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追身箭能否破得了俄羅斯的拖刀計?

風留痕

資料圖為烏克蘭坦克在馬里烏波爾(Mariupol)佈防

在對基輔進行了一輪激烈的攻擊之後,俄軍突然撤走了圍攻的部隊。烏軍則乘機反攻追擊並「收復」了部分失地。俄軍並非真的敗走而是重新部署,所以更像是一招拖刀計回馬槍。而烏克蘭果斷的反攻並要在頓巴斯決戰,也就是並不怕中招,而是追著打。這更像是用追身箭來破拖刀計。

俄軍在實現了第一階段任務目標之後,立即撤走圍攻基輔的軍隊。如今正在重新集結部署。這肯定是在進行一次重大的戰役戰術調整。而拿下頓巴斯是近期的首要目標。

而烏軍採取的則是追擊戰術,追著撤退的俄軍打。根本不在乎俄軍是否在玩拖刀計回馬槍。不僅是乘機反攻,還不斷增兵準備在頓巴斯與俄軍決戰。如果說俄軍使用的是拖刀計,那麼烏軍使用的就是追身箭。以追身箭來破俄軍的拖刀計。

那麼,這烏克蘭的追身箭能否破得了俄羅斯的拖刀計?

儘管俄軍把攻擊基輔的軍隊迅速的撤走,可要說俄軍是敗走基輔也確實的說不過去。一方面是俄軍已經重創了烏軍的大部分重要裝備和基地設施。重要的是掌握了制空權。而此前的烏軍基本上分散行動,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集結成大部隊作戰。只要無法集結成集團軍,就難以對俄軍進行反攻。

儘管有人說俄軍面臨的是後勤補給和兵力困難,可烏軍比俄軍更困難。儘管美歐給烏軍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且不說能否運往前線還是回事,就是運到了烏前線軍隊手中,目前的這些武器對俄展開大反攻也是不可能的。能防得住俄軍的進攻就不錯了。所以,俄軍的撤退不是敗走,而是主動戰術撤退。是為了重新展開新的攻擊。這就是一招拖刀計。

另一方面,基輔是大都會。儘管俄軍火力強大,一是顧及大規模的殺傷和破壞,二是採取襲擾游擊戰術的烏軍也確實可以給俄軍帶來重大的傷亡。三是普京恐怕也未必一開始就想或希望能夠不計代價的拿下基輔。擺出拿下基輔的架勢,更像是為了逼澤連早早談判。

如今,烏克蘭方面聲稱大反攻已經取得了基輔戰役的勝利。下一步就是要在頓巴斯與俄軍決戰。這也就意味著,還是要不顧一切追著俄軍打。直到把俄軍趕出烏克蘭。這追身箭是一射到底。

那麼,烏克蘭哪來的這份信心?

一是,俄軍在一輪閃電攻擊之後,已經顯露出疲憊的跡象。四面出擊的結果,並沒有拿下烏克蘭的重要城鎮。即使是主攻的馬里烏波爾到現在還是沒有拿得下來。俄軍大量的人員傷亡可能也影響到信心。因此不得不對戰略戰術進行重新調整部署。此消彼長,這反而給烏克蘭長了士氣。

二是,在俄軍撤退或重新部署之際展開反攻或攻擊,自然更能佔得便宜。

三是,迅速「收復」基輔周邊的失地,並重新部署或築固陣地,顯然可以增加未來俄軍攻擊基輔時的難度。而乘機反攻到頓巴斯地區,在這一地區擺開決戰的戰場,顯然可以減輕基輔的壓力。實際上就是盡量阻止俄軍在基輔展開最後的決戰。這可能是最主要的目的。

四是,迅速有效反擊,也可以增加美歐對烏克蘭的信心。看到勝利希望或可以給俄帶來更大的消耗的情況出現,自然的也就更願意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甚至於可以提供更致命的大殺器。重要的是烏克蘭又不想「投降」了。

如今,坦克已經運進來了,S300也運進來了。美國的王牌無人機也運進來了。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

重要的是,或許可以通過不斷地深度介入引發美歐直接與俄交戰。美歐看到的勝利的希望越大,介入烏戰場之中的野心也就越大。

此前,拜登一會兒提出要顛覆普京政權,一會兒又突然冒出來一句要親自上烏克蘭戰場與普京對決。看似痴呆性言論,實際上則反映出來的是拜登與俄直接開戰的躍躍欲試的心理。

而目前美軍不僅提供的致命性武器在升級,防長更是直接公開向在美接受訓練的即將返回烏戰場的烏軍人員進行動員講話。這意味著美軍直接介入戰爭的程度在加深。由於俄美軍事熱線已經失聯,雙方發生意外衝突的可能性大增。

