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從蛇島「善意撤軍」,俄烏戰爭迎來轉折麼?

北風

最近兩天,北約峰會正在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出訪中亞,穩定後花園。

當全球媒體都聚焦「大國戰略博弈」的時候,最大的變數,卻在0.16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發生。

6月30日下午,俄羅斯國防部公開宣稱:「為了釋放善意,俄軍決定從蛇島撤軍。」

蛇島地方雖小,卻從俄烏衝突開始,就是南部戰線的焦點。

如今俄羅斯「善意撤軍」,是俄烏戰爭迎來重大轉折麼?

壹,為何放棄「兵家必爭」的蛇島?

蛇島在俄烏軍事衝突中的地位很特別。

首先,在於蛇島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敖德薩是烏克蘭南部最大經濟城市,烏克蘭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而在敖德薩海岸線附近的蛇島,具有「掐斷敖德薩港口運輸線路」的作用。

最近幾個月,國際糧食價格大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國家指責俄羅斯佔據「蛇島」,封鎖了烏克蘭敖德薩的糧食出口。

敖德薩被「海路封鎖」,導致國際糧食市場失去了極為重要的「烏克蘭供給」,因此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第二,在於蛇島從戰爭之初,就成為烏克蘭「抵抗的圖騰」。

在2月俄烏衝突開始之後,俄軍第一天的軍事行動,就用閃電戰拿下蛇島。

隨後幾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佈蛇島守軍「頑強抵抗,英勇就義」的錄音。

俄羅斯則公佈佔領蛇島後,烏克蘭部分士兵投降的照片。

從二月開始,圍繞「烏克蘭蛇島守軍是否集體陣亡」,「蛇島守軍有沒有投降?」等問題,成為烏克蘭政府「凝聚民心」,俄羅斯軍隊「瓦解對方防守鬥志」的爭議焦點。

在接下來的三四月俄烏衝突中,相比較其他路線俄羅斯軍隊一路挺進,烏克蘭軍隊在蛇島與俄軍「反復爭奪」,更加成為烏克蘭政府以及澤連斯基本人「刷戰果」,鼓勵全民抵抗到底的重要戰例。

第三,在於蛇島面積太小,孤懸海外,易攻難守的特質。

俄軍對比烏克蘭軍隊有碾壓級的優勢,為什麼在「蛇島」會和烏克蘭軍隊陷入反復爭奪?

俄羅斯海軍家底本就不足,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就沈沒在蛇島周邊,付出這麼重大的損失,為什麼要退?

因為蛇島面積太小,只有0.17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塊長寬只有400米的場地,比我們國內的一個小型工廠,或者三四線城市一個大型樓盤大不了多少。

這麼小的面積,也就不具備作為「登陸前大部隊集結的跳板」。

同時,蛇島距離烏克蘭本土敖德薩太近,烏克蘭利用國產短程導彈,就可以對蛇島進行「覆蓋攻擊」。

因此過去幾個月,俄軍雖然抵擋烏克蘭多次爭奪,如今還保持蛇島在俄軍控制之下,但是付出的「代價」確實遠大於獲得。

俄軍必須在蛇島佈置大量防空武器,還需要安排空軍力量在周邊空域警戒,莫斯科號等海軍艦艇還要在周邊巡邏。

雖然俄軍過去幾個月最終守住「蛇島」,象徵意義比較大,但是軍事價值卻在不斷貶值。

而且未來隨著投入更多軍事資源,卻因為「易攻難守」的特性,最終被烏克蘭軍隊奪回,那麼烏克蘭「士氣回升」的象徵意義更大。

貳,放棄蛇島的「國際意義」!

