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終將結束,但中國社會在此之前必須做好準備!

明叔

1)大清早看到了張文宏醫生的長篇微博,在當前全國各地出現新一輪疫情反彈的時候,他用數據告訴大家,當前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經明顯下降,在廣泛接種疫苗或者經過西方那種「群體免疫」的國家,新冠的病死率已經低於流感。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各地的零散疫情,更像是春天到來前的短暫「倒春寒」,而不是漫長冬夜的繼續。

2)但是,此時此刻,全國多地的抗疫形勢仍比較嚴峻,長春「封城」、深圳公交地鐵停運、小區封閉管理,上海也在與疫情賽跑……一方面,經過兩年多跟疫情鬥爭,人類社會已經積累起了比較多的經驗,特別是中國,「動態清零」已經被證明是最科學、最有效、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所以需要大家繼續堅定信心,不管是「倒春寒」,還是「黎明前的黑暗」,儘管會很熬人,但前途是光明的,是確定的;另一方面,隨著奧密克戎毒株的毒性下降,「抗疫常態化」,或者更準確來說,社會生活基本回歸到疫情前的水平,已經與我們越來越近,但我們要非常清醒,中國社會要全面開放,或者要真正回歸常態,我們還必須做好各種準備。

3)張文宏醫生公佈的幾個數據令人振奮。上海近6個月一共有2266例感染者,重症只有0.1%,危重和死亡一例都沒有。在香港這次疫情中,死亡個案中,有 89.4%的人並無接種疫苗或只注射了一針疫苗。而 80 歲或以上的死亡個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種或只打了一針。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人士的整體死亡率是2.03%,相較接種兩針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別。據《英國郵報》日前報導,英國病死率已經降到了0.03%。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兩個明確的結論:

——新冠病毒的毒性在減弱,在特定條件下,病死率已經低於流感;

——疫苗基本防不住感染,但卻對減少危重症和死亡率有明顯的效果。

4)我的理解是,接下來,如果我們希望早日回歸正常,未來防疫策略應該是:不再追求絕對「零感染」,但要盡可能拉平感染高峰期,確保在任何時段,都不會因為病例爆炸式增長,導致醫療體系崩潰。換句話說,在整個社會逐漸回歸正常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特別是要加強自律,盡可能減少感染量,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安全、科學、有序地「全面開放」。

5)我此前曾經說過,終結疫情需要三個條件:第一,病毒致死率低於流感;第二,類似磷酸奧司他韋相對於流感那樣的新冠特效口服藥;第三,具有高保護率的疫苗。目前,這個三個條件,都還沒有充分具備,但通過個人和全社會科學、合理的防疫策略,我們基本可以做到第一條,也就是新冠病死率低於流感,這讓社會重新全面開放具備了初始條件。接下來,除了科研人員需要繼續努力,加緊特效藥和新一代疫苗的研發外,作為普通人,也需要參與進來,這樣我們才能早日迎來全面開放。

6)目前看,最重要的,依然是打疫苗。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接種了加強針疫苗,病毒的危害已經完全可以接受,重症、危重和死亡率已經低於流感。所以,如果你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一定要接種疫苗,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你自己,更是為了保護你身邊的人。如果你免疫系統正常,感染了新冠,也許不會有事,但你把病毒傳染給免疫系統弱的人,還是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危害。所以,大家一定要打疫苗。現在的疫苗,安全性非常可靠,副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防止重症、危重和死亡方面又非常有效,正常人已經沒有任何理由不接種疫苗了。我個人建議,為了盡早實現中國社會的全面開放,應該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獎勵」、「倒逼」正常人積極打疫苗。

7)在社會全面開放後,最危險的恰恰是那些高齡、有基礎疾病且沒有打疫苗的人群。這塊需要專家給出更多指導意見,充分評估打疫苗的收益與打疫苗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之間的「成本收益比」。只要收益大於風險、大於成本,這部分人群也應該盡可能接種疫苗。否則,一旦社會全面開放,他們將是面臨風險最大的人群。除了接種疫苗,也需要盡可能針對他們保留寶貴的醫療資源、制定完善的救治方案,即便不幸感染,也要盡可能降低病死率。

