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染性更強的新冠變種病毒BA.5蔓延,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繼續擴大。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表報告,指在最近兩周全球感染新冠病毒增新人數上升30%,主要原因Omicron的新亞型BA.5的傳染性很強。不過由於死亡和重症人數較少,各國暫時都按兵不動。
據世衛最新數據,BA.5正於全球取代其他病毒株,遍及83個國家或地區,過去一周涉BA.5個案由37%升至52%;BA.4則由11%微升至12%。涉BA.2及BA.2.12.1個案則下跌。
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直至7月6日,美國每新增感染人數的平均值比兩周之前上升了12%,達到11萬人,而歐洲增加23%,其中德國增加32%,新冠疫情再爆發主要與BA.4和BA.5流行有關,特別是BA.5變種病毒。
日本在7月7日召開疫情監測會,官員在會上稱,截至7月4日的一周內,BA.5佔日本確診個案33.4%。而在歐美,BA.4和BA.5都是主要的病毒株,美國的亞型病毒株感染個案佔比高達76%。
對未來本地的疫情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BA.4和BA.5的高傳染加致病性。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5月底發表論文,東大傳染學教授佐藤佳指出,BA.4和BA.5的傳染力、免疾抵抗力和致病性都比當時流行的BA.2病毒株的高,痊癒後的重複感染機率也好高。團隊分析BA.4和BA.5在南非的傳染力高於BA.2的1.2倍。
另外,BA.4與BA.5其中一個特異變種是致病性高。Omicron早前的變種病毒,主要感染患者的上呼吸道,不會進入肺部,而BA.4與BA.5進一步突變之後,在倉鼠的研究發現,倉鼠感染之後,體重減低了很多,而且很易會出現大面積感染,顯示BA.4與BA.5的傳染性和致病性都高很多。
二、死亡率暫時不高。不幸中之大幸是,雖然BA.4與BA.5已經變成主流的新冠病毒,但重症和死亡人數暫時未見升得很高。據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在7月5日之前的7天,美國平均每日新增死亡人數為270人,不及2021年1月高峰時的十分之一。7月7日,日本新增感染人數連續第二日超過四萬人,而重症患者只有67人。BA.4與BA.5雖然會感染患者的肺部,但暫時未出現大量的重症患者。
三、BA.5將變成為香港的主流病毒株。由於環球數據顯示BA.5佔了確診者55%,而香港感染BA.5的佔比,仍低於此數。由於香港的防疫比外國嚴謹,所以BA.5的擴散也相對慢。不過,外國的趨勢已預示了未來的發展,BA.5的流行,既代表著新一波的疫情在環球爆發將會到來,也顯示了在香港略為滯後之後,BA.5可能也會變成病毒主流,增確診人數會進一步上升。
政府剛公佈剛保護會採取實名制的健康碼,也會成紅黃綠碼,確診者會變成紅碼,而需要隔離的人士就會變成黃碼,主要針對確診者和需要隔離者。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措施,可以減少像第5波疾情爆發、「望月樓空少」那樣的病毒散播的情況。因為在新措施下,回港需要隔離的空勤人員,將會是黃碼,而且是實名登記,他沒有綠碼,就不能進入食肆。新措施是一個雙重保證,既有追蹤手環,也有實名制的健康碼,確保了正在檢疫的人員盡量減少流入社區。
第5波疫情爆發時由於有太多確診者,政府被逼要讓他們居家自我隔離,並無管控措施,政府新增的實名制的健康碼,可說是一種補救措施。
香港要做好準備,萬一第6波疾情來臨的時候,要作出何種應變。而觀察重症和死亡人數以及香港疾苗接種情況,是可以作為如何應變的重要參考數據。■
Be the first to comment