而目前馬里烏波爾的亞速營里如果真的有美國高級軍官或將領,美軍直接進入烏克蘭進行特種作戰營救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俄方面的透露出來的是亞速營里的確存在外國「雇傭軍」而不是「軍官團」。意味著這些人沒有戰俘的待遇。這使得美國北約更焦慮。

現在各方對這些人的存在與否都是諱莫如深。俄羅斯想著如何活捉?而美國則想的是如何營救或保全?澤連如何對待這些人可就難猜了。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俄軍的攻擊才如此小心翼翼地打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拿下。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澤連咬牙也要反攻或拖延時間,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美國拖進戰場。即使是能夠把東歐的一些小國拖進戰場也是好的。正因為如此,日前俄方才警告美國目前的做法很可能導致俄美直接開戰。

如今,烏克蘭方面主動提出要在頓巴斯決戰。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對外表示,俄烏在頓巴斯地區的爭奪戰,將會類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強調說這是真的,頓巴斯戰役會包括各方面大規模機械化作戰。

  這話里有話。雖然不直說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但顯然指的或希望的是美歐直接介入或深度介入頓巴斯決戰。

其實,澤連早就威脅說過,烏克蘭是在為西方自由世界為歐洲而戰。言外之意就是此戰關係到了自由世界的前途利益。犧牲烏克蘭就是犧牲美歐的利益。澤連可能從開始就認為美歐會為了烏克蘭而戰,或不會拋棄烏克蘭不管。現在依然還想把美歐拖進戰爭之中。因此,他才主動招惹普京大帝。

目前,美國正在越來越深度介入烏克蘭戰爭之中,這是普京不能不考慮的事情。而隨著美歐提供的重裝備的不斷進入戰場之中,烏軍的士氣肯定會有所提振,戰鬥力自然也會得到加強。儘管這不會影響俄拿下頓巴斯的決心,可對拿下基輔的決心應當是一個考驗。

那麼,普京面對烏克蘭的反攻或決戰頓巴斯的架勢,也就是面對澤連的追身箭會如何應對?

  不管怎麼說,「解放」頓巴斯的目標不會改變。既然烏軍已經前出,甚至可能已經是大規模的集結,這就有利於一鼓作氣的集中火力全殲。那俄軍就完全可以反手一刀揮向烏軍。拖刀之計也就實現。

但問題是,雖然烏方欲尋求在頓巴斯決戰,但會不會採取大兵團作戰的模式還不一定。烏方很可能是虛張聲勢,很可能還是分散兵力在各個小城鎮村莊,依然還是人把當地沒有逃出的普通人做「肉盾」。俄軍的分散清剿還是耗力費時的持久戰。

解放頓巴斯應當是沒有問題,但問題是還會不會攻擊基輔。正如車臣的卡德羅夫說的那樣,「不破基輔,談判就沒有意義」。不拿下基輔或不強力攻擊基輔,澤連斯基就還會存在幻想和信心。就一定會繼續拖延時間。而俄的安全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

重要的是,不拿下基輔,美歐就不會介入到談判中來。而單純的俄烏協議,得不到美國的認可,就難以有效執行。

其實,目前最關鍵的是不知道澤連到底是怎麼想的?

澤連的表態總是忽左忽右或前後矛盾。而澤連近來的表態也與烏官員的表態嚴重的不一致。

烏克蘭外長說,已經取得了基輔戰役的勝利,接下來要與俄在頓巴斯決戰。而澤連在大放了一頓厥詞之後,又突然在9日表示:「烏克蘭除了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外沒有別的出路,他再次強調願意在任何時候就任何話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談。」

這可以理解成為,澤連是借此意在爭取軍事部署和美軍重裝備到位的時間。也可以理解為澤連斯基早就失去了對政權或局勢的掌控。也就是說他早就只是一個傀儡總統。實際上目前烏政府已經被拜登所控制。要是這樣的話,那事情還真的不好辦了。

拜登是誓要用一場持久戰消耗掉俄羅斯,同時借助長期的制裁促進俄徹底崩潰。他甚至於都在極力的把波蘭捷克等東歐小國拱進戰火之中,這樣就可以把歐洲拖進戰火之中。而美國卻可以在背後支持不與俄直接衝突。

