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風暴眼!亞速鋼鐵廠「大魚」即將出水?

孟湘君

換俘和秘訪,都有何深意?

隨著俄烏雙雙確認平民撤離行動完成,形如迷宮、易守難攻的烏克蘭工業重鎮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即將迎來重要轉折——不是被俄軍攻佔,就是烏守軍順利撤離。

無論哪一種,俄烏局勢的下一個風暴眼,都正在生成。

西方政要「秘訪」、軍援不斷加碼、談判停滯不前,馬里烏波爾最後一個抵抗點,是否會隨著傳言中的「大魚」浮出水面,揭開最終命運的謎底?

當地時間4月21日,烏克蘭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升起濃煙。

平民撤了,守軍沒撤 

為期十周的激烈攻防戰過後,亞速鋼鐵廠已成一片廢墟。烏方此前表示,「婦女、兒童和老人,幾乎沒有食物、水或藥物」,「受傷士兵正因為壞疽和敗血症死去」。

當地時間5日以來,俄羅斯和頓涅茨克武裝力量單方面停止所有作戰行動,以開啓人道主義通道。

7日,俄國家防禦指揮中心負責人米津採夫指出:

這是一次聯合國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參與的撤離行動;
俄方從亞速鋼鐵廠建築群撤離了51名平民,包括22名女性和11名兒童。

烏總統澤連斯基則在當天的深夜講話中表示:

烏方已從工廠救出300多名平民;
準備第二階段疏散傷員和醫務人員的任務;
承諾繼續進行「極其困難但必不可少的外交努力」,呼籲無國界醫生組織等營救剩餘戰鬥人員。

聯合國方面證實,共有500多名平民從亞速鋼鐵廠撤離。平民撤離後,鋼鐵廠內留下的烏戰鬥人員,可能還有1000多人。

總而言之,看在聯合國份上,平民撤了,守軍留下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一個為勝利舒了口氣,一個為敗走輸了口氣。

「大魚」是誰,很難說清

現在外界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

一、鋼鐵廠內這批守軍如此重要,是因為有「大魚」被困?究竟是誰?

二、接下來,鋼鐵廠會爆發「最後激戰」,還是以守軍順利撤離告終?

三、俄羅斯打算怎麼辦?到底何時發起總攻或做出決定?

此前,烏軍事指揮部稱,在坦克和大炮支持下,7日當天俄軍再次試圖襲擊鋼鐵廠,驅逐最後的烏守軍。澤連斯基顧問阿列斯托維奇指出,俄軍可能想在9日的勝利日閱兵典禮前消滅鋼鐵廠內的烏守軍,作為送給普京的「禮物」。但是,這沒有發生。

西方還認為普京將在閱兵典禮講話中,宣佈對烏開啓「戰爭」或發出「末日警告」,普京也沒有這樣做。

關於那裡被困的「大魚」究竟是誰,疑雲始終未散。有傳言稱,加拿大中將特雷弗·卡迪厄在試圖突圍時被抓獲,其在烏境內負責1號生物實驗室,那裡有18人專門研究致命病毒。而美國總統拜登小兒子的基金會,被指資助了在烏生物實驗室。這是迄今,有關「大魚」的最重磅消息。

加媒對卡迪厄的相關報導。圖片來源: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報導截圖

4月21日,《渥太華公民報》報導,加國防部消息人士證實,卡迪厄4月5日退役,已赴烏提供「志願服務」,一個關注點是,他涉嫌性行為不端的調查。加方試圖撇清關係,稱其退役後已是普通公民一個,一切都是「個人行為」,軍方未提供任何幫助。

目前既無法證實卡迪厄在亞速鋼鐵廠,被俄方抓獲帶到莫斯科受審,以上提到的其他消息,也都無從核查。

換俘多輪,還沒輪到

局勢撲朔迷離,分析認為,普京宣佈對馬里烏波爾的進攻取得勝利,大力嘉獎俄軍將士,並將猛攻突然轉變為圍困,屢次提議讓烏軍「舉白旗」投降,這些跡象,都與俄軍要「活捉大魚」的意圖相契合。

烏克蘭則有意用所有俄戰俘,交換馬里烏波爾的烏守軍,更凸顯了這批人的「特殊價值」。澤連斯基表態,如俄軍在鋼鐵廠「奪走烏軍生命」,基輔將不會與莫斯科進一步會談。

實際上,3月下旬以來,不完全統計顯示,俄烏已進行了至少四輪小規模換俘:

3月21日,俄烏進行首次戰俘交換行動

烏方用9名俄軍戰俘換回被俄方扣押的梅利托波爾市長;
烏方宣稱「壯烈殉國」的「蛇島勇士」之一也獲釋,並被授予勳章

3月24日,俄烏再次換俘

烏克蘭用10名俄軍人交換10名烏軍人;
11名「千年精神」號化學品船上的俄平民水手,交換了19名烏平民水手及所駕駛的「藍寶石」號救援船

4月9日,俄方再交換被俘人員

1名女性軍官在內的12名烏軍人回國;
14名烏平民被釋放;
在烏境內被扣押的32名俄司機與20名被扣的烏司機交換

4月30日,俄方進行新一輪換俘

烏方「回家」的有14人,軍人和平民各7人

這幾批換俘,都與亞速鋼鐵廠毫無關係。不難看出普京目前決定「拿捏」這批人,最大化利用鋼鐵廠的形勢增加談判籌碼,應該還有進一步的戰略意圖。

兩場「秘訪」,純屬巧合?