從俄烏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市場與經濟金融層面的反擊戰,給西方的震撼一直比軍事戰場更大。

隨著俄烏衝突走向長期化,將更加深遠的影響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

俄羅斯在保持對美國和歐洲的強硬同時,對廣大亞洲和非洲國家,除了極少數美國走狗,俄羅斯基本上保持柔和態度。

通過涉俄烏衝突的議案在聯合國的投票,能夠發現許多亞洲,非洲,拉美國家投出的都是「中立票」。

在俄烏衝突裡表達中立,相當於面對俄美直接對抗,這些國家都保持相對中立。

而這些國家的一大特點是「糧食較大比例依靠進口」。

如今,隨著俄烏衝突長期化,國際糧食價格猛漲,這些國家接下來的日子會很艱難。

美國是不缺糧食的,而且很有可能以糧食為槓桿,在反美國家裡製造街頭運動,「顏色革命」。

因此讓反美國家,或者中立國家,免於「糧食危機」,就必須開放烏克蘭的糧食供給,讓國際糧價降下來。

另一個層面,過去一段時間,國際糧價飆升,多個國家出現糧食危機,人道災難,聯合國機構都將罪名加在俄羅斯身上。

在國際上形成「俄羅斯佔據蛇島,封鎖烏克蘭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食危機的定論。

如今俄羅斯「突然撤手」,將烏克蘭糧食出口通道讓開,那麼接下來,如果烏克蘭不能很快恢復糧食出口,國際糧食危機和人道災難的板子,就只能打在「港口自由」的烏克蘭身上。

叄,俄烏戰爭迎來轉折了嗎?

放棄蛇島對「國際糧食市場」,對俄羅斯在「國際阻力」上的影響,是俄軍放棄蛇島的「政治因素」。

除了政治因素,俄軍放棄蛇島,當然也有「軍事因素」。

部分網友說俄羅斯放棄蛇島,標誌著放棄敖德薩,甚至未來在東部南部戰場全部進入「守勢」。

因此一些人將俄軍主動放棄蛇島,看作俄烏衝突以來,俄烏兩軍「攻守易勢」的標誌。

兵者,國之大事,當然不會這麼兒戲!

在今天「俄軍善意撤離蛇島」之前,俄軍已經進行過一次「善意撤軍」了。

那就是三月底,俄軍將圍困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軍隊撤回國內,修整後快速投入東部頓巴斯戰場。

在二月軍事衝突之初,俄烏衝突開始的時候,俄軍進行的是大包圍,大穿插戰術,東線,南線,北線多路並進。

三月,幾個戰線在取得局部戰果之後,都很難取得決定性勝利。

三月底俄軍從北部基輔戰線撤軍之後,東部的頓涅茨克戰場,南部的馬里烏波爾戰場都開始取得突破。

正是因為俄軍放棄了「多點開花」,如今在東部頓巴斯戰場,才能取得「穩固而堅實」的優勢。

在二月軍事衝突開始的時候,俄軍快速佔領蛇島,對烏克蘭重要經濟城市敖德薩表現出志在必得的姿態。

當時的「志在必得」,不代表能夠快速拿下。如今的「主動撤退」,也不是「放棄敖德薩的標誌」。

僅僅依靠「蛇島」的0.17平方公里,以及在敖德薩的全面火力覆蓋之下,一座孤島對拿下敖德薩沒有意義。

相反,蛇島撤軍,標誌著俄軍在蛇島周邊的「軍事投入」都可以撤回。

收回拳頭,是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基輔撤軍,才有了如今頓巴斯戰局的勝勢。

蛇島撤軍,接下來俄軍從陸路通道切割敖德薩與烏克蘭內陸的軍事步伐不會停止。

在前不久俄羅斯公佈的「第三期軍事目標」里,敖德薩就是目標之一,我相信,至少從現階段,無論是烏軍的抵抗力量,還是美國與北約的「聲援而無兵援」的態度,俄羅斯與普京,都不會改變將烏克蘭變成「內陸中立國」的最低目標。

俄烏戰爭長期化之後,俄羅斯和北約的較量也進入針尖對麥芒的階段。

大國博弈,就像「蛇島爭奪」,大軍壓境,不代表志在必得,如今的善意撤軍,也不是徹底放棄。

蛇島撤軍,並不是俄烏衝突攻守易勢的標誌,而是俄軍收回拳頭,頓巴斯決戰吹響號角的標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