815年隨戰爭結束而廢止。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的一些國家也開徵過「戰爭稅」或「戰爭暴利稅」,籌措戰爭經費。

稅收過重往往會造成內亂,所以有一些「戰爭稅」會落在富人/商人的頭上。

如清朝後期的賣官,根據一些估算,很多時候清朝戰爭開支大概有30%是靠賣官位得到的收入來補貼;再如,上文提到的所得稅也是一種針對富人的稅收,名義是保護富人的私產。

這種方式並不總是行之有效,尤其是富人掌權之時。中世紀的歐洲各國戰爭連連,貴族、諸侯有錢有勢,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自發形成了阻礙加稅的堅定同盟,統治者們必須另想他法。

再看第二種融資方式:借錢、發債。

可能很難想到,人類歷史第一次的主權放貸就是為了戰爭,戰爭是借款的原始動機。

公元前5世紀,在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一方是古希臘的財富中心,另一方還在使用低廉笨重的鐵幣做交易,只比以物易物先進一點。

斯巴達的同盟軍,一些城邦小國,因常年向強國雅典進貢,沒有多少軍費,曠日持久的戰爭讓斯巴達陷入彈藥不足的困境,不得已借用了奧林匹亞和特爾斐神廟的儲備金,通過給予榮譽鼓勵民眾解囊相助。最終,這場持續了27年的戰爭結束了雅典的古典時代和強國地位。

此時的借錢屬於統治者的私債範疇,將統治者的私債變成以國家信用支撐,並向民眾支付利息的公債,是在議會出現以後。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英格蘭銀行的設立(1694年)就是為了開闢市民儲蓄的渠道,籌集用於對付路易十四的軍費,發債也是成就其日不落帝國的經濟支撐。

此後,發債成為籌措軍費常見的渠道。

這種常規融資方法,日本人學會了,清政府沒學會。這也是日本以彈丸之地贏得甲午戰爭(1894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時北洋水師被稱為亞洲第一,在世界也排得上號,並不輸於日本,最終卻打到沒錢買彈藥。根源固然是清皇朝的腐朽落後,但金融業弱於日本也是打了不到一年就認輸和談的原因。

除了上文提及的稅收賣官,當時的清政府也就能搜刮搜刮民間和錢莊,沒什麼搞錢途徑。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融資渠道也不多。但在明治維新之後,學習了西方的很多金融制度,先是發債搞經濟、軍事改革,然後是發債打仗,就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還發行了巨額債券。

第三種融資方式,是發動印鈔機。

稅收、發債,都是貨幣總量的騰挪,而貨幣總量未必能夠滿足戰爭的需求,創造貨幣成為戰時經濟的慣用手法。

美國內戰時期,美國北方政府向銀行發售國庫券和債券,但銀行發現這些國庫券和債券在二級市場上轉售難度高,也就不再願意用有限的黃金去承接政府的債券。

於是1862年,政府開始印制1.5億美元的美國鈔票,使其成為合法貨幣。

一般情況下,鈔票不是想印就能印。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之間,世界貨幣體系是金本位制。能發行多少鈔票,要看有多少黃金儲備。

金本位制天然具有通縮的傾向,原因在於黃金儲量有限,開採速度慢,而生產力的提升、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對黃金的需求在戰時更迅猛,於是暫時放棄金本位制是常有的事。

超發貨幣,實質上已經是以國家信用做背書,而不是黃金的儲量。

一戰、二戰時期,一些國家無法生產戰爭所需要的物資,通常需要借款、消耗大量的黃金儲備等方式來融資以購買物資。為了支持這些赤字,大多數參戰國會對黃金出口進行限制。

戰時這些臨時政策都有副作用。加稅會增加百姓負擔,使政府失去民眾支持;削減非軍事支出會降低原本在醫療、教育等民眾福利;發行債券,政府需要承擔利息,甚者可能導致國家破產。

比如1557—1575年間,西班牙國王宣佈兩次宣佈國家破產,儘管並非國家身無分文,但無法履行債務對國家信用是極大的傷害。

以國家信用背書的貨幣體系下,貨幣超發帶來的影響可能數倍於發行的貨幣量。

戰爭的代價在戰爭的最後一槍結束後,還長遠地影響著人們。這是斯蒂格利茨告訴我們的另一句話。

3、戰後的代價更沈重

「柏林什麼也沒有剩下,沒有住宅、沒有商店、沒有運輸、沒有政府建築,納粹留給人民的遺產……僅是若干斷壁殘垣……柏林如今只是一個破碎磚瓦堆積如山的地理坐標」,紐約《先驅論壇報》記者的這段話,無疑是對戰爭代價的最好注腳。

子彈不能用於再生產,戰爭只會摧毀資源。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60多個國家,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因戰爭而死亡的人口超過7000萬,1.3億人受傷。

作為戰敗國,德國死亡士兵超過500萬,平民約200萬,二戰前,德國總人口約8000萬(吞併奧地利等地之後,自身有6600萬左右)。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因戰爭消失,大部分是青壯年。

戰勝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死亡人口超過2000萬。

每次戰爭的發生,都會帶來大量的傷亡。工業體系下,男性勞動力的缺失,基礎設施、工業設備等資源的摧毀讓戰後的經濟重建尤為艱難,再加上戰時特殊的經濟政策,不管是戰敗還是戰勝國,都陷入了經濟的困頓之中。