這麼做是因為法德一直與美國離心離德。雖然表面上強硬,可實際上法德卻正在不知不覺往回使勁。那就是希望能夠盡快結束戰爭,支持烏克蘭走中立路線。

歐盟雖然增加了對俄的制裁,也做出了對俄煤碳禁令。但一是在石油和天然氣問題上不前進一步,二是煤碳禁令還要在120天後實施。4個月後烏克蘭早就中立了,制裁恐怕也就自動解除了。這顯然還是一種敷衍。

美國自身在增加對烏軍援,還派回了在美直接受訓的烏軍。軍火「租借法案」也已經通過。還在鼓動歐洲國家給予更多的軍援。這顯然是要打一場持久戰。

可是,德國卻突然表示,對烏的軍援已經到了極限。德軍必須為自身和歐洲保存實力。這就意味著德國是不會增加對烏軍援了。也就是不支持打持久戰了。而德方也一再表態願意成為「擔保人」,也就是支持烏克蘭走中立路線。

法國總統馬克龍雖然還沒有表態,但也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為烏克蘭提供過多少武器。積極斡旋就是為了促成停戰。

馬克龍早就說北約已經腦死亡,甚至是反覆威脅要退出北約。如今法國正在大選戰,馬克龍自然無暇表態。但他的最大競爭對手小勒龐卻公開表態一旦當選就退出北約。這表明退出北約不受美國控制,在法國已經接近於主流思維。這決定了法國要帶領歐盟走獨立路線。

雖然英國承諾繼續為烏克蘭提供一個億英鎊的軍事和財政援助,約翰遜也親自訪問了烏克蘭,並承諾堅定的支持。但約翰遜卻談到了與烏的貿易和烏克蘭的戰後重建問題。顯然他已經在為戰後介入做準備了。

與約翰遜同一天到訪的還有奧地利總理內海默。不管奧總理給予了什麼承諾和表態,但奧地利中立模式正是烏克蘭所需借鑒的模式之一。而據報此君隨後將訪問奧地利,這很可能意味著烏克蘭將不得不走或借鑒奧地利模式?

而在與約翰遜的會晤中,在談到進行中的烏俄談判時,澤連斯基強調,和平協議應為烏克蘭提供有效安全保障機制。顯然這是在向約翰遜發出「擔保人」的請求。也就是說,澤連斯基已經堅定了走「中立」路線。這就與拜登的目標不一致了。

儘管美國與北約介入的深度增加了,但同時也透露出美國與法德之間分歧矛盾的增加。而這卻是對拜登嚴重的不利。

所以,目前普京未必想的是速戰速決,也不應當太著急。不管是對待戰爭的走向,還是對待制裁的態度,美國與歐洲大國有分歧,歐洲內部也有重大的分歧,這就對俄羅斯更有利。太急於結束戰爭,或太過於激烈對烏攻擊,反而有可能促進美歐的立場統一。

因此,對於普京來說,目前的重點是玩好拖刀計這一招。既然烏克蘭願意接招,或還想以一招追身箭來破招,那就將計就計的打好頓巴斯地區的「決戰」或打好基輔外圍戰。打痛了澤連才會積極認真談判。而只要澤連積極認真的談判了,拜登的拱火大計就會失敗。所以,普京目前需要的是馳張有度或不急不緩的打好局部戰役。

當然,最有可能改變戰爭走向或許就是馬里烏波爾之戰。不管死活,只要證實了北約軍官團在亞速營的存在,就會在美歐國家掀起政治風暴。當然最好是抓活的。美國要麼直接參戰,要麼坐下來談判。目前拜登的歇斯底里很可能與亞速營中存在的軍官團有關,他在後悔沒有及時把這些人招回。也可能是在與普京私下交涉不果所引起。

總之,俄軍的撤退也好,重新部署也罷,顯然就是在使用拖刀之計。而烏軍意識到也好,想乘機追擊也罷,又或許是出於其它的什麼目的。集結和前出的部隊肯定有利於俄軍集中力量反手一刀的橫掃。頓巴斯決戰烏軍投入多少就會損失多大。美歐分歧日益明顯,料拜登也不敢玩真的。但也確實不排除拜登派特種兵進入馬里烏波爾救人的可能。也不排除在俄軍拿下馬里烏波爾的最後一刻,拜登與普京人質交易的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