俄烏衝突發生後,已有20多位西方和國際政要訪烏「打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後前往俄烏斡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約翰遜、北約在歐洲成員國的多國總統、總理等,都到訪了烏克蘭。

除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防長奧斯汀、眾院議長佩洛西,烏克蘭近日還迎來一位特殊訪客——美國總統拜登的妻子吉爾·拜登。

吉爾·拜登於8日母親節「秘訪」烏西部城市烏日霍羅德,與烏總統夫人澤連斯卡婭會面並進行閉門會談。吉爾認為,表明「美國人民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是很重要的」。

「碰巧」與吉爾一同現身烏克蘭的,是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他打算秘密訪問基輔郊區伊爾平,烏當地官員和媒體卻走漏了風聲。

在與澤連斯基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特魯多表示:

  • 加拿大將向烏提供無人機攝像機、衛星圖像、小型武器、彈藥
  • 向掃雷項目提供資金
  • 制裁45個與克里姆林宮和俄國防部門關係密切的個人與實體

澤連斯基稱特魯多為烏克蘭的「好朋友」,他指出:

  • 加拿大可發揮影響力,說服其他北約成員國向烏提供更先進武器
  • 支持烏克蘭所提出的新版「馬歇爾計劃」,助其危機後迅速恢復
  • 使烏克蘭與歐盟更快實現融合

西方舉動,大有深意

以上兩場「秘訪」究竟有何深意,還是要和形勢結合起來看:

第一,美加的行動高度協調一致。

當地時間7日,據白宮消息,拜登和特魯多在電話中討論了對俄制裁和對烏援助。拜登「高度評價加拿大在危機中的密切合作,及在對俄全面制裁等方面的領導作用」。

第二天,拜登的妻子與特魯多本人就都「巧合地」到訪烏克蘭,一個表達情感支持,一個給予軍事援助。《華盛頓郵報》評論,對美國現任總統的配偶來說,進入一個「活躍的戰區」,是罕見的舉動。

美加還差不多同時宣佈,其外交官將重返基輔,以表明俄軍「未能佔領烏首都」。

當地時間5月8日,加總理特魯多和烏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會晤後出席新聞發佈會。

第二,多國政要「紛至沓來」,只能說明西方捲入衝突越來越深。

俄國家杜馬安全和反腐委員會成員什哈戈捨夫此前透露,亞速鋼鐵廠被困人員中,包括美、英等多國情報人員、北約國家高階將領及雇傭兵。

西方眾政要到訪,不僅是為展示盟友團結、給烏軍打氣,或許還在緊張一些別的事情,比如前面加拿大前中將的「羅生門」?

第三,美西方軍援繼續加碼,停不下來的節奏。

美媒指出,俄烏衝突已轉變為一場激烈的消耗戰。拜登這兩天就又宣佈向烏提供1.5億美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包括25000枚155毫米炮彈、反炮兵雷達設備和通信干擾器等。

拜登還指出,美國會必須迅速提供資金,因為政府即將耗盡可用資金。為了烏克蘭不惜「掏空家底」,這裡頭到底還有多少文章?

第四,西方重磅人物接連撐場子,澤連斯基底氣越來越足。

澤連斯基一方面對西方提高要價,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比如對特魯多所提的那些;一方面,對俄談判門檻,也不斷提高。

6日,澤連斯基向倫敦智庫查塔姆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發表視頻演講時說,俄軍必須撤回2月24日入烏之前的位置,和平協議才有望達成,這是烏方「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不過,分析認為,澤連斯基划定的時間點是2022年,烏方可能不會堅持讓俄交還2014年被併入俄的克里米亞。

最後,不光西方人「趕時髦」,俄高官也去了烏克蘭。

當地時間4日和8日,俄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基里延科、俄副總理庫斯努林先後到訪馬里烏波爾。

庫斯努林在頓涅茨克民兵持槍陪同下現身,成為近期到訪當地的俄最高級別官員。他會見了「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普希林,並表示在這些被「俄軍解放」的地區,「和平生活重新開始了。」他稱,俄方將提供幫助重建,特別是人道主義援助。

西方不斷給武器、烏方不斷要武器的同時,俄羅斯卻在談重建和人道援助,這種對比,還真有點意思。■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