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長談5小時,傳遞的信號很明顯!

縱橫十

▲2022-G20外長會 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7月9日,中美外長在G20外長會後,進行了會晤,會談時間長達5小時。

「會談長達5小時」成為了媒體關注的重點,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翻譯是同傳,而非交傳。如果是交傳,意味著有效交流時間只有2.5小時,但同傳意味著雙方有效交流時間是5小時,說明雙方談的非常多。

會談結果,中美雙方都表示「坦誠且富有建設性」,但這只是雙方的官方通報,按我們的大白話來看,作者認為本次會晤雙方傳遞的信號也很明顯。

從美國方面來看,是美國國內問題確實需要解決了。

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只要在他的任期內經濟出現了問題,往往都難以善終,昔日福特、卡特,包括尼克松,還有特朗普,莫不是如此。拜登如今的支持率,也已跌到非常糟糕的30%,不滿意度高達57%。

當前美國國內的高通脹、經濟衰退風險等困境,讓拜登與民主黨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中期選舉中失利。

「有求於中國」,應該是美國願意坐下來耐心長談的主要原因。

對於帝國主義,凡是能不講理的,都不會講理,但凡它開始講理了,說明是不得不講理了。

從中國角度來看,態度也很明顯,你不能一邊找我幫忙,回過頭又來抹黑打壓我,在科技等方向對我進行限制,這便是4份清單的作用。

從中美雙方角度來看,彼此在進行一場博弈。中國由於內需不足、產能過剩,需要國際市場;美國方面因為生產能力不足,也為平抑通脹等原因,需要從中國進口更多廉價商品,想從東南亞或印度進行替代,沒那麼容易。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耐力比拼,到底是中國更需要美國的市場,還是美國更需要中國的貨。

顯然,擁有強悍生產能力的中國,擁有更多籌碼。

歷史上的危機,凡是擁有強大生產能力的國家,比如二戰時期的美國、七八十年滯脹時期的美國、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德國日本,最終都走出危機並且受影響最小,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它們擁有著全球最為強悍的生產製造能力,如今的中國是一樣的。

上述這些,就是作者觀察到的本次中美會晤所傳遞的信號。

對於中美,再多說兩句關於日本的。

隨著安倍被刺,岸田將大勝,同時還會加速日本的右傾化。如今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出來了,結果確實如此,日本修憲勢力獲超三分之二議席,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如今美國在第一島鏈已經防不住中國,隨著中國力量越來越強,台灣地區已成「囊中之物」,僅僅看中國大陸在什麼時間、什麼時機下,以多大代價收回。

當第一島鏈已攔不住中國,當台灣效果已「不過如此」時,就要注意美國塑造第二個爆點即日本,讓日本右傾化、軍國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