8)接下來,中國社會也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面放開後不一樣的抗疫形勢。中國抗疫的成功,具有多重含義,它是科學的勝利,也是中國「以民為本」治理理念的勝利。中國實施的「動態清零」政策,輓救了無數中國人的健康和生命,也為中國經濟在疫情中快速復蘇打下了基礎。但隨著病毒不斷變異、抗疫形勢不斷變化,「動態清零」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針對當前全國各地爆發的疫情,大家還需要全力以赴,盡快、盡早實現「清零」。這也是為後續社會全面開放爭取寶貴的時間窗口期。一旦條件具備,社會可以在科學、有序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面開放,到時候我們在心理上也需要接受一定時期內感染人數上升的現實,但在新冠致死率特定條件下低於流感後,相對於感染人數,重症、危重症和死亡人數,才是更關鍵的指標。只要我們依然可以把死亡數保持在最低限度,即便感染人數有所上升,實際上對社會的危害也沒有那麼大。

9)後續,要全面開放,必須盡可能拉平感染高峰期,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讓過多的感染病例衝擊醫療體系,更不能發生醫療體系崩潰的事情。兩年多的經驗已經充分說明,在醫療資源充沛和醫療體系崩潰兩種極端情況下,新冠的病死率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接下來,全社會都應該參與進來,盡可能減少感染人數。除了積極打疫苗,個人也應該加強防護。需要我們每個人在疫情面前高度自律、自覺。戴口罩可以明顯減少病毒傳播,大家需要堅持。勤洗手、房間勤通風,同樣有用。隨著大量自測試劑進入千家萬戶,大家可以加強健康監測,一旦自己感染,應該遵循一定的隔離政策,盡可能減少對其他人的危害。

張文宏醫生的話,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凡是持久的,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我們要借助此次一定會到來的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窗口期,準備好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針接種,以及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可以負擔得起的廣泛提供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準備等。」

10)最後,中國抗疫成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西方自己抗疫失敗,不僅沒有進行科學、深入的反思,反而一直在污蔑中國,所以,我們也要警惕,一旦中國社會重新開放,短期內病例數明顯上升,西方媒體肯定會借此攻擊中國。他們會不考慮疫情的變化,把中國最終基於科學選擇放開,視為中國前期抗疫策略的「失敗」,視為中國不得不向西方那種糟糕的防疫策略「學習」和「低頭」。他們還會把短期內中國病例數上升,包裝成中國抗疫的另一種「失敗」。針對西方媒體可能發起的新一輪反華攻擊,我們要多突出中國社會重新全面開放的科學性、有序性,突出中國基於科學的開放與西方徹底「躺平」之間的本質區別,突出中國的低病死率。中國民眾也需要在思想上提前做好「免疫」,不要到時候被西方媒體帶了節奏。

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變化。疫情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世界,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通過疫情,我們看到了西方社會的拉垮、殘酷和虛偽,也看到了中國社會強大的組織和動員能力。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疫情時全力以赴、同仇敵愾,展現出了我們這個民族強大的凝聚力。這才是東西方社會本來的面貌。西方在幾次工業革命中「搶跑」,讓它們可以一度領先,但隨著「世界變平」,在技術層面中國和西方已經不存在代差的情況下,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最關鍵因素將是傳統和文化,而這恰恰是我們的長處。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的治理理念更重視每一個個體的生命,我們的治理能力也遠比資本主義制度要好。

接下來,就是我們每個人繼續加強自律、繼續參與這場防疫的「人民戰爭」的時候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勤監測、注意隔離與防範,我們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迎來中國社會全面開放的那一天。而且,我們非常清楚,相對於西方那種用殘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對民眾在疫情之下搞一輪又一輪「死亡輪盤賭」不同,未來中國社會的全面開放必將是基於科學、基於有效組織和管理的,成本和代價也必將是最小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