第一重影響是,通貨膨脹。

在一戰結束之後,德國不僅要歸還戰時借款,還要承擔1320億馬克的巨額賠款,德國拿不出這筆錢,法國就聯合比利時、波蘭毫不客氣地進入了德國的經濟命脈——魯爾工業區,史稱「魯爾危機」,德國只能選擇瘋狂印錢。

貨幣供給過高,商品不足,導致物價飛漲,德國出現了惡性通貨膨脹。

戰前,4.2馬克就可以兌換1美元,戰後,1美元可以成立一個家族基金。物價上漲的速度近乎荒誕,一個典型的場景是,一個人以8000馬克買了一杯咖啡,等喝完走出去時,咖啡已經賣10000馬克了。

到了1923年,德國出現了面值100兆的鈔票,小朋友把鈔票用來做風箏,紙鈔被當成柴燒都是隨處可見的景象。此時的馬克已經失去了貨幣的價值,以物易物開始盛行。

同樣,二戰後的日本也經歷了一場通貨膨脹,相關數據顯示,在1945年—1949年之間,日本東京的零售物價指數增長了240倍。

非主戰場,又是戰勝國的美國,統計其上個世紀的M2,也就是貨幣供給量,包括現鈔支票和短期儲備,可知,在一戰、二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都是階段性的高位。

1901-200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

1917—1918年、1941—1945年、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越戰)以及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也是美國通脹率高峰時期。其實包括戰後的一兩年內,通脹率也處於較高的位置。

不過,相對於德國和日本來說,美國的通脹率要溫和得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美元作為國際通行貨幣,它的貨幣超發和通貨膨脹可以由全世界來買單,這也是上文虛擬對話為什麼說由其它國家承擔戰爭成本。

第二重影響在經濟總量上,也就是GDP水平,不同的國家會有所分化。

一個簡化的GDP公式是投資、消費、淨出口和政府購買之和。主戰場國家戰後經濟的恢復需要時間,戰敗國人民一般信心不足,更容易出現戰後GDP下降,這也是戰爭的代價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人均GDP至少下降了一半,貨幣也在戰後大幅貶值。

對於大贏家美國來說,戰時GDP則上升,1941年—1945年,GDP的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1%,失業率下降。但在二戰過去之後,因軍事需求等不再旺盛,美國也無法保持GDP的高速上漲。

第三重影響是給參戰國帶來巨額的債務。

英國,老牌日不落帝國,最先進入現代化的國家,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是世界發展的領頭羊,它的衰落和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巨額債務有關。

因為一戰,英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位置上被拉了下來,美國補位。因為二戰,徹底失去了主宰世界金融秩序的權力,取而代之的還是美國,英國則變成了經濟上依附的角色。

二戰期間,根據羅斯福簽署的《租借法案》,美國對盟國進行戰爭補貼,英國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一法案還有附加條件,即英國必須使英鎊能自由兌換。

沒有人會願意持有陷入戰爭中的國家的貨幣,自由兌換的放開,會使人拋售英鎊,換取更為堅挺的貨幣或者是黃金。

英國的一些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認為,這一條款導致了英鎊的長期疲軟,是美國削弱英國超級大國地位的一步。

二戰過後,一方面是英鎊疲軟,另一方面世界上75%的黃金儲備捏在美國的手裡,美元通過與黃金掛鈎,成為世界貨幣,英國再無與美一爭之力。

而二戰時期,英國欠美國和加拿大的債務,直到2006年才還清,足足60年,英國才翻開新的一頁。德國還清1320億馬克的賠款加利息,用了90年。

4、結語

凡是戰爭,都有勝負之分,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參戰一方能夠攫取更大的經濟利益,那它就是贏家?

當然不是。

戰爭的野蠻性在於,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下,勝利的一方重新掌握遊戲規則,他們總能在利益分配中掌握更高主動權,讓自己成為最大獲益者。

但戰爭又有著無法抵擋的破壞性,它以流血、死亡為代價,帶來流離失所、顛沛流離、鰥寡孤獨,它的強大摧毀性足以讓一座城市淪陷、讓一個民族沈淪、讓一種文明消亡,這同樣是人類歷史上血淋淋的教訓。

經濟賬或許算得明白,但涉及到普通的人,這筆賬怎麼算,都沒有贏家。■

參考文獻

[1]《戰爭經濟學》,保羅·波斯特;

[2]《三萬億美元的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真實成本》,斯蒂格利茨;

[3]《最「經典」的通貨膨脹》,比爾李;

[4]《日本戰後早期反通貨膨脹制度》,世界經濟;

[5]《20世紀40-50年代美英對於國際經濟霸權的爭奪》,申曉諾楊一帆;

[6]《戰爭經濟的運行機制》,達里奧;

[7]《打仗的錢從哪兒來?》陳志武;

[8]《日本明治維新的金融故事》,陳志武;

[9]《戰爭與國債》,世界軍事;

[10]《非對稱戰爭的經濟學方法分析》,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丁鬥;

[11]《戰爭成本和收益的廣義虛擬經濟分析範式研究》,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管理研究所,習文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